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軍事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軍事

發布時間: 2021-03-31 16:31:47

A. 什麼叫軍事哲學

軍事哲學就是軍事領域的哲學,是哲學在軍事領域的具體化。它對軍事實踐領域中所包含的最一般的共同問題加以概括研究。它從哲學的高度俯視軍事實踐的過程,揭示紛繁復雜的軍事現象中所包含的一般本質。它用哲理科學的抽象方法辯證分析、把握軍事活動的實質,是上升到哲學高度的軍事活動的形而上學,是對軍事領域所作的形而上的思考。 戰略思維是指思維主體(個人或集團)對關系事物全局的、長遠的、根本性的重大問題的謀劃(分析、綜合、判斷、預見和決策的思維過程),戰略思維涉及的對象大多是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系統和人與自然的復合系統及復雜過程。對戰略思維的理解有不同的觀點和側重。有的以思維主體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為主要內容,即探討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用什麼樣的科學思維方法可以產生較優的戰略方案和戰略決策;有的以戰略思維過程的結果(產品)即各種戰略思想、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方針、戰略決策和戰略方案為主要研究內容;有的以戰略的實施和實踐為主要研究內容; 戰略思維貫穿於主體的思維過程、思維的產品和戰略實踐及反饋的全過程中。 1)更新空間和時間觀念。軍事高科技的發展所導致的戰場空間的拓展和戰爭時間進程的加快決定了軍事戰略思維主體必須重新審視時空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環境條件,進而正確把握和自覺運用時空變化發展規律,最大限度地利用時空環境。在戰爭空間上,要實行有形空間和無形空間的全維思考:既要有陸、海、空等空間戰場的觀念,又要具有外層空間戰場的觀念;既要具有物理空間戰場的觀念,又要具有電磁空間戰場、網路空間戰場的觀念。同時還要看到,在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敵對雙方交戰區域已經包括武器系統直接作用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所有區域,大大突破了傳統的交戰區域概念。在戰爭時間上,高技術戰爭通過戰爭能量的高強度釋放,極大地縮短了戰爭的時間進程。傳統戰略思維中那種「以空間換時間」的觀念必須改變。 (2)更新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觀念。軍事戰略思維應從過去運用大規模機械化兵團及兵器進行的以高消耗、大規模摧毀為典型特徵的機械化戰爭,轉變到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裝備運用相應的作戰方法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形態上來。作戰方式的選擇要緊緊圍繞高度立體化的聯合作戰思考,主要作戰樣式和主要戰爭階段的確定要緊緊圍繞以中、遠程精確打擊為主要特徵的空襲與反空襲思考,關鍵作戰領域和作戰行動要緊緊圍繞以電子戰為主要手段的信息戰思考,同時要高度關注使用作戰航天器在外層空間進行「天戰」這種未來的嶄新作戰樣式。 (3)更新武器裝備觀念。面對武器裝備信息化和信息系統武器化進程不斷加快,高度信息化甚至智能化的武器裝備走上戰爭舞台,高技術武器裝備的運用已成為戰略思維主體更為關注的重要問題。對於半機械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武器裝備共存的軍隊,在繼續發揮機械化、半機械化武器裝備作用的同時,更要注意運用高技術武器裝備特別是高技術戰略武器達成戰略目的,尤其應考慮如何發揮各軍兵種精兵利器的作用、實施聯合火力打擊的問題。 (4)更新作戰目標觀念。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作戰目標和打擊重心已發生改變。軍事戰略思維對作戰目標的選擇必須首先投向敵方的指揮中樞、信息系統和信息能力,而消滅有生力量則被置於次要地位。西方軍事家注重「斬首」行動,提出把目標首先指向敵人的信息系統,是值得借鑒的。 (5)更新作戰實力評估觀念。客觀評估敵我雙方的作戰實力,是正確的戰略思維和決策的基礎。在當前,機械化戰爭那種僅以軍隊數量規模評價作戰實力的觀念已不合時宜。准確衡量軍隊的作戰實力,應將其信息能力和作戰體系結構的整體性作為重要標准,將包括預警監視、情報偵察、目標截獲和指揮自動化水平與能力在內的信息作戰能力作為戰力評估的首要標准。高技術局部戰爭是諸軍兵種和整個武器裝備體系間的對抗,只有實現作戰系統結構的整體協調性,才能形成現實的戰鬥力,因此對戰力應進行作戰體系的綜合性整體評估。 (6)更新集中兵力觀念。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軍事戰略思維中的集中兵力的觀念必須隨之變化。信息技術導致一種武器裝備或一個作戰單位的作戰能力的數倍甚至幾十倍的增加。因此,集中兵力須由過去注重數量的集中轉變為注重質量的集中,尤需強調火力的集中,既可通過必要的兵力集中達到火力集中的目的,也可在兵力分散配置的情況下達成火力集中的目的。 (7)更新作戰保障觀念。高技術局部戰爭的高效能是以高消耗為代價的,為此,軍事戰略思維須比過去更重視作戰保障問題,並適應作戰勤務保障的變革改變傳統的保障思路。保障手段要由傳統的先行保障轉變為同步保障和實時保障,保障體制要由過去的分散式、等級式和專業化的後勤轉變為集中式、一體化和功能性的後勤。要運用信息化和自動化的手段改進後勤指揮管理,把技術保障提高到戰略地位予以關注,實行後勤保障管理體制的軍民一體化。 (8)更新軍隊編成與運用觀念。軍事戰略思維和決策只有適應當代軍隊編成的革命性變化,才能合理地用兵布勢。要高度重視諸軍兵種的合成運用,像指揮樂隊那樣全方位地運用、協調、發揮好各方面力量的優勢,形成作戰合力,達成戰略目的。要善於運用信息化部隊、特種作戰部隊,以收作戰之奇效。同時也應看到,在從機械化戰爭到信息化戰爭的過渡期,地面作戰在許多情況下仍是奪取戰爭最終勝利的重要手段,陸軍軍種並未失去應有的作用。 (9)更新人民戰爭觀念。軍事高科技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人民戰爭施展能量的空間。依靠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制敵,仍然是我們應對未來戰爭的必然選擇和軍事戰略思維的主旋律。不過,未來的人民戰爭將是具有新時代特徵建立在高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發展基礎之上的新型人民戰爭。如何適應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特點,在戰爭准備和實施過程中不斷提高戰爭動員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和最有成效地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力量特別是高技術力量發揮出來;如何適應戰場空間的擴大化和作戰手段的多樣化,大力拓展人民群眾參與戰爭的范圍和方式,把傳統的人力、物力支援與技術、信息支援以及非軍事的科學技術人員直接參加信息作戰等形式很好地結合起來;如何適應未來戰爭時間進程短的特點,實現國防潛力的快速動員和向戰爭能力的快速轉換;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網路指揮手段,把軍事力量與非軍事力量有機統合起來,更好地實現正規部隊使用與後備力量成建制使用的結合、軍隊遂行的正規戰與人民群眾進行的非正規戰的配合等,都迫切需要新的人民戰爭觀念和人民戰爭理論指導。

B. 充滿辯證的軍事哲學說的是誰

在這四個選項中,充滿辯證的軍事哲學在這四個選項里只能是毛澤東。
軍事哲回學最早是出現答在老子的書中,老子從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理念出發提出了「不以兵強天下」、「柔弱勝剛強」、「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的軍事哲學思想。
實際上,充滿辯證的軍事哲學最早應該是來自於《孫子兵法》

C. 軍事哲學的主要內容包括

軍事哲學就是軍事領域的哲學,其哲學在軍事領域的具體化,他對軍事實踐領域中所包含的最一般的共同問題加以概括研究,他從哲學的高度俯視軍事實踐的過程,揭示紛繁復雜的軍事現象中所包含的一般本質,他用哲理科學的抽象方法辯證分析,把握軍事活動的實質是上升到哲學高度的軍事活動的形,而上學是對軍事領域所作的形而上的思考

D. 什麼叫軍事哲學什麼叫做軍事哲學和戰略思維

軍事哲學就是軍事領域的哲學,是哲學在軍事領域的具體化.它對軍事實踐領域中所包含的最一般的共同問題加以概括研究.它從哲學的高度俯視軍事實踐的過程,揭示紛繁復雜的軍事現象中所包含的一般本質.它用哲理科學的抽象方法辯證分析、把握軍事活動的實質,是上升到哲學高度的軍事活動的形而上學,是對軍事領域所作的形而上的思考. 戰略思維是指思維主體(個人或集團)對關系事物全局的、長遠的、根本性的重大問題的謀劃(分析、綜合、判斷、預見和決策的思維過程),戰略思維涉及的對象大多是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系統和人與自然的復合系統及復雜過程.對戰略思維的理解有不同的觀點和側重.有的以思維主體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為主要內容,即探討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用什麼樣的科學思維方法可以產生較優的戰略方案和戰略決策;有的以戰略思維過程的結果(產品)即各種戰略思想、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方針、戰略決策和戰略方案為主要研究內容;有的以戰略的實施和實踐為主要研究內容; 戰略思維貫穿於主體的思維過程、思維的產品和戰略實踐及反饋的全過程中. 1)更新空間和時間觀念.軍事高科技的發展所導致的戰場空間的拓展和戰爭時間進程的加快決定了軍事戰略思維主體必須重新審視時空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環境條件,進而正確把握和自覺運用時空變化發展規律,最大限度地利用時空環境.在戰爭空間上,要實行有形空間和無形空間的全維思考:既要有陸、海、空等空間戰場的觀念,又要具有外層空間戰場的觀念;既要具有物理空間戰場的觀念,又要具有電磁空間戰場、網路空間戰場的觀念.同時還要看到,在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敵對雙方交戰區域已經包括武器系統直接作用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所有區域,大大突破了傳統的交戰區域概念.在戰爭時間上,高技術戰爭通過戰爭能量的高強度釋放,極大地縮短了戰爭的時間進程.傳統戰略思維中那種「以空間換時間」的觀念必須改變. (2)更新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觀念.軍事戰略思維應從過去運用大規模機械化兵團及兵器進行的以高消耗、大規模摧毀為典型特徵的機械化戰爭,轉變到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裝備運用相應的作戰方法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形態上來.作戰方式的選擇要緊緊圍繞高度立體化的聯合作戰思考,主要作戰樣式和主要戰爭階段的確定要緊緊圍繞以中、遠程精確打擊為主要特徵的空襲與反空襲思考,關鍵作戰領域和作戰行動要緊緊圍繞以電子戰為主要手段的信息戰思考,同時要高度關注使用作戰航天器在外層空間進行「天戰」這種未來的嶄新作戰樣式. (3)更新武器裝備觀念.面對武器裝備信息化和信息系統武器化進程不斷加快,高度信息化甚至智能化的武器裝備走上戰爭舞台,高技術武器裝備的運用已成為戰略思維主體更為關注的重要問題.對於半機械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武器裝備共存的軍隊,在繼續發揮機械化、半機械化武器裝備作用的同時,更要注意運用高技術武器裝備特別是高技術戰略武器達成戰略目的,尤其應考慮如何發揮各軍兵種精兵利器的作用、實施聯合火力打擊的問題. (4)更新作戰目標觀念.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作戰目標和打擊重心已發生改變.軍事戰略思維對作戰目標的選擇必須首先投向敵方的指揮中樞、信息系統和信息能力,而消滅有生力量則被置於次要地位.西方軍事家注重「斬首」行動,提出把目標首先指向敵人的信息系統,是值得借鑒的. (5)更新作戰實力評估觀念.客觀評估敵我雙方的作戰實力,是正確的戰略思維和決策的基礎.在當前,機械化戰爭那種僅以軍隊數量規模評價作戰實力的觀念已不合時宜.准確衡量軍隊的作戰實力,應將其信息能力和作戰體系結構的整體性作為重要標准,將包括預警監視、情報偵察、目標截獲和指揮自動化水平與能力在內的信息作戰能力作為戰力評估的首要標准.高技術局部戰爭是諸軍兵種和整個武器裝備體系間的對抗,只有實現作戰系統結構的整體協調性,才能形成現實的戰鬥力,因此對戰力應進行作戰體系的綜合性整體評估. (6)更新集中兵力觀念.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軍事戰略思維中的集中兵力的觀念必須隨之變化.信息技術導致一種武器裝備或一個作戰單位的作戰能力的數倍甚至幾十倍的增加.因此,集中兵力須由過去注重數量的集中轉變為注重質量的集中,尤需強調火力的集中,既可通過必要的兵力集中達到火力集中的目的,也可在兵力分散配置的情況下達成火力集中的目的. (7)更新作戰保障觀念.高技術局部戰爭的高效能是以高消耗為代價的,為此,軍事戰略思維須比過去更重視作戰保障問題,並適應作戰勤務保障的變革改變傳統的保障思路.保障手段要由傳統的先行保障轉變為同步保障和實時保障,保障體制要由過去的分散式、等級式和專業化的後勤轉變為集中式、一體化和功能性的後勤.要運用信息化和自動化的手段改進後勤指揮管理,把技術保障提高到戰略地位予以關注,實行後勤保障管理體制的軍民一體化. (8)更新軍隊編成與運用觀念.軍事戰略思維和決策只有適應當代軍隊編成的革命性變化,才能合理地用兵布勢.要高度重視諸軍兵種的合成運用,像指揮樂隊那樣全方位地運用、協調、發揮好各方面力量的優勢,形成作戰合力,達成戰略目的.要善於運用信息化部隊、特種作戰部隊,以收作戰之奇效.同時也應看到,在從機械化戰爭到信息化戰爭的過渡期,地面作戰在許多情況下仍是奪取戰爭最終勝利的重要手段,陸軍軍種並未失去應有的作用. (9)更新人民戰爭觀念.軍事高科技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人民戰爭施展能量的空間.依靠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制敵,仍然是我們應對未來戰爭的必然選擇和軍事戰略思維的主旋律.不過,未來的人民戰爭將是具有新時代特徵建立在高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發展基礎之上的新型人民戰爭.如何適應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特點,在戰爭准備和實施過程中不斷提高戰爭動員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和最有成效地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力量特別是高技術力量發揮出來;如何適應戰場空間的擴大化和作戰手段的多樣化,大力拓展人民群眾參與戰爭的范圍和方式,把傳統的人力、物力支援與技術、信息支援以及非軍事的科學技術人員直接參加信息作戰等形式很好地結合起來;如何適應未來戰爭時間進程短的特點,實現國防潛力的快速動員和向戰爭能力的快速轉換;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網路指揮手段,把軍事力量與非軍事力量有機統合起來,更好地實現正規部隊使用與後備力量成建制使用的結合、軍隊遂行的正規戰與人民群眾進行的非正規戰的配合等,都迫切需要新的人民戰爭觀念和人民戰爭理論指導.

E. 孫子的軍事哲學是怎樣的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軍事著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書,其在世界軍事思想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作者是春秋末期的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活動家孫武。孫武,字長卿,齊國人。生卒年月不詳,大約與孔子是同時代的人。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公元前512年,孫武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吳王見其謀略過人,善於用兵,就命他為將。後來孫武協助闔閭「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使吳國成為當時的強國,從而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孫子兵法》產生於春秋末期,在戰國時期已被廣泛傳播與應用,西漢時期經過整理校訂,始有定本,從此代代流傳,直到今天。《孫子兵法》問世以來,對我國乃至世界軍事思想的發展影響深遠,被奉為「兵學聖典」。其在國內流傳的同時,於公元八世紀流傳到國外,首先是傳入日本,其次是朝鮮。早期日本人學習《孫子兵法》是用漢文原版,到了17世紀德川時代始有日譯本,而且對《孫子兵法》的研究也有所發展,先後出現幾十家兵學流派。《孫子兵法》西傳,最早是1772年在法國巴黎出版的《中國軍事藝術》叢書中的《孫子十三篇》。1910年,英國出版《孫子兵法,世界最古的兵書》。1910年,德譯本《中國的武經》在柏林出版。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孫子兵法》譯本,不僅得到廣泛流傳,而且備受推崇。

《孫子兵法》共十三篇。《形篇》以上四篇是闡述戰爭准備理論,《勢篇》以下論述戰爭實施理論,形成了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在戰略上,孫武強調「慎戰」,開篇強調:「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反對輕率用兵,他告誡戰爭的發動者們要冷靜分析和權衡敵我雙方政治、經濟、外交、天氣、地理、將帥、士卒、法令、賞罰等諸方面的因素及其優劣,而後做出是否用兵的決定。他提出了「廟算」制勝的主張,認為「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這是講運籌決策和戰爭勝敗的關系,要求戰爭的決策者根據勝負條件的優劣、得勝因素的多少,制定正確的決策,以操勝券。孫武認為最好的用兵方法是「伐謀」、「伐交」,即用計策和外交手段戰勝敵人,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便是打仗,也要爭取以最少的時間和代價來贏得勝利。「兵貴勝,不貴久。」長期戰爭,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勢必給百姓帶來災難,給國家造成危險。所謂「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孫武比一般兵家高明之處在於,他提醒人們不要光看到戰爭的利益,更要認識到戰爭的危害。「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因此,濫用或炫耀武力,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在戰術上,孫武總結出一整套精闢的作戰指揮原則,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致人而不致於人」、「以逸待勞」、「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等等,都是克敵制勝所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在戰爭中,孫武特別重視計謀的運用,他將《計篇》置於全書之首,用意明顯。「兵者,詭道也。」戰爭不僅是雙方武力的較量,更是智力的比拼。如何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這里有許多計謀可用。既可以通過「示弱」、「誘敵」、「怒敵」、「離間」等辦法造成敵人的失誤,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逸而勞之,親而離之」,更主要的是要在戰爭中用「以眾擊寡」、「避實擊虛」、「聲東擊西」、「因勢利導」、「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等方式來形成自己的優勢,以此取得戰爭的勝利。這些戰術原則,一直為歷代軍事家們奉為圭臬。

《孫子兵法》不僅是一部軍事謀略書,也是一部重要的哲學著作,特別是它的軍事辯證法,直到今天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孫子兵法》中提出了在戰爭運動中經常出現的一系列矛盾對立的范疇,如敵我、主客、眾寡、強弱、攻守、進退、勝敗、虛實、勇怯、治亂、逸勞等等,孫武認為這些矛盾不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他說:「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這是說在治、勇、強中包含著亂、怯、弱的因素,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而亡地、死地本是不利條件,如指揮得當反而可得奇效。正因為戰爭情況是千變萬化的,所以英明的將帥必須根據不同的形勢制訂戰略戰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是說根據情況的變化,掌握戰機取得勝利。

孫武認為在戰爭中,不可死守陳規、一成不變,「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所謂「正」是正面對陣的常規戰術,「奇」是出奇不意的靈活戰術。「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也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F. 跪求軍事技術哲學方面的知識素材 越詳細越好

軍事哲學 就是軍事領域的哲學,是哲學在軍事領域的具體化。它對軍事實踐領域中所包含的最一般的共同問題加以概括研究。它從哲學的高度俯視軍事實踐的過程,揭示紛繁復雜的軍事現象中所包含的一般本質。它用哲理科學的抽象方法辯證分析、把握軍事活動的實質,是上升到哲學高度的軍事活動的形而上學,是對軍事領域所作的形而上的思考。 戰略思維 是指思維主體(個人或集團)對關系事物全局的、長遠的、根本性的重大問題的謀劃(分析、綜合、判斷、預見和決策的思維過程),戰略思維涉及的對象大多是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系統和人與自然的復合系統及復雜過程。 對戰略思維的理解有不同的觀點和側重 。有的以思維主體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為主要內容,即探討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用什麼樣的科學思維方法可以產生較優的戰略方案和戰略決策;有的以戰略思維過程的結果(產品)即各種戰略思想、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方針、戰略決策和戰略方案為主要研究內容;有的以戰略的實施和實踐為主要研究內容; 戰略思維貫穿於主體的思維過程、思維的產品和戰略實踐及反饋的全過程中。 1)更新空間和時間觀念。軍事高科技的發展所導致的戰場空間的拓展和戰爭時間進程的加快決定了軍事戰略思維主體必須重新審視時空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環境條件,進而正確把握和自覺運用時空變化發展規律,最大限度地利用時空環境。在戰爭空間上,要實行有形空間和無形空間的全維思考:既要有陸、海、空等空間戰場的觀念,又要具有外層空間戰場的觀念;既要具有物理空間戰場的觀念,又要具有電磁空間戰場、網路空間戰場的觀念。同時還要看到,在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敵對雙方交戰區域已經包括武器系統直接作用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所有區域,大大突破了傳統的交戰區域概念。在戰爭時間上,高技術戰爭通過戰爭能量的高強度釋放,極大地縮短了戰爭的時間進程。傳統戰略思維中那種「以空間換時間」的觀念必須改變。 (2)更新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觀念。軍事戰略思維應從過去運用大規模機械化兵團及兵器進行的以高消耗、大規模摧毀為典型特徵的機械化戰爭,轉變到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裝備運用相應的作戰方法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形態上來。作戰方式的選擇要緊緊圍繞高度立體化的聯合作戰思考,主要作戰樣式和主要戰爭階段的確定要緊緊圍繞以中、遠程精確打擊為主要特徵的空襲與反空襲思考,關鍵作戰領域和作戰行動要緊緊圍繞以電子戰為主要手段的信息戰思考,同時要高度關注使用作戰航天器在外層空間進行「天戰」這種未來的嶄新作戰樣式。 (3)更新武器裝備觀念。面對武器裝備信息化和信息系統武器化進程不斷加快,高度信息化甚至智能化的武器裝備走上戰爭舞台,高技術武器裝備的運用已成為戰略思維主體更為關注的重要問題。對於半機械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武器裝備共存的軍隊,在繼續發揮機械化、半機械化武器裝備作用的同時,更要注意運用高技術武器裝備特別是高技術戰略武器達成戰略目的,尤其應考慮如何發揮各軍兵種精兵利器的作用、實施聯合火力打擊的問題。 (4)更新作戰目標觀念。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作戰目標和打擊重心已發生改變。軍事戰略思維對作戰目標的選擇必須首先投向敵方的指揮中樞、信息系統和信息能力,而消滅有生力量則被置於次要地位。西方軍事家注重「斬首」行動,提出把目標首先指向敵人的信息系統,是值得借鑒的。 (5)更新作戰實力評估觀念。客觀評估敵我雙方的作戰實力,是正確的戰略思維和決策的基礎。在當前,機械化戰爭那種僅以軍隊數量規模評價作戰實力的觀念已不合時宜。准確衡量軍隊的作戰實力,應將其信息能力和作戰體系結構的整體性作為重要標准,將包括預警監視、情報偵察、目標截獲和指揮自動化水平與能力在內的信息作戰能力作為戰力評估的首要標准。高技術局部戰爭是諸軍兵種和整個武器裝備體系間的對抗,只有實現作戰系統結構的整體協調性,才能形成現實的戰鬥力,因此對戰力應進行作戰體系的綜合性整體評估。 (6)更新集中兵力觀念。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軍事戰略思維中的集中兵力的觀念必須隨之變化。信息技術導致一種武器裝備或一個作戰單位的作戰能力的數倍甚至幾十倍的增加。因此,集中兵力須由過去注重數量的集中轉變為注重質量的集中,尤需強調火力的集中,既可通過必要的兵力集中達到火力集中的目的,也可在兵力分散配置的情況下達成火力集中的目的。 (7)更新作戰保障觀念。高技術局部戰爭的高效能是以高消耗為代價的,為此,軍事戰略思維須比過去更重視作戰保障問題,並適應作戰勤務保障的變革改變傳統的保障思路。保障手段要由傳統的先行保障轉變為同步保障和實時保障,保障體制要由過去的分散式、等級式和專業化的後勤轉變為集中式、一體化和功能性的後勤。要運用信息化和自動化的手段改進後勤指揮管理,把技術保障提高到戰略地位予以關注,實行後勤保障管理體制的軍民一體化。 (8)更新軍隊編成與運用觀念。軍事戰略思維和決策只有適應當代軍隊編成的革命性變化,才能合理地用兵布勢。要高度重視諸軍兵種的合成運用,像指揮樂隊那樣全方位地運用、協調、發揮好各方面力量的優勢,形成作戰合力,達成戰略目的。要善於運用信息化部隊、特種作戰部隊,以收作戰之奇效。同時也應看到,在從機械化戰爭到信息化戰爭的過渡期,地面作戰在許多情況下仍是奪取戰爭最終勝利的重要手段,陸軍軍種並未失去應有的作用。 (9)更新人民戰爭觀念。軍事高科技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人民戰爭施展能量的空間。依靠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制敵,仍然是我們應對未來戰爭的必然選擇和軍事戰略思維的主旋律。不過,未來的人民戰爭將是具有新時代特徵建立在高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發展基礎之上的新型人民戰爭。如何適應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特點,在戰爭准備和實施過程中不斷提高戰爭動員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和最有成效地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力量特別是高技術力量發揮出來;如何適應戰場空間的擴大化和作戰手段的多樣化,大力拓展人民群眾參與戰爭的范圍和方式,把傳統的人力、物力支援與技術、信息支援以及非軍事的科學技術人員直接參加信息作戰等形式很好地結合起來;如何適應未來戰爭時間進程短的特點,實現國防潛力的快速動員和向戰爭能力的快速轉換;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網路指揮手段,把軍事力量與非軍事力量有機統合起來,更好地實現正規部隊使用與後備力量成建制使用的結合、軍隊遂行的正規戰與人民群眾進行的非正規戰的配合等,都迫切需要新的人民戰爭觀念和人民戰爭理論指導。

G. 軍事哲學有哪些

某種意義上來說,被限定於某個科目,就不存在哲學這一概念了。
軍事哲學,這個說法很不靠譜。
至於軍事學大成之作《孫子兵法》,是世界都認同的。

H. 軍事哲學的介紹

研究戰爭與戰爭的一般規律的學科。1無產階級軍事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自有戰爭以來,人們就開始了對這種社會現象的研究。

I. 哲學上從為什麼重視軍事方面答

哲學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存在,意識和物質,所以,軍事的存在從哲學上來說是肯定國家政權和人民幸福的存在,所以就完全可以決定國家財政等物質上的需求,所以,哲學認為,軍事的存在和強大完完全全是政治的根本,是國家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