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周朝哲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周朝哲學

發布時間: 2021-03-31 06:42:51

⑴ 周朝的六藝教育是什麼

六藝是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
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

⑵ "周」就是」周朝」時期的一個國家嗎它的」首都」在什.

周朝 (公元前1066 -前256)

西周的興起,發展及興亡:西周(公元前1066 - 公元前771年)從周武王滅商朝建國,到周幽王亡國,共歷三百多年,是中華帝國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他的物質,精神文明對後世歷史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

先周是活動與中原西部黃土高原的一個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傳說是「帝嚳(音「庫」kuˋ」元妃「姜嫄」的兒子「棄」。「棄」在「帝舜」時擔任農師,號稱「後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於邰。商朝初年,他的後代「公劉」率族人遷到磁。到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的西部勢力,自稱為「周」。「古公」的幼子「季歷」繼位後,修行道義,發展生產,驅逐夷狄,力量更為強大,與商發生矛盾。商王「文丁」派人將季歷殺死,「季歷」的兒子「昌」繼位。昌號稱」西伯」,仁慈愛民,禮賢下士,天下士人都來投奔。周的發展,使商紂感到威脅,於是將西伯昌囚禁於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寶和美女將西伯贖出,此後,在呂尚的輔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於游樂,對「殷紂」十分馴服,實際上卻更為積善修德,和悅百姓,大力發展生產,使更多的諸侯前來歸附,進而征討不馴服的諸侯和商的盟國,終於三分天下有其二,成為所謂的受命之主,而自稱王,即周文王,並將都城遷到豐邑(今陝西長安西南灃水西岸)。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發繼位, 稱武王。他繼續以呂尚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等人為主要助手,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將都城擴至灃水以東的「鎬京」(今陝西長安縣境),積極作滅商的准備。兩年後,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諸侯會師盟誓。周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關,聯合各方國諸侯,揮師東向,於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敗商朝的軍隊,殺死殷紂王,史稱「武王滅商」,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周朝」。周朝經歷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公元前二百六年,才被秦國滅掉。公元前770年, 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豐鎬二京在西,洛邑在東,習慣上稱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為西周,以後的為東周。

周武王建周後,大封功臣謀士,如將「呂尚」封於「齊」,「周公旦」封於「魯」,「召公奭」封於「燕」,叔「鮮」封於「管」,叔「度」封於「蔡」。據說,周初總計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十五,同姓之國四十。封邦建國的目的,是加強對各地的統治,並作為周王室的屏藩。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這樣自上而下統治人民。武王死後,其子「誦」繼位,為「成王」。成王年少,天下初定,「周公旦」恐怕諸侯不服,以王叔攝政。「管叔」、「蔡叔」不服,與殷紂之子「武庚」,帶領淮夷,發動叛亂。周公毅然率兵東征,平定了叛亂,誅殺了武庚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收伏了殷的余民。為了加強對東方的統治,周公奉成王之命負責營建「洛邑」的工作。洛邑建成後,成王親自來到洛邑王城,大會天下諸侯和四夷君長,並將跟隨武庚叛亂的殷遺民遷進「成周」,以便控制。周公還制澧作樂,建立了周朝的各項典章制度,確立了以宗法制度為中心的政治體制。成王曾親自討伐東夷,使東部得以安定。成王死後,繼位的康王繼承先王的事業,勤於政事,平易近民,刑罰幾十年不用,社會更加安定。

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黃金時代。但到第四代天子「周昭王」時,就出現了危機。當時,王道微缺,「周昭王」貴為天子,南巡漢水時,卻被船夫用特製的膠船暗算,葬身於魚腹之中。「周穆王」繼位後,為了恢復周王朝的威望,新設太僕一職,作為太御眾仆之長,以加強王朝的中樞管理。他制定刑律,減輕刑罰,以加強對臣民的控制,施善政於天下。他西征犬戎,南攝夷人,對邊遠民族的侵擾進行積極的防禦,制止了掠奪。穆王又曾東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諸部的反叛,南討「楚國」,大會諸侯於「塗山」。

「周穆王」以後,周朝逐漸衰微,「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四代,由於周圍戎狹的不斷侵擾,王朝陷 入長期的戰爭之中,國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對民眾的剝削,國內矛盾日益尖銳。有的貴族也開始破產,而表現出對現實的憤懣。

長期的矛盾逐漸積累,使王朝產生了深刻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繼位的「周厲王」,不僅不採取安撫民眾、發展民生的措施,反而任用佞臣,大肆揮霍,連年對外征戰,變本加厲地剝奪,壟斷山澤 之利,引起民眾的不滿和議論。他就派巫師監視,殺死議論的人,使矛盾更為尖銳。三年以後,憤怒的鎬京居民終於發起暴動,將「厲王」流放到「彘(音「至」ˋ」,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政權,歷史上稱為「周召共和」。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國歷史從這一年開始有了明確而且連續不斷的紀年。「周厲王」死後, 他的兒子「宣王」整頓朝政,曾經使周王朝有所復興。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時,王朝的危機更為嚴 重。關中地區發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嚴重自然災害,周幽王不僅不撫恤災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貪得無厭。為了博得寵妃「褒姒」一笑,幽王舉烽火欺騙諸侯前來勤王。最嚴重的問題是,幽王決定廢去王後申氏,殺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為王後,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申」後的父親申侯於是聯合西方部族犬戎,舉兵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下殺死幽王,據走褒姒。幽王的兒子「宜臼」即位時,關中遭受兵火洗劫,殘破不堪,犬戎又不時前來騷擾。「周平王」宜臼只得將都城遷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東周開始。

周王朝帝系表

西周朝

文王-> 武王 -> 成王 -> 康王 -> 昭王 -> 穆王 -> 共王 -> 懿王 -> 孝王 ->

夷王 -> 厲王 -> 共和行政 -> 宣王 -> 幽王

東周朝

平王宜臼 -> 桓王林 -> 庄王佗 -> 厘王胡齊 -> 惠王閬 ->襄王鄭 -> 頃王壬臣 -> 匡王班 -> 定王瑜 ->簡王夷 -> 靈王泄心 -> 景王貴 -> 悼王猛 ->敬王□ -> 元王仁 -> 貞定王介 -> 哀王去疾 ->思王叔 -> 孝王嵬 -> 威烈王午 ->安王驕 ->烈王喜 -> 顯王扁 -> 慎靚王定 -> 赧王延

功臣名將

姜尚,周公旦,召公奭

王後:褒姒(周幽王妃)

政治制度:

西周的官制,更為繁雜。周王左右的輔佐為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三公之下有三事官(政務官、事務官和地方官)、四方(諸侯和方國、部族)和卿事寮。王朝官員為:總攬朝政的太宰、掌祭祠禮儀的太宗、掌歷法記事的太史、掌祈禱的太祝、掌神事的人工、掌占卜的人卜,合稱六卿,六卿的僚屬,總稱為卿事寮。王朝還有掌土地和農人的司徒、掌百工職事的司空、掌軍賦軍政的司馬、掌版籍爵祿的司士、掌刑罰的司寇,合稱五官。為王室服務的內廷事務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師、少傅、少保),有道、輔、弼、承四輔,有膳夫、綴衣、小臣、寺人、內豎、閽者、門尹、司王宥、火師、水師、大酋、太僕、御、右、萃車、趣馬、師氏、虎資、輿人、醫、藝人、隸人、太子宮尹等。在王畿外服的封國,稱為四方,包括侯、甸、男等諸侯。王朝有時派使臣到諸侯國任監國。諸侯在自己的封國內仿照王室設置百官有司,成為相對獨立的政權,主要有三事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分掌政務、司法和民事。周的各級主要官吏,都是在宗法制度基礎上世襲,而且文武不分,平時治民,戰時就是各級將領。周朝的地方制度,有國、都、邑、野、鄙。周王和諸侯的都城為國,諸侯國中的大城為都,小城為邑,此外的地方稱為野或鄙。

經濟文化:

西周時,鋒利的青銅農具得到較普遍的使用,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墾殖和耕耘;原來的拋荒制被休耕制代替,土地利用率提高;漚治和施用綠肥,以火燒法防治病蟲害,標志了田間管理的新水平。王朝中擔任司稼的官員必須熟悉作物的不同品種及其適應地區,從而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產。農作物品種增加,谷類有黍、稷、粟、禾、谷、梁、麥、稻等,豆類有菽,任菽、藿等,麻類有麻、苴、薴等。王朝特設場人,專管園圃,從事蔬菜、瓜果的生產。

西周比較重要的手工業都由王室和諸侯控制,眾多的百工在司空的領導下負責管理各項手工業,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青銅鑄造業。其分布地區很廣,生產能力擴大,效率和水平提高,鑄造工藝改進。發明了一模翻制數范和焊接的技術。陶器業已逐漸採用快輪法,產品走向規格化。原始瓷片的燒成溫度已達一千二網路以上,胎質更為細膩,施以青、黃綠二色釉,礦物組成已接近瓷器。能夠生產石灰石——硅石琉璃。漆器製作逐漸普遍,器表夾薴,施以紅、黑兩種彩繪,顏色鮮艷,花紋精美。家蠶的飼養十分普遍,紡織成為農家的一項重要副業。絲織物有斜紋提花織品和刺綉品。已經掌握池水漚麻的微生物脫膠法,以便將纖維分離出來。

西周時,商業已成為社會經濟不可缺少的部門,由官府壟斷,設有質人之官作為市場的管理者。商貿的品種有奴隸、牛馬、兵器、珍異等。西周的貨幣除貝以外,已開始使用青銅。

科學發展:

中華科學、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為儒家六經之一的《易經》,最早提出「天文」的定義。《周易》雖然成書於戰國時期,但他表達的確實是周代型成的天命思想。《易》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易.系辭》說:「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等等,西周萌生的陰陽思想,對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周易》有很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後人稱為河圖、洛書的東西,是燒灼卜骨的表現,是遠古先民在長期生活和占卜的實踐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互相串連、互相滲透的反映。相傳伏義氏將其歸納總結,對蓍草反復排列,而畫為八卦,將天地間萬物的現象都包括於其中,這是原始的易。後來,據說經過周文王的悉心鑽研,將其規范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爻辭,人稱《周易》。它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復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其所以稱為「易」,鄭玄解釋有三義:一是簡,二是變易,三是不易。就是講萬物之理有變有不變,現象在不斷變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又具不會變的,這就從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中抽象出了理論上十分豐富的樸素的辯證法。舊說到春秋後期,孔子對《周易》進行解釋和論說,完成十翼,即《易傳》。這樣,《周易》就發展成為一部內容博大精深的闡述宇宙變化的哲學著作。

⑶ 大家對周朝的看法

周朝是一個很偉大的朝代,按照通常的演算法,即直到秦滅周為這一朝代的結束。周朝歷經了800年的歲月,是中國有史以來壽命最長的一個朝代。這個紀元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下不相信本朝壽命能長過周朝)。
周朝創造的許多制度、禮儀、典範成為了中國傳統政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許多制度:如戶口、如婚姻、如稅收、如家庭觀念雖然今天已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但所有我們的創造也好,我們的改革也好,都是以那個時代的制度為藍本的。那是一個偉大的朝代。
周朝也是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的紀元。周文王製作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易。姜子牙創作了最早的軍事書籍--六韜。周公姬旦設立了千年來都延續的傳統風俗,與政治體系架構。孔子研究周禮和風雅頌編篡了論語與詩經,最終深入化研究而形成了仁的哲學體系。研究易而做出十翼作為其最高的文學成就。老子研究周朝各類文獻,而形成了道。周朝有著燦爛的文化。以其精密的組織架構,使其能延續近千年,個人以為這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

⑷ 周朝有哪些歷史名人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⑸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為什麼最佩服周朝的周公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但是在他創立儒家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學的是什麼內容。其實他在創立儒家之前,最主要學的內容其實是《易經》。在《易經》方面,周文王創立了文王八卦,而周公作為周文王的兒子,顯然在《易經》方面也有所成就,所以孔子會佩服周公也是因為學術的原因。

孔子

所以對於當時的孔子來講,周公的文學顯然比孔子自己高很多,所以孔子會佩服周公,也不足為奇。不過令人惋惜的是《易經》居然失傳了很大一部分,特別是其中關於諸子百家以及各家的思想、技術之類的全部失傳了,留下的只有《周易》了。

⑹ 周朝的時代兩大哲學體系是什麼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但是唯物主義的勢力不及唯心主義的號召樓上的「老子所創的道教」應為「老子所創的道家」

⑺ 為什麼說道家學說是中國唯一的哲學

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一般人稱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正式形成於公元1世紀(東漢中期)。道教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綜合了方仙道、黃老道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漸形成的。它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以老子為教祖,稱「太上老君」。道教信徒供奉許多神。道教神仙的排列次序反映中國封建社會王權統治體系。道教主張「重人貴生」,追求現世生活的美好,鼓勵信徒積極生活,對社會抱入世的態度,因此,道教是主張「入世」的宗教。道教主要有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道姑也必須素食、獨身、住廟。 一說起道家,人們自然會把它同道教這個唯一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聯系起來,使人們想起中國傳說中的銀須白發、仙風道骨的太上老君,想起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筆下那手執拂塵、神通廣大的嶗山道士,想起現實中那些為人齋醮祭禱、占卜吉凶、求神治病、煉制仙丹的羽衣法師…… 其實,道家是指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一個學派,而道教則是漢朝末年才興起的。道家學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約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所開創,並在莊子(名周,字子休,約公元前369-前286年)那裡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後來,人們把以老子和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宗旨的學術派別通稱為道家。 秦漢之際有黃老學派,以黃帝和老子並稱來說明道家源於黃帝,但那隻是一種假託。就道家思想的奠基來看,道家的開山著作只能是《老子》一書,它是我國較早的一部思想深刻、獨具特色的哲學經典著作。《老子》一書大約只有五千字,它圍繞道和德系統地闡述了老子的思想,後來人們也習慣把它叫做《道德經》或《老子五千文》。因道家崇尚《老子》一書,西漢的司馬談在《論六家之要指》中開始稱其為道德家,《史記·太史公自序》和《漢書·藝文志》則正式稱其為道家,並列為九流之一。由於道教思想的內核離不開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哲學,道家哲學的主要精神貫穿於道教之中;就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並將他的《道德經》作為主要經典之一。因此,一般也把道教歸入道家之列。 繼老子之後,有許多學人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如楊朱、宋鈃、尹文、彭蒙、慎到、田駢等,他們大都游學於戰國時期各學派薈萃的學術中心---齊國的稷下學宮,人們通常稱其為稷下道家或黃老學派。而莊子則是繼老子之後道家的最重要的人物,他集道家思想之大成,其思想體現在《莊子》這部稀有的奇書中。他以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探討和闡述了許多深刻的道理,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學,使道家思想更加完備,他的學術思想對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人們也把道家思想稱為老莊之學。 本世紀三十年代,胡適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中古思想史》的講義中,對道家的中心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認為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自然變化的宇宙觀, (二)善生保真的人生觀, (三)放任無為的政治觀。 如果說先秦時期以老莊為主要代表的道家因憤世嫉俗而遠離政治,著重於追求內心自由、清靜無為和返樸歸真,那麼,漢初的黃老道家則開始干預政治,繼續兼容並蓄,博採眾長,因循自然,從無為中尋求有為,從而得到了統治者的推崇。 秦亡漢興,社會一片凋零,法家思想隨著秦二世的滅亡已聲名狼藉;儒家思想則因其較為復雜繁瑣而一時不能為統治者所賞識;相比之下,道家思想正因為它清靜無為,簡便易行,事半功倍,有利於民眾的休養生息;再加上以劉邦為代表的漢帝國的創立者大都來自社會下層,因此,簡便易行的道家思想更容易得到他們的青睞,這或許就是黃老之學在漢初得以昌盛的直接原因。西漢前期,相國曹參就採用了蓋公的黃老之術來治理國家,得到了君臣百姓的贊美。到了文帝,他也非常崇尚黃老之說,主張清靜無為而治;因竇太後也好黃老之言,不說(悅)儒術,景帝及太子(即後來的武帝)都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史記·外戚世家》)。被後人稱之為文景之治的繁榮,與文帝和景帝時期所採取的清靜無為的治術不無關系。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道家思想便走向衰落。大致到了東漢時期,道家開始分化,一方面向神仙方術和神秘化方向發展,形成與佛教抗衡的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一方面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形成道家思想的新的形式--魏晉玄學。 漢魏之際社會動盪不安,各種思想開始活躍起來,道家也隨之以魏晉玄學的形式重新登上歷史的舞台。作為道家的另一支,道教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然而從理論貢獻來看,它遠不及玄學。魏晉玄學以復活老莊思想來取代漢朝的讖緯神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玄學家們把《老子》、《莊子》和《周易》並稱為三玄,以他們理解的老莊思想來注釋儒家的經典,形成了儒道兼綜的思想格局;同時,他們用恬淡自然的人生態度去拯救被儒家名教壓抑的人性,力圖擺脫儒家所崇尚的繁文縟節的束縛,追求一種超脫放達的人生。可以說,道家思想從它的產生到魏晉時期,經歷了無數次政治風雲的變幻和許許多多的考驗,表現出一種遇險不驚、臨危不亂、從容處世的生活態度。 到了唐宋時期,統治者給了道家更高的地位和榮譽。因老子姓李,與唐代皇室同姓,統治者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便自稱是老子的後裔。先是唐高祖規定了三教的次序,把道家排在儒、佛之前。緊接著是唐高宗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下令貢舉人士必須兼通《道德經》。唐玄宗更是不遺餘力,他直接把道士當作皇族宗室的本家,又是在全國興建玄元皇帝廟,又是接二連三地尊封道家名士,建道院,設玄館,置生徒,習老莊,並親自注釋《道德經》,詔令百姓必須家藏一本,以推廣道家思想,不斷提高道家學說的地位。唐武宗剛剛即位,就把二月十五日老子的誕辰定為降聖節。更有甚者,唐代不少帝王都熱衷於服食道士所煉的金丹,以求長生不老,到頭來反倒因服食金丹中毒而過早地結束了性命,唐太宗、唐武宗和唐宣宗等皇帝都是如此。宋代統治者也仿效前朝做法,想方設法與道家聯宗,宋徽宗甚至還令僧尼改穿道服。 正因為如此,唐宋時期便成了道家、特別是道教發展的鼎盛時期。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流或主導的,即便是在極力與道家認祖聯宗的李唐王朝,統治者實行的仍然是儒、道、釋三教並用的政策。到了宋代之後,儒學的新形態--宋明理學的興起和不斷發展,又形成了儒學一統天下的思想格局。往後清朝統治者採取重佛抑道的政策,使道家在皇室的地位日漸下降。 然而,在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大系統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果像一些學人認為的那樣,文化思想也有剛柔之分、顯隱之別,那麼,相比之下,儒家的剛健、有為、進取、入世的精神表現得比較突出,道家則偏重於柔順、無為、退守、潛隱的精神。人們常說,秦漢之後無純儒,同樣也可以說,秦漢之後無純道。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融和。他們恰恰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可或缺和賴以互補的兩個方面。在此意義上來說,儒道本是一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來說,他們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學一統天下的時期,道家思想也並沒有泯滅,它以各種形式滲透到儒學、佛學之中,滲透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無形中影響著中國人的人生態度,這正體現了道家思想的潛隱特點。 儒、道兩家思想,一個剛健有為,一個柔順因循;一個入世進取,一個潛隱退守,這是他們達到相通和互補的真正前提。所以,許多中國古代文人才能入世為儒,出世為道,或者熔儒道於一爐,張弛相濟,進退自如。 從歷史淵源來看,春秋戰國時代,隨著奴隸制度逐漸解體,我國進入一個大動盪、大變革的時代。一部分奴隸主貴族逐漸失去了他們原有的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地位,成為貧民或者奴隸。其中一部分人結草為廬,結伴而耕,避世隱居。《論語》中把他們叫做逸民或隱者。這些人對弱肉強食、離亂痛苦的現實社會,表示強烈的不滿,和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一樣,他們痛斥天下無道!在這同一個時代,儒家和道家走著兩條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現實社會,力求探索一條改造客觀世界的道路,即便是個人的修身養性,最終也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孔子認為,他與那些逸民、隱者的區別就在於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用孟子的話來解釋,就是: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一向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但實際上不管天下有道還是無道,他似乎沒有一點退隱的意思。為了改變這個無道的世界,盡管他四處碰壁,卻百折不撓,骨子裡還是那股勁:知其不可而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遜色。在他看來,無論得志還是不得志,無論困厄時還是顯達時,都不應該絕人逃世;主張用自己的方法來賓士天下,實現其王道理想;並且揚言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他更無退隱之意。 道家面對殘酷的現實,深入到人的心靈深處,從自然中尋找一條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記載,老子本人就是一個隱君子,相傳他在周朝做過藏書管理員,孔子曾向他問禮,後來他退隱了,寫下《老子》一書。莊子曾做過宋國漆園的管理員,辭職後表示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寧肯隱居陋巷,借米充飢,自編草鞋,過著清苦的生活,也不願應楚威王高薪聘請而赴楚相之位。從老子的自然無為、少私寡慾、貴柔守雌的思想,到莊子的無己無功無名、逍遙放達的精神境界,無不說明道家與儒家的不同之處。道家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固執地守護著人的精神的尊嚴,辛勤地開墾著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從一切無法消除的痛苦和災難中拯救出來,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慾,使人獲得一種寧靜的自由和聖潔的心境。老子和莊子都是隱士,但他們又不同於一般的隱者。他們的退隱不單單是為了規避無法改變的罪惡現實,也不僅僅是為了避免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更重要的是為了尋求一種超越現實的精神自由。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在韓非子的顯學排行榜上名落孫山。可以說,春秋戰國時代所涌現出來的大批隱者的現實生活,以及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對隱者生活的親身體驗,正是道家思想產生的社會基礎。而孔子和孟子則遠離隱者的生活體驗,因而,他們的思想歷程必定不同於老子和莊子。 戰國末期的思想家荀子總結了先秦各學派思想,他在《解蔽》中談到莊子時指出: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說,莊子只重視代表自然的天,因此而忽視了人,即用自然掩蓋了人。荀子進一步指出,像莊子這樣來理解道,那隻能是人對自然的一種因循依順。其實荀子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面,問題的另一面恰恰是,莊子沿著老子道法自然的思路,對人的精神自由作了有益的探索,把人對自身的認識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這怎麼能說是蔽於天而不知人呢?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往往以消極、厭世等詞彙來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學,其實這里有一些誤解。只要我們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學之中去看一看,就不會草率地使用消極、厭世等詞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