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法師心理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法師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2-25 13:52:10

1. 佛藏法師是一個學心理學的法師嗎

差不多
這類人很會心理方面的
會給你說法
洗腦

2. 心理醫生和佛教高僧的區別

心理醫生幫助你解除痛苦,屬於現代唯物論;
而佛教高僧幫你忘掉痛苦,屬於版唯心論。
心理權醫生一般讓讓你正視自己的疾病或者正視生活中的磨難,而佛教高僧告訴你,讓你跳出這些,讓你拋除雜念。這就是唯物和唯心的區別。風吹樹動,是風動還是樹動?原是心動。

3. 佛學與心理學的關系

心理學
心理咨詢學
是2個系統。不同的學科。

心理學。注重生版物學。研究物質對物質的感權知。

心理咨詢學。主要用用哲學的手段。思想辯論。在哲學的基礎上。引用了生物學。

佛學。否定哲學手段。否定思想辯論。否定體驗論。否定依靠感覺器官對事物的認識。
倡導自性。認為對事物認識的核心,只能依靠人的大腦皮層。其他都是假的。無非是感受器官。產生出來的妄念。胡思亂想。

4. 從心理學角度看佛教的法師比常人心理更健康么

如果他的修持比較好,那會比常人心理健康。很多佛教的祖師大德都是很了不起的人,專他們的精神境屬界不是常人所能測度的。

但是西方心理學,說實話還很有限,心理學發展到現在頂多才幾百年,還不是很成熟。
心理學的健康定義還很局限。
佛法的健康標准更高,從佛眼看,眾生都是在病苦中,都是病態的,只不過程度不同。

5. 禪宗與心理學

禪宗是佛教的最上乘法門,其心理學理論及訓練方法與現代心理學迥異,有著極高的學術價值。當今雖有不少談禪的書籍,但是對禪宗的理解多有偏差,因而在實踐中沒有什麼用,本文主要介紹純粹的禪宗。
一提禪宗大家都知道要明心見性,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明心見性?什麼是明心見性呢?
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中說,一般人為什麼有痛苦,是因為兩種原因:一、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的真心;二、是把攀緣心即妄心當成是真心。什麼是真心呢?佛說:「你看我的手是有開合的,但你的真心(能見的見性)是沒有開合的。有聲音你能聽得見,沒有聲音你也能聽得見,能聽到周圍寂靜無聲。你的心不會隨著聲音的生而生,也不會隨著聲音的滅而滅。」有人問黃檗禪師:「妄念來的時候,佛在什麼地方?」回答:「汝今覺妄起時,覺正是佛。」快樂、痛苦、憤怒、自卑不是我們的真心,快樂來的時候我知道,快樂消失的時候我也知道,我的心不會隨著快樂的生而生,也不會隨著快樂的滅而滅。知道快樂生滅的這個,才是我們的真心。佛在《楞嚴經》中講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客塵」。就像來旅店投宿的客人,有的住一兩天,有的住三五天總是要走的,知道這些客人往來的店主(主人)是常住不動的。快樂、痛苦、恐懼等等思想、情緒來來往往就像來投宿的客人,而知道這些思想、情緒的是店主人。這些動搖的客人、客塵都是妄心,而知道思想、情緒變化的是主人公,即真心。一般人把思想、情緒認作是真心,佛陀稱為「認賊作子」。
禪宗直指人心,就是指出這個觀察者是真心。臨濟禪師上堂雲:「赤肉團上有個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又說:「大德,你且識取(認知)弄光影底(的)人是諸佛之本源,一切處是道流(學道之人)歸舍處。你四大色身(佛教認為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即氫元素、氧元素、鈣、鐵、鎂等)不解說法聽法。是什麼解說法聽法?是你目前歷歷底,勿一個形段孤明,是這個解說法聽法。(這個能聽的沒有顏色、沒有形象、沒有大小、無頭無尾)若如是見得,便與祖佛不別。(以上是明心見性,見性一分鍾都不要)但一切時中更莫間斷,觸目皆是。(此為保任,也即在生活中時時注意這個能聽能說的)」大珠問馬祖求佛法,馬祖曰「我這里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麼?」大珠曰:「阿哪個是慧海(大珠自稱)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大珠於言下自識本心。後上堂,人問如何是佛,大珠曰:「清談對面,非佛而誰?」大梅禪師臨終前聞鼠聲,乃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諸人,善自護持。」此物是什麼?就是這個能聽的,不會是老鼠吧?裴休訪黃檗,黃檗喚裴休:「裴休」,裴休應諾。檗曰:「在什麼處?」這個能聽的在什麼處?裴休一日托一尊佛像於黃檗前,跪曰:「請師安名。」檗喚「裴休」,裴休應諾。檗曰:「與汝安名完了」,休禮拜。唐憲宗問於鵝湖禪師,何者是佛性,湖對曰:「不離陛下所問。」大慧杲禪師雲:「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知得來去處,方名學佛人。知生死的是誰?受生死的復是阿誰?不知來去處的又是阿誰?忽然知得來去處的又是阿誰?看此語眼眨眨地理會不得,肚裡七上八下,方寸中(心中)如頓卻一團火似的,又是阿誰?若要識取,但自向理會不得處識取。若便識得,方知生死決定不相干涉。」一會叫「生」的客人來了,一會叫「死」的客人來了,始終有個主人知道,故曰:「方知生死與主人公決定不相干涉。」「但向理會不得處識取。」懂與不懂皆客人,有個觀察者知道懂與不懂,要注意這個觀察者。我們平常注意力都放在客體上,當玫瑰花放在眼前時,我們只注意花的芳香、鮮艷,忘了還有一個觀察者---主體。什麼是客體?顏色、聲音、思想、情緒。主體也就是我,時時記住自己也行。稍有佛教知識的人都知道要無我相。我相是指一般人把身體和思想、情緒認作自己,這些均為客體,有一定心理訓練後會發現,一但將這些認作自己就會有煩惱。古德雲:「是誰叫你拖著這具死屍來?」瑞岩禪師居丹丘這個地方,坐磐石,終日如愚。每自喚主人公,自復應答乃曰:「惺惺著,他後莫受人瞞。」不可被他人言句變相中瞞過。靈訓初參訪歸宗禪師,問:「如何是佛?」宗曰:「我向汝道,汝還信否?」訓曰:「僧人誠言,安敢不信?」宗曰:「即汝便是。」佛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明心見性並不像很多書上說的高不可攀,其實很容易,難的是一般人不敢相信,往往是一看又懷疑「這是我的真心嗎?」臨濟雲:「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你若自信不及,即便茫茫地尋一切境轉,被他萬境回換,不得自由。你欲得識祖佛嗎?只你面前聽法的是。學人信不及便向外馳求,設求得者,皆文字相終不得他活祖意。」疑和信皆客塵,別去排除懷疑建立信,要回頭看這個知道疑與信的是誰?剛開始保任會感到困難,這是由於我們長久以來攀緣客體,輕車熟路,對觀察主體生疏所致。對此只要堅持下去,也就熟能生巧了。遇障礙時千萬別去消除障礙,因為一會叫「障礙」的客人來了,一會又走了,知道障礙的才是店主人,要看他。剛開始保任時轉眼就忘了,同上理別管他。有心理問題的患者往往很注意現在是否見效了,此時當問自己:「這個關注療效的是誰?」保任以似保非保為上,一般人容易盯得太緊太死,此時可放下一會再提起。
一個人剛明心見性並不能立即斷除煩惱,臨濟禪師說:「你還不能自救。」尚須時時保任。不過見性前想對付煩惱,卻不知如何應對,見性後開正法眼,知道該怎樣化解煩惱。見性前煩惱粗重有力,見性後保任一段時間,雖有煩惱但轉輕薄無力。禪宗在學道上,歷來都是持讀書無用論。書讀多了易將各種思想觀念認作自己,忘了主人公,對見性有影響,「知解門一開,悟門就關」。另外書讀多了易增長煩惱。20世紀上半葉,緬甸著名法師孫倫戒訓,不管你修得怎樣,一句話「它就是如此。」我若說:「師父,我現在還是不圓滿的,該如何辦?」回答:「對,它就是如此,你是不圓滿的。」我若說:「師父,我現在是圓滿的。」回答:「對,你現在是圓滿的。」余早年初學小乘佛教沒幾天,被一位博學多聞的專家指出:「你那點工夫算什麼?離圓滿差得遠。」當時一聽信心頓失,內心焦慮差點就放棄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壇經》雲:「愛憎取捨謂之著相。」這位專家是在說:「你現在還處在不圓滿的低價值狀態,你要討厭它,舍掉它;有個圓滿的高價值狀態,你要愛要取。」用認知療法來分析,知道自己不圓滿是「誘發事件」,價值評價的介入,不圓滿、價值低是「自動思維、自主思維」,由此產生對高價值、圓滿的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產生苦的「感受」,為了消除苦的感受,產生「行為反應」,如筆者想放棄。在這四個過程中價值評價是關鍵。書讀得多的人,分別心重,煩惱也重。佛教唯識學,把價值評價稱為「比量」(對比、稱量的意思),臨濟雲:「愛聖憎凡,生死海里去沉浮。」《莊子大宗師》稱:「古時候的真人,生不知道喜歡,死不知道厭惡。」因此在死亡來臨之前,就已經把死亡殺死了。可後來的道教追求長生不老,也就是生我喜歡,死我厭惡。不管他活多長總是要死的,當他死亡時都是被死亡所殺死的人。
常人對禪宗的另一個誤解是,以為禪宗要打坐,坐到心如止水,一個念頭也沒有。慧能和臨濟對此均持否定態度。因為雜念均為客體,禪宗關心的是主體。即使打坐感到空了,禪宗說還不行,要回頭看這個知道空的,否則叫「默照邪禪」。因為當打坐時,叫「空」的客人就來了,打坐後,叫「空」的客人就走了,是誰知道「空」在來去?
以精神分析為代表的西方心理學,與佛教大小乘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呢?精神分析關心夢,關心無意識的分裂,對於好的東西要保留,不好的要排除。小乘佛教和小乘相通的森田療法是接受一切。如果我做了一個美夢,對,它就是如此,我做了個美夢;如果我做了一個惡夢,對,它就是如此。對無意識的分裂與整合也一樣。禪宗不關心夢,禪宗只關心做夢的人,是誰在做這個夢?是誰知道這個夢?是誰要去分析這個夢?(信息來源:香港寶蓮禪寺)

6. 請大家幫我介紹下佛法與現代心理學之間的內在關系

心的現象,細分是很復雜的,不但起心動念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它不是一下子就取得完成的形態,而且所起的心念的性質,又各有不同。佛法對於心理現象和思維規律的說明,最為詳明,遠超一般心理學之上。如西方機能派心理學以研究心意為主,專研究一切意識狀態對於人類的作用和影響,大抵不出佛法第六意識及跟他相應的心所,而且有遺漏謬誤。至行為派心理學以為人類意識渺茫無據,無從研究,必須藉一般動物的全身行為加以觀察、測驗和比較,雖漸能窺及肉身與藏識隱秘的流行活動的情況,但終不能明確。此外雖尚有幾派,但大致皆同。
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我們平時能見色聞聲等,是前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受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恆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歷的千萬事情,都不能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凈污等物,無不藏入。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是連貫;這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勝解、念、定、慧,又是一個「善心所」是無貪、無嗔、無痴、精進、輕妄、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痴、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有四個「不安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伺。
八個心王譬如軍官,五十一個心所如統帥的士兵,而且軍官所帶的士兵各有多少,如前五識只與卅四個心所相應,六識與五十一個心所都相應,七識與十八個心所相應,八識只與五個遍行心所相應。
以上八識和五十一心所,是佛法對於心理現象的說明,而且尚是提綱挈領的大要,假使仔細分析更是無量無盡。專研究這方面的叫法相宗,也叫唯識宗。但是由博返約,萬法本屬一體,而所以要這樣詳細分析的原故,在便於了解它的幻妄而破除之。所以佛說法相,目的在於破相;說唯識,目的在於轉識,正因為無相之相乃為實相,無心之心方是真心!
這是摘自定真法師的《學佛是怎麼一回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阿彌陀佛。

7. 佛教與心理學對話的法師是誰

我到網上幫你查了一下
所謂的法師和治療師應該都是作者本人

8. 佛教是很深的心理學嗎如果是,怎麼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呢

佛教它並不等同抄於心理學襲,心理學是一很廣的學問,涉及了人的生理結構,神經系統,感官系統等,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有了對人的構造的了解之後,開始了對人的心理行為的探索和研究,基礎的是普通心理學,或者說是心理學導論,它帶領我們初步的了解心理學,在這之下,心理學有很多的分支,像變態心理學,關繫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而且很多新興的心理學也發展的很快,像公司心理學,經濟心理學,甚至編程心理學。。。
佛教,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生活的態度之類(這和心理學中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是類似的),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哲學,從另一方面說,佛教更多的告訴人們應該去怎麼樣,卻沒有告訴人們為什麼,心理學給出了兩方面的解答。佛教的某些觀點在心理學上有相同之處,但佛教遠還沒有上升到心理學的高度,僅從范疇來說,但佛教同時又是歷史悠久,或者我們應該把佛教稱為文化比較適合

9. 凈空法師:誰是心理學家

凈空法師----誰是心理學家?佛菩薩是心理學家


物質現象是隨著念頭在轉的,念頭是有情,它成佛了,所有物質現象統統跟它轉了。你看它身變成法性身,土變成法性土,法性身、法性土就是無情成佛的現象。

說到苦,「二苦」,內苦、外苦。《佛學大辭典》里頭為我們說的,「內苦,此有二種:四百四病為身苦,憂愁嫉妒等為心苦,合此二者」,都稱之為內苦。「四百四病」是佛法里常說的,「總括病全部之稱」。《大智度論》第六十五卷說,「四百四病者,四大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為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風起故。熱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換句話說,外面的病與地水火風有關系。地水火風是物質現象裡面四個細相,地水火風。地,它的意思是說這是個物質現象,地代表物質現象,這個物質現象它帶著有火水風。現在科學家說的最小的物質,微中子,它有現象,有色,就是有物質現象;這個物質現象確實它有溫度,溫度就是火;它有濕度,濕度就是水;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動就叫風,地水火風是說物質現象這四個特性。這四個現象與受想行識有密切的關系,受想行識是心法,也就是說八識五十一個心所常常糾纏在一起,凡夫不知道,凡夫永遠搞不清楚;搞不清楚也沒有關系。其實關系很大,不是沒有關系,搞不清楚就六道輪回,搞清楚六道輪回就沒有了。真正把它搞清楚,這是高等哲學、高等科學。

在從前談到這個問題真頭痛。我在佛光山教書,那時候四十多歲,佛光山六個老師,我、星雲法師、會性法師,我們三個是出家人。另外還有三個在家,唐一玄居士,那個時候八十多歲,年齡他最大,資格也是他最老,他學佛時間比我們久;第二個是方倫,也有六十將近七十歲了;另外有個教音樂的,比較年輕,男眾。我們六個人教。有一天唐老提了一句話,我們老師都在,問我們老師這個問題怎麼解決。他說:如果學生考試的時候,考卷上統統都寫阿彌陀佛,這分數怎麼打?當然沒有發現,假設有這么一個學生,這分數怎麼打法。另外一個,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怎麼解釋?真難,是《華嚴經》上難題。有情好說,那就是他有思想、有情識的,這個成佛沒有問題。無情的,桌椅板凳,無情。有情眾生成佛了,桌椅板凳能成佛嗎?這個題真的叫難題。山河大地,泥沙石頭能成佛嗎?現在我們曉得,能。為什麼能?在佛法裡面講,它有法性。它變成沙、變成石頭、變成水、變成泥,那是它的形相,形相會變,法性不變,法性就是佛性。這在理上講的,事上很難。

今天量子力學家把事上給我們講清楚了,事上是什麼?五蘊是一體,不能分割。最近西方四百多年來的科學,它是把它分成二分,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分成二分。研究心理學的不多,研究物理的人很多,都成為物理學家,心理學家沒聽說幾個。誰是心理學家?佛菩薩是心理學家。心理學家比物理學家高多了,現在科學知道,以前不知道。為什麼?物質現象是隨著念頭在轉的,念頭是有情,它成佛了,所有物質現象統統跟它轉了。你看它身變成法性身,土變成法性土,法性身、法性土就是無情成佛的現象。在哪裡看到?這部經里頭給我們描繪的極樂世界就是。原來「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在什麼地方出現的?在諸佛如來實報庄嚴土裡頭出現的,是真的不是假的。

節錄自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第二七九集)

10. 心理學上怎樣看待佛學

佛像佛經,常常比抄喻為基礎的,沒有真正的正義,所有的文字,沒有真正的正義,是一個代表性的文字永遠不會是真實的,真正的性質不斷變化的,徒勞的逐步也不熄滅,再次再次循環不已,的情況下,非極性,所以從文本,不能形成數,不放棄的定義,不依賴於通常的方法。

真正修佛不拜佛的人,他們的心是佛,菩薩基本上是徒勞的地貌,地貌由於執行不打領帶,因此,從領帶,妄想如果有什麼解決辦法,也不是並列的離心意識佛真修,崇拜白白徒勞的形式,徒勞的妄想,熄滅,並有前途的,自己輕浮卡心的身體,沒有丟失的性分離。

一切,沒有一些活的,沒有被拘留,被捆綁的人嗎?屠宰是誰?

空間體,稱為佛性,叫邰池稱為真正真誠的,的空間基本上,從意識的心臟,稱為心識稱為心理命名的意識形態稱為妄想叫的煩惱,叫汪機庵的,稱為邪見,命名為看不到自我為外界稱為生看得失去了的心,和萬向。

的心理境界心理學不如佛的皮毛,是心臟的運動,和明悟佛,從心體是完全正確的,修證圓滿得到的絕對救濟神通本質的性質,超出了人,我,超越生,和超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