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宏观经济学as凯恩斯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宏观经济学as凯恩斯

发布时间: 2021-03-30 15:38:10

① 弗里德曼和凯恩斯谁是宏观经济学的胜者

那肯定是他们两个都撤,他们两个的话其实都是自己作吧。h

② 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思想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出生于伦敦一个书香门第。剑桥大学英国学院派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弗莱德·马歇尔教授的研究生,1911年任《经济学杂志》的主编。由于参加了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巴黎合会,出版《和约的经济后果》,引起轰动。1926年发表《自由放任主义的结果》一文,提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终结。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快就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凯恩斯在政府工作的实践中,认识到不以国家调节取代自由放任,失业和经济危机就无法消除。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奠定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凯恩斯对正统经济理论进行了批判,建立了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为目标的经济学体系。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是与哥白尼在天文学,达尔文在生物学、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等量齐观的一次经济学的革命。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地把凯恩斯经济学作为国策,推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历史进入“凯恩斯时代”,凯恩斯主义形成。由凯恩开创的宏观经济学已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另外,凯恩斯不仅为芭蕾舞演员的妻子建立了艺术剧院,而且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建立。

③ 请比较IS—LM与AD—AS模型。为什么说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模型它如何经济状态

一、比较

1、IS-LM模型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

该模型要求同时达到下面的两个条件:

(1)I(r)=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Y)+L2(r)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r为利率。

两条曲线交点处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公式表示:

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SAS=f(p)

AD=SAS

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LAS=Y f AD=LAS= Yf

二、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模型的原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

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3)宏观经济学as凯恩斯扩展阅读:

LM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倾斜线、垂直线的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

其经济含义指,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灵活偏好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

在垂直阶段,LM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1/h)趋向于无穷大,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k/h趋向于无穷大)。

由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因此垂直的LM区域称古典区域,介于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则称为“中间区域”。

④ 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是主张财政政策的 但是为什么在AD AS模型中 同时说:财政成册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凯恩斯提出的理论并没有明确地给出IS-LM,这是后人在他的基础上总结出IS-LM和AD-AS模型,基于IS-LM模型是可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是你看到的书没有讲而已。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比较少看到货币政策的“引致效应”。

引致效应是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时所引起的投资增加
在第一种特殊情况下,(dI/di)/(dL/di)→0(即dI/di→0 ̄或dL/di→-∞),也就是企业投资对利率的变化毫不敏感,或者经济中出现“流动性陷阱”,或者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十分敏感的时候,dY/dM→0,此时不存在任何“引致效应”,货币政策对产出也没有影响,货币政策是实效的。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下,(dI/di)/(dL/di)→+∞(即dI/di→-∞或dL/di→0 ̄),将出现完全的“引致效应”,此时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政策乘数达到最大值。

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淡化,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是新凯恩斯主义,跟原本的凯恩斯主义以及有了挺大的差距。众所周知,货币政策是有时滞的,可能传导到整体经济时,反而有可能会扭曲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存在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所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往往是独立出来讨论,不与IS-LM模型一起讨论。

⑤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简述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进内行了带有革容命性质的批判,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其标志是1936 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凯恩斯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稀缺资源最优配置转移到怎样克服资源闲置问题上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运行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政府应采取积极干预经济政策,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有效需求理论。 从20 世纪40—50 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1 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

⑥ 请问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和凯恩斯AS-AD模型有什么区别

你这里应该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先说凯恩斯吧,AS-AD模型是凯恩斯经济啊学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之一,其中AD模型是从IS-LM或IS-MP模型推导来的,AS模型是从凯恩斯劳动市场模型等几个模型中推导出来的,他们共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古典经济学,也就是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因为凯恩斯以前还没有完整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所以古典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方面的成就,比如消费者选择理论、生产论、成本论、局部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主要分析某一个或几个市场,理论很完备。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理论主要是货币数量论、萨伊定律等。
新古典综合派把古典经济学中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综合起来,建立起了一个微观+宏观的综合经济学体系,所以被称为“综合派”,为什么叫“新古典”综合呢?是因为他们把凯恩斯的新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古典经济理论综合在了一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综合派的简单综合是不科学的,因为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没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微观说微观的,宏观说宏观的,两个不搭界,虽然可以订在一本书里,却不能从逻辑上将二者贯通起来,所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致力于建立以古典微观理论为基础,建立新的宏观经济学,所以叫“新的带古典色彩的宏观经济学”,就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卢卡斯、巴罗等。
总的来说,古典经济学的微观+凯恩斯的宏观=新古典综合(简单相加)。
从古典经济学的微观推宏观经济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内在渗透)。
个人理解,希望可以帮到你。

⑦ 宏观经济学的问答题 对凯恩斯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背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后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后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后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就会回升。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产业。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或者通过增加税率,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

⑧ 简要解释凯恩斯对宏观经济学所作的贡献

凯恩斯对经济学由非常多的贡献。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为可以通过价格
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
围之外。〈〈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
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究失业存在的原因。认
为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凯恩斯〈〈通论〉〉中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又用总供给与总需求
函数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用一组方程
式表达出来,如何能通过检验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解方程组的影响来说明比较静态的结
果。即,他总是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其他宏观经济
问题。
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凯恩斯采用了短期分析,即,假定生产设备、资金、技术等是不变的,从而总供给
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把存在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总需
求的不足。
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
变量的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
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
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
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
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
济的主张。
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却反对这些
,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他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
标;他的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甚至
可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的基础之上的。

⑨ 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中,凯恩斯极端情况下的AD曲线为何是垂直的

AD曲线通过IS-LM模型推导,楼主看来已经掌握了。至于AS曲线 首先分古典 和凯恩斯 还有常规的, 请问你的书上是不是没有这个推导过程?如果没有 我再画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