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泛经济学6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泛经济学6

发布时间: 2021-03-30 14:30:52

1. 很专业很理论性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1.如果以GDP增长定义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增长是由于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带来的。引用美国经济学家Denison的理论,经济增长归结为六个因素: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情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
2.很多很多,没有定论。现流行的有:弗里德曼货币理论,萨缪尔森 乘数加速模型,诺德豪斯 政治周期理论,卢卡斯 均衡经济周期理论,网上查吧。
3.去除自然失业率,周期性失业只要有与需求下降造成,当然也可能由于劳动力供应过多。
4.也没有定论。现有理论:货币供给过多,需求过多拉动,成本上涨推动,工资刚性等等。
5.找微观经济学,垄断理论。
6.当然很大影响,问题太泛,争议也很大。
7.相当程度与现实相符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普遍规律,这是一个默认的假定前提。你的钱多了,肯定会加大储蓄和投资的比例吗。
8.应该是哦,我觉得,但是这样鼓励出口不一定会增加收入,要看其他国家的寻求弹性,国际经济学书上可以找到的。
9.又是一个宽泛高深的问题啊。总的来说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都好,但是利益怎么分配是个问题,而且有时还涉及国家经济安全。。。
好多啊,建议你找本好点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看看吧,推荐萨缪尔森的,国产的吗教育部高教司 高鸿业的很不错,就这样了。

2. 西方经济学本科形考任务6

: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

3. 《经济学原理》曼昆 第六版 上下册

我生长在一个经常在饭桌上讨论政治问题的家庭中。对解决社会问题各种方法的拥护与反对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但在学校里,我被科学所吸引。政治问题看来是模糊的、不连贯的和主观的,而科学是分析的、系统的和客观的。当政治争论喋喋不休地进行时,科学取得了进步。

大学一年级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使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济学结合了政治学和科学的优点。它是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它的主题是社会的——人们如何选择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如何相互交易,但它以科学的冷静来研究这个主题。通过把科学方法引人政治问题,经济学力图对所有社会面临的基本挑战作出推动。

我写这本书的动机是希望把我第一次学习经济学课程时的兴奋的感觉传递给读者。经济学是门只要掌握了其中一些知识便能发挥很大作用的学科(学习物理学或日语之类的课程就不能这样说)经济学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思考世界,其中许多内容可以在一两个学期内学完。本书的目的是把这种思维方式尽可能广泛地传达给听众,并使读者能够理解他们周围的许多事情。

我坚定地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经济学所提供的基本思想。普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世界,以便使他们成为好公民一一经济学的学习和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因此,写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和职责。这也是经济学家得以促进ZF更健全、未来更繁荣的一种方法。正如伟大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所指出的:“如果我能写一国的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管谁制定该国的法律或者准起草高深的条约。”

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教导说,资源是稀缺的,但很少有教科书的作者想到,学生的时间也是这些稀缺资源之一。我力求避免那些干扰学生关键课程的无用修饰与冗长细节来尊重时间的稀缺。我希望这本书写得恰如其名(经济学原理》的“原理”二字。

为了提炼出经济学的精华我必须考虑,对学习入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我努力把自己放在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标是强调学生应该,而且也会发现经济学中有兴趣的内容。

本书把较多篇幅用于应用于政策,而把较少篇幅用于正规的经济理论。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第四到第六章市场供求理论的内容之后,在第七到第九章中就可以直接用这些工具去考虑我们的社会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自由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赋税如何干扰市场机制?谁是国际贸易的赢家和输家?这些问题与学生听新闻和来自他们生活中的关注与兴趣相辅相成。

在全书中我尽可能经常地回到应用与政策问题。大部分章节容纳了说明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案例研究”的内容。此外“新闻摘录”栏提供了报纸摘录,说明经济学思想如何解释社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我的希望是,学生在学完人门的经济学课程之后,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和更有见解地思考新闻故事。

本书涵盖了作为经济学人门课程所需要的中心的所有题目,但这些题目并没有总按传统的顺序安排。了解书中的内容需要迅速地浏览全书的题目。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家的世界观。本章预先介绍了在整个经济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重要思想,例如机会成本、边际决策、激励的作用、贸易的收益,以及市场配置的效率。在全书中,我经常提到第一章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以提醒学生,这些原理是大多数经济分析的基础。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考察了经济学家如何研究他们的研究领域。本章讨论了假设在形成理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经济模型的概念。本章还讨论了经济学家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本章的附录简单复习了如何使用图形,以及图形如何被误用。

第三章“相互依赖性与贸易的好处”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个人要与其邻居贸易,以及为什么一个国家要与其他国家贸易。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市场力量如何协调经济中发生的许多个人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的。作为这种分析的出发点,学生在本章中知道了为什么专业化、相互依赖和贸易会有利于每一个人。

以下三章介绍了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工具。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提出了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的概念。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介绍了弹性的概念,并用它分析三个不同市场上的事件。第六章“供给、需求与ZF政策”用这些工具来考察租金控制和最低工资法这类价格控制,以及税收归宿。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扩大了供求分析。本章从提出消费者支付意愿和需求曲线之间的联系以及生产者生产成本和供给曲线之间的联系开始,然后说明市场均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因此,在本书中学生较早地了解到市场配置的效率。

以下两章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运用到政策问题中。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说明为什么税收引起无谓损失。以及是什么决定这种损失的大小。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考虑了谁从国际贸易中受益。谁受损,并提出了有关保护主义政策的争论。

在考察了为什么市场配置通常是合意的以后,本书又考虑ZF有时可以如何改善市场配置。第十章“外部性”解释了污染这类外部效应如何会使市场结果无效率。本章还讨论了这些无效率可能的公共与私人解决方法。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考虑了当国防这类物品没有市场价格时产半的无效率。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描述了ZF如何筹集支付公共物品所必须的收入。本章提出了美国税制的制度背景,然后讨论了效率和平等目标如何在税制设计中起作用。

以下五章考察了企业行为和行业组织。第十三章“生产成本”讨论了包括在企业成本中的内容,并介绍了成本曲线。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分析了价格接受企业的行为,并得出了市场供给曲线。第十五章“垄断”讨论了作为市场上推一卖者的企业的行为。本章还讨论了垄断定价的无效率、可能的政策反应,以及垄断者实行价格歧视的努力。第十六章“寡头”包括只有几家卖者的市场,并把因犯的两难处境作为解释战略相互作用的模型。第十七章“垄断竞争”考察有许多提供相似而不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行为。本章还讨论了有关广告效果的争论。

以下三章描述了在工资与物价有伸缩性的长期中实际经济的行为。第二十四章“生产与增长”考察不同时期与国家生活水平差别巨大的决定因素。第二十五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讨论了我们经济中的各种金融机构,并考察了这些机构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第二十六章“自然失业率”考虑失业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包括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市场势力、效率工资的作用,以及寻找工作的影响。

在讨论了实际经济的长期行为之后,本书转向货币与物价的长期行为。第二十七章“货币制度”介绍了经济学家的货币概念以及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量中的作用。第二十八章“通货膨胀:原因与成本”提出了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并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以下两章提出了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九章“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解释了储蓄、投资与贸易金额之间的关系。名义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区别,以及购买力平价理论。第三十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提出了古典的国际物品与资本流动模型。这个模型说明了各种问题,包括预算赤并与贸易赤字之间的联系,以及贸易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

在第二十四章到第三十章中充分论述了长期经济理论之后,本书把注意力转向解释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第三十一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从关于经济周期的一些事实开始,并介绍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第三十二章“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解释了决策者如何可以用他们掌握的工具来移动总需求曲线。第三十三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解释了为什么控制总需求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本章考察了为什么这种交替关系存在于短期中,为什么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移动,以及为什么在长期中不存在。

本书的结论是第三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这最后一章考虑决策者面临的五个争论问题:在对经济周期作出反应中政策积极主义的适当程度,在运用货币政策中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的选择,实现零通货膨胀的合意性,平衡ZF预算的重要性,以及为了激励储蓄进行税收改革的需要。对每个问题,本章都提出了争论双方的观点,并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

4. 我是大一新生, 专业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个泛而不精的专业,我的想法是考研。

真没必要这么急。大一大二学好数学英语。如果本科学校不是特别好的话,专业课一般教的很浅,这么和你说吧,考研好点学校一般都要求中级宏观微观,如果你学校不是很好是不会开这个课的,要自己自学,最好大三学完。关于专业课特别是必考的宏微观还是多看些书,这就要看你自己的学习进度了。尤其是中级的宏微观,有空把那四五本知名教材都看看,收获会很大。然后打算报考什么学校再去查查那个学校专业课考什么教材,再找往年试题做做,一般学校就差不多了。专业课重在平时积累,考好的学校想速成专业课基本不可能。相对于其它财经专业,经济学其实很好考的,除了几个名校,多数学校都是过分数线就能上的,所以尽量眼光放高点。最好是读全国前十的学校,三十以后的学校基本不用考虑了,读了也没什么大用

5. 经济学有关术语及解释

下面是个人收集的几方面:

经济学术语解释
1、什么是CPI、通货膨胀、PPI和GNP缩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主要价格指数有三个: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s Price Index),生产者价格指数PPI(Procer’s Price Index),GNP缩减指数(GNP Deflator)。
三种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一样,即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程度的加权平均。不过,每一种价格指数计算中选择的商品篮子不一样。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时,商品篮子中包含的典型市民的消费篮子。所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也被称为生活成本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计算时,选取的商品篮子中包含的是生产资源。GNP缩减指数则是一个更具综合性的指数,其计算中选取的商品篮子既包含消费品,也包含生产资源。
可以这样说,CPI是一个同步经济指标,PPI是一个先行经济指标。一般来说生产者价格指数领先于经济3个月到半年,消费者滞后于经济3个月到半年。CPI可以显示目前经济状况,而PPI可以显示未来经济状况。PPI计算的是厂商出售的价格,而CPI计算的是消费者购买的价格。
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简单了解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了当时西欧某些居民家庭的收入和食物消费支出的关系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观点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即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接受和确认,认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是较早引入我国的西方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概念。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低于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在西方,个人消费包括了住房、医疗、卫生、交通等全部支出。而在我国,特别是城市实行公费医疗、低房租和食品、燃料、水等多种补贴,这些政策性因素对消费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比较分析尤其是进行国际对比和城乡对比时,要剔除不可比因素。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要注意政策性影响的计算和分析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3、什么是GDP?什么是GNP?二者有什么区别?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GN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ced by domestically owned factors of proction within a given time period。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它们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因其计算口径不同,二者又有所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价值。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而非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不应计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去。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更直观地讲,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净额。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它是“生产”的概念,后者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The Gross National Proct is one of the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robably almost as significant as the automobile and not quite so significant as TV。 The effect of physical inventions is obvious, but social inventions like the GNP change the world almost as much。
——By Professor Kenneth Boulding
4、什么是NNP?什么是NI、PI、DPI?
NNP(Net National Proct) is the total market value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ced in the economy in a given period of time, excluding the depreciation of capital。
简单地说,NNP=GNP-折旧。
NI(National Income) is the income earned by the factors of proction。
简单地说,国民收入NI=NN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出+政府对企业补贴。
PI(Personal Income) is the income received by households。
简单地说,个人收入PI=NI-挣到但没有收到的收入+收到的但不是挣到的收入(政府对私人的转移支出)。
DP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is income remaining after paying personal income taxes。
简单地说,DPI=PI-所得税=个人消费C+个人储蓄S。
5、还有什么常见的经济术语?
CRB是期货价格指数,反映期货价格的高低。
ECI是就业成本指数。它是在受薪就业时对在美国所有州及255个地区超过500个行业所提供的工作数量的量度,就业估计是基于大企业的市场调整。而且把在国内企业及政府里全职或兼职的受薪员工数目计算起来。它反映的是就业的难易及其条件的好坏。
工业生产率:它是对某国工厂,矿业,公共事业的生产量变化的连续加权式的测量,等同测量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及在工矿,公用事业中有哪些可用资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制造业这一块可以影响1/4的经济,使用效能提供一个多大生产能力在被利用的评估。
采购经理指数:采购经理的国家协会(NAPM),现在称做为供应管理之协会,公布每月综合指数,包括国内制造业情况,房屋建筑新订单。生产,供应者送货次数,订货,库存,价格就业,出口订单,及入口订单,它是将制造也除以非制造业以下指数。
耐用品:耐用品的订单时量度国内厂家对立即或将来要送货的货品所接的订单数。一件耐用品定义为该商品会持续使用一段时间(超过3年),而在期间对它的服务也持续。
零售销售:它是一个适时的指标,关于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模式以及会因正常季节变动,节假日,交易日不同而调整。零售包括耐用和非耐用品商品销售,及服务及难免发生的加在商品的费用税收,但不包括负担在消费者身上的销售税。
新建房屋报告:新建房屋报告量度每月与居住有关为单位的新建房屋的数目。一个建筑的开始是指开挖地基的开始。同时主要由居住房屋建造组成,住宅房是对利率变动而作出反应的第一要素。对开始/接受利率变化的反应,若以图形来表示利率的话,可能是接近谷底的谷峰。

6. 经济学 专业术语

下面是个人收集的几方面:

经济学术语解释
1、什么是CPI、通货膨胀、PPI和GNP缩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主要价格指数有三个: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s Price Index),生产者价格指数PPI(Procer’s Price Index),GNP缩减指数(GNP Deflator)。
三种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一样,即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程度的加权平均。不过,每一种价格指数计算中选择的商品篮子不一样。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时,商品篮子中包含的典型市民的消费篮子。所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也被称为生活成本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计算时,选取的商品篮子中包含的是生产资源。GNP缩减指数则是一个更具综合性的指数,其计算中选取的商品篮子既包含消费品,也包含生产资源。
可以这样说,CPI是一个同步经济指标,PPI是一个先行经济指标。一般来说生产者价格指数领先于经济3个月到半年,消费者滞后于经济3个月到半年。CPI可以显示目前经济状况,而PPI可以显示未来经济状况。PPI计算的是厂商出售的价格,而CPI计算的是消费者购买的价格。
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简单了解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了当时西欧某些居民家庭的收入和食物消费支出的关系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观点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即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接受和确认,认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是较早引入我国的西方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概念。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低于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在西方,个人消费包括了住房、医疗、卫生、交通等全部支出。而在我国,特别是城市实行公费医疗、低房租和食品、燃料、水等多种补贴,这些政策性因素对消费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比较分析尤其是进行国际对比和城乡对比时,要剔除不可比因素。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要注意政策性影响的计算和分析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3、什么是GDP?什么是GNP?二者有什么区别?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GN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ced by domestically owned factors of proction within a given time period。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它们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因其计算口径不同,二者又有所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价值。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而非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不应计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去。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更直观地讲,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净额。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它是“生产”的概念,后者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The Gross National Proct is one of the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robably almost as significant as the automobile and not quite so significant as TV。 The effect of physical inventions is obvious, but social inventions like the GNP change the world almost as much。
——By Professor Kenneth Boulding
4、什么是NNP?什么是NI、PI、DPI?
NNP(Net National Proct) is the total market value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ced in the economy in a given period of time, excluding the depreciation of capital。
简单地说,NNP=GNP-折旧。
NI(National Income) is the income earned by the factors of proction。
简单地说,国民收入NI=NN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出+政府对企业补贴。
PI(Personal Income) is the income received by households。
简单地说,个人收入PI=NI-挣到但没有收到的收入+收到的但不是挣到的收入(政府对私人的转移支出)。
DP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is income remaining after paying personal income taxes。
简单地说,DPI=PI-所得税=个人消费C+个人储蓄S。
5、还有什么常见的经济术语?
CRB是期货价格指数,反映期货价格的高低。
ECI是就业成本指数。它是在受薪就业时对在美国所有州及255个地区超过500个行业所提供的工作数量的量度,就业估计是基于大企业的市场调整。而且把在国内企业及政府里全职或兼职的受薪员工数目计算起来。它反映的是就业的难易及其条件的好坏。
工业生产率:它是对某国工厂,矿业,公共事业的生产量变化的连续加权式的测量,等同测量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及在工矿,公用事业中有哪些可用资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制造业这一块可以影响1/4的经济,使用效能提供一个多大生产能力在被利用的评估。
采购经理指数:采购经理的国家协会(NAPM),现在称做为供应管理之协会,公布每月综合指数,包括国内制造业情况,房屋建筑新订单。生产,供应者送货次数,订货,库存,价格就业,出口订单,及入口订单,它是将制造也除以非制造业以下指数。
耐用品:耐用品的订单时量度国内厂家对立即或将来要送货的货品所接的订单数。一件耐用品定义为该商品会持续使用一段时间(超过3年),而在期间对它的服务也持续。求采纳 谢谢楼主
零售销售:它是一个适时的指标,关于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模式以及会因正常季节变

7. 微观经济学

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