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瞬时经济学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瞬时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1-03-30 05:37:54

Ⅰ 高数边际问题

收入等与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所以:收入 R=PQ=Q(10-Q/5)
当Q=30时,S=30*(10-30/5)=120

边际收入:(因为价格的变动,造成销售量的变动,最终导致的收入变动的差异。)
收入R,单位产品价格为P,销售量x个单位产品。
价格P1时销售量为X1,价格P2是销售量为X2。
边际收入=(P2*X2-P1*X1)/(X2-X1)
所以边际收入为:令P2*X2=120, X2=30
[120-Q(10-Q/5)]/(30-Q)=(120-10Q-Q^2/5)/(30- Q)=(20-Q)/5
分析:
显然要想盈利,必须是使得边际收入>0。
所以,Q<20

经济学里的瞬时概念是什么意思

是时间点的概念吗?GDP是一年内的,是存量概念。而货币总量时时刻刻在变化,所以只能算某一时间点上的是瞬时概念。

Ⅲ 经济学名词解释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最终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流量按统计时间不同分为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流量,累积流量是指一段时间内的流体总量。...

规模经济分为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两种。内在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所引起的产量和收益的增加。当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和收益减少时,就称内在不经济。而当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后,有可能给中小企业或劣势企业带来产量或收益的减少,这种现象就是外在不经济。

Ⅳ 空间经济学的核心观点

1、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并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宏观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是微观层次上的市场接近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追逐市场接近性优势的微观经济的主体的行为产生了聚集力,即价格指数效应和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这种前后联系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它们可以使对经济系统的初始冲击进一步放大,从而强化初始的冲击。聚集力的市场拥挤效应所产生的扩散力决定了最终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
2、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聚集力和分散力随贸易成本的下降而减弱,但分散力的减弱速度相对快。在空间贸易成本较大的情况下,分散力会相对大一些,这时市场拥挤效应占优势,经济系统内存在负反馈机制产业的均衡分布得以稳定。当间空间贸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聚集力超过分散力,市场的接近性优势超过了市场拥挤劣势,均衡分布被打破,现代部门向某一区域集中,随之初始均衡分布结构演变为非均衡分布结构。
3、在某些临界状态下经济系统的空间模式可以发生突然变
如果产业为均衡分布且贸易自由度很小,则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的区位,但贸易自由度变化到某一临界值后,贸易自由度稍微增加,就发生突发性聚集,因为此时所有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是稳定的。这种特征包含的是一种哲学思想,就是量变到质变过程,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可流动要素的流动性逐渐增强,但总要受到某种约束力的制约,这是量变过程,但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临界值,则此时正负反馈作用力相等,如果再提高贸易自由度,则可流要素迅速向适合于它们的区域转移,这是质变过程。这种经济的量变到质变特征告诉我们,根据传统的线性思维预测政策变动的效应,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失误。
4、空间经济学第二个突出的特征是区位的粘性,也就是“路径依赖”
不知何种缘故,历史上选择了某种产业分布模式或发展路径,那么在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已经适应这种模式或路径,紧紧地“粘上”了这种模式或路径,要改变这种模式或路径需支付很大的成本。当粘性很强时,经济系统内生力量是很难改变原有状态的,此时外生冲击,如某种政治事变,人们预期的变动或出台新的区域政策等将起重要作用,但外生冲击的冲击力要大于经济系统内生的约束力,如果出台的政策力度小,那么这种政策是无法改变原有的状态的。再者,正因为这种粘性存在,任何区域的经济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如果没有这种粘性或量变过程,那么任何区域的经济都是瞬时万变的,任何经济政策都没有意义。
5、人们预期的变化对经济路径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空间经济学告诉我们,当区际贸易自由度取某一特定区间值时,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存在多和长期稳定均衡,进而出现不同产业分布模式相互叠加的情况。当出现这种叠加区时,如何选择发展路径主要取决于人们预期的变动,此时人们将根据变化后的预期,任意选择不同的产业分布模式或发展路径。这种选择时的主要依据为有效性原由,即每个个体都认为大多数人选择的某种经济模式是有效的,在此每个个体也选择大多数人选择的经济模式。这样,人们预期的变化将把原有的经济系统推向另一种经济系统。
6、产业聚集带来聚集租金
当出现产业聚集区时,可流动要素将选择这种聚集区,因为在聚集区可以得到集聚租金。这种聚集租金可以由工人所遭受到的损失来度量,也就是当产业完全聚集稳定均衡时,工人从聚集区转移到边缘区时遭受的损失。聚集租金是贸易自由度的凹函数,当贸易自度处于一特定区间时,聚集租金大于零,贸易自由度取某一特定值时,聚集租金最大,而后随自由度的提高,聚集租金下降,显示为驼峰状。聚集租金的政策含义很明确,即当产业聚集在某一区域是稳定均衡时,经济政策的边际变动不会带来经济状况的变化。
空间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也是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的总称,它研究的是空间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研究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

Ⅳ 关于导数问题

这个不好说,最好看书,简单提下吧
f'(x)>0则f(x)递增,f'(x)<0则递减
极值点是函数增减性发生改变的点,即f'(x)的正负发生变化的点。
(必要条件)对于可导函数来说f'(x0)=0是x=x0是极值点的必要条件。
一般f'(x)=0的根称为零点(驻点)
若f'(x0)=0,f'(x0)≠0,可以根据f''(x0)的符号判断极值点的性质即该点是极大值还是极小值(充分条件)
若f''(x0)>0,f(x0)为极小值
若f''(x0)<0,则f(x0)为极大值。
y=f''(x)的符号从几何上表示了函数的凸凹性质。
定理:y=f''(x)>0等价于f((x1+x2)/2))<=(1/2)[f(x1)+f(x2)],且y=f(x)为该区间的凹函数。等号当且仅当x1=x2时成立。
类似有y=f''(x)>0等价于f((x1+x2)/2))>=(1/2)[f(x1)+f(x2)],且y=f(x)为该区间的凸函数。等号当且仅当x1=x2时成立
实际上这是琴生(JESEN)不等式。

Ⅵ 经济学基础 在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的值应该是

既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又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是表示一条直线(或曲线的切线)关于(横)坐标轴倾斜程度的量。它通常用直线(或曲线的切线)与(横)坐标轴夹角的正切,或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来表示。

(6)瞬时经济学扩展阅读:

从倾斜角的正切值来看;还有就是从向量看,是直线向上方向的向量与x轴方向上的单位向量的夹角;最后是从导数这个视角来再次认识斜率的概念,这里实际上就是直线纵坐标随横坐标的瞬时变化率。

认识斜率概念不仅仅是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今后学习的一些数学的重要的解题的方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Ⅶ 产品市场上的瞬时均衡有什么特征

瞬时均衡特征:在经济学中存在一个极为短暂的市场期或交易期,即商品的供给量固定不变的短暂期间。收获后的农产品数量在新的收获季节之前是固定不变的。

商店里某些商品的现货也是既定的,要从生产厂家得到更多的该产品,则需要一段时间。由于交易期或市场期的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在不同价格下产品供给量的供给曲线在交易期内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虽然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决定的,但在市场期内,由于供给是既定的,所以市场的均衡价格就由需求单方而所决定,这时,场价格杠杆对消费的调整作用表现尤为突出。

(7)瞬时经济学扩展阅读: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劳动分工使人们各自的产品互相成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人们互相成为市场;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范围和容量就越扩大。

市场在其发育和壮大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通过信息反馈,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上市时间、产品销售状况等;

联结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供、销各方,为产、供、销各方提供交换场所、交换时间和其他交换条件,以此实现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经济利益。

Ⅷ 2*5=10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x1,劳动者事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
x2,短期是有些要素来不及调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X3,是支持价格
4,不知道,
对的,5Em<0则,该产品是劣质品。

Ⅸ f(x)连续,F(x)=∫x0tf(2x-t)dt(从0到x积分),求F(x)的导数.

1、由于本题是抽象函数,求导的结果,依然是抽象函数;

.

2、求导的方法有两方面:

一是做一个变量代换;

二是运用变限积分下的求导方法。

.

3、具体解答如下,如有疑问,欢迎追问,有问必答。

.

4、图片可以点击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