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優秀畢業設計模板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優秀畢業設計模板

發布時間: 2021-02-28 03:02:29

1. Android畢業設計的模板

對啊,同樓上,你都開發好了還要模板。。。

2. 求畢業論文的書寫格式模板 急

一、文章結構形式
前置部分:論文標題 (段前: 一行,段後: 一行,黑體三號字加粗)居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專業名稱、學號、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姓名、職稱 (間隔三個漢字,中文宋體五號字)。
中文摘要(段前:0.5行居中):內容200字左右 (宋體小五號字,行距:固定值16磅)。
關鍵字 (縮進兩格,宋體小五號字加粗,其餘不加粗):3一5個詞。
英文Abstract (段前:0.5行,字體:Times New Roman 10號加粗,居中) :正文(字體Times New Roman 10號字,行距:固定值16磅):應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同。
英文關鍵字 (縮進兩格,字體:Arial 10 號字,段後:0.5):應與中文內容相同。
正文部分 (宋體五號字,行距:最小值15磅):
一、XXX(一級標題)(首行不空格, 黑體五號加粗, 段前0.5行,段後0.5行)
(一)…•…•(二級標題)(首行不空格,宋體五號加粗)
1. …•…•(三級標題)(首行空兩格,宋體五號字加粗)
(1) -- --(首行空兩格,宋體五號字不加粗)
(2) -- --(首行空兩格,宋體五號字不加粗)
2. -- --
二、XXX (首行不空格)
(一)…•…•(首行不空格)
1. …•…•(首行空兩格)
(1) -- --
(2) -- --
2. -- --
(1) -- --
(2) -. ....
參考文獻(段前:0.5行,黑體五號加粗,居中)
文獻內容(宋體小五號字,期刊格式為:作者姓名.論文題目[J]. 期刊名, 出版年,卷號(期號):頁碼. 參考書格式為:作者姓名.書名[M]. 出版地點, 出版社名稱,出版日期:頁碼;網上內容格式為:作者姓名.文章題目.時間,網址.)
[1] 李赤楓, 王 俊, 李 克, 等. 自生Mg2Si顆粒增強Al基復合材料的組織細化[J].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4, 14(2): 233-237.
[2] 殷 聲. 燃燒合成[M]. 北京: 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4: 25-44.
[3] 王文新.大象徵收過路費. 2006.5.21, http://www.china.org.cn /film/84974.htm.
上述各項,除特殊要求的字型大小與字體外,宋體五號字,行距:最小值15磅。
二、行文要求
每篇文稿5000字左右,不超過四頁A4紙,要言簡意賅,術語規范,論據充分,條理清楚,圖表、公式、程序要安排緊湊。
三、插圖要求
圖形大小合適、規范,圖號清楚,中文標注(圖題小五號字,加粗)。
四、列印要求
A4紙激光列印,文稿清晰;頁邊距:上2.5cm、下2cm、左2.2cm,右2.2cm,頁眉頁腳均為1.5cm。

3. 誠求畢業論文格式模板

×××× 大 學
畢業設計(論文)
(頁面設置:論文版心大小為155mm×245mm,頁邊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行間距20磅,裝訂線位置左,裝訂線1cm,)
此處為論文題目,黑體2號字

(以下各項居中列,黑體小四號)
年 級:
學 號:
姓 名:
專 業:
指導老師:

(填寫時間要用中文)
二零零八年六月

院 系 專 業
年 級 姓 名

題 目

指導教師
評 語

指導教師 (簽章)

評 閱 人
評 語

評 閱 人 (簽章)

成 績

答辯委員會主任 (簽章)

年 月 日

畢 業 設 計 任 務 書

班 級 學生姓名 學 號 專 業
發題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題 目
題目類型:工程設計 技術專題研究 理論研究 軟硬體產品開發
一、 設計任務及要求

二、 應完成的硬體或軟體實驗

三、 應交出的設計文件及實物(包括設計論文、程序清單或磁碟、實驗裝置或產品等)

四、 指導教師提供的設計資料

五、 要求學生搜集的技術資料(指出搜集資料的技術領域)

六、 設計進度安排
第一部分 (4 周)
第二部分 (6 周)
第三部分 (2 周)

評閱及答辯 (1 周)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系主任審查意見:

審 批 人: 年 月 日

註:設計任務書審查合格後,發到學生手上。

××××大學××××××××學院 20XX年制

摘 要

正文略

關鍵詞: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之間分號隔開,並加一個空格)

Abstract
正文略

Keywords: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目 錄

摘 要 IV
ABSTRACT V
第1章 緒 論 1
1.1 本論文的背景和意義 1
1.2 本論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進展 1
1.3 本論文的主要內容 1
1.4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 1
第2章 各章題序及標題小2號黑體 2
2.1 各節點一級題序及標題小3號黑體 2
2.1.1 各節的二級題序及標題4號黑體 2
2.2 頁眉、頁腳說明 2
2.3 段落、字體說明 2
2.4 公式、插圖和插表說明 2
結 論 5
致 謝 6
參考文獻 7
附 錄 1 標題 8
附 錄 2 標題 9

第1章 緒 論
1.1 本論文的背景和意義
引用文獻標示應置於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號字體[1]。當提及的參考文獻為文中直接說明時,其序號應該用4號字與正文排齊,如「由文獻[8,10~14]可知」
1.2 本論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進展

1.3 本論文的主要內容

1.4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

第2章 各章題序及標題小2號黑體
2.1 各節點一級題序及標題小3號黑體
正文另起一段,數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
2.1.1 各節的二級題序及標題4號黑體
正文另起一段,數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
2.1.1.1 各節的三級題序及標題小4號黑體
正文另起一段,數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
1. 款標題 正文接排。本行縮進2字元,標題與正文空一格
(1)項標題 正文接排,本行縮進1字元,標題與正文空一格。
(2)項標題

2. 款標題

2.2 頁眉、頁腳說明
在版心上邊線隔一行加粗線,寬0.8mm(約2.27磅),其上居中列印頁眉。頁眉內容一律用「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字型大小用小四號黑體。頁碼置於頁眉右端,採用形式為:第M頁,具體設置參考模板。
2.3 段落、字體說明
每段首行縮進2字元,行距固定值20磅。正文用小4號宋體,西文和數字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按照GB3100~3102及GB7159-87的規定使用,即物理量符號、物理常量、變數符號(如:a(t) , (i-1)Th t<iTh , m , n)用斜體,計量單位(如:t•km)等符號均用正體。(設置字體快捷鍵ctrl+D)
2.4 公式、插圖和插表說明
(公式居中寫,公式末不加標點,序號按章節編排,如有「假定,解」字樣,文字空兩格寫,若有對公式變數的說明,以分號結束。公式中用斜線表示「除」的關系時應採用括弧,以免含糊不清,如1/(bcosx)。通常「乘」的關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寫成(a/b)cosx。具體格式如下)
假定 (2-1)
式中 R—幅度;
θ—相位;
fc—載波頻率;

(插圖圖題於圖下,小4號宋體,圖中若有分圖時,分圖號用a)、b)等置於分圖之下。插圖與其圖題為一個整體,不得拆開排寫於兩頁。插圖處的該頁空白不夠排寫該圖整體時,則可將其後文字部分提前排寫,將圖移到次頁最前面。)

a)分圖a b)分圖b
圖2-2 圖題

(插表表序與表名置於表上,小4號宋體,若有分頁,需在另一頁第一行添加續表。數字空缺的格內加「-」(佔2個數字寬度)。表內文字或數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時,採用通欄處理方式。表內文字說明,起行空一格、轉行頂格、句末不加標點。)
表2-1 形狀變化特徵值及相應比例
形狀模型變化:
特徵值編號 特徵值 比例1 比例2
1 0.010642 59.62% 59.62%
2 0.002305 12.91% 72.53%
3 0.001347 7.55% 80.08%
4 0.000683 3.83% 83.91%
5 0.000645 3.62% 87.52%
6 0.000392 2.20%
7 0.000324 1.82% 91.54%
8 0.000238 1.34% 92.87%
續表
特徵值編號 特徵值 比例1 比例2
9 -- -- --
10 0.000205 1.15% 95.30%

結 論
正文略

致 謝
正文略

參考文獻
(參考的中文文獻排在前面,英文文獻排在後面。作者與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寫「等,編著」等字樣,如果版次是第一版,則省略。沒有引用書籍文字則不寫引用起止頁,且以「 . 」結束)

(著作圖書文獻)
[1] 作者,作者. 書名. 版次. 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2] 作者. 書名. 出版社,出版年.
(翻譯圖書文獻)
[3] 作者. 書名. 譯者. 版次.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刊物文獻)

附 錄 1 標題
(對需要收錄於畢業設計(論文)中且又不適合書寫正文中的附加數據、資料、詳細公式推導等有特色的內容,可作為附錄排寫)

附 錄 2 標題

4. 畢業論文模板

4535312
5+6
98632.6

5. 會計畢業設計的模板

這個看學校吧,每個學校的模板是不一樣的,問問自己的畢業設計老師!

6. 畢業設計答辯PPT模板

借花獻佛,最近也在准備,希望對你有幫助。畢業論文答辯中PPT製作也是一個很主要的進程,答辯即將到來,你籌備好了么?以下為收拾的一些畢業論文PPT製造的要點、構造和一些樣本。
大家需要對自己的論文選題、辦法、結論、相關文獻非常熟悉。 答辯每個人最多10分鍾,最好限制在8分鍾之內,講明白後面幻燈片上的內容。 答復老師問題有理有據,由於是自己完成的,你理所當然最威望,但不能詭辯。 演示文稿盡量做得簡潔、美麗、得體。答辯自負、表達流暢、有理有據。
研究概述(1:一張幻燈片) 簡明簡要(一兩句話)闡明: 研究背景 研究意義 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
研討框架(1) 研究的展開思路 和論文構造
相關概念(1) 若有特殊專業或者要特殊解釋的概念,可以說明。一般無須。
研究綜述(1) 扼要闡明國內外相干研究成果,誰、什麼時光、什麼結果。 最後很扼要述評,引出自己的研究。
研究方法與過程(1-2) 採取了什麼方法?在哪裡展開?如何實行?
主要結論(3-5) 自己研究的結果,條理清楚,簡明簡要。 多用圖表、數據來闡明和論證你的結果。
體系演示 若是體系開發者,則需要提前做好安裝好演示籌備,在答辯時對主要模塊作一演示1-2分鍾。
問題討論(1) 有待進一步討論和研討的課題。
致謝(1)

PPT的製作上面的那位已經說了,我就說說陳述吧。這是我找到的論文陳述,你參考參考。
各位老師,下午好!

我叫xxxx,是xxxx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xxxx》,論文是在xxxx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里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對三年來我有機會聆聽教誨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將本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匯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及意義。

作為計算機應用的一部分,圖書銷售管理系統對圖書銷售進行管理,具有著手工管理所無法比擬的優點,極大地提高圖書銷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因此,圖書銷售管理系統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和實際的應用價值.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綜述.這部分主要論述本系統開發的目的和意義,與業務相關的管理原理,以及與系統相關MIS系統開發原理與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統分析.這部分分析用戶需求,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和資源條件,以現狀為基礎,確定新系統的邏輯模型,即從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發,為使用戶滿意,系統應對哪些信息做怎樣一些存儲、變換與傳遞,具備哪些功能,從而明確系統應該做些什麼。

第三部分是系統設計.通過系統總體設計及詳細設計對系統分析的結果進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個令用戶滿意的良好的實現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統實現.根據系統設計的內容,討論了該系統對人員與平台的要求,以及資料庫表結構的建立與數據輸入,並進行應用程序設計與測試.

第五部分是系統運行.這部分描述了系統操作使用的方法,進行一些系統測試,並評價了該系統.

最後,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和系統存在的不足。

這篇論文的寫作以及系統開發的過程,也是我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知識與經驗缺乏的過程。雖然,我盡可能地收集材料,竭盡所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論文寫作和系統開發,但論文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系統功能並不完備,有待改進.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批評指正,讓我在今後的學習中學到更多。

謝謝!

7. 畢業設計PPT模板如何製作

關於畢業設計PPT模板如何製作,下面我們給出幾篇相關的參考文章,可內以直接參考下:

《答辯容PPT怎麼做?除了選擇PPT模板,這么做讓你PPT更出彩》

《畢設答辯PPT製作,課題再新穎都不及頁面工整來的實用》

《怎麼讓你的畢業答辯PPT更高大上,這個排版技巧千萬記住》

《製作畢業答辯PPT,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你中槍了嗎》

《畢業設計PPT小技巧,這么做讓內容更突出,重要信息一目瞭然》

《理工科畢業答辯PPT怎麼做,從實例入手,手把手教你做》

《畢設答辯論文ppt模板,用卡通的可以嗎?誰告訴你不可以的》

當然,其實要做出合適的畢業設計PPT模板除了知道一些排版的技巧之外,我們還需要對於所針對的專業有一個具體的認知,比如這個學位相關的一些專業,它們的PPT需要從哪些方面去做解析。此外,如果我們對於PPT模板製作還不甚精通,也可以通過借鑒別人的PPT模板進行學習。

8.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模板

你好啊,你的開題報告選題定了沒?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嗎?准備往哪個方向寫?
你的開題報告格式要求下載下來了沒有?學校開題報告要求看了沒有?因為每個學校開題報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樣的?
最後祝你選題順利通過

提供一個範文模板範例,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範文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特別是Internet與校園網的接軌,為中小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網路教學真正成為現實,同時也為中小學教育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陳至立部長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全國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標是用5年到10年時間,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資源,提高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校校通」工程的啟動和發展,給中小學教學帶來革新的機會,為學科教學信息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如何有效地利用網上的資源,建構基於網路的現代教學模式是一個迫切研究的問題,而開展網路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就是網路教學的設計與評價。因此,開展網路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探索與實踐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課題研究背景

(一)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網路教學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統性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的學術刊物(如《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E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網站和國際國內有關學術會議(GCCCE、ICCE、CBE等)的論文集進行分析,網路教學的設計研究主要是關於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和協作學習的設計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研究。可以說,網路教學的設計理論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網路環境下如何利用網路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利用虛擬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利用通訊工具進行協商學習、利用工具進行創造學習的設計以及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2、網路教學的評價研究才剛剛起步

隨著Internet應用的普及,網路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場所。然而,與傳統教學相比,網路教學的質量保證體系卻顯得不夠完善、健全。如何保證網路教學的質量,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網路教學評價模型,已成為網路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時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國31所高校建立網路教育學院,但卻沒有制定出如何保證網路教育質量的相關政策。美國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cation Policy)於2000年4月也發表了一份名為"在線教育質量:遠程互聯網教育成功應用的標准"的報告,然而,這些文章(報告)也僅僅是描述性的定義網路教學的評價指標,而對如何組織評價、如何獲取定量數據、評價數據如何促進教學等方面則很少涉及。目前,網路教學的支撐平台中的學習評價模塊往往只含有測試部分,而缺乏相應的分析與反饋。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促進網路教學的發展,提高網路教學的質量

由於網路教學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網上組織最優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學習者在網上可以學到最新的知識,因此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與實踐,使網路教學更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去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的反饋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從而提供網路教學的質量。

2、尋找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實現學生遠程交互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的技術解決方案

3、完善和發展教學設計理論

網路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僅是教學環境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傳播形式上都有本質的區別。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能夠解決網路環境下,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調控教學過程,如何有效實施教學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是對教學設計理論的完善和發展。

二、課題研究內容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

1、網路教學設計理論體系的研究

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建構性學習環境的設計、學習情境的設計、學習資源的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學生協作學習活動的設計、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學習評價工具的設計等。

2、基於網路環境下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的研究

(1)網路教學策略的研究,如網路環境下的教學內容組織策略、網路環境下的教學情景營造策略、網路環境下的教學對話組織策略、網路環境下的的課堂管理策略等

(2)網路教學模式的研究,如項目化學習模式、探索性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模式等

3、網路教學評價的內容體系、方法、步驟與模型的研究

4、網路教學設計系統軟體的開發與應用

5、網路教學評價系統軟體的開發與應用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總課題下設如下子課題:

1、網路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的理論研究(謝幼如、李克東)

2、網路教學資源的開發(鄧文新)

3、網路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系統的開發(柯清超)

4、Web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及支持系統的研究(陳品德)

5、網路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理論的應用研究(余紅)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

本項目的研究目標是: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通過教學改革與實驗,探索網路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理論和方法,開發相配套的網路教學的設計和評價系統軟體,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路資源進行網路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三)預期成果形式

1、論文與專著

發表有關網路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一系列學術論文,出版專著《網路教學的設計與評價》。

2、電腦軟體

開發《網路教學設計系統軟體》和《網路教學評價系統軟體》,製作《網路教學設計》專題教學(學習)網站,建立《教學設計》多媒體資源庫。

三、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一)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項目的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實驗研究、評價研究等方法。

對於較大規模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將採用行動研究方法。

對於個別帶有創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見解的小范圍的教學研究,則通過建立科學的假設,採用實驗研究的方法。

關於教學模式的評價和有關教學效果的分析,則採用評價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資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開發軟體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學試驗,評價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擴大試驗,歸納總結

(二)關鍵技術

1、基於網路的協作化設計思維工具的通訊模型的構建;

2、教學設計系統中師生教學活動的可視化表示與分析;

3、網路教學的教學評價模型的構建;

4、網路教學過程中學習反應信息的自動採集與處理。

四、課題研究價值

(一)創新點

1、建立網路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與方法。

2、建立基於網路環境的各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3、開發出操作性

強、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網路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體。

(二)理論意義

傳統的教學設計是應用系統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學的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他們的方法與步驟,並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現代教學設計理論已經不拘泥於系統論的理論基礎,不強調對教學活動的絕對控制,逐漸放棄呆板的設計模式,開始強調教學設計的關系性、靈活性和實時性,從而更加有利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課題的理論成果將完善和發展傳統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

(三)應用價值

1、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並形成基於網路環境下學科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結構。

2、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並總結信息化時代如何改革傳統的思想和模式,使學生學會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學習的方法和經驗。

3、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路資源的途徑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網路教學課例。

4、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開發出具有應用推廣價值的網路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體。

五、研究基礎

(一)已有相關成果

1、曾於93年、97年兩度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其中《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項目的成果在全國的大中小學廣泛應用,《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謝幼如編著,科學出版社)多次再版發行。

2、出版的《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含教材與光碟)(謝幼如等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與製作》(含教材與光碟)(李克東、謝幼如、柯清超編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李克東、謝幼如、柯清超等,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國廣泛應用。

3、97年《多媒體技術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應用實驗研究》和《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獲國家教委全國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改革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4、承擔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研製開發與應用》(簡稱96-750)《小學語文科學小品文》、《小學語文古詩欣賞》、《小學語文擴展閱讀》、《初中語文新詩賞析》四個子課題的研製與開發,4個項目6張光碟全部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鑒定,被評為優秀軟體,並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發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學習反應信息分析系統》獲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軟體一等獎,並出版專著《學習反應信息的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李克東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條件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單位,我國的教育技術學博士點之一。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擁有從事計算機教育應用研究的人員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講師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碩士研究生近15名。他們在長期的研究工作中,對各種多媒體教學軟體、網路教學應用軟體、學科教學工具、資源庫管理應用系統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索,並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擁有先進的計算機軟體開發實驗室兩個、國家級的多媒體教學軟體製作基地一個,在國內教育技術領域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三)參考文獻

1、《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謝幼如編著,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謝幼如等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李克東、謝幼如主編,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01年

4、《學習反應信息的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李克東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學設計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韋傑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謝幼如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

8、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第一屆至第五屆論文集,1997年(廣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門)、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學習--2001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選編》,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認知過程的評估》,J.P.戴斯、J.A.納格利爾里、J.R.柯爾比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李克東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六、研究組織機構

本課題的研究人員由教學設計專家、信息技術教育應用專家、網路技術專家、學科教學專家、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研究人員與研究生組成,以大學的教育技術研究所為核心,主要以廣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區的部分中小學以及西部一些網路環境較好的中小學為研究基地,輻射其他地區的中小學,藉助信息技術產業的技術力量,實現理論、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

總課題組顧問:南國農教授(我國著名電化教育專家,西北師范大學)

李運林教授(華南師范大學電化教育系原系主任)

周君達教授(中央電化教育館原副館長)

蘇式冬教授(廣東教育學院原副院長)

許漢特級教師(廣州市教研室)

總課題組組長:謝幼如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李克東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總課題組成員:柯清超博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陳品德副教授、博士生(華南師范大學網路中心)

鄧文新講師(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余 紅副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總課題組秘書:王冬青博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高瑞利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劉鐵英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孔維宏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徐光濤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楊淑蓮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尹 睿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