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畢業論文中西方文化差異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畢業論文中西方文化差異

發布時間: 2021-02-26 23:17:13

㈠ 淺談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論文。

文化差異抄進行論述: 一、物質文化差異 中西方文化在物質文化上的差異主要是指...由於中國與西方生產生活習性的不同,中國人吃飯用的餐具是"筷子",西方人則用"刀子和叉子",且中西方飲食中的主食構成不... http://www.wsdxs.cn/html/wenhuayanjiu/20081216/25424.html

㈡ 中西方文化差異論文

淺談中西方文化差異
語文是社會的產物,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徵。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傳統,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的文化差異。語文是文化的載體,詞彙是文化信息的濃縮,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著文化的發展和變化,同時也直接反映著文化的差異。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的過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據著根深蒂固的弦統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自我貶仰的思想作為處世經典,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為行為的基本准則。「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處世要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道德觀念作為每個人的行為指南,接人待物,舉止言談要考慮溫、良、恭、儉、讓,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群體性的文化特徵,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徵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的。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即以崇尚個人為中心,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展自己表現自我。「謙虛」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價值是忽略不計的。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出個體文化特徵,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徵崇尚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正因為如此,中西兩種文化在對某些單詞所帶有褒貶色彩上有差異。如:ambition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雄心壯志」。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鬥」,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我國的群體性文化,非常重視家庭親友關系,把它視為組成社會的細胞;而在西方國家,崇尚獨立自主自強自立。中國人重視傳統的君臣,父子,論資排輩,等級森嚴,而在英美國家,長輩與晚輩間地位平等,不計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處。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歷來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團圓」,自古就有「父母在,不遠游」的良言古訓;而在英美國家,18歲的子女仍住在家裡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去獨立生活。同樣,年齡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會拖累子女,他們往往要住進老人院,由社會關照。文化的不同帶來價值觀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詞,中國人歷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老」在中文裡表達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爺爺,老先生等。「老張」,「老王」,透著尊敬和親熱,「張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國人往往以年齡大為榮。和別人談話時,年齡越大,資格越老,也就越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姜還是老的辣」。在我們看來,長者不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徵。然而,西方國家極少有人願意倚老賣老而自稱」old」。在他們看來,「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詞,是和「不合潮流」「老而無用」的含義連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更不會倚老賣老。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把年齡作為個人極為重要的隱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諱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即使願意談論自己的年齡,也要別人猜測其年齡,而此時,他們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別人恭維他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是多麼年輕。又如,英美人忌諱莫深的fat一詞,見人說fat會令人沮喪不快而且反感。說到fatmeat(肥肉)多半會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該扔掉的廢物。而中國人見了小孩子說「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對孩子的喜愛,對成年男子說fat有「發福」之義,對成年女子講fat有「豐滿」之義,都有贊美恭維之意。日常生活工作中,也經常聽到人們說某種東西是塊「肥肉」或某差使是個「肥缺」的話語,言下之意是不可多得的東西或是求之不得的位置。中國人不但不討厭fat,而且對其贊美有加。同樣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影,看法大相徑庭。中國人蔑視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東西」「賴皮狗」「狗急跳牆」「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等說法。而在西方國家,人們則欣賞狗的勇敢和忠誠,對狗的贊譽也屢見不鮮,並把人比作狗。如aluckdog(幸運兒),love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厲害」用sickas a dog.。「累極了」是dog—tired.與此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除了表現在價值觀,習俗差異等外,還與生存環境,宗教信仰,歷史典故的不同有關。1、生存環境方面:語文的產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比喻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英語中有許多關於船和水的習語,在漢語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對應習語,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暫時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奮力圖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英國的夏季正是溫馨宜人的季節,常與「可愛」「溫和」 「美好」相連。莎士比亞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中把愛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2、宗教信仰方面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與此有關的語言很多,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美,人們信奉基督教,相關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獄吧)這樣的詛咒。3、歷史典故方面英漢兩種語文中有大量的由歷史典故形成的。這些習語結構簡單,意義深遠,往往是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如「東施效顰」「名落孫山」「葉公好龍」等等。英語中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點),meet one』s waterloo(一敗塗地),Penelope』s web(永遠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等。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了中西方有諸如此多的文化差異,而文化差異又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現代化的進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質產品的流通,將各個民族納入到一個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際成為每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個企業若想讓自己的產品暢銷國際市場,不僅需要高超的經濟和技術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對象國的文化,使該產品在包裝設計和實用性方面符合對象國民眾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國,「龍(dragon)」 是我們的精神圖騰,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徵,中國人也以作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為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業家對此不甚了解,將印有「龍」圖案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試想這種產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購買欲?能否給企業創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為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作為中學階段的英語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重視語言能力的教學,特別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將語言的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對待。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中學階段英語學習給學生帶來的干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稱呼語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於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於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 Smith」「Auntie Brown」,對方聽了會覺得不太順耳。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且後面不帶姓,只帶名,如「Uncle Tom」。又如學生知道teacher的含義是「老師」,也就相應地把「王老師」稱為「Teacher Wang」。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稱。由於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王老師=Teacher Wang.此外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唐秘書」「張護士」稱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語國家的人聽起來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2、感謝和答謝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在家族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繫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於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准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麼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當別人問是否要吃點或喝點什麼時(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們通常習慣於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含蓄和英語國家人坦盪直率的不同風格。3、贊美在英語國家,贊美也常用來作為交談的引子。贊美的內容主要有個人的外貌,外表,新買的東西,個人財物,個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稱贊別人的外表時只稱贊她努力打扮的結果,而不是她的天生麗質。因此贊美別人發型的很多,贊美別人漂亮頭發的很少。對別人的贊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 Your skirt looks nice. B: Thank you.4隱私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 中有這樣的對話:「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為什麼Mrs Read不肯說出自己的年齡呢?因為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駐,對自己實際年齡秘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你在干什麼?」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5、打招呼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於問:「你吃飯了嗎?」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飯,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6、節日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如,New Year』s Day)處,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節),Easter(復活節),April fool』s Day(愚人節),Thanks Giving Day(感恩節),Christmas Day(聖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相同。在節日里,對於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後一般也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並喜形於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並且欣然道謝。7、詞彙的文化內涵英語詞彙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彙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地從詞彙本身做出主觀評價。比如red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英語里有「red—letter days」(節假日)。尤其在中國,紅色象徵革命和社會主義等積極意義,但在英語中「red」還意味著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引人生氣的事)。還有當看到商業英語中的「in the red」,別以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虧損,負債。在教學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採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使他們能主動地,自學地吸收並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比如: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等等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教學中。又如: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等。總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㈢ 關於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畢業論文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10405 關於中西方戲劇的 我覺得還回不錯答

㈣ 畢業論文我想寫關於中西方性文化差異,題目會太大了嗎我主要是想寫中西方文化在顏色、風俗、歷史文化差異

關於中西方性文化差異
這個得多收集些權威的資料才好寫

Q我
幫寫

㈤ 中外文化差異畢業論文

這方面的論文在品學論文網很多的哦,你可以參考下,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詢下他內們的容在線輔導老師,我之前也是求助他們幫忙的,很快就給我了,當時還是品學論文的王老師幫忙的,態度不錯,呵呵,相對於一些小機構和個人要靠譜的多

㈥ 求一篇2000字左右的關於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語言是文化的果實,文化是語言的根系。主觀認識及世界觀的不同往往會影響到不同文化之
間的詞義傳遞。在英漢翻譯中,我們會不可避免的遇到中西文化沖突的情況。比如,英語中
goose (鵝) 可用來形容指代「傻瓜」、「笨蛋」帶有貶義,有習語「as stupid as a goose」,而「鵝
」在漢族人的觀念中常常是美麗與純潔的象徵,漢語中常常用「蠢得像豬」來形容愚蠢。在這種
情況下,就要求我們了解其差異,再做出進行合情合理的翻譯。
我主要選取了色彩和形象兩個方面來做相關的闡述。

1.色彩
中西對於顏色所代表的含義的認知有很大差別,有的甚至完全對立。在語言運用中,顏色常
常帶有感情色彩,在理解或翻譯時,我們必須了解色彩所指代的情緒,才能准確把握其寓意,
以免造成翻譯或理解的笑話,甚至是誤解。

White,白色,在中國文化里,是一個基本禁忌詞,體現了中國人在物質和精神上的擯棄和厭
惡。中國古代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西方為白虎,即刑天殺神,主蕭殺之
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義、處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無血色、無生命的表現,象徵死亡
、凶兆。一直到今天,這個意義依然是被廣泛認可的。葬禮上喪服為白色,靈幡為白色,清明
節掃墓獻白花,延伸到投降打白旗,罵人的詞彙甚至也是「白痴」「小白臉」,在《陋室銘》中,「往
來無白丁」中「白丁」意為沒學問的人,關於無意義的事物也有「白費力氣」,「吃白飯」的說法。
而在西方可以說是正好相反。西方人認為,白色有美好、希望、幸福、快樂的涵義,高雅純潔,
所以白色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徵純真無邪、正直、誠實等美好的品質。天使的翅膀為
白色的,婚禮上的婚紗為白色,像「white lie」,我們應當譯為「善意的謊言」, 「white knight 」,
白衣騎士,指的是政治改革家或事業上的得勝者;「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應當譯為你真
誠實,「white light」則要譯為公正無私的判斷,應當偏於意譯而非直譯;「a white day」,
「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都是指好的日子,而不能按照我們傳統文化的認知翻
譯為不幸的、悲哀的日子。
在藝術表演中也是如此,無人不知的格林童話里的白雪公主,在英文中就是「Snowwhite」,
她是美麗善良的代表形象,而在美國早期的無聲電影中,戴「white hat」(白帽)的角色也是指
好人、正直的人、英雄。而我們的國粹京劇中的臉譜也藉助顏色來表明人物的角色特徵,其中
的白色代表的不是善良美好,而是殘暴、忘恩負義、野心勃勃和飛揚跋扈,代表形象是《群英
會》中的曹操。
在西方政治中,白色往往也是官方的代表色,美國華盛頓的「白宮」(White-House)是國家權
力的象徵;「白廳」(White hall)則是英國倫敦中央政府機關集中的街道;西方國家發布的正式
文件叫做「白皮書」(white paper)。當在翻譯中遇到類似的詞彙時,就需要理解其代表含義,
對句意做出正確判斷。
如果直譯,英語國家的人往往難以理解漢語中的「紅白喜事」里的「紅白」的意思,這個時候,我
們就需要舍棄漢語中色彩的表徵方法,將其較直白地譯為「weddings and funerals」。否則,
將西方婚禮中禮服的白色跟喪事聯系起來可能會招致對方的不滿。
但是,色彩所代表的感情含義並不是絕對的。在英語中也有用白色表徵不好含義的說法,像a
white elephant就是指無用的,很少用或是昂貴而不值得保存的東西。而中國的很多人也選
擇西式婚禮,穿著白色的婚紗,逐漸接受了白色關於純潔、美好的含義。

另一個爭議較多的色彩詞是Red,紅色。
在中國文化中,紅色的代表含義跟白色相反,紅色是中國文化的基本崇尚色,它體現的是中
國人對物質和精神的追求。在中國傳統婚禮中,新娘禮服為紅色,點的是紅燭,貼的是紅色雙
喜字,洞房布置也以紅色為主要色調。店家生意興旺叫「紅火」,受上司重視的人叫做「紅人」,
演員歌手等的成名成為「走紅」。而常常與紅色結合的詞則是「火」,「這個歌手火了」,所表達的
意思跟「紅了」一致。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紅色(red)則是一個貶意相當強的詞,它是「火」、「血」的聯想,象徵著殘暴
、流血、激進、暴力革命、危險和緊張。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應理解為殘殺和暴
力統治,red revenge是指血腥復仇,a red battle則應當譯為血戰,red hot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運動,a red flag危險信號旗,running a business in the red表示
經營虧本,其中的in the red意為「有虧欠,有赤字」,而這種說法的由來則是在記賬中往往用
紅色來標記虧損額。
在中西文化中,對於紅色的理解也有相一致的地方,像古代我國青樓等煙花之地往往就用紅
燈以標示,而英語中的the red-light district,紅燈區,指的也是城鎮中煙花地區。我國在五
六十年代生產的「紅燈」牌收音機就曾經因為名字而在國外滯銷。英語中的to become red-
faced 或者her face turned red同漢語中的「臉紅」一樣,表示害羞,不好意思或困窘。
提到紅色,就不得不提到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紅樓夢》目前有兩個版本,大衛
霍克斯「The Story of the Stone」版譯本和楊憲益、戴乃迭夫婦「A Dream of Red
Mansions」版譯本。雖然意思上第二個譯本對於書名的翻譯更接近於我們所理解的《紅樓夢》
,但是如果作為面對英語國家讀者的譯本來說,這顯然存在誤解。而在我看來,之前林黛玉名
字的翻譯所引發的爭論也在於此。英語中the red-light district等詞彙中關於紅色的理解多
跟風塵有關,而在他們的理解中,「紅樓夢」,被理解為「在紅樓中做夢」,林黛玉的名字中,「黛」
有青黑色的意思,故而出現了將林黛玉譯為「Black Jade」,倘若直譯,這個翻譯意為「黑色的
玉」,但是問題在於,英語中的「jade」還有loose woman,即放盪的女人的引申意義。而這個
當時的譯者採用這個翻譯很有可能是潛意識里對於紅色含義的認知所造成的感情色彩上的
偏頗。這也是中西文化的沖突和相互交流理解不足一個反面典例。
在中國的古典印象里,紅豆是相思、孺慕、愛戀之情的寄託。唐代詩人王維有「紅豆生南國,春
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名句傳世。如果直譯,則紅豆應當譯為「red bean」。但
是,在西方聖經故事裡,以掃接受一碗紅豆湯的誘惑把長子的名分賣給了雅格,從此「red
bean」就被貫以只顧眼前利益出賣大局的小人的惡名。而這樣的意義跟我們所認為的紅豆含
義顯然天差地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該把紅豆按其代表意義翻譯為「love bean」,避免
造成誤解。

2.形象
喜鵲在中國文化中象徵吉祥、幸運。過春節時 ,常用喜鵲報春的畫面或對聯營造喜慶祥和的
氣氛,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而這一理解來自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但是,喜鵲在
英美文化里卻是惹人心煩、偷吃糧食的壞鳥。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喜鵲這一形象的翻譯就需
要格外斟酌了。字面上,喜鵲為「magpie」,但是礙於中西文化對於它的理解的差異,不能采
用直譯。所以,譯者必須要回歸英語文化,找到喜鵲文化內涵的自然對等語。在英語國家裡,
夜鶯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王爾德的童話《夜鶯與玫瑰》就講述了它用自己的鮮血染出紅玫
瑰來帶給他人幸福的的故事,因此,在西方,夜鶯這一形象往往預示著戀人完美結合的喜慶
氣氛。這與中國文化里喜鵲為牛郎織女搭橋相會的情景十分類似,所以在相關語境的翻譯中
,將喜鵲譯為「nightingale」,而不是「magpie」既適應了情景要求,又符合了英語讀者的心理
期待。

另一個形象龍,dragon。
在中國文化中的龍,往往指的是一種能夠升雲起雨,神秘莫測的神獸。人們通常認為龍是主
管降雨的神,它們有權力決定下雨的時間和地點。而且,龍還是皇權的象徵。皇帝都認為自己
是真龍天子。也就是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圖騰所代表的是一種皇權和神權。
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被描述為一種巨型怪獸,形似鱷魚,身披鱗甲,長有巨爪和翅膀,能
游水能飛行,還能噴火,兇猛異常,破壞力極大。也正因為如此,西方神話故事中有許多英雄
斬殺惡龍的情節,龍成為勇士揚名的犧牲品。
至於中西方對於龍的認知差距的產生原因,一般認為,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希臘文
明誕生在以巴爾干半島為中心的地中海北岸地區,那裡遍地丘陵,土地貧瘠,氣候多變,物產
稀缺,與華夏文明誕生地優越的自然條件相去甚遠。盡管這里從很早的時候就被開發,但是
由於經常遭受自然災害,古文明多次遭受致命的打擊而中斷。在相對惡劣的農耕條件下,西
方人的祖先把目光投向了大海,這就註定了他們成為海洋民族。而由於航行過程中往往會遇
上蛇,蜥蜴,鱷魚,甚至是鯊魚,大王烏賊之類猛獸,就形成了以這些猛獸為模板的龍的邪惡
形象。對比也可以知道,中西方的龍的形象差距是很大的。
所以,對於龍的翻譯方法,2008年1月2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關世傑教授北京大學深
圳研究生院所做的題為「從「龍」與「Dragon」看中西文化交流」的講座上提出將「龍」譯為
「Loong」和「Dragon」譯為「拽根」,他認為這樣更能符合國際慣例以及翻譯原則,有利於維護
中國的國際形象的推廣,還中國龍以吉祥、神聖的本意。姑且不論這種翻譯方法是否可行,在
翻譯時,我們的確需要謹慎區分開中國龍和西方龍的形象,以免引起理解山不必要的誤解。
除了這兩個形象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而從以上兩個方面,我所能闡述的也只是中西文化沖突的冰山一角。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沖突
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些差異並且在交流的過程中做到相互尊重和了解,誤
會和交流的障礙會得到有效消減,不同文化人群的交流與溝通也會隨之變得順利很多。

㈦ 英語畢業論文 本科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好寫嗎

可以寫,但來是沒有什麼用。吃中國飯的自吃西餐嘗嘗鮮而已,反之亦然。沒有什麼人深究。

文化的差異是思想上的,不好寫。

在中國人們最關心的大概是如何學好英語的問題,百多年來還沒弄明白呢!

文字的不同也很有意思。英文有先後,歷史分段明顯,古字、今字大不同;漢字無古今,幾千歲的漢字今天還用。漢語是本民族語,人為地搞得很難,很多居心叵測的傢伙們故意搞的,回字有四種寫法算有學問;英語是侵略者的語言,竟然打遍天下到如今,連殖民地都是用侵略者的語言,英語,獲得了獨立。如果殖民者用漢語管理殖民地會怎麼樣?

等等很多很有趣的題目。

祝優秀畢業。

㈧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論文文獻

中西方文化差異與語言差異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總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詩中卻有這樣的詩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來得可愛和照。)
詩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愛而溫煦。"夏天" 帶給中國人和英國人的聯想竟是如此的迥異。原因就在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國位於亞洲大陸,屬於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顯的特徵便是驕陽似火,炎熱難熬。而英國位於北溫帶,屬海洋性氣候,夏天明媚溫和,令人愜意。當然還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漢語中的 "東風" 使人想到溫暖和煦,西風則叫人有種寒風刺骨的味道。而在西方則相反。原因也是一樣,兩地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帶來感覺就不同 。

二、 生產勞動
英語中與水產、航船有關的詞語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緣木求魚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錯過機會) 等。漢語中這類詞語就少得多。原因在於英國四周環水、水產捕撈業和航海業在其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類詞語。而在中國只有沿海地區才有漁民結網捕魚,所以該類詞語相對較少。
要表達「用體力負運東西" 的動詞在漢語中有許多,如 "扛、 荷、挑、擔、抬、背、馱、負、提、挎" 等,每個詞都有一定的負運的東西與之相應(如,挑土、擔水、提箱子),真是細密之極。在英語中卻只有一個 carry來泛指這個動作。漢語之所以將這個動詞細加區分,大概因為中國長期處於農業社會,體力勞動特別多的緣故。
漢語中我們會遇到"像老黃牛一樣幹活" 、"氣壯如牛 " 等詞 ,英語中要表達同樣的意思,會說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為什麼漢語用 "牛 " 而英語用horse 呢? 答案是中國人向來用牛來耕田種地,早期的英國人卻用馬來耕作。牛和馬在生產過程中分別分成了兩國人的好幫手,博得了人們的好感,詞語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三、風俗習慣
1、稱謂及稱呼: 學習英語時,我們發現英語中的稱謂名稱比漢語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語中cousin一詞,對應於漢語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我們看到,漢語把表親關系區分得非常嚴格,既要說出性別,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語籠統一個詞了事。這種語言現象的產生歸因於中國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統治。這種封建社會高度重視血緣關系,特別強調等級間的差異,提倡長幼、尊卑有序。親屬關系親疏,長幼和性別等萬面不同,權力和義務也隨著出現區別, 故稱謂區分得嚴格而細密。英語中的稱謂為數不多 , 除 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等幾個稱謂經常使用外,其它的幾乎都不用。在英美國家,人們的相互稱呼在中國人看來有違情理,且不禮貌,沒教養。比如: 小孩子不把爺爺奶奶稱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這種做法卻是得體,親切、合乎常埋的,年輕人稱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 Mr, Mrs 或Miss。他們這些做法體現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們眼中,稱謂本身就意味著不平等。
2、敬語謙詞: 像稱謂一樣,英語中的敬語謙詞也遠遠少於漢語。在英語中,不管對方年齡多大,地位多高,you 就是 you,I 就是 I,用不著像漢語那樣用許多諸如 "您、局長、工程師 " 等敬語。漢語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還是中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們跟長輩或上級、甚至同輩說話時,要用敬語,否則就認為用詞不當而失禮,甚至顯得高傲;談及自己時則要用謙詞,如不使用,也會被認為沒有禮貌。另一原因,便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不願突出自己,總認為"謙虛" 是一種美德。而在英語中這類詞較少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西方人喜愛追求平等,二是他們長期以來尊重個人價值,樂於表現自己,強調培養個人自信心。受以上觀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贊揚、祝賀時的反應也明顯有很大區別。中國人聽此類話語後會說一類謙虛的話語,而西方人則會毫不猶豫地說: 「 Thank you」我曾從報上看到過這樣一則笑話,在一次舞會上,一位美國人贊揚一位中國女士說:「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 這位中國女士趕忙謙虛地說:Where(哪裡 ), where(哪裡 )." 而這位美國人感到非常奇怪,然後只好說了句: everywhere(到處)。"
根據西方人的習慣,當他們贊揚別人時,總希望別人以道謝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則他們會誤解為對方對自己的判斷力表示懷疑。而東方則比較謙虛、謹慎,即使心裡非常高興,也不會坦然認同或接受對方的贊揚。
又如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文獻或論文的標題。漢語文章的標題除說明文章的內容外,往往有表示謙虛的字眼。如"淺談…… " 、"試論……" 、 "、「……初探" 等,而英語文章的標題常常是直截了當,不加任何修飾,如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科學與語言》) 。

3、個人隱私: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 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 等談及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家庭情況等問題的話題屬個人隱私范疇,忌諱別人問及。西方人寒暄最頻繁的話題是天氣的狀況或預測。如「It』s fine, isn』t it?「、 「It』s raining hard, isn』t it?」、 「Your dress is do nice!」等等。他們在初次見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從不問及有關別人隱私方面問題,以示對對方的尊敬。漢語里的寒暄有時還表示對對方的關心。
如 "你今天氣色不好,生病了嗎? " "好久不見,你又長胖了 。" "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 如西方人聽到你說:「You are fat」或 「You are so thin」等話語。即使彼此間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難以回答,因這是不禮貌的。而中國人見面三分熟,在半小時內,對方的家庭情況、個人狀況便了解得清清楚楚。這又是雙方所處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別注重個人隱私。他們認為個人的事不必讓別人知道,更不願讓別人干預。而中國人千百年來住在一個村莊里,離得近,接觸得多,個人生活或私事很難不被人知道或干預。再加上中國人團結友愛,互相關心,相互幫助,認為個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體的事。故而他們很願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苫辣,別人也願坦誠相告。當然,現在在一些發達或沿海城市,人們也開始接受西方人的觀點,說話不隨便涉及對方隱私。

四 宗教信仰
漢英語言中涉及宗教的詞語數目龐大,蔚為壯觀。比如,"天公" 、"陰陽 " 、"菩薩" 等。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詞彙是兩個民族宗教觀念迥異的真實寫照。隋唐之前,儒道兩教在中國居統治地位,漢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多與此相關,如 "太極" 、"道" 等,其精神,如尊天命,行孝道、聽天由命等也可見於 日常語言當中。隋唐時期,大量佛教傳入,大量佛教詞語隨之而來,其輪回報應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並被消化。這樣儒、 佛、道三教在中國佔有絕對主導地位。在英國,則以基督教為主要宗教。該教於597 年傳入英國。在隨後相當長的時間里,大量與此相關的詞語陸續匯入英語行列 。這里既有古英語時期由拉丁語滲入英語的詞 、如angel (天使)、monk (僧侶 ) 等,又有中古時期從法語借用的詞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長)等,還有現代英語時期從其他外來語中借來的大量的詞, 結果英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遠比其他語種來得多。

五、 歷史典故
用典是每個民族日常交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常在不自覺間運用出於各自民族文化遺產的典故,比如中國人會說,"真是馬後炮"、 "原來是個空城計啊 ! " 西方人則會講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對此一竅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個守財奴)。一談用典,對對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國人大多感到相當費解,顯然這是因為各民族以化遺產不同的緣故。中國人的典故多源於《紅樓夢》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間傳說神話以及中國傳統的體育娛樂項目,如象棋、戲劇等。前兩個例子一個來自中國象棋,一個來自《三國演義》。而西方人的典故則多出於莎士比亞戲劇和以後英美文學中的許多其他人物或名稱、希臘、羅馬神話、《聖經》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傳統的體育項目,如美國的棒球、橄攬球等。後兩個英文例子便來自莎士比亞戲劇。

六、思維方式
英語注重運用各種具體的連接手段以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這些句子組織嚴密,層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來了,春還會遠嗎?)一見到if,兩句間的邏輯關系便一目瞭然。而漢語則很少使用連接手段,句子看上去鬆散混亂,概念、判斷、推理不嚴密,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從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贏就走,還怕沒辦法?"幾個句子間無連接成分,好像大量動詞雜沓堆上,句間關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卻把他們聯系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這些差異反映了英漢民族思維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視邏輯思維。而漢民族重悟性,注重辯證思維。

七、個人主義價值觀
在西方文化中,與 " 自 我" (self) 相關的觀念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無所不在。在英語中就有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如「self-absorption (自我專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贊賞)、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養 ) 、 self-image (自我形象 ) 等等。故此西方社會盛行的是個體主義 (indivialism)」,強調個人自由、不受外來約束。而中方文化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先國家,後集體,再個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話語隨處可見。通過簡單的言語就可從中了解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通過語言對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人們會對雙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這反過來有助於我們掌握這兩種語言。我們在學習英語時,應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隨時將它與我們的母語進行對比,使自己自覺意識到不規范語言產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進而增強使用規范語言的意識。

㈨ 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論文

中西方文化差異與語言差異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總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詩中卻有這樣的詩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來得可愛和照。)
詩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愛而溫煦。"夏天" 帶給中國人和英國人的聯想竟是如此的迥異。原因就在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國位於亞洲大陸,屬於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顯的特徵便是驕陽似火,炎熱難熬。而英國位於北溫帶,屬海洋性氣候,夏天明媚溫和,令人愜意。當然還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漢語中的 "東風" 使人想到溫暖和煦,西風則叫人有種寒風刺骨的味道。而在西方則相反。原因也是一樣,兩地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帶來感覺就不同 。

二、 生產勞動
英語中與水產、航船有關的詞語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緣木求魚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錯過機會) 等。漢語中這類詞語就少得多。原因在於英國四周環水、水產捕撈業和航海業在其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類詞語。而在中國只有沿海地區才有漁民結網捕魚,所以該類詞語相對較少。
要表達「用體力負運東西" 的動詞在漢語中有許多,如 "扛、 荷、挑、擔、抬、背、馱、負、提、挎" 等,每個詞都有一定的負運的東西與之相應(如,挑土、擔水、提箱子),真是細密之極。在英語中卻只有一個 carry來泛指這個動作。漢語之所以將這個動詞細加區分,大概因為中國長期處於農業社會,體力勞動特別多的緣故。
漢語中我們會遇到"像老黃牛一樣幹活" 、"氣壯如牛 " 等詞 ,英語中要表達同樣的意思,會說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為什麼漢語用 "牛 " 而英語用horse 呢? 答案是中國人向來用牛來耕田種地,早期的英國人卻用馬來耕作。牛和馬在生產過程中分別分成了兩國人的好幫手,博得了人們的好感,詞語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三、風俗習慣
1、稱謂及稱呼: 學習英語時,我們發現英語中的稱謂名稱比漢語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語中cousin一詞,對應於漢語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我們看到,漢語把表親關系區分得非常嚴格,既要說出性別,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語籠統一個詞了事。這種語言現象的產生歸因於中國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統治。這種封建社會高度重視血緣關系,特別強調等級間的差異,提倡長幼、尊卑有序。親屬關系親疏,長幼和性別等萬面不同,權力和義務也隨著出現區別, 故稱謂區分得嚴格而細密。英語中的稱謂為數不多 , 除 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等幾個稱謂經常使用外,其它的幾乎都不用。在英美國家,人們的相互稱呼在中國人看來有違情理,且不禮貌,沒教養。比如: 小孩子不把爺爺奶奶稱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這種做法卻是得體,親切、合乎常埋的,年輕人稱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 Mr, Mrs 或Miss。他們這些做法體現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們眼中,稱謂本身就意味著不平等。
2、敬語謙詞: 像稱謂一樣,英語中的敬語謙詞也遠遠少於漢語。在英語中,不管對方年齡多大,地位多高,you 就是 you,I 就是 I,用不著像漢語那樣用許多諸如 "您、局長、工程師 " 等敬語。漢語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還是中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們跟長輩或上級、甚至同輩說話時,要用敬語,否則就認為用詞不當而失禮,甚至顯得高傲;談及自己時則要用謙詞,如不使用,也會被認為沒有禮貌。另一原因,便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不願突出自己,總認為"謙虛" 是一種美德。而在英語中這類詞較少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西方人喜愛追求平等,二是他們長期以來尊重個人價值,樂於表現自己,強調培養個人自信心。受以上觀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贊揚、祝賀時的反應也明顯有很大區別。中國人聽此類話語後會說一類謙虛的話語,而西方人則會毫不猶豫地說: 「 Thank you」我曾從報上看到過這樣一則笑話,在一次舞會上,一位美國人贊揚一位中國女士說:「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 這位中國女士趕忙謙虛地說:Where(哪裡 ), where(哪裡 )." 而這位美國人感到非常奇怪,然後只好說了句: everywhere(到處)。"
根據西方人的習慣,當他們贊揚別人時,總希望別人以道謝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則他們會誤解為對方對自己的判斷力表示懷疑。而東方則比較謙虛、謹慎,即使心裡非常高興,也不會坦然認同或接受對方的贊揚。
又如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文獻或論文的標題。漢語文章的標題除說明文章的內容外,往往有表示謙虛的字眼。如"淺談…… " 、"試論……" 、 "、「……初探" 等,而英語文章的標題常常是直截了當,不加任何修飾,如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科學與語言》) 。

3、個人隱私: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 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 等談及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家庭情況等問題的話題屬個人隱私范疇,忌諱別人問及。西方人寒暄最頻繁的話題是天氣的狀況或預測。如「It』s fine, isn』t it?「、 「It』s raining hard, isn』t it?」、 「Your dress is do nice!」等等。他們在初次見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從不問及有關別人隱私方面問題,以示對對方的尊敬。漢語里的寒暄有時還表示對對方的關心。
如 "你今天氣色不好,生病了嗎? " "好久不見,你又長胖了 。" "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 如西方人聽到你說:「You are fat」或 「You are so thin」等話語。即使彼此間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難以回答,因這是不禮貌的。而中國人見面三分熟,在半小時內,對方的家庭情況、個人狀況便了解得清清楚楚。這又是雙方所處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別注重個人隱私。他們認為個人的事不必讓別人知道,更不願讓別人干預。而中國人千百年來住在一個村莊里,離得近,接觸得多,個人生活或私事很難不被人知道或干預。再加上中國人團結友愛,互相關心,相互幫助,認為個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體的事。故而他們很願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苫辣,別人也願坦誠相告。當然,現在在一些發達或沿海城市,人們也開始接受西方人的觀點,說話不隨便涉及對方隱私。

四 宗教信仰
漢英語言中涉及宗教的詞語數目龐大,蔚為壯觀。比如,"天公" 、"陰陽 " 、"菩薩" 等。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詞彙是兩個民族宗教觀念迥異的真實寫照。隋唐之前,儒道兩教在中國居統治地位,漢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多與此相關,如 "太極" 、"道" 等,其精神,如尊天命,行孝道、聽天由命等也可見於 日常語言當中。隋唐時期,大量佛教傳入,大量佛教詞語隨之而來,其輪回報應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並被消化。這樣儒、 佛、道三教在中國佔有絕對主導地位。在英國,則以基督教為主要宗教。該教於597 年傳入英國。在隨後相當長的時間里,大量與此相關的詞語陸續匯入英語行列 。這里既有古英語時期由拉丁語滲入英語的詞 、如angel (天使)、monk (僧侶 ) 等,又有中古時期從法語借用的詞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長)等,還有現代英語時期從其他外來語中借來的大量的詞, 結果英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遠比其他語種來得多。

五、 歷史典故
用典是每個民族日常交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常在不自覺間運用出於各自民族文化遺產的典故,比如中國人會說,"真是馬後炮"、 "原來是個空城計啊 ! " 西方人則會講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對此一竅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個守財奴)。一談用典,對對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國人大多感到相當費解,顯然這是因為各民族以化遺產不同的緣故。中國人的典故多源於《紅樓夢》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間傳說神話以及中國傳統的體育娛樂項目,如象棋、戲劇等。前兩個例子一個來自中國象棋,一個來自《三國演義》。而西方人的典故則多出於莎士比亞戲劇和以後英美文學中的許多其他人物或名稱、希臘、羅馬神話、《聖經》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傳統的體育項目,如美國的棒球、橄攬球等。後兩個英文例子便來自莎士比亞戲劇。

六、思維方式
英語注重運用各種具體的連接手段以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這些句子組織嚴密,層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來了,春還會遠嗎?)一見到if,兩句間的邏輯關系便一目瞭然。而漢語則很少使用連接手段,句子看上去鬆散混亂,概念、判斷、推理不嚴密,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從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贏就走,還怕沒辦法?"幾個句子間無連接成分,好像大量動詞雜沓堆上,句間關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卻把他們聯系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這些差異反映了英漢民族思維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視邏輯思維。而漢民族重悟性,注重辯證思維。

七、個人主義價值觀
在西方文化中,與 " 自 我" (self) 相關的觀念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無所不在。在英語中就有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如「self-absorption (自我專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贊賞)、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養 ) 、 self-image (自我形象 ) 等等。故此西方社會盛行的是個體主義 (indivialism)」,強調個人自由、不受外來約束。而中方文化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先國家,後集體,再個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話語隨處可見。通過簡單的言語就可從中了解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通過語言對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人們會對雙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這反過來有助於我們掌握這兩種語言。我們在學習英語時,應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隨時將它與我們的母語進行對比,使自己自覺意識到不規范語言產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進而增強使用規范語言的意識。 希望對樓主有用 望採納、謝謝!

㈩ 畢業論文資料--從美國個人主義角度論中西方文化差異

這方面的研究實在太多了,你用collectivism和indivialism搜一下會找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