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校園無線網路連接設計與實現畢業設計15頁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校園無線網路連接設計與實現畢業設計15頁

發布時間: 2021-02-23 16:24:46

㈠ 寫畢業論文了哦,關於校園網的設計與實現

校園網路的設計與實現
http://www.tabobo.cn/soft/20/233/2008/154344615822.html

摘要
網路技術不斷發展,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校園網路是網路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方面。本文將理論結合案例的方式闡述校園網路設計的整個過程。三層層次模型適用於各種規模的網路設計,本論文在設計時就採用了分層次的、模塊化的設計方法來設計。在最後還提供了一個基於千兆位乙太網技術的可實現的校園網整體方案。此方案為建立校本部包括,東校區,西校區和北校區的高速交互網路平台,實現教學樓千兆位到大樓,百兆到桌面的要求,提供充分的骨幹鏈路負載分擔和結構冗餘,多級別網路管理功能。本論文的設計也可以是千兆位乙太網技術在校園網路建設中的一次應用。

關鍵字 : 校園網路 千兆位 乙太網 網路設計

目錄
摘 要…………………………………………………………………………………………… 1
Abstract…………………………………………………………………………………………1
前 言…………………………………………………………………………………………… 4
第一章 網路系統………………………………………………………………………………5
1.1 需求分析 …………………………………………………………………………………5
1.2 應用功能分析……………………………………………………………………………… 5
1.3網路性能幾個重要指標…………………………………………………………………… 6
1.4總體目標………………………………………………………………………………9
第二章 網路系統設計………………………………………………………………………… 11
2.1 網路設計原則……………………………………………………………………………11
2.2 交換技術…………………………………………………………………………………12
2.2.1第二層交換技術……………………………………………………………………… 14
2.2.2 VLAN 技術…………………………………………………………………………… 16
2.2.3區域網瓶頸………………………………………………………………………… 18
2.2.4第三層交換技術…………………………………………………………………… 19
2.3 骨幹網路技術的選擇……………………………………………………………………23
2.4 分層次的網路結構設計……………………………………………………………………24
2.4.1 網路核心層設計……………………………………………………………………24
2.4.2 網路匯聚層的設計…………………………………………………………………24
2.4.3網路接入層設計………………………………………………………………… 26
第三章 可實現的校園網路整體方案……………………………………………………… 27
3.1 總體解決方案 ………………………………………………………………………27
3.2 教學區解決方案………………………………………………………………………29
3.3 宿舍區解決方案……………………………………………………………………30
3.4 網路管理方案…………………………………………………………………31
3.5 方案特點……………………………………………………………………………32
結 束 語……………………………………………………………………………………… 33
參考文獻………………………………………………………………………………………34

18520字

㈡ 求大神幫忙啦! 關於校園無線網路規劃與設計的畢業論文

關於校園無線網路規劃
好的,大神,學姐幫你

㈢ 校園無線網路設計方案

我們學校以前也是這樣,後來聽班主任說,可以採用銳捷校園無線網路設計方回案,可以答覆蓋宿舍,操場,辦公區域,報告廳等。銳捷的極簡無線解決方案中的宿舍區域設置採取顛覆性設計,媲美有線的用戶體驗,可以提供真正可用的802.11a c的信號和性能.

㈣ 無線網路與安全 畢業設計

總的來講,網路與安全就好像魚跟水的關系。
網路要求是安全性,穩定性與時時性。 首先考慮到網路應用。(VPN 。VLAN。視頻會議。E-MAIL MSN 等多系統 多伺服器與客戶端的應用需求 )
無線網路的搭建要 考慮到線號。干擾。各終端間對於網路中各功能使用需求後考慮安全應用。 可以採用。分網段,限制路由表,MAC限制,地址池應用。域與許可權應用。網路中各信道的專屬通道,動態拓補。 系統補丁,埠開閉,安全工具的使用等等考慮 VLAN,VPN等等特殊要求使用與應用 然後在安全方面考慮 物理防火牆,虛擬防火牆,蜜罐系統,影子系統 等等 還是老話考慮 要求,技術,指標,價格 來進行 網路搭建,技術應用,安全防護,
然後 針對 你選中的 條件 需求 需要 數據 指標 分析進行具體劃分,詳細闡述。名次解釋、參考資料借鑒。網路搭建中使用設備的技術指標,需求
估計 你的畢業設計 字數 應用 要求 都達到了。

㈤ 求一份校園網設計與實現的畢業設計

我可以幫你
+我

㈥ 校園無線網的設計與規劃(論文)

你這篇中國知網也好,
萬方數據也好都有例子!
甚至網路文庫都有!
==================論文寫作回方法答===========================
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的,與其花人民幣,還不如自己寫,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通讀一遍,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
參照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補充內容,實在不會,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㈦ 無線網路(Wi-Fi) 畢業設計

相關範文:

無線感測器網路自身定位演算法開題報告

1.概述:

無線感測器網路(WSNs)是由許多感測器節點通過自組織的形式組成的一種特殊的Ad-hoc網路,每一個感測器節點由數據採集模塊、數據處理和控制模塊、通信模塊和供電模塊等組成,此外還可能包括與應用相關的其他部分,比如定位系統、動力系統等。藉助於內置多樣的感測器,可以測量溫度、濕度、氣壓、化學等我們感興趣的物理現象。

2.研究動機:

感測器節點的自身定位是感測器網路應用的基礎。例如目標監測與跟蹤、基於位置信息的路由、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許多應用都要求網路節點預先知道自身的位置,並在通信和協作過程中利用位置信息完成應用要求。若沒有位置信息,感測器節點所採集的數據幾乎是沒有應用價值的。所以,在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應用中,節點的定位成為關鍵的問題。

3.研究意義:

最早期的基於無線網路的室內定位系統,都採用了額外的硬體和設備,如AT&T Cambridge的Active Bat系統,採用了超聲波測距技術,定位的物體攜帶由控制邏輯、無線收發器和超聲波換能器組成的稱為Bat的設備,發出的信號由安裝在房間天花板上的超聲波接收器接收,所有接收器通過有線網路連接;在微軟的RADAR系統中,定位目標要攜帶具有測量RF信號強度的感測器,還要有基站定期發送RF信號,在事先實現的RF信號的資料庫中查詢實現定位;MIT開發了最早的鬆散耦合定位系統Cricket,錨節點(預先部署位置的節點)隨機地同時發射RF和超聲波信號,RF信號中包括該錨節點的位置,未知節點接收這些信號,然後使用TDOA技術測量與錨節點的距離來實現定位。

以上系統都需要事先的網路部署或數據生成工作,無法適用於Ad-hoc網路。現階段研究較多的是不基於測距(Range-free)的定位演算法,這樣就無需增加額外的硬體,還可以減小感測器節點的體積。

4.研究目標:

(1) 較小的能耗

感測器節點所攜帶能源有限和不易更換的特點要求定位演算法應該是低能耗的。

(2) 較高的定位精度

這是衡量定位演算法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以誤差與無線射程的比值來計算,20%表示定位誤差相當於節點無線射程的20%。

(3) 計算方式是分布式的

分布式的定位演算法,即計算節點位置的工作在節點本地完成,分布式演算法可以應用於大規模的感測器網路。

(4) 較低的錨節點密度

錨節點定位通常依賴人工部署或GPS實現。大量的人工部署不適合Ad-hoc網路,而且錨節點的成本比普通節點要高兩個數量級。

(5) 較短的覆蓋時間。

5.參考文獻:

《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作者:Edgar H. Callaway. Jr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理論及應用》作者:王殊

《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定位演算法研究》作者:端木慶敏 Publish: 2007-10-18 Hits:591

《無線感測器網路定位演算法研究》作者:申屠明2007-07-11

《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自身定位演算法的研究(碩士)》來自:中國文檔網

《無線感測器網路DV-Hop定位演算法的改進》作者:龔思來2007年07月13日

其他相關:

http://www.jianshewang.com/lunwen/cheng/txx/200811/2200.html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