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以巴金家畢業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以巴金家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1-24 01:30:30

Ⅰ 求巴金《家》3000字論文

試析巴金小說《家》中的「人性惡」
摘要:巴金是一個有著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說《家》揭露了封建體制的罪惡。但這
只是小說意蘊的一部分,因為這部小說不僅僅揭示了制度之惡,還展示了人性之惡,很多發生在這個封建大家庭中
的悲劇,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惡的封建制度,還有源於人性深處的惡。小說對人性惡的呈現構成了《家》的另外一
層意蘊。
關鍵詞:巴金;《家》;人性惡
巴金是一個有著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作
家,終其一生他都在不遺餘力地抨擊著封建體制帶給人們
的傷害。代表作《家》在這個方面有著鮮明的體現,也是研
究者歷來關注的重點。
但是,作為一部至今讀來仍然感動人心的作品,《家》的
思想意蘊遠不止此。歲月的磨洗使得這部小說另一部分的
意義逐漸鮮明起來:《家》中描述的那些旨在暴露封建大家庭
罪惡的慘劇和所揭示的大家庭內部的腐敗墮落,其產生的根
源並不僅僅來自專制體制,還來自人性中的惡。展示具有多
樣表現形態的人性惡,構成了這部小說的又一層內蘊。
在對《家》所表現的人性惡進行探討之前,需要對「人
性」這個概念進行必要的說明。「人性」是一個運用廣泛,含
義繁復的概念,古今中外的學者對此論述頗多。筆者不準
備就此問題進行詳盡地探討,只根據個人的理解和生活體
驗並結合所要研究的文本,對「人性」這一概念做簡略說明,
以便下文的討論。
本文所要探討的人性,是指人性中那些雖然不可能完
全超脫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觀念的局限,卻主要不是在具
體的家族禮教制度和社會關系中建立起來的,在很大程度
上具有普遍性和穩固性的人的精神結構和精神要素。這種
精神結構和精神要素主要不是源於社會因素而是源於生物
因素,它是一種構成復雜同時又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穩定
性的天然結構。在現實當中,人的社會因素總是和生物因
素結合在一起發生作用。但要強調的是,生物因素並不會
因此就融合到社會因素中去,生物因素仍不失其自身的特
性,它感受到社會因素對自己的影響,從而獲得新的表現。
這里涉及的人性並不是一個歷史范疇,它不會隨著社會形
態的改變而發生質變。
由以上界定可知,本文所謂的「人性惡」就是指人類與
生俱來的具有很大普遍性和穩定性的具有負面特徵的人的
精神結構和精神要素。正如卡夫卡所認為的,人們面對統
治世界的惡勢力之所以會感到無能為力,是因為人的生命
本性無法依賴,人本身就是這股惡勢力的發射源[1](P54)。
當然,也要注意到,《家》這部小說對於人性惡的呈現較
之巴金的後期作品如《憩園》《寒夜》等要隱晦得多,而它與
對封建禮教的揭露和批判的聯系卻要緊密得多,很難將這
部小說中的人性惡完整地抽取出來進行獨立地分析。在
《家》中,往往是同一事件既包含有反封建層面的意義,又具
有對人性惡的揭示,它們二者是相互交融、相互生發的關
系。因此,我們的分析只能是側重於小說人性內蘊的一面
而不可能完全拋開對其社會政治層面的意義的關注。但
是,不可否認,人類靈魂的深處確實存在著某些代代相傳、
綿延而下的具有很大穩固性和普遍性的缺陷,對之進行深
入探討,在我們這樣一個歷來十分注重政治性、社會性的國
度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此外,還需說明的是,巴金小說《家》的版本眾多,本文
用做分析的文本出自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中國新文
學大系》(1927-1937)第七集中所收的《家》。它是依據
1933年5月上海開明書店初版本付印的,較能體現這部小
說的初始面貌。以下引文若無特別標注,均出此書。
小說《家》呈現了人性惡的多種具體表現形態,例如人
性的卑劣、偏狹、自私和偽善等。這些表現形態往往同時集

存於《家》中的某個人身上,它們之間不是相互隔絕的,而是
可以彼此轉化的,並不存在十分清晰的界限。但為了便於
討論,我們仍將分類論述。
一、對卑劣人性的揭示
這主要通過小說中對社會輿論的描寫表現出來。巴金
的小說《家》多處涉及了對社會輿論強大異化力量的描寫,
但我們不準備從社會政治層面對小說中這類描寫進行分
析,而是力圖從人性的層面來看待這類描寫的內涵。
《家》所描寫的社會輿論主要不是一種常態的輿論形
式,而是輿論的種種畸變形態,如:流言、謠言、誹謗等。這
些都是人們急於滿足卑鄙私慾而採取的過激的評價行為。
那些本來不應受到非議甚至需要聲援的人和事經過一些人
惡意的歪曲、放大從而產生了強大的扼殺人精神以至肉體
的力量,這是在人性惡的驅使下出現的十足的惡行。
在小說中首當其沖的是那些行為激進的青年。琴和剪
掉辮子的倩如走在街上,聽著跟在她們後面的男子們不堪

Ⅱ 關於巴金《家》分析其主題思想的議論文800字

我想這書最適合青春的人去讀,十八九歲,剛入世事,見的不多,有活力有激情,這書最能激起這樣的人的興趣。他們或許會像覺慧一樣反抗舊的東西,去追尋理想和新生事物。

而我現在讀來確實已經對覺慧有了自己的判斷,我有時不能完全贊同覺慧。我有時很同情覺新,甚至覺得覺新的做法並沒有什麼異常。而對覺民,更是覺得他成熟、冷靜,對世事有自己的判斷,又能夠忍耐自己所厭煩的東西,有能夠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才是正確的。人或許只有積極抵抗與消極抵抗相結合,才能活得更好,最後覺民不是活得了幸福,並在家中長期生活下去?或許這樣的結局更適合普通人。

但我想作者並不是我以上一段的意思,他希望年輕人能夠奮起反抗,去接受新思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覺得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就是一個人的三方面。每個人都是同樣的矛盾體,而對於任何事情的做法,都有著三種不同的計劃,恰是三兄弟身上所體現出的性格與行事方式。看書時,會覺得有時自己是覺慧,想要反抗,卻困難重重,又對社會抱怨多多,有時是覺新,雖名「覺新」,卻很「守舊」,逆來順受,接受著命運的安排,有時又覺得自己是覺民,可以對他人有著強烈的同情,可是試著用語言撫慰每一個人心靈的傷。

我想我或許是被書本毒害太深的一個人,終究不能如覺慧一樣。

再來說說這本書。

這本書很難說是悲劇還是喜劇。因為瑞珏、梅、鳴鳳、爺爺的死、大家庭的沒落,不得不說是悲劇。而最後覺慧去上海追尋新思想,覺民得到幸福,這又給此書留下了希望。但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一部厚重的書。

此書的語言很簡練,卻又很深刻。作者在書中有大量評論的話,並將這些話與敘述將結合,這是些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過提煉的話,將這種深刻有理的話語寓於具體事情之中,更顯出其深刻見解。正如有一段是即將睡覺,便將人的性格與世事和睡覺聯系起來,有一段是將花園里的湖,便說這個家就像湖一樣,表面平靜而內里波濤洶涌。

而總體來說,語言敘述性很強,並有張有簡,很流暢,點到為止。詳略恰到好處。

我想這部書從整體上來說是值得一讀的,你會看見厭煩的有趣的上一輩人,看見積極反抗的下一輩人,還會看見在社會之中漂浮著的這一輩人。你會看見這個社會,或許還會看見你自己。

參考參考吧,採納

Ⅲ 巴金《家》的畢業論文

淘寶店鋪《寫作發表在線》 只要你去簽到就可以領取100元優惠卷!!
哈哈!!快去搶吧!!

Ⅳ 誰有巴金《家》的論文,5000字的,感激不盡~

以巴金的《家》為例來看看現當代男性在塑造天使性女性時所暗含的男性中心意識。我們先看鳴鳳跳湖自殺這件事。我們先想一想鳴鳳可以不可以不死。鳴鳳如果不死,那麼只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堅決反抗爭取自己的愛情幸福,一條路是活著嫁給馮樂山。前一條路接近琴和覺民的路,後一條路是婉兒的路。作家寫小說當然不應該讓一個人物的道路重復其他人物的道路。但是除了藝術構思的角度之外,我們還應該考慮作家安排鳴鳳跳湖是否還有其他心理因素。我們不妨想一想鳴鳳的愛人覺慧願意不願意鳴鳳不死。鳴鳳死了,覺慧很痛苦,這是真的的。但是如果鳴鳳要以爭取愛情幸福的方式進行反抗,覺慧願意不願意呢?如果鳴鳳一定要爭取愛情幸福的話,會讓覺慧很難辦的。她這麽做,一定會把覺慧牽扯進去,逼得覺慧跟她一起反抗,至少讓覺慧受到來自女性方面的壓力。而我們知道覺慧這時候其實是不想反抗的,所以從覺慧的角度考慮鳴鳳最好不要這麽做。覺慧心目中的好女人是不應該給男人壓力的。那麼,讓鳴鳳嫁給馮樂山,覺慧願意不願意呢?恐怕覺慧更願意讓鳴鳳死了讓他去憑悼、去痛惜。因為覺慧其實是非常在乎自己對鳴鳳精神和肉體兩方面的所有權的。當覺慧第一次得知鳴鳳和婉兒中的一個要被送去當姨太太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幫助鳴鳳逃脫這可能的厄運,也不是「我們」這一相愛的共同體如何去面對可能的封建壓迫,而是急於再一次確認女性對自己的忠貞程度。所以,他「激動地」問鳴鳳「你不要騙我。假使有一天人家當真把你選去了,你怎麼辦?」這里是「你怎麼辦」,而不是「我們怎麽辦」、「我怎麽辦」。得到鳴鳳堅決不去的承諾時,覺慧只是放心地說「我相信你,我不要你賭咒!」這里,覺慧關心的只是他對鳴鳳的所有權,而不是鳴鳳的命運、鳴鳳的生存境遇。覺慧在鳴鳳承諾反抗時也不承諾自己作為同盟者的任何責任。所以說鳴鳳投湖、以死抗爭,正是以恰如其分的剛烈在精神、肉體雙方面為覺慧都保持了貞節,同時又讓覺慧獲得了不抗爭甚至不同情的自由。這個情節的設置,正是以女性生命為代價,最大限度地成全了男性全面佔有女性的虛榮和男性可以不為愛情負責的自由。這一部小說中,隱含作者、敘述者的立場,與人物覺慧的立場最接近。作家不自覺地處處替覺慧考慮,那麼鳴鳳只有這樣去死才最合適。

鳴鳳死了,作家對她節烈行為的獎勵,就是把她寫成現當代文學史上最富有詩意美的女性。我們再想想這種詩意來源於哪裡呢?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她跳湖前的那一大段獨白。那一段獨白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的內容是憐惜、感嘆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是表達對覺慧無怨無悔的愛。

「鳴鳳從覺慧的房裡出來,她知道這一次真正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她並不怨他,她反而更加愛他。」(《家》)

「她應該放棄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讓他犧牲他的一切來救她。」(《家》)

男性生命之外的一切,被愛著的女性看作是比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這種女性之愛,對覺慧、鳴鳳現實身份上的主奴關系毫無超越,完全沒有獲得愛情雙方平等相處、共同承擔人生這應有的內涵,實際上是泯滅女性主體意識、使女性空洞化為僅僅是男性附屬物的奴性之愛。鳴鳳這么想,自有其當婢女的現實生存境遇和既有的傳統文化規范限制著她的思想高度,無可厚非。然而作家和代表作家立場的小說敘事者以及研究界對此毫無審視和批評,卻是思想的貧乏。敘事者、作者、研究者長期以來都把鳴鳳投湖前的這種犧牲自己、成全愛人、保持貞節的心理與她對自我生命的憐惜混攪在一切,一股腦兒地都予以聖潔化、詩意化,未曾加以辨析與批評,實際上是作家和研究界自身愛情觀念現代性匱乏的表現。殊不知,前者不過是作家男性中心意識在女性形象上的投射,是性別等級觀念的現代延續;後者才是男性作家對女性生命本體價值的愛惜、尊重,是現代人道精神的體現。由此可見,巴金的現代生命觀念與性別等級觀念、同情女性的人道精神與男性中心意識、現代性愛觀念與傳統節烈觀是隱秘地交織在《家》的敘事中。

我們再看看《家》中瑞珏、梅這兩位女性形象。這兩個女人都是覺新不抵抗精神的受害者,但是她們對覺新都沒有任何抱怨。

「大表哥,你難道還不知道我的心?我何曾有一個時候怨過你!」(《家》)

「你如何擔得起不孝的罪名?便是你肯擔承,我也決不讓你擔承。」(《家》)

《家》中,斥責覺新不抵抗主義的只能是男性人物覺慧,而不可能是任何女性人物。梅、瑞珏,只會用無盡的摯愛來體諒覺新受剝奪的苦楚,而不會居高臨下地審視、否定他的弱點,根本不計較正是覺新的不抵抗主義幫助封建勢力毀掉了她們的幸福、並將毀掉她們的生命。這便是梅和瑞珏這兩位賢惠女性對男性作揖主義的理解、體諒。然而,正是這種無鋒芒的愛,這種泯滅自我意識的女奴精神,構成了巴金筆下理想女性的美德,構成了她們的生命詩意。巴金對子輩男性或被壓迫階級男性不抗爭行為的批判、反思,都不過是男性內部的自審。因為是自審,所以就容不得女性這一他者來插手過深以致於影響到她們作為第二性的忠誠,也就是說不能影響到男性對女性的所有權。巴金無論如何痛切地替現代子輩男性進行自審,終究還是以男性自戀為前提的。女性無條件的愛,正是這個男性自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自慰品。

實際上,這部小說中,所有的女人與相關男人的立場都是保持高度一致的。覺新不反抗,梅和瑞珏當然也不能反抗,覺慧介於要反抗和不反抗之間,鳴鳳就反抗得恰如其分。覺民要堅決反抗,琴也就堅決反抗。在中國現代文學的進步與落後、光明與黑暗相對峙的價值體系中,只有男性才能真正成為這對立的兩個陣營中的主體。中國現代男性敘事中的天使型女性,一般總是無條件地愛著子輩男性、受壓迫階級男性,無論這些男性將向對立的封建家庭、罪惡社會抗爭,救出自我;還是將向戕害自我的力量妥協,毀滅自我;還是介於抗爭與不抗爭之間、最終給自己帶來悲劇;還是背離正確的革命理性、走向無謂的犧牲。也就是說無論這些男性值得愛還是不值得愛,琴、瑞珏、梅、鳴鳳等天使型女性都只會忘我地去愛。男作家派定給理想女性的愛的哲學,實際上已經背棄了冰心等「五四」女作家所奠定的主體覺醒之後關懷生命之脆弱的現代思想特質,成了一種從夫的傳統婦德,雖然它已被納入男性反叛父權專制、控訴社會罪惡的現代啟蒙框架中,從的已不再是父輩指定的夫,而是進步的男性青年或者男性啟蒙原則,但女性泯滅自己的主體意識、以夫為天的奴性實質並沒有變,只不過是封建舊酒裝入了現代新瓶而已。天使型女性鏡像的文學實質,是現代男性作家為女性泯滅自我的奴性之愛敷上高尚聖潔的道德光輝,使得女性能夠在天使的桂冠下自覺奉行女奴的人生哲學、心甘情願地為男性在啟蒙、革命中獲得拯救或安慰充當墊腳石、慰藉物。
回答者:冰度一水 - 經理 四級 10-15 22:22
《家》是巴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家》之前發表的《滅亡》只是一個中篇)。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為《激流三部曲》之一寫成的。所以最初發表的時候用了《激流》的名字。

《家》裡面不一定就有作者自己,可是書中那些人物卻都是作者所愛過的和他所恨過的。許多場面都是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

作者言:我寫《家》的時候我彷彿在跟一些人一塊兒受苦,跟一些人一塊兒在魔爪下面掙扎。我陪著那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歡笑,也陪著他們哀哭。

我知道我是在挖開我的回憶的墳墓。那些慘痛的回憶到現在還是異常鮮明。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被逼著目睹一些可愛的年輕生命橫遭摧殘,以至於得到悲慘的結局。

那個時候我的心因為愛憐而痛苦,但同時它又充滿惡毒的詛咒。我有過覺慧在梅的靈前所起的那種感情。我甚至說過覺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說的話:「讓他們來做一次犧牲品吧。」一直到我寫了《家》,我的「積憤」,我對於一個不合理制度的「積憤」才有機會吐露出來。

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寫的一篇「代序」里大膽地說:「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贊同18| 評論(1)
向TA求助 回答者: 數碼A夢 | 二級

擅長領域: 暫未定製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07-11-4 巴金的小說《家》婦女的形象分析?3000字 15 2009-9-1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及悲劇因素!3000字論文,幫忙,十萬火急,重... 11 2009-12-8 議論文中可以用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主角)和覺慧(巴金.家)之類的... 6 2010-5-22 求 巴金小說《家》10個人物點評 (不少於100字) 15 2010-10-5 求,巴金小說,家,讀後感,一千字左右 23

Ⅳ 淺論巴金<家>的主題 的論文 拜求

覺新和覺民在『春』裏的一個封建大家庭的長子和二子。他們相同地生活在中國年輕人開始反抗舊禮教的時代,所以他們同樣地會接觸過新思想和教育。
因為他們接觸過新思想,便令他們不滿家裏種種守舊的習慣。他們更目睹身邊的親人因為守舊的思想而受苦。覺新的兒子因為未能及時得到長輩的同意接受西醫的治療而病死、盲婚啞嫁的制度,都是他們不同意並厭惡的行為。
雖然覺新和覺民同樣對舊禮教不滿,但因為他們個人的處境和經歷,而影響了他們對攻擊舊禮教的態度。
覺新身為長子,依傳統,便要肩負管家的責任,更要受長輩要他服從而給他的壓力。同時,他向外學習的機會和時間也減小了。此外,覺新的亡妻和兒子都是間接因為守舊的思想而犧牲了性命。這些遭遇,加上覺新比較懦弱的性格,使他對自己的命運心灰意冷,更難以對爭取自由提起信心。
相反,覺民的性格比覺新剛毅得多。他正是因為身邊的親人為封建的思想而犧牲,才更加覺得他有責任去保護他們。他和覺新最大的分別,就是他有機會參加報館的活動。那裏的朋友給了覺民很多珍貴的支持和鼓勵。覺民在這些朋友上找到的共鳴更加給予他對新思想的信心。

因此,覺新和覺民就由他們對革新的態度引導了他們在『春』裏的行為。亦是這些行為向讀者表露了他們兩兄弟性格上的分別。
覺新雖然厭惡舊禮教,並且自稱他的思想絕不是迂腐,但是他屢次服從長輩作出違反他的信念的要求,令讀者對他失去信心,甚至會質疑他它常常自稱擁有的熱誠是否成為了他容許自己服從和逃避的藉口。例如 ,縱使他對蕙有無盡的憐愛,更深知她嫁了後不會得到幸福,卻仍然讓她嫁到鄭家去,使他們倆都成為了犧牲品。同樣,他能夠將其妹淑英的婚期押後而暗中自滿,但當他明白到未能徹底解決問題時,還是回復消極的原狀。這兩件事正是他為了敷衍別人而服從舊禮教之下的例子。
覺民對爭取自由比覺新積極。他不但會為自己,還會為淑英爭取自由,並向她介紹新思想可以給予她的未來。他敢作敢為的性格,加上朋友的支持,更是他能夠幫淑英脫離家和婚約。雖然如此,覺民處事也會顧全大局。當社團向他提出出演攻擊大家庭的戲劇時,他也成猶豫過會否牽涉到自己的家。但當他領悟到封建家庭是沒有未來時,就堅定了他參與演出的決定。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的決定,更令讀者覺得覺民除了勇敢之外,亦會成熟地考慮自己的行為。

Ⅵ 急求外文文獻,畢業論文題目是「試論巴金《家》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希望有好心人的幫助。謝謝。

大大的

Ⅶ 要寫有關於巴金《家》的論文,幫忙起個好聽的題目!

家的詠嘆調。
家是國家歷史、民族歷史長河中的一粒沙子,它折射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懦弱與堅強。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畢業論文,急~!急~!急~!我想寫一篇關於巴金的論文,要有內容摘要,和正文的。1500字左右。

巴金:世紀文人的情與愛
暢文 《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年 第2期

關於「後啟蒙」時期現代文學研究的思考——以「巴金與五四新文學傳統」為主題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坂井洋史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 第1期

論巴金小說的死亡悲劇藝術——以《激流三部曲》為例
辛慧 《絲綢之路》2010年 第4期

對巴金書信和日記的兩點考證
肖乃田 《大眾文藝:下半月(浪漫)》2010年 第1期

魯迅與巴金的宗教意識比較
賈蕾 《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09年 第4期

從當代散文的嬗變論「以文化自我為中心」的確立的艱難——以巴金、賈平凹和余秋雨為例
范培松 《江漢論壇》2010年 第1期

「巴金」筆名的由來
《內蒙古林業》2009年 第12期

從目的論看巴金翻譯的《快樂王子》
羅麗芸 《大眾商務:下半月》2009年 第12期

巴金致蕭乾書信日期考證
唐麗君 秦必榮 《大眾文藝:學術版》2009年 第21期

巴金的編輯思想
羅曉華 《出版科學》2006年 第1期

從懺悔到隨想——談盧梭對巴金的創作影響
鄭艷 李敬巍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 第6期

巴金 永遠的《隨想錄》
李輝 《中國報道》2009年 第11期

情做血脈理做魂——巴金的創作思維初探
賈玉民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

巴金、朱雯與賽珍珠
姚君偉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

規訓與懲罰——從巴金的創作看20世紀中國文學與政治的關系
魏巍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

巴金小說中的疾病倫理敘事分析
鄧賽梅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

穿越黑暗的飛翔——論巴金桂林文化城時期的散文創作
劉鐵群 宋揚 《東方叢刊》2008年 第4期

作家與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創作論
沈琳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6期

巴金、冰心、老舍的精神形態分析
巫曉燕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6期

「人類」視野下的歷史先聲——論巴金小說中的異域歷史敘事
沈慶利 《濟寧學院學報》2008年 第5期

巴金文化心理結構解析
陳連錦 陳江平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3期

巴金:讀書的過程就是思索生活、認識生活的過程
唐宋元 《社區》2008年 第23期

巴金:中國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
王立業 《俄羅斯文藝》2008年 第3期

「出走」背後的「回歸」——巴金《家》的再審視
王俊忠 《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4期

文壇上不滅的星斗巴金
廖小勤 《陝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 第8期

試析巴金小說《家》中的「人性惡」
李向東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4期

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評
於可訓 李雪 《江漢論壇》2008年 第7期

黃裳談巴金
黃裳 《出版參考:新閱讀》2008年 第5期

巴金《鳥的天堂》賞析
羅先萬 《科教文匯》2008年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