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素材参考 » 钢琴音乐会海报素材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钢琴音乐会海报素材

发布时间: 2021-03-14 12:27:28

『壹』 举办一场钢琴音乐会大概要多少首曲子啊..

这要看你举办什么规模的,观看群众之类的了。一般的话,在学校大礼堂办的话是最经济的。我们举办什么音乐会都会用学校的大礼堂来办。这样的话,你的场地费等等都可以节省下来。只需要在海报和邀请函上以及鲜花上面花一点钱,一般几百搞定,
要是要在外面剧院之类的话,花费就很大。而且也稍稍复杂点。不建议这种方式,但是如果经济情况允许则不在此类。钢琴租赁使用费+场地费+其他杂费,总开销在几千以上到上万不等。但是要是系里可以给报的话,可以试一下,在这种地方演出,对自己是锻炼,效果也会好很多。
一般学生办音乐会,加上中场休息以及主持人介绍曲目的时间等等,时间一个小时左右足够了,具体曲目可以自己定,看你弹的曲目的长短了。一般八九首就够了。自己把握就可以。但是最好选择一些自己非常有把握的曲目,而且有较多的拿彩的曲目最好。不要选择特别冗长的,晦涩难懂的曲目。这样效果不好。

这些都准备好之后,一般就在校园张贴海报了,通知各个系同学前去观看,也可以自己做一些票,在校园里面派发,这样能比较有效的保证上座率。(这里有个小贴士,可以去联系一些赞助单位,把单位广告印在票的背面,并且出一些赞助费,一般也就几百元。或者干脆就把座位表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做票,但是不用交赞助费,这样,既可以宣传赞助商,自己的开销也会少点,我们经常会选择一些饭店,理发店,打印店等学生经常有消费需求的地方)

然后就是给系里院里的大头们发邀请函,请他们来观看。还有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家人亲戚之类叫来,好友也都叫来观看。把鲜花给他们,让他们上台给你献花,以及最后和上级合影的时候献花,(没办法,为了舞台效果,这必须事先安排,)

一般这样就可以了,最好请同学们一起帮忙布置舞台,出谋划策,力求办的圆满。不要亏待了领导的待遇,最好有专人引导他们入座。还有就是一定要安排两个人(最少两个,多了不限)负责照相。有条件的话准备至少两台摄影机,最好是三台,在舞台下左中右三个机位录像。最后拿非线编辑刻录成光盘,这样才有意义,
应该就这些了,写的比较乱,有什么没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希望你能用心筹备,也预祝你成功举办一台自己的音乐会, 孩子。

『贰』 钢琴海报表达的是什么 设计理念是什么

钢琴海报必须含有的内容有~
这次的主题名称,比如 xxx的钢琴独奏音乐会、xxx与xxx的空间与音色上的融合之类的~
还有时间~地点~演奏员~
不要在海报上写太多的简介~
简介写在节目单里哦~O(∩_∩)O~
设计理念体现在图片上~钢琴的键盘作为图片
太平常了~建议你拍一些钢琴内部的图片然后用PS
修改后作为海报背景~

『叁』 什么是大师班

“大师班”通常是指某个领域富有成就的专家或知名人士针对相关专业领域有一定基础的人士开设的短期课程,其授课的内容往往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巧性,个别领域还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与前瞻性。

通过与“大师”近距离的交流和深层次的探讨,学生往往能够获得很大的提升,而这些交流与探讨往往能使旁听者获益匪浅,甚至有启迪人生的作用。

(3)钢琴音乐会海报素材扩展阅读:

“大师班”的概念来自西方,在英文中称为“masterclass”,中文里一般直译为“大师班”, 在国内有时也可称为“公开课”、“高级班”等。

当今社会各领域均有相关的国际大师班课程,这些课程通常以节日、学院或重要文化场所为依托,在短期内邀请世界各地专家学者与驻班学生汇聚一堂,有些大师班也经常以夏令营的模式出现。

大师班的种类繁多,授课形式丰富多样,而艺术门类尤其是音乐专业的大师班最为普遍,国际上有许多知名的音乐大师班,每年都会吸引成百上千的音乐人士参加。

『肆』 求一张关于音乐或钢琴比赛的手绘pop海报设计。急急急。

思维网 专做海报设计素材的,免费的 可以试试

『伍』 学校音乐会怎么才能吸引多一些人宣传或是节目应该有些什么。 音乐会以钢琴演奏为主,有其它乐器

宣传的话,如果有条件,就在学校的公告栏啊,广播啊什么同学们经常能接触到的地方张贴公告,海报什么的。海报的颜色最好要搭配得当,并且能吸引人~接下来音乐会的主持人也很重要,没人想要在听音乐时听到一个口吃·声音不堪入耳的人说话······主持人最少要做到口齿清晰,声音好听。接下来的开场比较重要,一般都是以一个符合整场音乐会感情基调的钢琴独奏开场,有时候也有小交响乐~~一般来说开场要吸引人,曲目不能太古老,要选择符合现在人的想法的音乐~~最重要的是打动人心~~接下来的节目就要穿插着来了,最好一个钢琴演奏,穿插两个其他乐器的独奏或重奏~~曲目不要太过单调~~最后的压轴最好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乐曲像梁祝啊,牧童短笛啊,金蛇狂舞啊,绣金匾等等的乐曲~~
P.S: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和串场词也很重要,要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陆』 帮忙翻译一下

德国一小镇有一年轻女子想通过给富人家的小孩儿上钢琴课整点儿钱。但是她不是很出名,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不出名的钢琴家那里去上课。所以她告诉人们她是李斯特(匈牙利著名音乐家)的一个学生。她还准备开一场钢琴演奏会。但是别人告诉她李斯特就在这个镇上。她很害怕李斯特会因为冒名的事儿生她的气,所以她前去拜访李斯特。她把这些告诉了李斯特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李斯特听了她的演奏并且非常高兴。他给了她一些建议并且说:“现在,你就是我的学生。开你的演奏会吧,在海报上加上两句,说你的老师,也就是我也会亲临现场并且弹奏最后一曲。”

楼上的不认真,垃圾。

『柒』 找一些音乐会 手绘POP海报 的素材

介绍你一个网站

中国POP设计联盟
可能会用到

里面有很多高手哦~
吉郎的作品也在

还有一个中国美工艺术联盟也不错

『捌』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星空》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理查德·克莱德曼,无与伦比的钢琴王子,他的音乐将古典与流行完美地结合,流畅而华丽,让人心旷神怡.《水边的阿狄丽娜》、《致艾丽丝》、《秋日的私语》、《星空》,哪首歌不是耳熟能详?作为钢琴爱好者的我,从小就有他的磁带,CD,他的部分钢琴曲亦是我的拿手.碰巧这次他来利兹开钢琴音乐会,而且又是全英国的最后一站,我又岂能错过?

说来也巧,某一天我去市区的银行存款,出门正好看到一张大幅海报,熟悉的身影,灿烂的微笑,我知道,他来利兹了.再看票价,10--24磅不等,完全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况且又在复活节假期间,没有任何不去的理由.于是提前订好了票,第5排,不仅要近距离感受他钢琴音乐的魅力,更想学习他演奏的技巧和风范,

匆匆吃完晚餐,穿上正装,打车来到了利兹Grand Thearter.没有大幅的宣传海报,没有拥挤的人群,甚至没有节目单出售.毕竟他属于通俗钢琴大师级的人物,这样的气氛让我感到有一点惊讶.整个剧院的布局是典型的英国式,不大,但是显得古典而高雅.舞台离观众席非常近,这是让我觉得满意的地方.环顾四周,穿正装的英国人很少,大多数都是牛仔裤加随意的外套,似乎就是来享受这么一个休闲的星期天晚上的.

7:30分,在轻快的小提琴伴奏中,音乐会准时开始了.周围并没有满座,完全感觉不到那是一个出版了816首钢琴曲,全球唱片销售总量达一亿张的世界巨星.让我不禁感叹,难道克来德曼真的老了么?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他来了.蓝色的休闲西服,依旧迷人的微笑,风度翩翩的向观众致意.岁月已经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鱼尾纹也爬上了他的眼角.然而,当他坐在那架三角钢琴前面,用他修长的手指弹出第一个音符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完全错了.依旧动人的旋律,行云流水间,挥洒出的是他的成熟和潇洒.手指在黑白琴键上来回的跳动,有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每一首歌,都是平时CD的现场版,时而优雅,时而激昂,时而浪漫,时而感伤.坐在钢琴前的他,仿佛充满了魔力.我的手指甚至会跟着旋律不自然的跳动.没有华丽的灯光,没有绚丽的舞台背景,只凭他对钢琴的热爱和他那驾驭钢琴的手指,将所有在场的观众完完全全的征服.演奏间,他又显示出他幽默和平易近人的一面.时而和伴奏的小提琴手开起了小玩笑,时而指挥观众用掌声给自己伴奏,甚至将自己演奏的曲谱赠送给观众,都博得了笑声和喝彩声.足足两个小时,完全沉浸在他的音乐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Encore结束以后,他向所有观众微笑着鞠躬,然后离开了舞台.我恋恋不舍的站在舞台旁边,期待着他的回来.突然,我发现他最后演奏的曲谱依然留在了钢琴的谱架上.于是,我急切而委婉的向正在整理乐器的小提琴手提出,能不能将那个曲谱赠送给我.出乎意料的是,那位优雅漂亮的女士朝我笑笑,很自然的就把谱子给了我.我如获珍宝,捧在手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要知道,一个热爱钢琴,演奏钢琴的人,能得到大师的曲谱,那是一件多么珍贵的事情.没想到,我的好运就此来临. 旁边一位英国女士,看我如此激动,于是问我想不想和他见面,得到他的签名.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声应到"当然".她让我跟着她,来到剧院的后门,因为克莱德曼将在那里上车离开.

已经有十多个fans等在那里,为的都是亲眼目睹他的风采,向他致意.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我微微的打了一个哆嗦,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冷.闲聊中,门打开了.没有里三层外三层的保安,也没有极度拥挤和疯狂的歌迷.他显得那么普通,唯一的区别是他的金发和他于生俱来风度.这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接触国际明星,没有任何的架子.他很有耐心的为每一个等待他的人签名,合影.轮到我的时候,我拿出了演奏会的门票和刚才得到的曲谱,他微笑着在上面都签上了他的名字.签名的时候,我告诉他我很喜欢他的音乐,并且会演奏他的曲子.他有一点惊讶,笑着和我握手,示意我well done, 我也祝他good luck. 合完影,目送他上车离开.

不可否认,克莱德曼老了.他的号召力也许远远比不上十年前.然而,他魅力依旧.他的钢琴曲,伴随着他"钢琴王子"的美誉,依然会永远留在人们心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钢琴爱好者的成长.回去以后,我该勤加练习了

『玖』 谁有莫扎特的图片与介绍

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粮食街9号,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并且,莫扎特是欧洲当时唯一一个不接受贵族供养的音乐家。

[编辑本段]艺术生涯简介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出生时风雪交加,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据说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便已会作曲了,由其父亲记录他所谱的短小乐曲。莫扎特的父亲宫廷乐师LeopoldMozart莱奥波尔德•莫扎特是一个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

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正改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

Mozart1762年

最像莫扎特的画像byJosephLange(1762~1773)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10年的旅行演出均获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代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又结识了作曲家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等,跟他们学习作曲技术,这使他以后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Mozart&姐姐Nannerl在家中四手联弹这一时期,莫扎特在伦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或长笛)的奏鸣曲,写作了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1768)、《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1770)、《卢齐奥·西拉》(1772)等作品。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显示莫扎特创作体裁的广泛性和他对歌剧创作的兴趣。

成熟时期(1774~1781)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与文化的学习,同时利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与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歌剧《假园丁》(1775)和《牧人王》(1775)。维也纳的音乐家“星光大道”上Mozart的签名

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并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第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由于母亲病逝,加上未能谋到职位,不得不在1779年1月返回萨尔茨堡。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创作了2首长笛协奏曲1首双簧管协奏曲、7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3首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在巴黎,他还写了《巴黎》交响曲、交响协奏曲、管弦乐序曲、长笛和竖琴协奏曲、长笛弦乐四重奏、4首钢琴变奏曲、4首钢琴奏鸣曲等。第2次途经曼海姆时,写了一些宗教音乐3部交响曲、小提琴中提琴的交响协奏曲、小夜曲、嬉游曲、两架钢琴的协奏曲、3首风琴协奏曲等。1780年完成了歌剧《伊多梅纽》的创作。

这一时期莫扎特的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要素,如奏鸣曲式第1乐章的呈示部,出现了与第1主题相对比的第2(或更多的)主题在再现部中,常常改换主题出现的次序,有时对主题材料也进行了不同于呈示部的处理,在第1、2乐章间,有了强烈的力度对比等等。这些手法,增强了他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莫扎特之妻ConstanzeMozart1840最左边那位维也纳时期(1781~1791)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到维也纳谋生。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但是以后他虽然名义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10年,成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决裂后,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该剧于1782年7月首演,获得很大成功。1782年,他在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WifeConstanzeMozart_by_Hanson_1802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韦伯结了婚。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J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响曲创作的经验,并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赠送给海顿。1784年,他参加了“共济会”(也叫兄弟会,是拿破伦在埃及创建的,宣言自由平等,兄弟之爱),是维也纳第八支部的成员。他热心地参加了这个带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色彩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对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写出了许多作品。Mozart两个活下来的男孩,两人终身未娶

1785年,一度倒闭了的维也纳民族剧院恢复,莫扎特有了从事歌剧创作的机会。他写了一部滑稽戏《剧院经理》(1786年演出)。1786年完成并上演了《费加罗的婚礼》,该剧的影响很大,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户晓。1787年《唐璜》完成并得到演出。在维也纳,莫扎特发现了J.S.巴赫的作品。他对巴赫的复调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对他后期的创作起了重要影响。

1789年4月,贫困中的莫扎特,由他的学生卡尔·利希诺夫斯基公爵带领,到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地演出。虽然轰动一时,却未能解脱他的经济困境。1790年1月,他的歌剧《女人心》上演。2月,皇帝去世,莫扎特向继任皇帝利奥波德二世请求接任宫廷乐长L.霍夫曼的职位,得到同意,但未实现。1791年,他写了歌剧《蒂托的仁慈》,未获成功。同年9月写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并在重病中写作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未能全部完成,便与世长辞了。年仅35岁,死后被葬在维也纳贫民公墓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真是‘风雪中来,风雪中去。’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1765年7月,英国伦敦一家报纸刊登了这样一条音乐会预告: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能使全欧乃至全人类感到自豪的神童。8岁的少年使音乐家和有识之士惊叹不已。他的羽管键琴演奏、视奏能力及运用各种乐器的即兴表演和作曲,都使人叹为观止。这位天才儿童的父亲,根据绅士淑女恳切的要求,决定延长滞留时间。为此,各位有了欣赏这位小作曲家和他姐姐演奏的机会……Mozart&姐姐Nannerl1764年,Paris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德.莫扎特(LeopoldMozart)原籍德国,曾先后生有7个孩子,不过,其中5个都过早地夭折,顽强地活下来并长大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儿子沃尔夫冈和他的姐姐安娜。

列奥波尔德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与关注。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

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列奥波尔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

莫扎特有着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用父亲的朋友沙赫特涅尔的小提琴演奏,两天后莫扎特又在自己的提琴上练习。当沙赫特涅尔再次上门时,莫扎特对他说,我现在用的小提琴比前两天奏的那把小提琴低八分之一个音。沙赫特涅尔以为他在开玩笑,但莫扎特的父亲完全了解自己儿子,他请朋友把小提琴从家里取来,经校对后,发现莫扎特的判断完全正确。

1762年,将近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学习拉小提琴。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列奥波尔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要随时都可以当众演。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孩子必须满足听从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视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尽管莫扎特乃旷世奇才,尽管他享有极大的荣誉,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并且是一个很糟糕的奴仆。因为他拥有荣誉。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辈海顿那样,每天在前厅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责辱骂,甚至严厉的惩罚。然而,莫扎特毕竟不是海顿,他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为摆脱大主教的侮辱与控制,他于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永远离开萨尔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什么叫友谊”。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莫扎特挚爱自己的亲人,每当他谈起父母、妻子时,脸上都不由闪现出幸福的光彩,语调也格外恬美。在神圣的婚礼仪式上,他和妻子双双落下激动的热泪。大家深受感染,都跟着一起哭了。由于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采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得相当窘迫。有一年冬天的一人傍晚,朋友们到他家做客,从窗外看到夫妻俩在屋里愉快的地翩翩起舞,纷纷赞叹不已。待到进屋后才弄明白,他们因无钱买煤,不得不利用跳舞来取暖,以此熬过寒冷的冬季。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TheMagicFlute)首场公演时(1791年9月30日),他已痼疾缠身。

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着黑衣的陌生人前来拜,他请大师为他写一首《安魂曲》。陌生人走后,身心交瘁的莫扎特含着眼泪对妻子说,这部作将为他自己而写。“他带着一种狂热的拼死劲儿开始写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莫扎特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中,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他认为自己不能活着完成它了,他鞭策自己来写这部充满死亡景象的杰作,开始了与时间进行的悲剧性竞赛。”一个永远的愦憾是,这场竞赛的胜利者是死神,《安魂曲》写到一半时,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笔……,这部传世之作的最终完成者,是他的得意门生修斯梅尔。

《魔笛》上演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濒临崩溃的莫扎特带来难以形容的最后的欣慰。1791年12月4日深夜,他躺在冷冷清清的病榻上,喃喃自语地想象着《魔笛》的演邮:第I幕现在结束了……现在开始夜后的咏叹调……凌晨1点,他悄悄地闭上了双目。此时,豪华的威登歌剧院灯火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维也纳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大师的新作《魔笛》。

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只剩下一个掘墓老人赶着灵车踽踽独行……。这是一个埋葬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下葬的墓穴里已有两口他人的棺材。康斯坦采当时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1682弗罗林的债务。

比起长寿而在晚成的海顿来,莫扎特刚好相反——短命而早熟。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其中包括: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Marriageof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去世

莫扎特迁居维也纳之后,也曾多次更换过住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费加罗楼房。在这座典型的维也纳老式

楼房里,莫扎特和他的妻儿渡过了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一七八四年至一七八七年)。在这里,他创作了《费加罗的婚礼》,在这里他曾教授过年轻的贝多芬,在这里他被授予皇家室内乐作曲家的称号。

地址:Mozart-Gedenkstte,Figaro-Haus,Domgasse5,1010Wien

莫扎特去世后,尸骨安葬在圣马克斯墓地。地址:St.MarxFriedhof,Leberstrasse6-8,1110Wien。

他的墓碑于一八九一年从圣马克思墓地移到了中央陵园名人墓地32A的第55号墓穴,莫扎特的一座大理石纪念像创作于一八九六年,如今这座塑像坐落在城堡花园,是游客们乐于观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