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教學的背景
案例教學( Method)是由美國哈佛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朗代爾(C.C.Langdell)於1870年首創,後經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長鄭漢姆(W.B.Doham)推廣,並從美國迅速傳播到世界許多地方,被認為是代表未來教育方向的一種成功教育方法。20世紀80年代,案例教學引入我國。
案例教學最早用於醫學教學中,為啟發學生掌握對病症的診斷及治療,醫學院的教授將不同病症的診斷及治療過程記錄下來做成案例,用於課堂分析,以培養學生的診斷推理能力。後來,法學院的教授將各種不同的判例記錄整理成為法學案例,包括其中的辯護和裁決過程,以培養學生的判案推理能力。20世紀初,哈佛商學院出現了工商管理案例,教授們將包括各種不確定信息、相關意見和實施過程的商業管理及其決策過程記錄下來,編寫成為案例用於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管理推理能力。類似的方法後來在公共管理教學中出現,教授們搜集整理包含不同背景、問題、選項、相關意見和選擇過程的公共管理和決策記錄,形成公共管理案例並用之於教學過程,基以培養學生的決策推理能力。因此,公共管理案例實際上是借鑒其他領域案例的一種具體應用,它和醫學案例、法學案例、工商管理案例一樣,目的都是通過將實際事件的典型過程再現出來以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2. 案例教學法的起源
案例教學法起源於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導,當時是採取一種很回獨特的案例答型式的教學,這些案例都是來自於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實施之後,頗具績效。這種案例教學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師資培育的重視,尤其是1986年美國卡內基小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准備就緒的國家:二十一世紀的教師》(A Nation Prepared: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的報告書中,特別推薦案例教學法在師資培育課程的價值,並將其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教學模式,而國內教育界開始探究案例教學法,則是1990年代以後之事。
3. 範例教學法的步驟
範例教學分四個步驟:
1、 範例地學習「個」,即通過範例的、典型的、具體的、單個實例來說明事物的特徵。
2、 範例地學習「類」,在第一步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推斷,認識這一類事物的特徵。
3、 範例地掌握規律和范疇,要求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事物發展的規律性。
4、 範例地獲得關於世界關系和切身經驗的知識,使學生不僅了解客觀世界,也認識自己,提高行為的自覺性。
4. 1951年提出規范教學主張的教育家是誰
1951年提出規范教學主張的教育家是瓦根舍因。
1956年在聯邦德國任蒂賓根大回學教授。根據多年從事教學的經答驗,首先在物理和教學中提出:「範例教學」理論,並率先實踐,著有《物理課程的教育之維》、《理解學習》。
瓦根舍因:德國教育實踐家,範例教學法創始人。與布魯納和贊可夫被認為課程現代化的三大代表人物。他大學畢業後擔任文科中學物理教師。
認為,要發展學生的能力,就應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即基本概念、基本科學規律或知識結構,也就是所謂的「基本性」,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改革教材,使學生藉助精選過的材料,與「範例」接觸,訓練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
(4)範例教學法的創立者是擴展閱讀:
範例教學,亦稱「虧范性教學」、「範例方式教學」、「范疇教育」。藉助精選教材中的示範性材料,使學生從個別到一般,掌握帶規律性的知識和能力的教學理論。
是 20 世紀 50 年代至 70 年代德國有較大影響的一個教學論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克拉夫基和瓦根舍因
最早為 1949 年海姆佩爾在歷史教學中提出,著有《示範的教學原理》。1950 年瓦根舍因在物理教學中提出,著有《範例教學原理》。
參考資料:網路--瓦根舍因
5. 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 )。
正確答案:D
解析:克伯屈首先提出設計教學法。
6. 什麼是範例法
「範例教學法」是一種謀求典型教材與學習者獨立的、能動的學習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它的優點是在將分散的、繁多的教學內容加以集中,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知識加以整合
範例教學是以典型的範例問題進行教學,由範例提供的窗口窺測全室,探索全局。所選取的教學內容必須具有基本性、基礎性和範例性。即要求選擇一些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等,便於學生掌握學科的知識結構
7. 麻煩高人做教育學的幾個填空題:1,教學與發展實驗的代表人物是誰2,掌握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誰
布盧姆
《教育目標分類》(1956)和 《人類的特徵與學習》 (1976)是他的代表作,提出「掌握學習」的理論。
8. 情境教學法的創立者
英國應用語言學家。
情境教學法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發展形成。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後才影響於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遊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於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8)範例教學法的創立者是擴展閱讀:
情景教學法的特點:
1、形象逼真。 情境並不是實體的復現,而是簡化的模擬。能獲得與實體相似的形象,所以給學生以真實感。
2、情深意長。 情境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學習和練習的情緒和感情的體驗,通過教師的語言,把情感寓於教材內容之中,在課堂上形成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於兒童的心理。
情境教學倡導"情趣"和"意象",為學生創設和開拓了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情境教學所具有的廣遠性,能促進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3、知、情、意,行融成一體。 情境教學為了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就要運用生活顯示情境,實物演示情境,音樂渲染情境,直觀再現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語言描繪情境等方法,把學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組情境之中;
使他們產生一定的內心感受和情緒體驗,從而克服一定的困難和障礙,形成一定的志向,積極地進行練習,這樣,就能把知、情、意、行融成一個整體。
9. 範例教學法的特徵
基礎性,基本性和範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