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毒理学的意义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毒理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1-03-31 08:44:09

⑴ 肝肠循环的毒理学意义

小黑315
药物经肝脏转化,以代谢物或原形泌入胆汁,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其中一部分被小肠重吸收,由门静脉回流入肝,然后再经胆汁排入肠腔。药物在小肠、肝脏间的往返循环称药物的肝肠循环。

具有肝肠循环的药物其作用时间一般较长,并保持药物在作用部位有较高的浓度。如洋地黄毒苷属长效强心苷;红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利福平等主要经胆汁排泄的药物在胆汁中浓度较高。红霉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0~40倍以上;四环素在胆汁中的浓度比血药浓度高5~10倍;利福平在胆汁中的浓度比血药浓度高100倍。这些药物经肝肠循环,可使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问显著延长,这对治疗敏感菌引起的胆道及其他感染十分有利。此外,吩噻嗪类、甾体类、吗啡、氯霉素、丙米嗪、雌激素等也有肝肠循环的特点。

药物肝肠循环也是其排泄和重吸收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对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和减少用量具有一定的l临床意义。但肝肠循环能延缓药物排泄,可引起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中毒。因此,了解药物的肝肠循环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很有必要,

⑵ 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如何

安全性评价是利用毒理学的基本手段,通过动物实验和对人的观察,阐明某一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以便为人类使用这些化学物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为制订预防措施特别是卫生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2)评价的步骤:目前我国现行的对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程序也还是按照传统的毒理学评价程序:即初步工作→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理学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9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GBl5193.1—94)。
(3)评价食品安全是应考虑哪些因素?3·2.1凡属我国创新的物质一般要求进行四个阶段的试验,特别是对其中化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或致癌性可能者或产量大、使用范围广、摄入机会多者,必须进行全部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3.2.2 凡属与已知物质(指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允许使用者)的化学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则根据第一、二、三阶段毒性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进行第四阶段的毒性试验。
3.2.3 凡属已知的化学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许摄入量(ADI,以下简称日许量)者,同时申请单位又有资料证明我国产品的质量规格与国外产品一致,则可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若试验结果与国外产品的结果一致,一般不要求进行一步的毒性试验,否则应进行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3·2.4 农药、食品添加剂、食品新资源和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工具及设备清洗消毒剂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择。

⑶ 毒理学中的毒作用带是什么意思

首先要知道一个概念:阈剂量(thresholddose)就是 出现某种反应的最低剂量。
内而毒作用带(toxiceffect zone) 阈剂量作容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其中:急性毒作用带Zac是急性阈剂量(最低作用剂量)与半数致死量之间的距离。LD50/Limac, 大,则带宽,引起急性毒性危险性越小;
慢性毒作用带Zch:慢性毒性与急性毒性之间的距离。Limac / Limch,大,则带宽,Limch小,易引起慢性中毒。

⑷ 毒理学与人类的关系

要理解什么是毒理学,其实只要知道毒理学和药理学是一体两面就行。药理学的意义大家很容易明白,因为药理学产生能治病的安全的药,同样,毒理学研究的是化合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打个比方,有了毒理学的研究,大家才能知道,在甲醛的环境中不能久待,否则容易得白血病。
从这方面来说,毒理学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的学科。没有它,人类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获得‘安身立命’的生活经验。

⑸ 视频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如何评价包括哪些步骤应考虑哪些因素

安全性评价是利用毒理学的基本手段,通过动物实验和对人的观察,阐明某一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以便为人类使用这些化学物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为制订预防措施特别是卫生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2)评价的步骤:目前我国现行的对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程序也还是按照传统的毒理学评价程序:即初步工作→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理学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9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GBl5193.1—94)。
(3)评价食品安全是应考虑哪些因素?3·2.1凡属我国创新的物质一般要求进行四个阶段的试验,特别是对其中化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或致癌性可能者或产量大、使用范围广、摄入机会多者,必须进行全部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3.2.2 凡属与已知物质(指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允许使用者)的化学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则根据第一、二、三阶段毒性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进行第四阶段的毒性试验。
3.2.3 凡属已知的化学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许摄入量(ADI,以下简称日许量)者,同时申请单位又有资料证明我国产品的质量规格与国外产品一致,则可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若试验结果与国外产品的结果一致,一般不要求进行一步的毒性试验,否则应进行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3·2.4 农药、食品添加剂、食品新资源和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工具及设备清洗消毒剂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择。

⑹ 代谢饱和的毒理学意义

楼主说详细点,,,什么是代谢饱和的说

⑺ 军事毒理学论文:谈谈毒物防治对社会的意义

河北医科大学 别照抄啊。我的作业这是。
运用军事毒理学知识,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加强毒物防治对社会的现实意义。(1000字以上)
化学武器大规模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毒剂有氯气、光气、双光气、氯化苦、二苯氯胂、氢氰酸、芥子气等多达40种,毒剂用量达12万吨,伤亡人数约130万,占战争伤亡总人数的4.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意大利侵略阿比尼西亚时首次使用芥子气和光气,仅在1936年1~4月,中毒伤亡者即达到1.5万人,占作战伤亡人数1/3。二战期间,化学武器得到了较快发展,新毒剂不断被研制成功。在亚洲战场,日本对我国多次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虽然有众多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使用任何化学武器,但霸权主义者、战争狂人始终把化学武器当作一种威慑力量。面对着如此强大的威胁,军事毒理学应运而生。军事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概念和方法,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军队平战时环境因素和军事作业中外源化学武器的有害作用及机理,防治和急救措施的科学。
按照军事毒理学的方法,化学毒剂按照毒害作用分为:1、神经性毒剂 它的出现取代了原来“物美价廉”的芥子气的地位。包括:沙林、梭曼、VX等。作为一类能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物,人员可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瞳孔缩小、胸闷、多汗、全身痉挛等。
2、糜烂性毒剂 最具代表性的是芥子气,又称黄十字毒剂。能使细胞组织坏死溃烂。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中毒,毒害作用较缓慢,症状为炎症、溃疡。还包括路易氏气。
3、全身中毒性毒剂 主要有氢氰酸、氯化氰。能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的毒剂。通过吸入中毒,作用迅速,症状:口舌麻木、呼吸困难、皮肤鲜红、痉挛等。浓度大可使人立即死亡。
4、失能性毒剂 BZ等。能造成思维和运动功能障碍。使人暂时丧失战斗力的毒剂。通过吸入中毒,作用较迅速。症状:神经错乱、幻觉、嗜睡、身体瘫痪等。
5、窒息性毒剂 光气等。能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造成窒息的毒剂。吸入中毒。作用缓慢。症状:咳嗽、呼吸困难、皮肤从青紫发展到苍白、吐粉红色泡沫样痰。
6、刺激性毒剂 CS、苯氯乙酮、亚当氏气、CR等。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皮肤的毒剂。吸入、接触中毒。作用迅速。症状:眼睛疼痛、流泪、喷嚏、咳嗽和皮肤有烧灼感。
如果已中上述几种毒,相应救治方法如下:
神经性毒剂:立即给中毒者注射解磷针。
糜烂性毒剂:皮肤中毒要局部消毒,食物中毒要催吐,对溃疡进行红外照射。
全身中毒性毒剂: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人工呼吸、静脉注射。
失能性毒剂:BZ中毒,可注射解毕灵,或口服依色林。高烧时降温给氧。
窒息性毒剂:带防毒面具,迅速离开毒区,保证呼吸通畅。可供氧,但严禁人工呼吸。
刺激性毒剂:一般不需要治疗。离开毒区。严重时吸入清凉剂。
除此外,化学武器使用过后,造成空气、地面、人员、物资的染毒,应及时洗消。
对人员的消毒:眼睛、口腔、伤口等部位染毒后,可用2%小苏打水或清水冲洗。
对服装消毒:对局部染有毒剂液滴的服装,先用棉花、布、纸等吸去表面上的毒液,再用纱布蘸取消毒液进行擦拭。吸附了毒剂蒸汽的服装,至于通风处数小时即可。染毒然中的服装,用2%碳酸钠溶液或草木灰水将毒剂冲下,再用水清水冲洗数次。
对技术装备消毒:根据毒剂种类、装备的质料来确定消毒液和方法。
对地面消毒:喷洒法、铲除法、覆盖法、火烧法、冲洗法。
对水的消毒:当确定水的染毒种类时,可用煮沸法消毒。如为路易氏气,先在水中加碱,每升水再加0.4克明矾。氢氰酸等加入醋酸、食用醋或浓盐酸。
对食物的消毒:一般不可食用。铲除、通风、洗涤、掩埋法消毒。不论何种方法,最后需经过化验或试验,否则不可食用。
通过军事毒理学的应用,为保护人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避免环境污染,最终为人类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⑻ 环境毒理学的定义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环境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

环境毒理学主要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作用一般有接触剂量较小;长时间内反复接触甚至终生接触;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接触的人群既有青少年和成年人,又有老幼病弱,易感性差异极大等特点。

环境毒理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和作用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作用于机体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定量评定有毒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与效应或剂量一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环境毒理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阐明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毒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消除的各种条件和机理。

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毒作用的评定,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动物实验方法进行的:

急性毒性试验:其目的是探明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短时间接触后所引起的损害作用,找出污染物的作用途径、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并为进行各种动物实验提供设计依据。一般用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浓度或半数有效量来表示急性毒作用的程度。

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环境污染物反复多次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损害。通过这种试验,可以初步估计环境污染物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和中毒阈剂量,了解有无蓄积作用,确定作用的靶器官,并为设计慢性毒性试验提供依据。

慢性毒性试验:探查低剂量环境污染物长期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损害,确定一种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和中毒阈剂量,为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为了探明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是否有蓄积毒作用,致畸、致突变、致癌等作用,随着毒理学的不断进展,人们又建立了蓄积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畸试验和致癌试验等特殊的试验方法。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主要以动物实验研究为主,观察实验动物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接触不同剂量的环境污染物后出现的各种生物学变化。实验动物一般为哺乳动物,也可利用其他的脊椎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和动物细胞株等。

用动物实验来观察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条件容易控制,结果明确,便于分析,是评定环境污染物毒作用的基本方法。但动物与人毕竟有差异,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人。因此,一种环境污染物经过系统的动物毒性试验后,还必须结合环境流行病学对人群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全面和正确的估价。

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物认识的不断深入,环境毒理学将在多个方向发展,其中主要是探讨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对机体产生的相加、协同或拮抗等联合作用;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相互反应形成的各种转化产物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一步研究致畸作用的机理,完善致突变作用的试验方法,找出致癌作用与致突变作用的确切关系;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物对动物神经功能、行为表现以及免疫机能的早期敏感指标;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化学结构同它们的毒性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的密切关系,以便根据化学结构,作出毒性的估计,减少动物毒性试验,并为合成某些低毒化合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