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社会学拉康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社会学拉康

发布时间: 2021-03-30 11:04:47

1. 寻找有关拉康心理学方面的书(专著),最好是镜像理论方面的

摘要: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拉康镜像论的主要出发点,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其另一个重要的内里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座的小他者伪先行性论。拉康的先行性,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强占了我的位置,使我无意识地认同于他,并将这个他物作为自己的真在加以认同。
关键词:拉康;镜像理论;自我;意象
中图分类号:B5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

2. 拉康·雅克的社会评价

拉康·雅克(Jacques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严厉批评偏离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拉康以他典型的玩弄文字游戏的手法,讽刺美国试图将精神分析变成一门实践科学的研究,是“无心理”和“周围心理”。英语“实践”一词experimental拆成两面半就成了“无心理”(ex-mental)和“周围心理”(per﹣mental)。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3. 请教雅克.拉康的生平和著作的详细介绍!!!!

雅克·拉康
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 [1] 1901.04.13-1981.09.09],法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有着天主教传统的商人家庭,因肠癌逝于法国巴黎。

他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 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 7 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1927 年,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1932 年,拉康在克劳德(Henri Claude)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论经验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与人格问题》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主要从事于精神分析学的教学与医疗工作。1933 年,拉康与达利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他连续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现实主义杂志《米诺托》上发表文章,讨论精神病与艺术风格的关系,其中一篇讨论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瞩目 [2]。同年,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 Bataille, 1897-1962)的邀请,参加了考杰夫(A. kojéve)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考杰夫和伊波利特关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思想的欲望关系的诠释极深远地影响了拉康。同期,拉康还在法兰西学院旁听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的课程,瓦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镜像实验”成为他不久后提出的镜像理论的直接科学基础。1934 年,拉康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候补会员,开始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和一位主治医生的女儿布朗婷(Marie-Louis Blondin)结婚,婚后共育有 3 个孩子。1936 年 7 月 31 日下午,在捷克马里安巴(Marienbad)召开的第 14 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拉康发表了关于镜像阶段论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镜像理论。1938 年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正式会员。

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康先在军队医院服役,不久隐居于法国南部的小城奈斯(Nice)。其间,拉康曾学习中文和日语,并与巴塔耶的妻子西维亚(Sylvia)保持密切的关系,1941 年,拉康与这位知名女星生下了女儿朱迪特(Judith)。1946 年以后,拉康以精神分析学家的身份参加了巴黎精神分析协会的活动,并于 1953 年 1 月就任该学会主席,但同年 6 月即辞去这一职务,转而加入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7 月,他和巴塔耶的前妻西维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953 年 7 月,拉康在《象征,真实和想象》一文中,首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同年 9 月,拉康在第 17 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作了《言语与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和范围》的报告。年末,拉康开始了他长达 27 年的公开研讨会。他几乎每周或者隔周作一次报告,吸引了许多学者。1963 年,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宣告解散。1964 年,拉康与玛诺尼等人组建法国精神分析学派,不久即更名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

晚年拉康的学术思想渐入独具个性的神秘玄学状态。在这个最后时期里,难解的“欲望结构”、“真实界”、“症候”与“对象 a”成为他讨论的中心。自 1970 年始,他开始接受电视台采访,也不断被意大利,比利时和美国各一流大学邀请讲学,成为当时的名人。1980 年1 月,拉康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学派,同年 2 月,组建新的“弗洛伊德主义事业”学派。

拉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严厉批评偏离 S.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拉康对流行的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不满,主张作“重新解释”,并要求回到弗洛伊德的观点,他提出了镜像阶段的理论。认为婴儿从出生后的 6-18 个月中,从镜子中看到自己。起初,婴儿还不能区分自己的镜像与他人他物的镜像;后来,区别了自己的镜像与自己;最后,知道了自己的镜像是自己的形象,并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别物是有区别和联系的。这样,婴儿就逐渐变成有情感和观念的人了。

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的活动是一种识别作用,即当主体与外界接触时,人们所认识到的形像总是客体的一个变形,是人们想象中的形像。因此,拉康从镜像阶段的理论又引出了关于个性或人格的想象、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的学说。想象的层次就是通过镜像阶段把有意识的、无意识的、知道的、想象到的都记录下来,形成世界的图象。象征是一种符号性的东西,是对世界的象征的知识,它类似于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能指者”,它的各种因素只有联系起来才有意义。想象的东西与象征的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现实,因而现实并非客观的事物,它只是通过人的主观所形成的现象,而客观事物在他看来只是一种“未知数”。

拉康把他的这种理论归结为“无意识有语言的结构”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即无意识有一种语言的结构,有时候以移位和压缩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其表现考察内在的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与他人、他物之间的关系。

拉康的著作神秘、隐晦、富于技巧而有诗意,读来艰涩难懂。存在主义、新黑格尔理论和语言学理论都对拉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其后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难懂,因为他将拓扑学和数学,置于他的理论的中心地位。

4. 我对拉康的镜像理论十分不理解,我想问问: 什么是初次同化二次同化,希望能浅显一点,

专业点说,应该不是初次同化和二次同化吧,应该叫原发性认同和继发性认同。
原发性认同是婴儿将自己与客体区分开的过程,而继发性认同是随着原发性认同而来的,它是主体对客体进行认同从而构建自我的过程。
其实理解镜像理论的大概要义并不困难,因为拉康是结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家,只要知道结构主义这个派系大致上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就很容易理解拉康了。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是被一系列外在于世界的他者场域的东西所结构起来的,比如说人类伦理道德、社会规章、人类语言,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原本世界所没有的,而它们的出现,才将这个世界结构成了一个世界。(这是个大概意思,我说的不一定准确)
回到拉康,两次认同是一次转折,这个不难理解吧,因为第一次认同是意识到“我”与他者的区别,第二次认同则是借助他者形成自我。婴儿在镜中看到的自己之所以是想象阶段,是因为此时的婴儿尚处于身体机能无法协调的时期,对于他而言,身体各个部分是不连贯的、支离破碎的,但是在照镜子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面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具有美好形象的个体,于是,他就把那个完整的形象想象成为了是真正的自己,这种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误认”,因为那个完整的虚像已然是处于婴儿自身之外的他者,但婴儿通过对他的认同,为自己建立了一种虚幻的却完美的自我。你不用纠结与这一过程为什么是想象阶段,因为婴儿就是通过想象,将一个虚像认同做了真正的自己。
另外,一定不要将镜像理论认为是关于婴儿的理论,这只不过是拉康的一个比喻,镜像性的想象和认同在人类身上时时刻刻发生着,比如说明星崇拜,普通人追星的过程,就如同婴儿看到镜中虚像的过程,我们在星光闪耀的明星面前,就是一个身体机能不足的婴儿,于是明星就成了我们所面对的完美形象,我们之所以追星,就是想象着他们就是我,我要成为他们。
不论是镜中的影像,还是那些形象美好的明星,相对于婴儿或者我们普通人来说,都是处于他者地位的,他们结构了主体,并为主体形成了一个想象性的虚幻的自我。

5. 求各位哲学大师帮忙分析一下拉康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尽量具体点,这是我的考试呢,谢谢啦

第二,是象征域,或者是象征的秩序。“1953年在拉康思想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的7月,在新成立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协会’的第一次科学讨论会上,拉康作了题为《象征、想象与真实》的报告,首次提出想象(the imaginary)、象征(the symbolic)和真实(the real
)构成了人类生存的三大界域(register),亦是组织人类所有经验的三个交互作用的秩序(order),这预示着拉康对人类主体性的思考从镜像阶段论的发生学视角转向一种结构分析的视角。”[1]这种转向的标志事件是《精神分析学中的言语和语言的作用和领域》的发表,即拉康在1953年9月26日至27日在罗马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举行的罗马大会的报告,简称《罗马报告》。[2]“如果说拉康用镜像阶段证伪了弗洛伊德‘自我’概念,而在这里,他又无情地让‘超我’和人的一切主体名誉扫地。更重要的是,作为主体性深一层自我确立的思想意义体则被揭露为无意识语言能指的异化和侵凌。以镜像为介体的小他者(a)之役,现在成了象征性语言的大写他者(A)之役。主体是否可能?又何以可能?拉康的回答是:永不。”[3]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拉康对任何学术资源都是借用,或者是颠覆性的改造,而非移植,对于语言学的态度与思路也是如此。
那么,拉康回答“永不”的理路是怎样的呢?
首先,拉康借助人类学和语言学,确立了其语言哲学的逻辑起点,即“语言(观念)是对物和人的杀戮。”[4]拉
康在《罗马报告》中说:“我们这个学科的科学价值来自于弗洛伊德在其经验历程中提炼出的理论概念,这些概念还未经足够辨析,因此还保留着寻常语言的多义
性,这些概念既得益于这些言外之义,又不免于误解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为与传统的术语决裂还为时过早。但是,在我们看来,只有通过建立起这些术语
与人类学的时下用语的同义关系,甚至与哲学的最新问题的相应关系,才能澄清这些术语的含义。”[5]拉康认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理论概念”,由于“未经足够辨析”,存在“语言的多义性”,因此有着“误解的危险”。那么,解决之道是什么呢?在拉康看来,办法是建立与人类学的关系,并且建立与“哲学的最新问题的相应关系”。张一兵认为,此处的“人类学”是指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而“哲学的最新问题”则是语言结构主义。[6]结构主义人类学对拉康来说只是一个中介,更确切的说是走向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中介。“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人与动物最关键的异质性在于二者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不同,动物浸于物性经验过程,而人则通过语言将现实的直接感性关系提升为一种以符号为中介的象征关系。”[7]列维-斯
特劳斯是以语言为中介,把人与动物作了区分。而拉康则是在人类学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人作了更进一步的解析,即人(伪我)在语言中更加可悲地死去。索绪尔
曾谈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可变性,更谈到了符号的强制性与不变性。他说:“能指对它所表示的观念来说,看来是自由选择的,相反,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
却不是自由的,而是强制的。语言并不同社会大众商量,它所选择的能指不能用另外一个来代替。”[8]在
这里,索绪尔谈到的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问题,而且仅仅是在语言的符号层面上的。但是,在谈论能指与所指问题时,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对象,即所指的所指——
客体,或简单说是“物”。为什么忽略了?因为已被符号杀死。“柯热夫曾经生动地举过一个例子,当我们用‘狗’这个概念来指认现实中的狗的时候,‘这个词已
经不会跑、不能喝水、也不能吃东西:词语中的意义(本质)不再是活的——即它已经死了’。”[9]因此,张一兵说:“从抽象的概念走向世界的旅程,恰恰是杀死感性存在物的过程。然而,拉康的语言哲学却大大地发挥了这个观点:语言(观念)就是对人和物的杀戮。”[10]
其次,语言在对人和物的杀戮中获得了永恒,而语言所凭借的就是一种象征性的力量,或者说,“语言的本质是符号化的象征”。[11]拉康说:“要使从实用解放出来的象征物成为现时和现地(hic et nune)解放出来的词语,区别不在其声响的质地,而在于它的飘逸的存在,在这个存在中象征获致了概念的永恒性。”[12]也就是说,象征物不是“现时和现地”的存在,而在于它的“飘逸的存在”,即“无”,正是这种“不在之在”才使象征性的概念(语言)成为一种永恒的在场。因此,“词语只有作为虚无的痕迹才能成立,其承载于是不再会颓坏;依助词语,概念将消逝者留住而育化出事物。”[13]作为“自我”,在象征性的语言中,人抛弃了自己,更确切地说是语言抛弃了人,并建构了“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语言所抛弃的人,指的是“镜像自我”,而这种抛弃也是一种“先行性”。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这种“先行性”,第一次是“镜像阶段”的小他者a的“先行”,在此则是大他者A的“先行”。拉康说:“象征功能表现为主体的双重运动:人为他的行动定个目标,然而只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的行动一个基础的位置。”[14]“象征的辖域不能被看作是由人来构成的,而应被看作是构成人的。”[15]因此,张一兵论述说:“在拉康这里,象征性符号构成人,大写的他者映射和确证主体,人的一生是各种虚假象征不断贴补而成的,几乎每一个主体生存的时刻,都会是一种象征性概念的先在。”[16]
复次,象征性概念的先行的结果就是“我”被纳入语言之内,从而实现大他者的存在,并把“我”抛入“伪我”的深渊。“拉康认为,每一个‘我’都是被语言(大写的他者)询唤(interrogation)成为主体的,象征使人成为人,可是,一旦我在语言的询唤中认同了自己,真我作为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就进一步‘丧失在语言中了’。”[17]拉
康说:“在话语的世界里,无就等于有,大家在这里又一次发现了一种间隙构成了主体。主体是引入现实的一种缺失……当主体占据了这个缺失的位置时,一种缺失
就被引入了词语,这就是主体的定义。为了标明这一点,我们有很必要在语言领域的循环中界定了主体,我把这种循环成为‘他者性’。”[18]在拉康看来,主体的本质就是一种“无”,是一种“缺失”,并且是在他者的显现的地方标志了主体的缺失。
前述我们已经涉及到了小他者的侵凌性,或者暴力性,并指出大他者是比小他者更具侵凌性和暴力性。那么,大他者的这种侵凌性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张一兵认为,
大他者的侵凌性有两种表征:一是被命名;二是被唤醒。何谓命名?拉康说:“主体也是一样。如果说他显得是语言的奴仆,他更是话语的奴仆。从他出生之时开
始,即便那时只是以他的姓名的形式,他已加入到了话语的广泛活动之中去了。”[19]在
拉康看来,大他者以“名字”的方式强行把主体纳入语言的范畴之内。这种强行有两曾含义:一是先行性,即先于肉体的诞生。从这一点上看,命名比之于小他者要
专断的多。第二是不可或缺性,即主体无法摆脱这种命名而存在。如果说主体可以对命名加以修改的话,那么,无论作何修改,主体总也摆脱不了被命名的命运。无
论你叫张三、李四还是王五,你总是要标记,即使“无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被命名、被标记。何谓唤醒呢?拉康说:“我在言语中寻找的是别人的回答。使我成为
主体的,是我的问题。为了使我为他人所认可,我是着眼于将至者而讲出已逝者。为了得到他,我用一个名字来叫他,为了回答我,他必须接受或拒绝这个名字。我
在语言中认同了自己,但这只是作为客体丧失在语言中后才做得到。”[20]也就是说,我们在被无数次语言的重复与回答中认同了自己。张一兵举了一个很形象例子,他说:“王二是个男孩,王二长得很白,王二是个大个子;王二很听话,王二很爱干净,王二讨喜;王二聪明,王二学习好,王二第一名;王二是名牌学校的大学生,王二一定会在英国拿PHD;
王二是个重感情的人,王二从不花心,王二是个好父亲;王二是个有个性的人,王二是个会做官的人,王二是一个成功人士。其实,以上每一个肯定性和引导性的概
念不断从一个他人之口转到另一个他人的口中,自然形成了一种强制性的‘作业批改’,其中每一个象征指认都会是一种对主体的询唤和引导。那个被叫王二的人,
正是在这种关系性询唤中被建构成社会存在中的意识主体的。”[21]
因此,“拉康的大写他者就是在个人之间通过语言和活的言语建立起来的不是我们的另一个我”“A是强加给我的非我,可是,我并不知道它是一种强制性的暴力,我懵懂地以为这就是应该中的我,甚至,这假我,说不定还是真我将倾注毕生精力为之‘拼搏’、向之靠拢的理想。”[22]
第三,真实域,或者真实的秩序。如果说想象域和象征域是从正面去论述“他者”的话,那么,真实域则是从反面加以阐述。我们首先来了解什么是真实域,然后再回答关于“他者”的问题。
什么是真实域呢?由于真实域是拉康后期提出的一个概念,没有像想象域和象征域论述的那样明了,因此对于真实域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高宣扬认为,真实域就是
“现实”,是一种想象与象征交融后的变体。他说:“通过镜像阶段的认识活动,主体具备着某种识别能力,意识到主体本身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所认识到的形象,无
非就是客观对象的一种变形。拉康认为,这是主体的一种想象中的变形。然而,这并不是主体的任意想象产物,而是主体借助于呈现在主体面前的客体,即借助于
‘现实’本身的因素,又通过主体本身所具备的象征能力而想象出来的客体变形。拉康从这里引申出关于个体和人格的‘想象’、‘象征’和‘现实’三层次的学
说。”[23]而张一兵和严泽胜则认为,真实域不能等同于“现实”。张一兵说:“按照拉康的哲学逻辑和具体语境,Reel(Real)一词译成中文最贴切的还是‘真实’。一些论者将其译为‘实在’,容易将人错引到传统哲学中的物性实在论或非关系性的东西上去。也有少数论者竟然将‘real’错识为‘现实’。这正好把拉康的意思颠倒了,‘real’恰恰是超现实的”。[24]严泽胜也论述说:“拉康对‘真实’(the real)这一概念的用法严格区别于经验性的概念‘现实’(reality),真实是本体论层次上的概念。‘现实’是由想象域和象征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真实则是超现实的,也就是说,它不仅与想象对立,而且也处在象征之外。”[25]
那么,对于真实域的理解,哪一种见解更接近于拉康的原意呢?我们应如何看待?结合前面的论述和拉康的语境,我比较同意后者,即真实域不是经验中的现实,而是一种哲学层次上的“真”。因为《拉康选集》的中文译者褚孝泉,并没有区分Real与Reality,
而是把二者等同待之,都翻译成“现实”,这一错误我们通过对比就可以看到。在《拉康选集》的中译本中,褚孝泉这样翻译道:“这个笑话并不是无的放矢的,因
为它是要作出精神分析中从未有过的那些基本层次的分析,我们以以下的名词来定下了这些层次的基础:象征的,想象的和现实的。在分析的经验中现实常常是隐藏
在相反的形式后面的,但是要确定现实并不困难。比如说,它常常出现在我们习惯地以为是主动干预的行动中,但如果以此作为它的界限,那也将是一个错误。因为
很清楚,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分析者的自制,他的拒绝回答,也都是分析中的现实的一个成分。更准确地说,这个反面性因为没有任何特定的动机而是种纯粹的反面
性,在这个反面性中存在着象征和现实的联结。

6. 三界说的拉康的三界说

拉康学说的要义在于“三界说”,即他关于“想象界”、“符号界”和“真实界”的理论。“符号界”理论是拉康学说中为人们讨论得比较多的一部分,而他关于“想象界”、“真实界”的理论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三者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也正是基于其“三界说”,拉康对精神分析学从性质和内容上进行了划时代的重建。作者进而指出,拉康学说与社会理论的关系在于:一方面,他的“符号界”说与法国的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传统是相联系的,但他的关于“想象界”和“真实界”的理论又使他超越了这个传统;另一方面,拉康的学说在很多方面与批判的社会理论相得益彰,但他又与社会批判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为个人自由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总的说来,作者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去掉了拉康学说的神秘色彩;对后结构主义思潮中的其他人物的解释不仅仅分析其学说,而且说明了该学说为什么或在什么意义上与“后现代社会理论”有关。该书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进一步研究,更是中国社会学,尤其是社会理论的学术积累中的一个有益建树。

7. 给介绍一下拉康的言语学说和三界学说

拉康认为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 他将潜意识与语言统一起来:(1) 用能指/所指代替Freud的“物的呈现”(thing-presentation)/“词的呈现”(word-resentation)(2) 以语言学的隐喻和换喻机制代替潜意识的活动规律 (3) 潜意识可比拟于语言的话语或文本,其组成规律与语言规则(如隐喻和换喻等)类似。他认为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潜意识是我自己的他者。他提出两种言语类型:(1) 空体言语(empty speech):接受自我秩序,并对他人(other)——想象的对手——对话,通过他人主体被异化。
(2) 实体言语(full speech):对他者(Other)讲话,它超越了自我所遵循的语言,实的言语的主体即潜意识的主体——他者
当主体真正向着其潜意识中的他者讲话时,其言语对精神分析者、对其本人才是有意义的,这种言语才是有意义的言语。拉康的三界学说又称为主体三层结构说:1. 想象界
(1) 产生于镜像阶段,并继续发展进入成人主体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即发展至象征界与之共存。包括“幻想”和“意象(映象)”,“意象”就是潜意识的映象,它调整主体理解他人的方式。
(2) “想象”既可指映象世界,也可用作指称一种“误认”性质。想象秩序既是个特定的时刻或阶段(某种自恋式认同),也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主体内部(intrasubject)表为主题对自我的自恋关系;在主体之间(intersubject)表为主体间的相似关系。
(3) 自我产生于镜像阶段,它沿着虚构的方向发展起来,因而自我就是一种意象。(婴儿的自我技能是自我的理想,它属于想象的秩序)。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关键不是不让患者夫妻自己的意象,或为他人重塑一个更好的意象,而是设法使之认识其意象。
(4) 想象界是人的个体生活或人的主观性的领域,它在主体的个体历史的基础上形成,是我们的文化环境使个体形成其特征的所有的一切,它不受现实原则支配,而遵循视觉的或虚幻的逻辑,它是“妄想功能”、不现实的幻想综合。它是个体保持平衡、进行自我防御(ego defense)的手段。它既是一个阶段又是个过程;象征界对它有组织和指向作用。2. 象征界
(1) 象征界含三类秩序的象征现象:
① 逻辑—数学
② 语言
③ 社会与文化
它是由想象的主体向真实的主体的过渡。幼儿在象征界获得主体性(随语言的获得,意识到自我、他者与外界的区别;通过言语活动表达其欲望和情感)(2) 语言是先于主体的存在。主体的确立过程即是掌握语言的过程,它逐渐将儿童引进:“社会文化关系之中。人类主体通过语言形成,主体是言语/面对语言的主体。言语活动的报纸特征即对话性,包括说者与听者。言语不仅是信息的综合体,而且在说者与听者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3) 儿童必须通过自己对语言的掌握,才能将自己投入语言交际的网络(network),才能获得“我”概念。“我”是个人身份的一种标志,它证明自身主体性的确立,其前提是“你”“他”存在。(4) 进入象征秩序,人体自身也被语言异化了。语言的三种异化结果:
① 个体自己的符号化
② 作为说话主体的“我”和句子中作为主语的“我”的分裂
③ 潜意识经验秩序的产生
语言的介入,等于消灭了自身与自身之间的直接关系,而在语言中建立了一个理想的“我”。主体将自己从语言中分离出来,这一分离过程同时也是潜意识的形成过程。3. 实在界
(1) 实在界定义得很模糊,因它是绝对阻抗象征性的。
(2) 它不属于言语活动,故是难以表达、不可言说的。它似乎是超越主体之外的一个领域,不同于客观现实,它是种脱离语言的主观现实。它处于知的彼岸,在精神分析会谈中也几乎察觉不到。
(3) 它起着一种十分特殊的作用,即产生欲望对象。实在界是欲望的来源,它是永远在场(at presence)的或永远“在这里”。它是种生活机能,是主体支配不了的一种活动。它类似于Id,是本能欲望的范畴。

8. 一组名词解释,“荣格及其心理学”、“符号学”、“拉康”等

我看过了,感觉下面的还不大难理解,不知道跟网络比怎么样?

1、“荣格及其心理学”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是一个智力早熟的人,他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十几岁时就广泛阅读过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中世纪经院神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早期曾和S.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破裂。他的分析心理学因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的理论而声名远扬。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人从出生那天起,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已给他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这便决定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性。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它作出反应,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早已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集体无意识一词的原意即是最初的模式,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模仿这一模式。他曾对下面四种最初的模式作过详尽的论述。

一是人格面具。所谓人格面具,即指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

二是阿妮玛。这是男性心理中女性的一面。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要想使人可知和谐平衡,必须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性质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如果一个男人展现的完全是男性的气质,那他的女性气质始终留在无意识中,那么,他的无意识就有一种软弱、敏感的性质,所以那些表面最富于男子气的人,内心又往往十分软弱柔顺。有些男人则反其道而行之,过分突出阿妮玛以至显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有的甚至患上易装癖、恋物癖,或者成为富于女性气的同性恋者。

三是阿妮姆斯。阿妮姆斯是女性心理中男性的一面,它为女性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男性形象。那就是英勇强悍、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体格健壮。荣格认为对一个女性来讲,否认她的男性倾向,就是否认她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不幸的;但另一方面,一个过分强调男性特征的女性也同样是不幸的。

四是暗影。这是精神中最隐蔽、最奥秘的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人类就形成不道德感、攻击性和易冲动的趋向。暗影代表一个人的性别,同时影响着这个人与其他同性别的人的关系。他们往往把自己受压抑的暗影冲动强加到别的同性别的人身上,因而与同性别的人之间总处不好。唯有当自我与暗影相互协调和谐时,人才会感到自己充满生命的活力。

除集体无意识理论外,荣格还提出了人类心理类型说。他勾勒了八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种是外倾思维型。这种人按固定的规则生活,客观、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他们通常压抑天性中性感的一面,因而显得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冷漠无情。如果压抑过分,则会变得专制、自负、迷信,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一种是内倾思维型。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由于判断力贫乏而不愿社交。他们极端聪明却又不顾实际。发展过度就会变得顽固执拗,刚愎自用,不体谅别人,骄傲自大,拒人于千里之外。

一种是外倾情感型。这种类型的人以女性较多,她们理智屈从于情感,往往表现为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多愁善感,浮夸卖弄,过分殷勤,强烈地依恋他人但情感并不执著。

一种是内倾情感型。这种人文静多思,敏感忧郁,沉默寡言,难以捉摸,然而有时又表现得恬淡宁静、怡然自得,给人以莫测高深之感。

一种是外倾感觉型。这种人追求欢乐、善于社交、不断寻求新的刺激,他们头脑清醒但对事物浅尝辄止,他们情感浅薄经常沉溺于各种嗜好,具有恋态行为和强迫行为。

一种是内倾感觉型。这种人爱好艺术,沉浸在自我主观感觉中,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他们觉得外部世界索然乏味。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表现得较为沉静、随和,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思维和情感大都不够深沉。

一种是外倾直觉型。这种人异想天开,喜怒无常,见异思迁,好高鹜远,一个问题没解决又忙于解决另一个问题,不能持之以恒,由于情感转移快,难得知己。

最后一种是内倾直觉型。这种人往往是能产生一些新奇观念的梦想家,别人看他们不可思议,而他们自己却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被理解的天才。

2、“符号学”

法国的符号学研究,萌生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但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还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以后的时间。它的发展,得益于多种学科在二十世纪获得的重大进步。

首先,现代语言学是符号学获得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的主要依据。第一次把对符号的研究当作一门新学科提出的,是瑞士语言学家F·索绪尔(1857-1913)。他在其对现代语言学发生深远影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预言将有一门专门研究“符号系统”的学科出现,并为其做了初始的理论准备。他的继承者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1899-1956)通过其《语言学理论导论》和《语言论集》两本著述,为后来的结构语义学的建立奠定了认识论基础。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1902-1976)有关“陈述活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使得符号学借助于叙述主体的陈述来掌握意义成为可能,从而形成了话语符号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因此也就使符号学更靠近了言语活动的实际情况。

其次,文化人类学为符号学提供了部分研究对象。由于文化人类学与符号学都关心话语中影响个体言语的文化习惯(风俗,习惯,沉淀在集体的言语活动实践中的动因,等),所以它们在这些方面多有交叉。而对于主导话语的跨文化形式即叙事文形式的规律性研究,早在符号学介入之前就由文化人类学家们开始了,当然,这种研究也首先得益于语言学的理论启发。法国社会学家马塞·莫斯(1872-1950)曾系统地论述了价值物品与财富在社会的循环中的相互关系,从此,“社会性变成了一种系统,而在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我们可以看到衔接、等值和蕴涵关系”(列维-斯特劳斯评语)。列维-斯特劳斯本人也在这方面有非常出色的分析实践。杜梅泽尔(1898-1986)在《神话与史诗》中以相近的术语解释了印欧宗教中众神的“三种等级功能的意识形态”。于是,一种总的结构,在不考虑个别的情况下出现了,而在这种结构中,特殊的问题也在其中找到了它们的准确位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普洛普(1895-1970)1928年出版的《俄国民间故事形态学》,于六十年代初被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极大地推动了符号学的研究。格雷玛斯(1917-1992)就在其基础上深入而又全面地研究了叙事语法,提出了完整的既可用于文学叙事文又可用于社会叙事文的符号学理论。

最后,在哲学方面,符号学从现象学研究理论中吸收了其有关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的概念的大部分内容。符号学概念中的“意义显现”表达方式,就源自现象学的启发。这种表达方式,在感觉的范围之内于感觉主体与被感觉对象之间互为基础的关系之中,把意指形式的地位确定为可感觉的与可理解的、幻觉与分享的信仰之间的一种关系空间。格雷玛斯在《结构语义学》中明确地写到:“我们建议把感知确定为非语言学的场所,而对于意指作用的理解就在这个场所内”(第8页)。当然,符号学不能被看作是现象学的一个分支。符号学对于现象学的借鉴,主要得益于德国哲学家胡塞尔(1859-1938)的《现象学的主导观念》(于1950年译成法文)和法国哲学家梅尔洛-庞蒂(1908-1961)的《感觉现象学》(1945)。

还有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学这个的就一定知道它们的意义;就算不学,仔细的到别处查查也能看到比较通俗的解释。什么都到网络知道里面问,还一次性问这么多,没人愿意仔细回答的……

9. 拉康的精神分析四个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严厉批评偏离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拉康以他典型的玩弄文字游戏的手法,讽刺美国试图将精神分析变成一门实践科学的研究,是“无心理”和“周围心理”。英语“实践”一词experimental拆成两面半就成了“无心理”(ex-mental)和“周围心理”(per-mental)。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拉康视S.弗洛伊德早期著作《梦的解释》为精神分析的精华。他提出这样的理论:潜意识就其结构而言颇似一种“自然语言”;而作为一种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是通过重新捕捉具有一定含义的联想锁链来发现这样的自然语言。拉康在理论上强调语言学的一个例子,就是他对恋母情结的重新解释。他认为这个情结包括幼儿从形象阶段向多义性符号阶段发展的活动。婴儿的心理活动最初处于“镜子”阶段,就像溪流旁的奈喀索斯看见自己水中的映像一样。当婴儿获得语言和识别符号的能力时,该形象通过这些媒介,其意义就发生了变化。婴儿成了一个分裂的主体,潜意识成了“另一个”和另一种语言。

拉康的著作神秘、隐晦、富于技巧而有诗意,读来艰涩难懂。存在主义、新黑格尔理论和语言学理论都对拉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其后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难懂,因为他将拓扑学和数学,置于他的理论的中心地位。

A.斯通曾评论道:拉康成了法国知识分子中激进思想的中心人物,并对西方的文学和社会批评极感兴趣。他所使用的临床方法受到有关组织的精神分析学家的反对,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他有时只经过5-10分钟的谈话就结束诊治。然而,拉康反过来则攻击精神分析的协会组织,说它只是追求与维护它的会员们的“权威”。他宣称精神分析不过是对患者要求的一种“应召”,精神分析者只能对他自己具有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