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什么局面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什么局面

发布时间: 2021-03-13 20:44:05

㈠ 未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除学习心理等传统领域受到重视外,还呈现出如下新的发展趋势。
(一)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S-R范式向认知范式的转化,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引起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学习与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知识的接纳者,学习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主动构建过程、学习不是记录信息而是理解信息。而教学的重心也从课程转向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发展适合于各种学科的学习和思考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从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转变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所进行的教育与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关注更使教育心理学摆脱了50年代中期没落的局面。而教育心理学由于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而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
从此教育心理学不再单纯关注于学习的实质问题,而是关注于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关注教师如何促进这些认知过程的发展,对教学问题的关注,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促进了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从1969年加涅(Robert M.Gagne)等人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以来,教学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二)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也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相同教学环境的学生,其所能达到的成就是各不相同的,这就促使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去探求影响认知过程的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最近,沃尔勃格(H .L. Walberg)通过广泛的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寻找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发现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讨将是教育心理学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之一。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及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学习和教学具有重大影响,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已开始反映到教育心理学中,如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班杜拉(A .Ban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实验室转向教学实际,更加关注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得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策略与元认知问题就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热点与方向。特别是当前教育心理学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中.更是密切结合学习策略、教学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元认知理论,以期解决相关学科的教学有效性问题。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㈡ 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什么的局面。

现代心理学发展速度更快,出现了更多交叉学科,尤其以两条主线最为突出,一是神经科学的发展,二是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学科方向出现更细化的分支。先进的研究方法(从脑成像到统计学)越来越得到心理学家的青睐,跨文化的联合研究成为心理学的一道风景。
一、国际心理学发展状况
我们以当今美国心理学发展趋势为例来探视国际心理学发展的趋势。
1.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且各自有自己的研究优势领域,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不再极端,过去在心理学中基本没有地位的一些非科学主义的方法,如现象学研究方法或其他研究方法也有生存之地。
(2)重视过程研究,注重追踪(longitudinal)研究、干预(intervening)研究以及心理的内在过程。目前,心理学家们特别希望通过追踪、通过控制一些变量,观察分析结果、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心理活动的因果规律和找到有效的控制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他们重视个人深度心理过程研究,认为传统的心理学是个体间(between persons)的研究。这样就有很多个人内部的信息被忽略掉了,应当进行个人内部(within person)的心理研究。
(3)对心理统计的科学性有新的认识,在心理学领域发展了很多先进的统计方法。这表明心理学界对定量方法的看法越来越理性了。
2.研究领域
(1)遗传与环境问题之争重新出现。遗传与环境问题在80年代似乎沉寂。但是,1994年,心理学家理查德?黑恩斯坦和查理斯?默里发表了书名为《贝尔曲线》的著作,书中强调智商测验反映了个体的基本能力g。g能力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成功与否。他们还声称,美国白人与黑人的g智力并没有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民族的同化而缩小。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为了应对社会的反应,美国心理学学术研究会对此做出了回应。这一热点的出现与社会文化有关,西方文化是科学主义主导的文化,决定论的、终极的探究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前几年的克隆热、近两年的基因热,这都自然引导人们回到遗传问题。再者,美国虽然提倡文化多元,但种族歧视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
(2)基因研究引发了相关领域的研究。1999年,最引起美国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基因问题。有人宣称,人类基因的奥秘将彻底破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心理学家们对基因问题也渐感兴趣,开始从基因的角度讨论众多的心理学问题,不仅从基因方面研究智力问题,甚至也从基因角度研究社会心理学中的问题。
(3)心理健康领域进展迅速。心理健康是美国心理学最为关心的问题。1999年底,美国发表了《心理健康:军医处处长报告》,它是在分析3000个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后做出的。报告称,在美国,每5人中就有1人受到心理异常的影响。该报告也带动了若干的研究领域,如大脑活动过程的科学研究(其中包括开创性的大脑细胞内的合成神经化学活动);有前途的新兴心理治疗手段;美国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缺陷(如政府机构、私人机构、学校、监狱及其他部门)。报告认为,就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而言,心理学家更多地知道如何治疗,并认为没有单一的基因导致心理疾病,而是多种基因的变化、组合导致心理疾病。由于心理健康与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内在关系,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必然日趋严重。应当充分认识到,心理疾病表面上似乎是个人的,实际上是团体和社会性的,它不仅决定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比生理疾病更大地影响家庭和团体,甚至社会的良性运转。
(4)从进化的角度研究心理学问题。从进化论方面进行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明显。如在认知领域,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研究人的认知机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有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研究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从进化论的角度研究社会行为等等。
(5)跨文化研究成为趋势。随着美国社会越来越多地认同文化多元,心理学家更重视跨文化方面的研究。特别要提出的是,他们似乎对东方,特别是中国文化越来越有兴趣,一些重要的刊物,如《美国心理学家杂志》近几年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此外,在其他领域,心理学家们仍然重视自我问题,但是近来重视罪恶问题,也强调价值问题。有些心理学家提出,“价值”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因素。
二、欧美著名大学心理学教学特色
一般来说,世界著名大学主修、选修心理学的人数往往逾千。在美国,心理学更是第一大学科,其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学科领域之一。它不仅表现在心理学图书最丰富,读者群最大;还因为心理学是最重要的职业领域之一。
欧美著名大学的心理学学科发展趋于成熟,已经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先进齐备的配套设施,她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研究等方面有许多可兹借鉴之处。各著名大学强调心理学发展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兼顾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生物基础)和社会科学特性。
以Berkeley、Brown、Cambridge、Columbia、Harvard、Michigan、Minnesota、Oxford、Stanford、UIUC、Yale这些著名大学的心理学系为例。她们普遍的特点是课程设置齐全、专业系统全面、专业的划分细致,看重建立自我特色,如Brown的音乐与心理、睡眠导论;Michigan的关注本土问题的研究。既对现代心理学发展方向的敏感,反映前沿和趋势,如认知神经科学、决策科学、跨文化,又能发挥传统科目的优势。
教学研究方面表现为教学内容丰富,讲座、讨论和教授相结合,为本校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的平台,如Berkeley为学生滚动开课、Cambridge的跨系课程;各学校都非常注重方法和研究,强调学生的实验和独立研究能力,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运用。课程跨学科设计和科学的教学、研究理念为学科的发展打下基础,使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如Harvard的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和发展。
总之,这些著名大学的心理学系注重传统与前沿并进、科学问题与社会现象紧密结合、基础与应用百花齐放,点与面充分结合。一方面,强调自己的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方面,对国际科学发展方向十分敏感,能快速跟进。从各著名大学的课程设置来看,系列完整又有明显的倾向,与神经科学及相关学科交叉成为普遍趋势;教学上,专业化课程比较细化,强调方法和动手能力,这有利于学习的深入浅出;高年级和研究生课程有一定的学科交叉,对于掌握学科的前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心理学发展状况
1.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00多年来,心理学家对人类的心理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不仅丰富了对自身心理现象的本质规律的认识,还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进一步了解。有关人类的认知过程、心理的生理机制等研究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心理学在教育、医疗、工业、人口、军事、司法、航空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更是展示了它在实际应用中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心理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但由于旧中国积贫积弱,战乱不断,发展十分缓慢。
中国的现代心理学开始于清末创办的新式学校,在当时的师范学校里首先开设了心理学课程。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陈大齐出版了中国最早以心理学命名的书籍《心理学大纲》;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与此同时,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先后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我国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1951年正式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56年,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指导下,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制定了12年的发展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心理学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在工程心理学研究中引入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思想,教育心理学家对程序教学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在生物心理学和感知觉方面的某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水平。
由于历史原因,心理学曾遭受了两次大的摧残性的冲击。1958年,心理学受到批判。在“文革”期间,心理学遭受毁灭性打击。研究和教学被迫终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被撤销。建国后的初步繁荣阶段到“文革”期间完全停滞不前。在“文革”中,心理学被污蔑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必须“彻底砸烂”。撤消了中科院心理所和各大专院校的心理学教研室,停止开设一切心理学课程,广大心理学工作者下放劳动,有的被迫改行,有的遭受迫害。心理学的发展处于完全停滞状态。十年动乱后,心理学重获新生,逐步恢复并稳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心理学得到稳定、迅速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有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目前,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外,还有4个研究机构和17个心理学系,它们均附设在高等院校,其中大部分是在师范院校。约有5000名心理学工作者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先后与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心理学界建立了长期合作与交流的关系。1994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相继将认知科学和心理学列入我国21世纪领先发展的九大学科之一。1996年申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获得成功(2004年在中国北京举行)。2000年,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次大型国际性心理学大会——第16届国际行为与发展心理学大会。此后,2004年先后在西安举行了第17届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大会,在北京又举行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
目前,中国心理学会下属有11个专业委员会,共有2800名会员。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设有心理学专业的单位也从10多个发展到100多个,主要分布在师范类大学,少数综合大学和医学院校,个别其他专业类院校也设有应用心理学专业。
在2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心理学在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某些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心理科学的总体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199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科学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心理科学的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工业化国家。在发达国家,每百万人有大约500位从事研究的心理学家;在发展中国家,每百万人约有心理学家100名,而我国每百万人中只有心理学家3名,这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不相称的。
心理学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国内许多新的单位应运而生,逐渐形成强弱、新老合作互助模式,推动我国心理学向横向和纵向双轨道发展。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也得以进一步发展。这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性,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从学科专业划分来看,我国心理学发展方向分为基础与应用两大领域;从学科发展来看,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存在一定的交叉学科的渗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专业设置和建设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绝大部分建立的时间比较短。由于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实验场地)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基础不同,因而在心理学专业建设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尤其是近几年受大学扩招的影响,有些仅有10名左右专任教师的心理学专业,每年的招生规模却在60~70人,甚至超过100人。这种教学资源上的欠缺和招生人数过多的失衡状况,必然影响到专业培养质量。传统的专业设置重理论轻应用,不够细化,与现实需求的吻合程度较差,针对性不强。专业建设也缺乏清晰的标准和规范。
相应地,我们也存在教学中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忽视应用的现象。国内的课程设置普遍缺乏系统性,教材陈旧、本土性研究知识缺乏,各个专业方向发展不平衡。课程的理论性太强,没有考虑到现实的需求,与社会需要脱节。有的理论课程重复较多,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之间,需要调整。
二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这包括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师资力量在许多单位都是薄弱环节。有的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研究工作受到影响。有些课程的教师由于没有接受专门的训练,就按照教学参考书讲课,应该开设的实验课由于没有实验条件或者教师没有能力而无法进行实验课教学。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新近开办的专业,一些开办历史较长的心理学专业也存在这个问题。以生理心理学为例: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曾于1996年做过调查,在所调查的9个单位中,开设生理心理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仅有3个单位。现在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的已经比较普遍,但是能够开设生理心理学实验的单位仍然很少。
在人才培养上,虽然近十余年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仍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人才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素质有所欠缺,缺乏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不了新的社会需要,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既影响了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又阻碍了心理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三是教材建设和配套设施问题。
目前,国内的心理学教材陈旧,且数量非常有限。教材以编辑的居多,原创性的少;自编的多,引进外版的少;文字性教材多,系统配套少;教学内容还处在传统为主,新趋势为辅的阶段。图书情报系统和数据网络不健全。专业期刊种类少,分类不够细,不能反应学科的发展趋势。实验室建设上,一方面各单位和专业方向发展不平衡,已有的实验室在教学与科研上不能很好地兼顾,另一方面,现有资源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不利于联合开展研究课题。
2.未来我国对心理学的需求
纵观国际心理学和我国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对比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心理学教学特色,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以认知神经科学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为例,我国研究者在视知觉、注意、语言等基础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关注的成果。但总的说来,研究队伍还很小,研究手段也相对落后又不成体系,专业队伍的素质不高。这种现状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科学需求是很不相称的。因此,对于一些具有前瞻性、前沿性、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科学研究领域,我们迫切需要培养研究队伍、凝练总体研究目标,使我国的前沿基础学科研究在国际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促进我国心理科学事业的发展。
应用型人才,包括心理健康与咨询治疗、管理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教育信心理学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例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薪酬结构水平、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应激干预等重大管理决策,都需要管理心理学者的参与和指导;各领域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迫切需要心理测量学的介入。又如,从人类生活质量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类物质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需要会越来越强烈,其中也包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受我国国策的影响,独生子女教育成为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门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会大大增加。“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政府、学界所关注,也在被社会广泛接受。因此,心理的相关问题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之,21世纪的时代特点使我们需要大批的心理学工作者从事与心理相关的工作或者进入许多部门。心理学在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层面的研究以及在其它科学研究领域、生产领域的价值越来越大。
心理学研究队伍的壮大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资力量和教学、教法、教材和配套设施的支持。因此,要求心理学工作者从专业设置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开始,对心理学学科的教学和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

㈢ 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什么局面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凡是涉及上述范畴的研究,都是心理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理论,所以属于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在一些应用领域中所形成的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就是这种分支学科之一。人在生活、劳动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各种各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另外人们在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们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总之,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基础心理学。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活生生、有感情、有理想、有智慧的人组成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成就和弊病都是人的认知做成的!只有心理学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纠正人们认知的偏差,因此,它对人类生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心理学家能参加解决教育、医疗、工业、商业、军事等等各种社会问题。所有这些应用于具体领域中的心理学,都属于应用心理学范围,都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学科。人的身体和心理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这种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前一时期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以后的发展。最新的《心理现象全新解释·知觉生长模型》一书既是探究基础理论的,也是发展变化观点的支持者。书中介绍了人从胎儿到成年人各方面发展变化的情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不同,正是心理学应用领域不同的结果。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例如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影响世界一百多年,至今还在应用他的理论。所以,人类要掌握人类心理,必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当然,在具体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基础理论研究提供重大参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