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哲学的基本概念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学的基本概念

发布时间: 2021-03-13 09:44:19

① 什么叫哲学

哲学(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1)哲学的基本概念扩展阅读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② 康德哲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请教一下

感性:通过我们为对象所刺激的方式获得表象的能力(接受力).感性是我们的意识活动的一个特殊方面,它是认识能力的一部分:被动接受的能力(另一部分是知性).感性的先天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直观:直观的所指与感觉有近似之处,但有区别.感觉主要表示主观方面的感受,直观是直接与对象联系的表象.包括经验直观和纯直观.通过感觉与对象相联系的直观叫经验直观,而时间与空间的表象就是纯直观.

表象:凡意识到的、想到的一切都可以叫做表象

经验:经验是知性对感觉加工后的最初产物

经验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就要从感觉说起。感性受对象刺激,对象按照感性的形式时间和空间呈现为表象。

③ 1.什么是哲学它涉及哪些基础性概念如何理解这些概念

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即平时人们所说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在这两个方面中,前者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哲学的最高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这是由哲学的性质所决定的,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而物质和意思是人们最常见也最容易引起困惑的两种基本现象。

第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一派哲学的性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是根据对它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

第三,这个问题也是人们实际生活和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坚持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归根到底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密切相关的。





(3)哲学的基本概念扩展阅读: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存在和意识、物质和思维何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

第二个方面: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哲学

④ 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康德哲学框架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词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包含谓词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多是后验命题;但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领域,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存在这样的调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则是实践理性 。将之类推在审美中则为批判力 。
康德写了三本重要的书: 《纯粹理性批判》 讲人如何认识世界—真。《实践理性批判》讲人的伦理规则是如何—善。前者的对象是现象界,后者的对象是本体界。在现象与本体之间,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鸿沟,在鸿沟上架起一坐桥,使现象过渡到本体。这座桥梁,便是自然的目的性。它包括了美感—美。意即自然界藉著人主观的美感,过渡到其目的,即客观的本体。这包括美感的自然目的性,便是第三本书《判断力批判》的主要内容。

⑤ 什么是哲学,它涉及哪些基础性概念,如何理解这些概念

在现代,政治哲学形形色色,彼此有着根本差异。我们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概括为两派:即“不作正面回答”,我们把它叫做否定派;“正面回答”,我们把它叫为肯定派。否定派与肯定派仅仅类似于人为约定的定义。

⑥ 哲学的基本知识

哲学常识基础知识
1. 人类有史以来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3.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 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5.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6.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以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助于在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时,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助于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有助于搞好学习和指导工作。
7.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因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8.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第一,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0. 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1.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第三,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2.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13. 从主观方面看,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因素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
14.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句话,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5.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6.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其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17.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基本国情,意义十分重大: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18.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回答的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0.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历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它是科学的方法论。总之,在社会实践成熟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优秀传统思想长期积累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21. 学习唯物论,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的精神。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22.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3.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同时又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4.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在: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主观联系与客观联系;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
25.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6. 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倒因为果、倒果为因都是错误的。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27. 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8. 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其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29. 整体和部分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地位和功能不同;联系:一是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30.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不同: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1.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只有相对于它速构成的整体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任何部分离开了整体,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2. 理解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系统和要素的相互关系,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3.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4. 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是相对的。
35.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首先,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其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再次,人的认识也是一个又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36.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也不是倒退下降的变化,而是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都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7. 把握发展的概念要着重注意:第一,要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运动作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而变化则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决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二,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相反,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8. 三种判断新旧事物的错误:第一,有的人常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第二,有的人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有的人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而不从本质上、内容上去作深入具体的分析,常常被一些表面现象甚至假象所迷惑,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往往上当受骗。
39.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把事物如是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0.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共同特性是:首先,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的联系。
41. 唯心主义关于规律的观点:一种是认为规律是客观精神外加给事物的,规律不过是天命和神意的代名词;一种是认为规律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42. 规律和规则的区别联系: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忠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二是性质不同。规则使人们制定的,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它是主观的;规律则不能被修改、补充或废除,它是客观的。因而,切不可把二者混为一谈。当然,规律与规则也不是毫无联系,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指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43.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人们能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
44. 按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出发于实事,着眼于是,而用力于求。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45.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46.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47.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首先,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再次,不能把哲学上讲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48.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49. 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50.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51.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首先对自己要一分为二;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和贯彻***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不能变成一手,也不能一手硬、一手软。
52.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首先,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次,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再次,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53.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第三,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就必定要碰钉子、犯错误,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危害。
54.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不是各不相干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55.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56.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57.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8. 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59.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0.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6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62.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63.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4.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就要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第一,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个人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正确对待机遇、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其次,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坚持深化改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65.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又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66. 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于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第一,要坚持适度原则;第二,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第三,要重视量的积累。
67. 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第一,是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第二,是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里,还因为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8.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因为: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有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第二,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69. 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和途径。
70. 学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作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的分歧表现在:第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第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72.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基础知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努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一,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第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要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之,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正确的看问题、办事情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方法,不能把它当作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逐步树立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避免或减少失误,少走弯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考察人与物的区别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人们应该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第三,人类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3.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第一,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第二,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第三,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者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4.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首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其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⑦ 哲学的含义是什么

1、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

2、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3、词“哲”在华的起源很早,其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4、西学东渐哲学进入中国后,学界发生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其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5、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

6、哲学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研究世界的基本学科和手段。从历史的角度看,哲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哲学根本问题又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它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7、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8、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可以说:“道家的审美理论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精神。

9、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10、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西方哲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在美国哲学家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提到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哲学家像欧文,对马克思却只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的是从古希腊哲学到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其时间跨度包括马克思)。

(7)哲学的基本概念扩展阅读:

1、哲学源自人们的生活。空想不是研究哲学的方法,空洞的理论也不是哲学。真正的哲学是鲜活的,是实践和思考的结合,到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2、道家哲学是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为基础,展开以自然为义理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认识一个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著,道家哲学发展的社会哲学,认为社会的存在是个客体,人们是在其中生存的主体,所以应该要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

3、老子在总体上倾向治国方面,在人生观上,老子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由人生观和社会观扩展至宇宙论,提出“道”、“气”、“自然”等哲学概念。

⑧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概念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世界观:版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权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三、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世界的认识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是哲学,这种世界观是朴素的、自发的、未经论证的,将这些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加以分析、归纳、抽象、论证,形成理论体系,就是哲学。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