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细致心理学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细致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2-27 01:59:19

A.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点太多了,有没有细致一点的分类什么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网络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B. 关于心理学的详细介绍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心理学、健康等发生关联。如果心理学学的比较好,确实可以比一般人更了解人性。
研究领域包括:异常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应用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预防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等。

C.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描述心理学”怎么回答,要详细的!!!

我省去。 本能论: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先生提回出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答是天生的呃政治动物,本能的欲与他人接近,家庭和社会组织都是以这样的本能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麦独孤认为,先天的遗传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为。 生存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代表,人与人相互亲近是为生存。 社会酬赏与社会交换理论: 马斯洛的社会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依赖社会性酬赏的倾向。人之所以与人交往,是为了获得社会酬劳。 适宜唤醒层次理论: 心理学家赫伯1955年提出,适宜唤醒层次理论,来加以解释,每个人所需要的适宜刺激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亲和需求都有区别。

D. 心理学细致分类.

* 心理测量

** 信度 ** 效度

** 能力测验

*** 智力测验:智商,智龄,比奈-西蒙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丹佛发展筛选测验,墨跋量表,画人测验,雷特国际操作量表,班德视觉完形测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平佩操作量表,军队团体智力测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梅耶艺术判断测验等。

** 人格测验:儿童个性调查表,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爱德华兹个人爱好量表,显相焦虑量表,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渍测验,品德教育研究测验等。

霍尔斯特德-雷坦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 社会测量 * 个案研究 * 发展研究 * 跨文化研究

* 心理学仪器:速示器,实体镜,色轮,闪光融合器,棒框调节器,深度知觉仪,测听器,测痛仪,记忆鼓,测谎器,斯金纳箱,迷津,拉什利跳台等。

◆ 理论心理学

* 心理:心理活动范畴

* 意识:意识起源,意识流,无意识,心身关系,心身等同论,心物同形论,心身平行论,心身交互作用论,副现象论等。

* 理论流派:经验论,反映论,还原论,拟人论,反射学,反应学,定势理论,心理主义,唯心理观,生物学化,社会学化,黑箱理论,形神论,人贵论,知行论,习与性成等。

* 行为科学

◆ 普通心理学

* 感觉

** 感觉性 ** 感觉阈限

** 心理物理定律:韦伯定律

** 信号觉察论 **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 视觉:明视觉与暗视觉,视敏度,马赫带,侧抑制,特征觉察器,空间频率,闪烁临界频率,颜色视觉,色觉,色觉理论,自然颜色系统,孟塞尔颜色系统等。

** 听觉:听觉理论,听觉空间定位等。

** 嗅觉 ** 味觉

** 肤觉:触觉,两点阈等。

** 痛觉 ** 振动觉 ** 动觉 ** 平衡觉 ** 机体觉

* 注意: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稳定性,分心等。

* 知觉: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图形知觉,图形掩蔽,图形后效(倾斜后效,麦科洛后效,动觉后效),空间知觉(深度知觉-随机点立体图,大小知觉),生态光学,运动知觉(似动),时间知觉,言语知觉,可懂度,知觉学习,错觉,统觉,直觉等。

* 表征:表象,遗觉象等。

* 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意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识记(无意义音节),保持,再认,再现,回忆,追忆,遗忘(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记忆恢复,记忆的系列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蔡戈尼克效应,记忆术等。

* 联想:自由联想,控制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等。

* 学习

* 想象:纪想

* 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无意象思维等。

* 问题解决:问题空间,启发式方法,尝试错误,顿悟等。

* 决策

* 概念:概念形成,人工概念等。

* 理解

* 信息加工心理学:物理符号系统假设,ACT模型,平行分布加工等。

* 人工智能:

** 图像识别:模板匹配模型,原型匹配模型,“泛魔”识别模型等。

** GPS程序 ** EPAM程序

* 情绪和情感:情绪理论,情感两极性,情操,表情,心境,热情,激情,厌烦,恐惧,愤怒,应激等。

* 意志 * 意向 * 兴趣

* 动机:动机理论

* 需要:需要层次论

* 行为:刺激,反应,诱因,内驱力,定势,本能,运动(运动协调),动作(反应时,念动动作),习惯,行动,作业,操作,技能,活动等。

* 语言

* 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言语交往等。

* 阅读 * 理想 * 人格

* 个性:素质,能力(智力,智能-智力结构理论),认知方式,元认知,内化与外化,天才等。

◆ 生理心理学:功能系统理论,大脑皮层功能等势说,大脑皮层功能定位说,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大脑皮层联合区,丘脑-皮层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皮层非特异投射系统,基底神经节,小脑,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神经递质,反响回路,自发电位,诱发电位,感受野,割裂脑,自我刺激,昼夜节律,近日节律,利手,巴甫洛夫学说(条件反射学说,分析器学说,高级神经活动规律,两种信号系统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动力定型),摄食调节,饮水调节,性行为的生理基础,学习和记忆的脑机制,情绪的生理机制,运动的生理机制,睡眠,觉醒,遗传与行为,激素与行为等。

◆ 动物心理学:习性学(固定动作模式,印刻),行为的个体发生,社会生物学,动物交往,动物的智力等。

◆ 发展心理学

* 心理发展研究与理论: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成熟、学习与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与发展,认知发展阶段论,发生认识论,表象模式发展理论,人格发展阶段论,道德发展阶段论,复演学说,儿童学,游戏,模仿,印刻,关键期,自我中心主义,早期经验,亲子关系等。

* 个体发展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

* 儿童心理学:

** 动作发展: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抓捏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

** 认知发展:注意发展,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等。

** 个性发展 ** 独生儿童 ** 超常儿童 ** 低常儿童 ** 问题儿童 ** 缺陷儿童 ** 狼孩

* 少年心理学 * 青年心理学 * 成年心理学 * 老年心理学 * 毕生发展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实验社会心理学 * 应用社会心理学 * 教育社会心理学

* 商业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

* 法律心理学

** 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

** 审判心理 ** 作证心理

* 咨询心理学 * 跨文化心理学 * 民族心理学 * 宗教心理学 *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

* 理论学说

** 角色理论:性别角色,两性差异等。

** 归因理论:归因偏向

** 场论

** 认知相符理论 ** 认知失调理论 ** 一致性理论

** 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

** 平衡理论 **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 概念及过程:社会适应,社会化(内部化),社会知觉,人际知觉,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理论,合群,孤独),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自我(自我知觉),态度(态度理论,态度形成和改变,态度测量),信念,价值观,定型,宣传,交往,沟通(人际沟通,大众沟通,沟通网络),竞争与合作,利他行为,顺从,侵犯,旁观者介入与冷漠,替代体验,模仿,感染,时尚,暗示,偏见,流言等。

* 群体心理学:群体理论,群体思维,群体凝聚力,团体动力学,社会心理气氛,小团体意识,群众行为,群际关系,参照群体,集体,集体成员自决,价值定向一致,舆论,民意测验,领导,领导风格,个性消失等。

◆ 教育心理学

* 学习心理

** 学习理论:联想反射理论,联结理论,认知理论,联结-认知理论,学习的活动理论等。

**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 学习模型 ** 学习分类学说 ** 学习准备 ** 学习动机 ** 学习定势 ** 学习的强化 ** 学习测量与评定

** 学习迁移:经验泛化说,分析概括说,相同要素说等。

** 学习的方式方法: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指导学习,掌握学习,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学习竞赛,潜伏学习,过度学习等。

** 学习差异 ** 罗森塔尔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 ** 学习的心理卫生

E. 心理学入门必看的书籍

如果只是为了了解心理学基础知识,推荐如下:
基础:《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或者《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然后辅助的看看《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如果还像深造,就要看看分化的更细致的心理学书籍了:
《教育心理学》(张春兴的那本,我的书在同学那里所以没办法给您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您参考以下其他大陆版本的教育心理学,因为台湾那边有些名次和大陆翻译不一样)这个系列的《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也很好
《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都不错,尤其发展心理学的体系和国内的不一样,很有参考价值;
《社会心理学》建议您找本国外的看,因为国内的社会心理学大体呈3个流派不便与您从了解的角度把握,我个人觉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那本不错~
《生理心理学》(北师大那本就好了),因为身心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心理和生理的都要了解,而且是作为基础性知识,如果你有精力还可以看看人体解剖生理学中神经、内分泌等章节的知识;
如果想对心理学实验有点了解,可以参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如果您发现你对精神分析有兴趣,参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释梦》;
如果您还想深造,那么就要稍微刻苦一下了:
《实验心理学》(杨志良)《教育与心理统计》(张厚粲 徐建平)《心理测量》(记不清作者了。。。书在宿舍,不好意思)《认知心理学》(和上述实验心理学还有教育心理学那一个系列的,黑皮的),当然还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不过说实话测量和统计实在看不懂的话建议直接学习SPSS软件的教程好了。
至于心理咨询嘛。。。。这个。。。万千心理的那套不错(《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典案例》《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不过这些要求您对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等都有很熟悉的程度不然只能看看内容而已,而且还看不懂。。。
主题内容大概就这些了,零零碎碎内容的等您真正接触心理学以后自然就了解了

F.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有什么细致的区别

而管理心理学其实就是组织行为学,偏重于组织管理情景下如何应用心理学。
其实社会心内理学和管理心容理学有许多交叉的地方,简单来说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结合~~社会心理学更偏重与心理学,而管理心理学更偏重于管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G. 心理学包括哪些介绍详细点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中最重要的是普通、实验、认知、统计、心理学研究方法

H.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越详细越好

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实际上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
学心理学,有几个境界:第一个,体验到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并开始对此进行很好地理解和享受。二,由己推及到他人,开始体验别人生活中的各种息怒哀乐的感受。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同专业角度来说,更喜欢用以下方式表达:一,认识自己。二,悦纳自己。三,完善自己。
其实大家对于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不要局限在能不能看穿别人的思想,能不能调节自己的心情,最理想的境界是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享受人生。

I.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有什么细致的区别

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个不同分支

就象香港\澳门\台湾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是一样

一个是爸爸,另外两个是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