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文化社会学司马云杰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文化社会学司马云杰

发布时间: 2021-02-25 14:51:58

㈠ 中国文化

http://www.ccm.gov.cn/中国文化市场http://www.ccm.gov.cn/
http://www.chinaculture.net/
我想这几个应该还内不错容吧

㈡ 司马云杰的介绍

司马云杰 ,1939年11月生,河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文化社会学及文化哲学,以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

㈢ 中国文化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4)应变精神。(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㈣ (社会学)对比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

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自知"。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自强不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天行健、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见刘纲纪,有媒体报道,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责任和义务,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见庞朴。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侯,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人类社会的本质。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文化社会学》,注重"、"、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自由的。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依斯兰教、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人从那里来、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集中表现为?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地势坤;'厚德载物'?我是谁,因为它们都不能为科学思想所接受,这就是,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人的过去与未来,《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互联网技术。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致意于做人。(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4)应变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强调实行,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能问: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都没有发展前途、集团和人物、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3)崇德利用,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1)理性精神,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理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所以,"不能把'中庸'(4)天人协调,人们自觉自愿的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以上各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语言和文字上的优势,这在以前的帖子中都谈到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成为上帝的罪人,原子弹爆炸;。"中庸"观念。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见司马云杰;、"析万物之理",":《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再者;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参验"。",主张个体的感情;,知人论世,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㈤ 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的文章,不胜感激

由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充分发挥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

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越来越快地把人类推向了不可救药的死亡边缘。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调理出根治地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妙药良方。

我相信,人类的“后现代化”,一定是中国传统文化唱主角的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4)应变精神。(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见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摘编)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这一历史现象鲜明地揭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弄懂搞清问题。

一、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

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二、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三、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四、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三、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

第一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是人治经济,一切由政府统管,政企不分,按长官意志办事,乱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第三,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卢秀华副教、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

㈥ 司马云杰的主要作品

《盛衰论:关抄于中国历史哲学及其盛衰之理的研究》;
《大道运行论:关于中国大道哲学及其最高精神的研究(大道哲学全书) 》;
《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大道哲学全书 》;
《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谬及其超越的理论研究(大道哲学全书) 》;
《绵延论:关于中国文化绵延之理的研究(大道哲学全书) 》;
《心性灵明论:关于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 》;
《文化社会学 》。

㈦ 司马云杰的人物简介

司马云杰 1939年11月生,河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文化社会学及文化哲学,以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著述大道哲学,推本于天,反诚于性,以经大经,以立大本现从事社会学研究,1964年8月毕业于河南郑州大学中文系,1964年8月~1980年10月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1980年10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
已出版的著作有《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另外著有《文化社会学》《文艺社会学》《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等书。其中《文化社会学》获1987年度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一等奖;《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分别获第六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大道运行论》获第十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等。

㈧ 文化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名称

文化社会学
cultural sociology

研究产生、发展特殊规律与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
来源及演变 文化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名称,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P.巴尔特在《社会学的历史哲学》(1897)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只说到了“自然时代的社会学”,而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文化时代的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有两个来源:德国和法国的社会学;英国和美国的或。由于来源不同,涵义也不一样。主要有作为新的综合社会学和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两种涵义。
①作为新的综合社会学的文化社会学。主要形成于德国和法国,特别是德国。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出现了动荡和危机,当时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危机造成的,他们转向了文化研究,并重新确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神圣的日尔曼文化中心论破产了,德国社会学家不得不重新看待德国文化并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德国的形式社会学和法国.迪尔凯姆的“集团表象”社会学随之出现。
齐美尔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认为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点,它研究社会现象的纯粹形式。由于“纯粹”的形式比较抽象,不易把握,L.von维泽和以“关系”取代形式,称社会学为关系学。、、等人修正形式社会学、关系学,提出了以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社会学,这就是新的综合社会学。德国文化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类历史上不同精神状态的发展,O.斯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中,将人类历史上的高等文化划分为8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它们不同的情欲、观念及其生长、发展、死亡的原因;M.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1920~1921)研究世界六大宗教(孔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以色列教、犹太教)的不同伦理精神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等。因此,德国的文化社会学也可以看作是文化哲学或历史哲学。它虽然主要以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在舍勒的《知识社会学研究》(1924)一书中,文化社会学就包括知识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
迪尔凯姆以“集团表象”的概念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社会学。他的“集团表象”与广泛的文化概念很近似,包括集团意识、行为方式、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超越个人心理的,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应该以“集团表象”作为研究对象。
②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在由研究原始文化转向研究现代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步演变形成,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在现代中的应用及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特别是在美国,随着、移民等现象的出现,要求社会学“美国化”,也要求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点转向现代社会生活,从而促使美国的文化社会学的产生。在《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1938)一书中认为,只有深入研究每个民族的文化及其理想,并把不同的文化价值列入客观的研究,才能建立严格的科学。、R.H.洛维等也主张,社会学应该研究超有机体的文化现象,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的《社会变迁》(1922)是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研究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及其变迁的代表性著作,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是起源于文化,唯有重视社会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方可得到解决。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另一个来源是。在《文化社会学与民族社会学的领域和问题》(1934)一文中认为,文化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一般的文化,而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中特殊的文化,后者为前者提供研究材料,前者对后者进行综合研究。
英国的文化社会学起源于的社会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说:“科学的人类学应当知道它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审慎严谨的文化论。这个文化论应当包括比较社会学,统一所有的社会科学”。他还认为,科学的人类学是对各种文化作功能的分析,要“根据经验的定律”或遵守“功能关系的定律”进行。拉德克利夫―布朗在《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1935)一文中认为,任何文化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而主张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文化现象。他把自己的功能人类学称作“比较社会学”,认为比较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是功能的理论化。他着重研究文化的功能,因此,他的比较社会学也是“功能的文化社会学”。
研究内容 文化社会学研究的内容相当广泛,归纳起来包括:①文化的起源、积累、突变过程;②文化的产生、发展、分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③文化在时间、空间发展上的不同层面;④文化发展的社会系统的不同属性,如民族性、阶级性等;⑤文化的生产、分配、储存、传递及其应用;⑥文化传播、增殖、控制的方式及手段;⑦文化的冲突、分化、调适、整合过程;⑧文化变迁的动因、规律、周期;⑨文化与、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等的关系;⑩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还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世界文化的趋向等问题,其应用研究涉及经济发展、都市化、、青少年教育、科学技术发展诸多问题。
主要理论 19世纪以来,文化社会学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但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其对文化的本质及社会作用的看法,可以归纳如下理论观点。
①进化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从19世纪斯宾塞、等人的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的社会文化研究,到20世纪40~50年代新实证主义的文化社会学,都属于这种观点。斯宾塞认为,文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质到异质逐渐进化的。泰勒认为,文化的分布就象动植物的清单一样,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英国的A.C.哈登认为,人类的文化是平行发展的;德国的J.利佩特认为,一部文化史就是人类由低级野蛮状态向高级文明状态发展的历史。19世纪的文化社会学思想存在着简单的生物类比的倾向,到20世纪40~50年代,产生了新实证主义的文化社会学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L.A.怀特的“工艺决定论”。他认为,工艺的发展是文化进化的基础,其他因素是次要的。
②传播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文化圈派、英国传播学派和美国历史学派的一些民族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从社会因素研究文化的传播。他们把文化的产生归诸单一的、一次性现象,从历史人物、航海、战争等方面研究文化传播过程,把其他地方相同的文化现象归诸于传播的结果。主要代表人物有者、C.莫里斯等人,把文化看作是有意义的象征符号,把文化传播看作是个体互动或交互作用的过程。符号互动理论建立在相互理解的主观主义基础上,但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愈来愈走向社会文化结构过程的研究。它较之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文化传播理论,在对于研究文化的社会功能方面更具有社会学意义。
③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主要有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法国、英国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学派,以及40~50年代的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功能的需要,文化的本质在于维护,是一种价值工具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不同的文化功能构成不同的文化布局,文化的意义依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关联的思想,以及所有的价值而定”。的理论认为,文化是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J.杜威在《文化与自由》一书中说:“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样式,其组织的力量有它自己独特安排”;“不管人性的天然构成因素是些什么,一个时代、一个集团的文化在它们的安排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决定着任何团体、家庭、氏族、民族、教派、党派、阶级活动的样式”。由于结构功能主义者过分强调文化模式、体系的作用,忽视文化动态、变化的研究,到60年代出现了法国L.哥尔德曼等人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文化社会学理论,一方面研究文化在现实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研究文化发生的历史过程及其深层结构。
④心理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用人类心理说明文化现象的产生及其作用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的A.巴斯蒂安、英国的泰勒等早期文化人类学家,以及美国的、等社会学家的著作;20世纪初期,法国的迪尔凯姆、及美国的博厄斯等人的著作也有这种倾向。巴斯蒂安用“原始观念”解释人类文化的起源,泰勒用“原始信仰”说明人类原始社会低级阶段文化的形成。19世纪与20世纪初,用心理的观点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有民族心理学派、弗洛伊德主义者。弗洛伊德主义者罗海姆?盖佐认为,各种文化现象都是建立在“色情”、“性欲”基础上的,甚至连农夫耕种土地也象征着母性受精的行动。民族心理学派从个人心理出发研究民族文化的特性,从不同民族个体经验推导出民族文化模式。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文化社会学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属于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原始民族文化;文化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既研究原始民族社会文化,更侧重于现代各民族社会文化的研究;文化人类学也研究现代社会文化,但着重研究文化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不像文化社会学着重研究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文化人类学侧重于描述不同文化情境中人的行为,文化社会学侧重从不同社会文化结构中对人的行为给予说明。两者在涉及文化发展及功能的社会系统时是一致的。民族学主要研究民族的来源、发展过程、地理分布、文化发展及生活习俗等,还研究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关系或联系;当民族学家把民族看作是一个社会文化群体时,才可以算是文化社会学家或民族社会学家。民俗学只研究民间的风俗、禁忌,不像文化社会学研究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及社会功能,可以说是文化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意义 文化社会学研究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是:①有利于对文化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特别是当代文化社会学的发展吸收许多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多视角对文化进行研究,把握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及趋势,以便为社会生活提供各种参考;②人们的心理、习惯、性格、行为无一不和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加强文化社会学研究有利于促进文明的发展;③文化社会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对于各种的解决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视野。
参考书目
孙本文:《文化与社会》,上海东南书店,上海,1934。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济南,1987。

㈨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优缺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 "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4)应变精神。(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见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