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法学 » 历史哲学史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历史哲学史

发布时间: 2021-01-23 03:56:19

『壹』 历史哲学的内容简介

本书汇辑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多次演讲记录,由其高足爱华德版·干斯教授整理而成权。自问世以来,学术界公认为进入和研究黑格尔哲学系统的入门书籍;又因原为对应一般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而表述,故体例格式不必谨严深奥的高头讲章,照搬《哲学的传记史》作者鲁维斯所言,此书乃其“生平所读这类著作中最愉快的一部”,而占据全书篇幅甚多的例证解释,对于研究哲学不深的读者也是很熟悉的。
其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用一个截然新颖的观点来论列“历史”上各种主要事实,从而使人可能比较顺利地把握住黑格尔哲学的主导概念,再由此带动对该系统各个方面的深入认知。王造时先生的译述,复以平实雅正、忠实本义而著闻。名著名译,洵为一切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研究者必备经典。

『贰』 天作为哲学范畴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哲学经历了先秦、汉、魏、金、南北朝、隋、宋、元、明、清以及鸦片战争初期六个历史发展时期。

1、先秦是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确立时期,它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命题。

《易经》是系统反映春秋时期中国历史哲学思想的基础著作。它第一次系统地描述了人类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明确地提出了圣人创造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把中国历史哲学推向了发展的高峰。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范畴和“仁爱他人”的命题。

2、汉、魏、金、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发展到鼎盛,中国古代哲学得到发展和深化。特别是对天人关系及其历史走向的深入探讨。

西汉董仲舒创立的天本史观和魏晋时期的“玄学”,都对古代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长足发展。

3、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宋明理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学说,把中国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古代哲学进行了新的探索。

4、鸦片战争期间,龚自珍和魏源,面对封建统治的内部和外部问题,金文经学的三世说和变易史观,对社会和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并打开了中国现代历史哲学的前奏。

(2)历史哲学史扩展阅读:

哲学的诞生以来,一直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也就是表达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类和团体在意识形态方面,而且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和深化人类的哲学思考。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与柏拉图在哲学上的对立与斗争,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党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对未来欧洲哲学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代到明清,中国经历了不同的争鸣,汉代王充的神学目的论,南北朝时期风扇甄在神摧毁不朽的神化与佛教的神理论,唐代柳宗元对抗命运,而不是宋代新儒学思想,以及明清王夫之哲学逐渐(船)等等,中国封建唯物主义始终贯穿着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辩证法的斗争。

『叁』 什么是历史哲学

请参照如抄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最早使用“历史哲学”一词的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1765年出版了他的《历史哲学》一书。在伏尔泰看来,“历史哲学”就是寻求在其整体上理解历史、理解支配历史的那些原则及它可能隐含着的意义。伏尔泰认为,历史研究不应该只是堆积历史事实,它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理解高度。

『肆』 1. 西方历史哲学之父是( ).

泰勒斯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他认为万物由水构成作为西方哲学的故乡,古希腊还诞生过大批伟大的哲学家,如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伊壁鸠鲁等人。中世纪出现经院哲学,圣托马斯·阿奎那为其代表人物。“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Rene Descartes)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之后,西方哲学家更是人才辈出,洛克、康德、休谟、伏尔泰、卢梭、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等人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伍』 哲学和历史的关系

历史主义是一种方法。
通过历史的联系和变化发展来考察对象,这种原则和方法就叫做历史主义。
历史哲学是指一种学说。
一般的通史类历史书籍仅仅是历史而已,但历史哲学是用哲学方法写作的历史,即“用哲学方法写作的社会历史”。因此历史哲学类书籍既是历史书,也是哲学书。
有必要再说明的是,‘历史哲学’和‘哲学历史’也不同。
‘哲学历史’就是哲学史,即单独的哲学发展史。
但‘历史哲学’是整个社会的历史(只是用哲学方法写作的)。

『陆』 历史哲学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 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黑格尔与史诗诗人荷尔德林和客观唯心论者谢林同一时期就读于图宾根神学院。在深入观察了法国大革命的整个演进过程后,三人合作致力于对康德及其后继者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

黑格尔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精神现象学》。在世时出版的作品还有《哲学全书》、《逻辑学》和《法哲学原理》。其他有关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美学和哲学史的著作则是在他去世后,根据他当年演讲时学生所做的笔记汇编而成。

黑格尔的著作以其覆盖面之深广而享有盛誉。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来理解哲学的历史和我们身处的世界本身——在黑格尔,这个世界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历史的行进,其中每一个相续的运动都是为解决前一运动中的矛盾而出现的。”例如,他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西方社会中引入真正的自由。 但正因为是绝对的初次,它也是绝对的激进的:在革命消灭了它的对立面后,革命所唤起的暴力高潮无法自我平抑,结局是无路可去的革命最终自食其果——得之不易的自由自毁于残暴的恐怖统治。然而,历史总是在对过失的自我学习中前行的:正是这种经验,也只能在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一个由自由公民组成的既能行使理性政府的职责,又能实现自由、平等的革命理想的宪政政府才有可能得以出现。

在《历史哲学》的前言中,黑格尔阐述:“哲学表明,意识是存在于它无限多个概念之上的,也就是说,意识是存在于自由的、无限多的形态之中,而对立的抽象内省的形态只是它的一种反映。意识是自由的、独立存在的、有个性的,仅仅属于精神。”

所以作为单独概念的“意识”,由两部分组成,两者都各有无限多个“形态”,一部分是原则性的,另一部分是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反映,所以他又说:“通常意义上的意识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事物总体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对事物具体反应的抽象概念。” 他同时说:“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同,对事物的反应也不同,和原则性的意识有所偏移,但是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这种偏移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取决于他的正常状态,取决于他对上帝的尊敬程度。要了解这种概念的程度,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

所以,虽然黑格尔的语言很难懂,但他阐述了形而上学必须要研究每一个事件中的命题和反命题如何联系的机制,因此必须要比较每一个历史事件中的例子和它们的原型,了解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 黑格尔对人类社会抱有一种有组织性和目的论的观念,他的著作语言丰富而难懂,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非常令人迷惑。不仅如此,他的观念和现代知识界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个人权利的观念也正相反。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柒』 什么是历史哲学有没有历史哲学

我想应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种说法

『捌』 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类社会以往的一切内活动领域及容其过程。因而 ,史学和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和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哲学为史学提供世界观 (历史观 )和方法论 ,史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史实的依据。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它为史学提供了世界观 (历史观 )和方法论 ,西方古典史学的萌芽和优良传统以及中世纪史学的发展充分说明 :有什么样的哲学 ,就有什么样的史学.

『玖』 历史哲学的绪论

这次演讲的题目叫做“哲学的世界历史”。那就是说,并不是从世界历史作出一些普遍的观察,再从世界历史的内容举例来阐明这一些观察,而是世界历史的本身。为了对于本讲的性质从开始就能有一种明白的观念起见,我们必须先行检查关于研究历史的其他各种方法。观察历史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一)原始的历史。
(二)反省的历史。
(三)哲学的历史。
(一)关于第一种历史,只要举出一两位著名的历史家,便可以给人一个确定的典型。例如希罗多德、修昔的底斯和其他同样的历史家们。他们的叙述大部分是他们亲眼所看见的行动、事变和情况,而且他们跟这些行动、事变和情况的精神,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他们简单地把他们周围的种种演变,移到了精神观念的领域里去,这样外在的现象便演成了内在的观念。诗人以同样的方式,运用他感觉中的资料造成他的观念。当然,这些原始的历史家也利用别人的报告和叙述,因为一个人决不能耳闻目见一切的事情。不过他们只把这些资料当作是一种组合的元素,这和诗人受赐于已经成立的语言文字的遗产,又是同样的情形。历史著作家把飘忽的片段联系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宝藏在泥摩息尼神庙之中,使它们不朽。各种稗史、民歌、传说都不能列在这种原始的历史里面。这些稗史、民歌、传说所表现的历史的意识还在朦胧的状态,所以它们属于观念朦胧的民族。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民族,是已经知道他们是什么,和他们在做什么的民族。当真看见的和可以当真看见的现实,是有坚实的基础的,而产生这些稗史和诗歌的那个飘忽模糊的成分,它是没有坚实的基础的,等到各民族的个性发达成熟,这些稗史和诗歌在历史上的权威就不能存在了。

『拾』 何为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是一个与历史学有关的哲学分支,旨在探讨历史的模式与意义、历史学的性质与方法、历史写作的结构与规律等问题。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历史哲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思辨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批判的历史哲学)、叙事的历史哲学。

思辨的历史哲学以及分析的历史哲学(批判的历史哲学)

“历史”一词具有两层含义:实在的历史,即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历史学家的研究本身。对应于这两个层次分别产生了思辨的历史哲学以及分析的历史哲学(批判的历史哲学)。
思辨的历史哲学试图在历史中发现一种超乎一般历史学家视野之外的模式或意义,可视作历史学的形而上学;分析的历史哲学致力于弄清历史学家自身研究的性质,可视作历史学的知识论[1]。前者在中国大陆史学界一般被称为历史理论,而后者则被称为史学理论。
思辨的历史哲学对应于自然哲学(对科学探讨对象的哲学研究);分析的历史哲学对应于一般而言的科学哲学(对科学活动本身的哲学研究),并的确受到科学哲学的影响。
思辨的历史哲学研究以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汤因比等为代表,然而正如对自然体系的哲学研究或宇宙论之类已然过时,历史悠久的思辨的历史哲学的光彩也日渐黯淡。相反,分析的历史哲学则随着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1951年)的发表而逐步成为西方历史哲学领域的主流。

叙事的历史哲学

及至晚近,海登·怀特的《元史学》(《Metahistory》,1973年)进一步引发了历史哲学的叙事转向(语言转向),催生了叙事的历史哲学。与思辨的及分析的历史哲学不同的是,叙事的历史哲学受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将历史写作作为研究对象,以求获得对历史著作结构与规则的理解[2]。其极端倾向则视历史写作为文学创作,将历史著作等同于文学作品。因其与现代历史哲学的显著差异及与诸后现代理论的关系,叙事的历史哲学往往也被归入后现代主义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