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本前言 » 百喻经引言全文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百喻经引言全文

发布时间: 2021-03-12 07:11:43

A. 与儿期早行喻文言文翻译

《与儿期早行喻》原典
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儿闻其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既至彼已,身体疲极,空无所获,又不得食,饥渴欲死。寻复回还,来见其父。父见子来,深责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何不待我?空自往来,徒受其苦,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设得出家,即剃须发,服三法衣①,不求明师谘受道法,失诸禅定道品功德,沙门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虚作往返徒自疲劳,形似沙门,实无所得。

《与儿期早行喻》注释
①三法衣:一是僧伽胝,梵文Samghati,系三衣中最大的,所以称为大衣,此衣由许多布条缝合而成,所以又称杂碎衣、复衣,凡入王宫、乞食、说法时,须穿僧伽胝。二是郁多罗僧,梵文Uttarasanga,系上衣,由七条布制成,所以又称七条衣。三是安陀会,梵文Artanvasaka,系下衣或内衣,又称五条衣。

《与儿期早行喻》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夜中对儿子说:「明日与你一道到那村落去,有些东西想去索取。」儿子听了,至次日清晨,竟不问父亲索取什么,独自直奔那儿去了。到了那地方,身体疲惫极了,却一无所获,又吃不着东西,饥渴得要命。随即又往回跑,来见父亲。父亲见儿子回来,训责道:「你这愚痴的人,没有智慧,为何不等等我?空空地来回跑,白白地受饥苦,被众人嗤笑!」
凡夫俗子也是这样,倘若得以出家,就剃除须发,穿上三类法衣,却不向明师谘询道法,失掉了种种禅定道品的功德,沙门应有的妙果都失掉了。就如那个愚人一样,空佬佬来回跑,徒然受疲劳,外形虽似沙门,其实一无所得。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B.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的翻译

1、原文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2、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3、出处

出自《百喻经》

(2)百喻经引言全文扩展阅读

1、寓意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2、《百喻经》简介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

《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C. 《百喻经》引言疑问

原典
闻如是①:一时,佛在王舍城②,在鹊封竹园③,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④三万六千人俱。
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
答曰:「亦有亦无。」
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
问曰:「人从何而生?」
答曰:「人从谷而生。」
问曰:「五谷从何而生?」
答曰:「五谷从四大⑤火风而生。」
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
问曰:「空从何生?」
答曰:「从无所有生。」
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
答曰:「从自然生。」
问曰:「自然从何而生?」
答曰:「从泥洹⑥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
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问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
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答曰:「众生甚苦。」
佛言:「云何名苦?」
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
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⑦,悟须陀洹果⑧,复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⑨

译文
以下这些是我亲耳从佛听闻的:那时,佛居住在王舍城,在迦兰陀竹园和众多大比丘、大菩萨及天龙等八部众神总共三万六千人聚集在一起。
这时法会中有五百学习《吠陀》的青年婆罗门,都从座席上站起来,对佛说道:「我们听说佛道洪大玄深,其他诸说没有能及得上的,所以来这儿请教几个问题,深切希望佛为我们宣说。」
佛说:「很好。」
青年婆罗门便问:「世界是存在的还是虚无的?」
佛答道:「也是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婆罗门问道:「如果世界现今是存在著的,却为何说是虚无的?如果世界现今是虚无的,则为何说是存在著的?」
佛答道:「生者说是存在著的,死者说是虚无的,所以说成也是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婆罗门问道:「人是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人是从五谷中产生出来的。」
婆罗门问道:「五谷是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五谷是从地、水、火、风中产生出来的。」
婆罗门问:「地、水、火、风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是从空而生。」
婆罗门问:「空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
佛答道:「从本无自性的因缘而生。」
婆罗门问:「本无自性的因缘从何而生?」
佛答道:「从自然而然的状态而生。」
婆罗门问道:「自然而然的状态从何而生?」
佛答道:「从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而生。」
婆罗门问道「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从何而生?」
佛答道:「你们今日问的事情为何这般深入呢?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是不生不死之道。」
婆罗门问:「佛进入这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没有?」
佛答道:「我还没有进入。」
「若是这样,怎么能知道那无为的状态是常乐的呢?」
佛说道:「现在我反问你们,天下众生是苦还是乐?」
婆罗门答道:「众生很苦。」
佛问道:「为何说众生苦呢?」
婆罗门答道:「我们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所以知道死苦。」
佛说道:「你们眼下还未死,也知道死苦。而我见到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所以知晓这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是常乐的。」
五百青年婆罗门心开意解,求佛让他们受持五戒,进而悟得须陀洹果,便又坐回原席,听讲如故。
佛说:「你们好生听著,而今我为你们广说种种譬喻。」

注释
①闻如是:释典多作如是我闻。如是,指结集之时这经是这样的;我闻,表示亲自从佛处听闻而得。又,如是还有表示信顺的意思,信,那么所说的道理就顺,也才能进入佛法的大海,从而有大收获。
②王舍城:即《大唐西域记》卷九所称的曷罗闍姞利呬城(Rajagriha),这座城在频婆沙罗王时已经奠基,阿闍世王时进行扩建,并迁都于此。繁华异常。佛教徒的第一次结集就在此城举行,佛陀也常住在此地,因而是佛教的一个圣地。此城故址在今印度东北部比哈尔城(Bihar)西南约十五哩处的腊季吉尔(Rajgir)。
③鹊封竹园:即迦兰陀竹园(Kalanda-venuvana)。迦兰陀是王舍城的长者,曾将一座大竹园施给外道,后来改信佛法,便驱逐了外道,以园奉佛。这是天竺僧园的嚆矢。
④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此神身体凭嗅香而长养),五阿修罗(此神常与天帝释战闘),六迦楼罗(金翅鸟神,以龙为食),七紧那罗(歌神),八摩睺罗伽(大蟒神)。
⑤四大:指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⑥泥洹:即涅盘。意译作灭、无生。原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
⑦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⑧须陀洹果:脱去凡夫的意识,初步进入圣道的法流,所以也叫预流果。
⑨这段引言《丽藏》阙,今据宋、元、明三藏补入。

解说
这则引言涉及到世界的本质、人的源起、四大元素、空、泥洹之类的问题,问题的提法和内涵具有浓厚的婆罗门思想色彩,即寻求著宇宙之所以形成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竭力面对现实,试图了解现实。问题环环相扣,渐次进入佛教教义的核心——泥洹,从而显示了要寻求的并不是事物的源起和本质,因为一切都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原因,这样,事物就没有自性,没有质的规定性。人执著于其中的某一端,都必然是一种妄见,诸种烦恼也由各类妄见而生。认识到这一点,便烦恼消散,欲望湮灭,入和平宁静之境,出离了生死轮回,处于不死不生之道。佛陀的学说战胜了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各派学说,这是由于他不去追究事物的原因,而是致力于给烦恼的心带来安宁。
引言借助于问答,正面阐述了佛陀的观念,含摄了《百喻经》的要义,此后的一连串譬喻则自反面去破各种妄见。引言中对诸类问题的回答型式,可参见本经第五十八则<二子分财喻>说及的四种论门。

D. 你们说,《百喻经》好看吗

1.百喻百喻,以百个左右之故事以喻经历。

2.《百喻经》是一部愚人的传奇。

3.书中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火上验金子的成色,另一个人偷了一块,藏在布里,结果烧过的金子把布给引燃了,不但偷藏的金子败露了,自己的布也烧掉了,以此来喻剽窃佛经的行为。(思考ing。。。。。。)

4《百喻经》就是这样,笑话着笑话,又觉得自己就是笑话。

5.老师借给你就是说,你有不足一面,希望你在中考前能全面认识自己,改正自身的毛病,我认为这个老师很不错。

6.不要心虚,老师借给你书就说明他对你这一次中考取得好成绩抱有很大的希望,不只是这些,还有对你未来的希冀,做一个勇于自我批评、剖析的人。

7.这本书是好书,语文老师是好老师(废话ing。。。。。。。)

E. 愚人食盐翻译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

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原文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出处:《百喻经》——古天竺·僧伽斯那

(5)百喻经引言全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本书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所集。书末有作者的后记六颂。颂后记云:“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鬘》竟。”《痴花鬘》当是本书的原名。宋元明藏本第一喻前有序品三百余字,说佛在王舍城鹊封竹园,为异学梵志五百人说此经,与僧伽斯那跋颂不符,显然是后人所加。

译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

他于南齐建元初(479)来建业,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并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甚为有名,中兴二年(502)寂于止观寺。

F. 百喻经的介绍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G. 佛家经典《百喻经》共有多少篇比喻故事

《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

H. 百喻经 入海取沉水 译文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长者的儿子,到海中打捞沉香这种木料。过了一年,才打捞了一车,并把它运回家。他把沉香木拿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过了许多天,他都没能卖出去,感到很疲劳厌烦,十分苦恼。他看到卖木炭的,都很快地将木炭卖了出去,便想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运到市场卖掉,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世间上的愚人也是这样,本来按照佛教里的各种修行方法,努力精勤地修行,希望得到佛的果位,因为难以达到,便退失菩提心,想不如去修声闻乘法了生死,证阿罗汉果(从而失去了很大的功德利益,乃至背了很大过失)。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不知道是不是啊!!!!!!!

I.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从前,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请他吃饭,愚人觉得菜的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又加上一些盐。愚人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很少就如此美味,何况多了?”愚人他没有智慧,就只吃盐(不吃菜)。(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9)百喻经引言全文扩展阅读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字词翻译

昔:从前

闻已:听罢

益:增加

所以:表原因

缘:因为

口爽:味觉败坏

道理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返"通“反”,是通假字,意为“反而,反倒”。

J. 百喻经,骆翁俱失的译文

是驼瓮俱失

原文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复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宜持禁戒,防护诸恶。然为五欲,毁破净戒。既犯禁已,舍离三乘,纵心极意,无恶不造。乘及净戒,二俱捐舍。如彼愚人,驼瓮俱失。

翻译
从前有个人,先是在瓮中盛了谷子。骆驼伸头进瓮中吃谷子,过后伸不出来了。如此,这人很是忧恼。有一位老人来对他说:“你不要愁啊!我教你怎样弄出来,你听我的话,必定能快快弄出。你应斩掉它的头,自然可出来了。”就采用了他的话,以刀斩头。既杀了骆驼,又破了瓮,如此愚人,世间所笑。
凡夫愚人也是这样,一意向往正觉,志在求得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果,那么,就应该受持禁戒,防止种种恶行,然而为了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享受,毁破了净戒。既犯了戒,又舍离三乘,纵心极意,无恶不作。三乘和净戒,两样都丧失了,如那个愚人一样,骆驼和瓮都失掉了。

寓意
1对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不能不作自我分析和判断,缺乏主见。
2不能不懂装懂,好为人师。
3做事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