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代寫 » 斷舍離原創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斷舍離原創

發布時間: 2021-02-27 00:56:27

㈠ 明道最近演了個什麼節20151目錄

《這就是生活》
《人民日報》海外版:《這就是生活》是消費狂歡中的極簡主義嘗試
2015-01-09人民日報海外版浙江衛視這就是生活

每周四晚22點,相約浙江衛視中國藍,大型戶外真人秀小樣《這就是生活》,與你不見不散!

「為什麼物質愈加豐富,中國人卻愈加不快樂?」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人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消費主義的狂潮,但是他們所感受到的快樂和幸福卻並沒有因此而增多。

在這樣的環境下,電視節目《這就是生活》顯得愈加具有特點。這檔由浙江衛視聯手上海千足文化主打「回歸極簡生活」的戶外真人秀在登陸浙江衛視之後,迅速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首集播出後獲得34城0.678,50城0.618,收視率榮登當晚自辦節目冠軍寶座。

相較於其他同類真人秀設置殘酷任務、挑戰明星體能極限的做法,《這就是生活》接地氣的風格顯得格外富有觀賞性,「極簡主義」的生活主題更引來大批的擁躉。

「自我救贖」式的節目靈魂

正如著名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1970年時在其著作《消費社會》中就預見性地指出,「報刊雜志、電視網路、所有的大眾媒體——基本上也就是你的生存背景——都在引導你購物。」

在整個2014年,隨著電視產業與電商的結合逐漸深入,琳琅滿目的綜藝節目成為了商業推廣的一個埠。雖然能夠為節目贏得更多的商業回報。但是具有如此功利性和目的感的環節設定,不但會破壞節目的體驗感,還將影響公共電視台的社會功能。

相較《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無論是和諧的關系還是競爭的關系——《這就是生活》將創意的重點置於另一個時常被人忽視卻又在現代社會至關重要的議題上,那就是「人的自我救贖」。

為了成功實現議題,《這就是生活》在最大限度上脫離物質的牽絆,讓參與者把自己放在審視和反思的目光里。節目中的五位明星,總共只能攜帶20件物品,要在12天的時間里,完全拋棄平日精緻繁復的生活方式,回歸最為簡約原始的生活狀態下,達成「既成功生存,又獲得精神愉悅」的雙重任務。

實際上,《這就是生活》從原創和研發之初,便處處體現了一個追求市場包袱和社會相比表面上所可能遇到的風險,製作方同樣看到了這樣一檔原創節目所具備的優勢和靈活度。原創節目形式,不僅避開了斥巨資從國外購買節目版權的現象,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投資的有效使用率。

一檔富有價值觀優勢的節目也同樣符合電視節目的製作規律,其中敘述性是重中之重。對於綜藝娛樂節目的「可視性」而言,節目敘事常常為「王」,因為較之於諸多其他因素,節目敘事是最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因素,對觀眾而言它是最為直接的牽引力。敘事的「跌宕起伏」還是「平淡無奇」,直接決定著觀眾的注意力是否能夠持久而主動地保持在這檔節目中。所謂「用遙控器投票」,敘事是否可視,是對觀眾最為直接和最為有效的「拉票」。

值得注意的是,《這就是生活》的敘事主題有優勢。12天的時間,數位明星只能攜帶20種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在類似於「荒島」的生活條件下生存,這種「魯濱遜式」的生存故事主題,只一眼便常常會勾起人類一種基本的挑戰自身的慾望。此類敘事主題的設置,在中國電視綜藝娛樂內容生產中,是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

極簡主義升華粉絲經濟

對於平日習慣舒適生活的藝人來講,從節目第一期開始,他們就明白要完成全部《這就是生活》的錄制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

事實上,在所有的明星真人秀節目中,明星的存在不僅是保證基本收視率的必要需求,也是加速傳遞節目思考和內涵的關鍵「引爆點」。他們既是飽受矚目、光環加身的偶像人物,也是有著共通情感的普通人物。他們的身體力行將會以加速度的方式和規模感染觀眾群體。

正是利用了粉絲經濟的共振作用,《這就是生活》最核心的「斷舍離」生活哲學得以抵達電視機前的觀眾。這也是節目的創新——在主題的設定上,《這就是生活》有了實質性的突破,產生了更加觸動人心的力量,那就是令觀眾將感知的觸角從「他人」身上轉向自己的內心。

在整個節目中,明星嘉賓首先面臨的是「什麼東西是必須品」,這也是每個人在「斷舍離」時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對於一個人來講,當你不得不留下或者放棄一些物品的時候,也是對自己生活重心和生存需求的再次評估。在嘉賓白客眼裡,已經成為人類肢體延伸和信心獲取主要渠道的手機則是必不可少,而長於野外生存的明道則會干練地做出實用選擇。

這種最真實的生活狀態似乎是激發人類潛能的理想環境。不過,當《這就是生活》的節目宣傳負責人表示,節目的目的不是為了極端的限制明星嘉賓對物品的使用,而是希望通過對於自己過往生活的「斷舍離」,體會生活的真相和本質。

因此在節目設定中,節目組特別強調了嘉賓可以使用任務環境中本身就存在的物品,來幫助自己完成任務,而這些物品基本就是當地最基礎的必需品,一邊是完成任務的必需品,另一邊則是按照自己意願留下來的物品,究竟哪些才是無用之物,對於明星嘉賓而言會是第二次的心理沖擊。

極簡生活的美好也出現在節目中,完成了「提問-探索-回答」的閉環。第一個變化或許就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隨著錄制的推進,明星們對生活也有了別樣的感受。

在影視劇中演繹了不少「富太太」、「嬌小姐」的王琳和韓雪,還在臨睡前促膝長談。「如果是拍戲,遇到這樣的劇組條件,我們都不一定會來。可現在心境不一樣,反而覺得還挺好玩的。」韓雪說,「原來生活中有很多趣味和驚喜,只是我們沒有發現它。」

以上內容來自明道吧

㈡ 如何擺脫卡奴生活

曾經的我,是個卡奴。別誤會,這里的「卡」不是信用卡,而是會員卡。去年年末收拾家裡,發現自己積攢最多的,除了衣服,就是五花八門的會員卡,品類涵蓋了電影院、飾品店、美容院、酒店、超市?名目繁多,數不勝數。這還只是實體卡,現在很多商家更新換代,搞出了電子會員卡,我數了一下,自己七七八八的卡片加起來也得有四十來張了!

然而這些當時頭腦一熱辦理的會員卡,真的有用嗎?我仔細查看了一下,發現裡面一大半在初次辦理過後,就再也沒有用過。所謂的「會員優惠」,成了一道擺設。

不僅如此,辦理會員卡之後,我的消費習慣都發生了變化。

為了享受會員價,進店先掃特價商品。

沃爾瑪超市、屈臣氏或者優衣庫等店鋪,每個月都有自己的會員日,為了會員日的優惠,每個月我都會抽出時間去這些店逛一圈,看看哪些東西在打折,看到特價商品,就忍不住剁手買了一堆回去??事後想想,並不是什麼必須要買的東西。

會集中時間刷劇,浪費時間。

現在的視頻網站也學得「聰明」了,為了賺錢,他們開始在會員制上下功夫。想要搶先看一些熱播劇,或者想跳過廣告,就得辦理會員。我覺得一年的會員費太貴了,因此通常只在某個自己想看的熱播劇連載期間買。

於是,悲劇來了!買了視頻會員,總覺得不能浪費了會員的價值,於是會在這個月內把自己想刷的劇都刷掉,甚至犧牲周末時間整天窩在家裡看看看。想想真是可怕,為了刷劇自己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為了湊單,買根本不用的東西。

購物網站的會員制通常會打出這樣的標語:「會員買299元即送XX」,為了那點蠅頭小利,我通常會湊單,湊單的又都是一些數額不高但很雞肋的東西,買回來也用不到。

為了攢會員積分,陷入消費「無底洞」。

有些商家的會員不能打折,但可以贈送積分,積分又可以兌換商品,我在便利店就干過這事。為了兌換喜歡自己的一款杯子,在便利店的消費直線上漲,其實呀,我消費的那些錢,早就夠我在網上買好幾個同款杯了!

??

相信跟我有過同樣經歷的人不在少數,辦理會員之後,我們看似是省錢享受了優惠,其實是被會員卡「套路」了,花錢更多了。那問題來了:我們為什麼這么熱衷於辦卡呢?

貪便宜當然是最大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體驗:越是接近某一個目標,我們就越是不惜一切花費接近去完成它,這是心理學家Clark Hull提出的理論「目標趨近效應」(Goal-Gradient Effect)。放在會員卡上也是如此,當我們辦理了一張會員卡後,我們就越是想要利用它,以求達到利益最大化。商家就是利用我們的這種心理,不斷誘惑我們買買買。

某年在上海一個學校考試,我在網上就近訂了一家酒店。其實這家酒店我之前從來沒有住過,甚至都沒有聽過,只是因為距離最近而已。到店後,我發現酒店的會員價比自己在網上訂的還便宜,遂咨詢櫃台小姐怎麼享受會員價。

櫃台小姐很熱心地跟我推銷他們家的會員卡,並告訴我20元一張,全國都能用。我想想錢也不多,頭腦一熱,就買了一張。後來每次出差,我都會預訂他們家的酒店。哪怕這家酒店住宿體驗沒那麼好,哪怕並不是每次都離我出差的地方最近。

這有點類似於養成游戲,商家提供了點數、積分、等級等作為目標,刺激我們的購物慾,我們則為了這個目標不斷打怪升級,支出更多的錢。摩根士丹利的調研報告就發現,Prime會員購物次數是非會員的4.6倍。

我們樂於為會員花錢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追求身份感。

早期的會員制洋溢著濃厚的貴族氣息。1872年在舊金山建立的「波希米亞俱樂部」(Bohemian Club),會員包括了美國總統里根、老布希、小布希等,它每年向每位會員收取1萬美元的會員費,加入這樣的會員,意味著找到了階層歸屬感和更高質量的社交。

這樣的情形同樣適用於當代社會。前年12月份,星巴克在天貓售賣星想卡,看到1999元的限量版金屬黑享卡時,我還笑著跟周圍人打趣:這么貴,哪個傻子會買呀?結果第二天看到新聞,第一天就售罄了。我問身邊一個買黑享卡的朋友,這種明顯忽悠客戶的會員卡,你咋還買了?結果他滿臉得意地告訴我:那可是全球限量2000張!

我瞬間就了悟了。會員卡除了「優惠打折」,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畢竟在中國,消費得起星巴克,也算是過上了某種「小資」生活。似乎有了這張星想卡,你就跟別人不一樣了,你更高級、更懂生活品味。試問哪一個自詡「中產階級」的人能拒絕得了這種誘惑?

說了會員卡這么多「坑」,那我們就不要辦理會員卡了嗎?

也不一定。

某些時候,會員卡能讓我們充分享受「特權」。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超市,會員費一年高達150(有些地方甚至有260),為什麼還是很多人辦理?原因之一就是山姆超市可以免費停車,而且東西比一般超市便宜得多,唯一的不足是需要批量購買。但對於需求量很大的家庭來說,山姆超市是非常劃算的,因為每年光省下來的停車費都抵得過會員費了。

再拿屈臣氏來說,一張會員卡好處多多,不僅可以享受4—5折的會員價,積分還可以直接抵現。屈臣氏還和其他品牌、商鋪合作,會員卡優惠涵蓋了「吃喝玩樂」各領域。尤其在生日月,經常覺得自己開了掛,能拿到雙倍積分,非常適合一些消費水平不高的學生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完全是經濟學家所說的「理性人」,怎麼做到充分享受會員卡的優惠又不被會員卡「套牢」呢?一年的實踐下來,我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第一,謹防會員卡名義的推銷。

如果說大型超市和商家向你推銷會員卡是為了誘導你消費的話,那街邊小店就有點「坑蒙拐騙」的性質了。我朋友跟我講過一件事,她某次逛街被路邊的促銷小姐以「免費美容」的名義拉進了店鋪,在美容過程中工作人員會試探性地問她需不需要更好的化妝品。等她做完美容,工作人員突然稱,剛才的化妝品用的都是最好的,不免費,然後報出了一個極高的價格,又趁機說辦理會員卡可以打折,我朋友只好花200元辦了一張,還多交了幾百元的美容錢。

還有更惡劣的,有些美容院在誘導你辦理了幾千甚至上萬的會員卡後,老闆直接跑路了,這樣的新聞在媒體上屢見不鮮。所以奉勸大家在街頭遇見會員卡推銷時,一定要多長個心眼,最好直接拒絕;就算辦理會員卡,也要選擇正規大型的店鋪。

第二,明確自己的消費需求,量力而行。

上面已經說過了,會員卡並非越多越好。有時候,盲目地辦卡只會消耗我們的時間和金錢。在辦會員卡之前,不妨問自己這么幾個問題:辦理這張會員卡的成本有多大?這張會員卡能給自己帶來哪些好處?自己一年用到這張會員卡的機會有多大?三思而後行,就不至於那麼沖動。

以全家尊享卡為例,某天我去全家買包子,收銀員向我推銷全家尊享卡,好處聽起來頗多:開卡免費送咖啡1杯、免費商品券1張、5杯買一送一咖啡券、每周三消費25返5元?我仔細一琢磨,開卡就要100元,還不能用來消費;關鍵是我一日三餐都在公司食堂解決,去全家的機會屈指可數,尊享卡雖好,卻並不適合我。這么一想,我就拒絕了辦卡。

第三,做好記賬,及時清理不需要用的會員卡。

某家調研機構曾做過一個統計,1個會員手裡至少還有另外7張會員卡,而只有7%的人最後會正式注銷一張會員卡。如果是一些不需要交年費的會員卡也就罷了,不用了就丟在一邊,也沒有什麼損失;但有些人辦理了會員卡後,會綁定自動扣年費服務,萬一會員卡成了雞肋,會員費倒是一筆沒少交。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記賬的重要性。記賬最大的好處就是有「錢」的概念,每一筆消費自己心裡都清清楚楚。下載個網易有錢App,每周或者每月分析自己的賬單,如果發現了「無用又花錢」的會員卡,及早停掉。

以上就是我擺脫會員卡卡奴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年關將近,我建議大家整理一下自己這一年來辦理的會員卡,看看哪些根本用不著了,早早「斷舍離」;哪些是不怎麼用還要交年費的,趕緊停掉;最重要的是,下次再辦理會員卡,謹慎考慮,不要盲目消費。

原創聲明:本文由網易有錢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多謝合作。

㈢ 抖音粉絲多了 怎麼賺錢

抖音粉絲多了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賺取收益:

1、做微商,當你有足夠的粉絲時,回你可以在答推特主頁上的微信上評論你的商品,這樣大眾就可以知道並出售它。

2、接廣告,當粉絲多小有名氣之後,會有商家過來找你合作推廣,這個時候就可以接廣告賺錢。

3、開直播,抖音在最近的一次更新中,增加直播功能,這樣有一定粉絲量了就可以通過直播來賺錢。

4、包裝信息類、資訊類、培訓類課程來變現,抖音的流量大,上面有很多粉絲,對知識類產品或是信息類產品比較感興趣,所以就可以通過此類視頻賺錢。

(3)斷舍離原創擴展閱讀:

抖音主要功能

抖音實質上這是一個關注年輕人的音樂短片社區。用戶可以選擇歌曲,並將其與短片匹配,形成自己的作品。它類似於小考秀,但不同之處在於顫音用戶可以通過視頻拍攝速度、視頻編輯、特效(重復、閃光、慢動作)和其他技術,而不是簡單的嘴對嘴式,讓視頻更有創意。

抖音賺錢賺錢的方法,只要你能弄清楚你賬戶的用途,兌現你的產品或型號,然後繼續輸出高質量的視頻內容,明確你的目標,並專注於潤色,你可能會在抖音中得到好的結果。

㈣ 東君西賢各相離,千百回首不徑一,再期來生情一致,婉得今世斷舍離

原創啊
首句與末句重字了。二,三句字韻用錯了。

㈤ 如何更好的做到斷舍離

「斷舍離」是日本人提出並現在非常流行的現代家居整理方法。

斷=對於那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不買、不收;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遠離物質的誘惑,放棄對物品的執著,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不要想丟掉這件東西很可惜,或者因為還能用而覺得扔掉很浪費,這種觀念對於收納和感情都毫無益處,真正應該考慮的而是「這種東西是否適合你」。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而「斷舍離」正是幫助你在「自己和物品」之間做出抉擇的好方法。 不是「因為還能用所以要留下」,而是「因為是我使用的東西,所以要珍惜對待」。 如果你不扔掉不要的東西,戀愛也好、人生也罷,都無法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斷舍離」的終極含義就是要徹底以自己為主體,過去、未來都不重要,我們擁有的只有今天和現在。 丟掉不舍和執著之後,你就會有種前所未有的輕松感,如沐春風。而且在進行「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選擇能力」也能得到鍛煉。

丟掉不要的男人和愛情,丟掉不舍的想法和悲傷,你會遇見你真正需要的伴侶,活出更真實的自己。 當你持有的物品越少,越容易做出選擇。選擇越多,越難抉擇。在你做「斷舍離」的時候,最重要的東西會越來越清晰的浮現出來,你也會變得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斷」是說不買不需要的東西,「舍」是說舍棄沒用,但人們總是陷入「買買買」「扔扔扔」的惡性循環中,讓自己更累。人首先要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對很多東西的追逐,並不是源於需要,而是因為隨波逐流或者世俗虛榮,所以陷入了對物質的迷戀中,讓自己身心負累。

要清楚「斷舍離」的核心應該是「斷」,就是遠離不需要的東西。

㈥ 斷舍離最喜歡的句子

1、啟動自動整理的機制 斷舍離把身體上的這種自動化系統歸為「相」,徹底地進行了斷舍離,打做出舒適的生存環境後,自己也就成為完全可以信賴的自己了。到了這個階段,人就自然而然不會再允許房間出現亂糟糟的情況了。維護住所與生活的舒適已經變成了理所當然、自動化的事。 必要的東西在必要的時候一定會獲得,與之相對的就是不懷疑和樂觀。 ----山下英子

2、人類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讓人變得快活是讓一切變好的先決條件。我們很容易讓自己隨著別人的心情起伏波動,讓自己陷入別人的引力圈。其實不應該這樣,應該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裡來。 ----山下英子

3、斷舍離在行為上要先學會「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東西全部扔掉。 舍的秘訣,就是完全地以自己為中心,並且以當下為時間軸。因此, 1、在考慮物品是否應該被留下時,思考的主語是「我」,而不是物品。 2、將與物品的關系比作人際關系,選擇對當下的我來說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級別是只選擇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歡的東西的階段。 掃除: 分為收拾,整理,以及表現為掃、擦、刷的打掃。 ----山下英子

4、斷舍離的任務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費掉的這一切。 ----山下英子

5、斷舍離的觀念:
■物品因為「我要用」而存在,所有留在家裡的東西,都必須是「現在需要用的」 ■留出30%的空間,人才會有收拾的慾望,物品才能完成新陳代謝,能量才能暢通無阻。■生活要留有餘裕,人才能徹底釋放自己的內部力量,才能神清氣爽,輕松自在。 ----山下英子

6、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盡管放手。 ----山下英子

7、「可惜」不是不用扔孩之發變一是的赦免令,要水軍了都么變一且對物品的愛惜比看出情,國再多這走天它成為物品循環的原動第主眼。 ----么變一下英子

8、在斷舍離么實對,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能不事便還七成。她四實所以的在可比留出里國成空間,是樣吃覺起於成為這那要後下聲人有把它收拾整齊的慾望和心情,空出來的說的里國成空間和說能成為物品出入的通道。 ----西別下英子

㈦ 看到這樣一段話,有人能幫忙解讀么懸賞之高望原創

  1. 你不需要的,就不要.2如果你不需要但是有了的東西,處理掉.3不要對物質太過迷戀,也就是不要貪心,見什麼要什麼。4生活要獨立,感情呢不要浪費給不需要的人,換句話說就是要理智獨立生活,做人。******大意就是這樣子。。說的粗魯點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不要貪戀物質錢財。不要花心或者自作多情。。(*^__^*) 嘻嘻……希望採納拉,沒功勞也有苦勞。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