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代寫 » 宋代寫詩講理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宋代寫詩講理

發布時間: 2021-01-24 04:14:31

『壹』 宋代詩歌出現變化的原因

宋詩是在唐詩抄的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又自具特色。宋代詩歌依時間先後可以分為六個不同的發展時期。雖然其成就不如唐詩﹐但對後世的影響仍然很大,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六個時期分別為:沿襲期、復古期、革新期、凝定期、中興期、飄零期等。

唐詩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占據了最光彩的一頁。宋詩在繼承唐詩傳統的基礎上,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宋詩和唐詩相比,也有創作風格的不同。

(1)唐詩善於言情,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的方式出之,以情韻取勝;宋詩則多喜說理,尚議論,以理趣見長。

(2)唐詩多以強烈的激情去感受現實生活,重視生活感受的直接抒發和描寫,顯得渾厚博大;宋詩多以冷靜

的態度去體察客觀事物,「以方學為詩」比較喜歡用典,書卷氣較濃,顯得委曲精深。

(3)唐詩語言流麗;宋詩則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詩中,結構手段,敘述方法和語言風格具有散文化傾向。——常識文學篇。

『貳』 為什麼詩會在宋朝衰落

詩歌方面,宋代注重抄反映社會現實,題材、風格傾向於通俗化,這種趨勢最終形成了與唐詩大異其趣的宋詩。詞是市井文化的產物,它的產生和發展,與都市經濟的繁榮和市民文化的興起關系密切。城市和商業的繁榮,促進了市民階層的不斷壯大和市民文化的興盛。雖然詞在宋代許多文人眼中依然不如詩那樣崇高庄嚴,但它已經贏得了與詩並駕齊驅的文學地位。北宋詞的境界進一步得到擴展,從題材到形制,從作家到作品,在意境、形式、技巧等方面詞的創作達到巔峰狀態,成為與唐詩並稱的奇葩。

『叄』 唐代詩歌與宋代詩歌的差異性表現是什麼

我覺得唐抄宋詩詞的最大區別,是襲朝代所帶來的不同感悟。中國歷史上興盛的是漢代及唐代。 因此,一般唐代詩人抒發的是贊美亦或是歸隱生活的恬適(也有比較例外的:可能是不得志,不被重用。) 不過相比下,逆境中的宋代,詩人們大多是抒發自己愛國之情,就如文天祥呀。可能有一種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哀。 至於在體例上的不同,那也是必然的。文體也是在不斷進步的。不過,我覺得,一切都因基於詩人的不同感慨。時代造就詩人,而詩人映射了那個時代歷史,多少摻雜著一些自我的思想感情。 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一些。

『肆』 宋代詩詞的特點是什麼

宋詞的形式有以下特點:

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詞牌)。一般說,詞調並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

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段或分段較多的是極少數。

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5、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

詞是詩的別體,它最初是配音樂唱的。詞的特點在於它是長短句,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

宋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詩和詞都屬於韻文的范圍,但詩只供吟詠,詞則入樂而歌唱。

它始於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後有同名書籍《宋詞》。

(4)宋代寫詩講理擴展閱讀:

宋詞的風格:

1、婉約派風格:

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由於長期以來詞多趨於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

2、豪放派風格:

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以後,由於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

『伍』 為什麼唐朝寫詩,宋朝就是詞了

1、中國古代詩歌整齊劃一的格律詩發展到中唐達到巔峰狀態(代表詩人是杜甫),因為其形式上的詩美空間已經被唐代的大詩人挖掘而所剩有限,因此唐末五代中國的格律詩向雜言詩發展,形成一個對整齊劃一而導致形式有些僵化的格律詩的反撥,而最終定型為「詞」這一雜言詩體制形式。

2、事實上,從中唐開始,唐詩就有向日後的宋詩演變的趨勢。而宋詩的許多特徵,都可在杜甫、韓愈的詩中找到濫觴。從整個詩歌史來看,宋詩正是唐詩發展的必然結果。唐詩與宋詩,本是一脈相承的。

3、宋詩同樣自具特色。文學史上提到宋詩,有時是作為宋代詩歌的簡稱,有時則指某種與唐詩相對的詩歌風格。宋代詩歌依時間先後可以分為六個不同的發展時期。雖然其成就不如唐詩,但對後世的影響仍然很大,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5)宋代寫詩講理擴展閱讀:

宋詩特點:

一、「以文為詩」

關於宋詩的特點。一般認為最主要的是議論化、散文化。「以文為詩」。唐代個別詩人如韓愈等已開其端。

二、理趣

與宋詩議論化相關的還有另一個特點:理趣。所謂理趣﹐指寄寓在詩歌形像中的人生哲理。宋詩理趣形成的文化根源主要不是理學。而是佛門的禪機。宋詩中最富有理趣的幾首代表作品﹐多出於理學形成之前而哲學思想自成體系的王安石、蘇軾及其追隨者黃庭堅﹑陳師道之手。

三、此外﹐兩宋詩壇還有兩個前所未有的特點:

1、詩歌派別的出現和形成風氣。

2、「詩話」作為一種詩歌批評方式的產生和流行。宋詩多流派,當與佛教宗派思想的刺激以及政治上黨爭紛繁的原因有關。

『陸』 宋代說理詩有哪些

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內渠那得清如容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

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百葉盆榴照眼明,桐陰初密暑猶青。

深深重幕度香縷,寂寂高堂聞燕聲。



洗滌炎埃宿雨晴,井梧一葉報秋聲。

氣從緹室葭莩起,風向白蘋洲渚生。

秋 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蘇軾的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柒』 宋朝有木有寫詩的人

宋朝詩人很多的,比較著名的有:
1、蘇舜欽(1008—1049),字子美,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人,遷居開封。北宋詩人。詩與
梅堯臣齊名,風格豪健。
2、張俞,生卒年不詳。字少愚,號白雲先生,益州郫(今屬四川)人。北宋詩人。
3、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水(今屬江西)人。北宋
詩人,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

4、李覯(1009—1059),字泰伯,建昌軍南城(今屬江西)人。世稱盱江先生,又稱直講先
生。北宋哲學家、詩人。
5、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宋代政治家、文學
家和思想家。王安石變法的推行者。
6、王令(1032—1059),字逢原,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北宋詩人。以教書為生。詩風奇崛
豪放。
7、張舜民(約1034—1100),字芸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治今陝西彬縣)人。
北宋詩人。官至吏部侍郎。
8、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文學家。官到中書舍人。擅長散
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9、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書畫
家,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

10、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
人。北宋詩人。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是江西詩派的開創者。

11、道潛(1043—1102),字參寥,俗姓何,本名曇潛,賜號妙總大師,杭州於潛(今浙江臨
安)人。北宋詩人。
12、晁沖之,字叔用,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北宋江西詩派詩人。
13、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屬江蘇)人。北宋詩人。與黃庭
堅、秦觀、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
14、吳濤,字德劭,崇仁(今屬江西)人。北宋詩人。
15、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治今安徽鳳台)人。宋代詩人、
詩論家,曾作《江西詩社宗派圖》。
16、汪藻(1079—1154),字彥章,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宋代詩人。高宗時任翰林學
士。
17、劉子翚(1101—1147),字彥沖,號屏山,一號病翁,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北宋哲
學家、詩人。朱熹曾向他問學。
18、秦觀(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
人。也擅長詩文。為「蘇門四學士」之一。
19、曾幾(1084—1166),字吉甫,號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南宋詩人。陸游曾
向他學詩。

20、李綱(1083—1140),字伯紀,邵武(今屬福建)人。南宋主戰派大臣。
21、陳與義(1090—1139),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南宋詩人。詩出於江西
詩派,而自成一家。
22、蕭德藻,字東夫,號千岩老人,閩清(今屬福建)人。南宋詩人。

23、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一生主
張堅決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排擠,愛國熱情卻始終不變。
24、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南宋詩人。官
至參知政事。詩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25、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學者稱誠齋先生,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南宋詩
人。他的詩自成一家,人稱「楊誠齋體」。
26、林升,生卒年不詳,南宋士人。字夢屏,平陽(今屬浙江)人。大約生活在孝宗淳熙年間。
27、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28、徐璣(1162—1214),字文淵,一字致中,號靈淵,晉江(今屬福建)人,自其父時移居
永嘉(今浙江溫州)。南宋詩人。「永嘉四靈」之一。
29、趙師秀(?—1219),字紫芝,號靈秀,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與徐
照、翁卷、徐璣並稱「永嘉四靈」。
30、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溫州樂清(今浙江樂清)人。南宋詩人。「永嘉四靈」之一。
32、雷震,南宋詩人,生平不詳。
33、戴復古(1167—1248),字式之,號石屏,台州黃岩(今屬浙江溫嶺)人。南宋詩人,江
湖派重要作家,曾師從陸游。
34、葉紹翁,南宋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屬浙江)人。其詩屬於宋朝後
期的「江湖派」,尤其擅長七言絕句。
35、劉克庄(1187—1269),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官至工部尚書、龍
圖閣直學士,謚文定。江湖派最大的詩人。

『捌』 古典詩歌發展到宋代出現了何種意義上的新變化

詩歌發展到唐代,迎來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時間里,回留下了近五萬首答詩,獨具風格的著名詩人約五、六十個。
詩發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輝煌燦爛,但卻自有它獨特的風格,即抒情成份減少,敘述、議論的成份增多,重視描摹刻畫,大量採用散文句法,使詩同音樂關系疏遠的新變化。供參考。

『玖』 宋代的是什麼詩

宋代詩歌在繼承唐詩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上有所開拓創造,出現許多優秀詩人作品,形成許多流派,對元、明以後詩歌發展有深遠影響,在清代更引起了尊唐、宗宋之爭。可見在古代詩歌史上,宋詩是繼唐詩而取得顯著成就的又一高峰。
宋詩的成就 ①宋詩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上,都有新的開拓和創造。宋詩比之唐詩,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會黑暗和表現統治階級內部政治斗爭等方面都有所擴展;特別在民族矛盾異常尖銳劇烈的歷史背景下,詩中所抒發的愛國主義精神比唐詩更熾熱和深沉,成為南宋詩歌的基調。在藝術旨趣和風格上,則主要向思想、顯露、精細方面發展。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評:「詩有詞、理、意興」,「本朝人尚理而病於意興,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楊慎《升庵詩話》卷八說:「唐人詩主情,去《三百篇》近;宋人詩主理,去《三百篇》卻遠矣。」今人錢鍾書《談藝錄》說:「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雖然褒貶態度不同,而指出「理」、「思理」為宋詩特點則同。重情韻者往往含蓄,重思理者則較顯露。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凡例》說:「唐詩蘊蓄,宋詩發露,蘊蓄則韻流言出,發露則意盡言中。」吳喬《圍爐詩話》卷一亦指出唐詩重比興,因而「其詞婉而微」;宋詩重賦,「其詞徑以直。」翁方綱《石洲詩話》卷四稱:「唐詩妙境在虛處,宋詩妙境在實處。」宋詩又追求精細。《石洲詩話》卷四又說:「詩則至宋而益加細密。蓋刻抉入里,實非唐人所能囿也。」頗有見地。所謂「細密」、「刻抉入里」,一方面指宋詩對客觀事物的描摹刻畫,趨於求新、求細,形容盡致,纖微畢現,與漢魏六朝唐詩的渾成凝重各異其趣。如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評蘇軾詩「情與事無不可盡」,就是一例。另一面指宋詩對用典、對仗、句法、用韻、聲調等用工更深,日臻周詳。如劉克庄《江西詩派小序》中評黃庭堅:「會粹百家句律之長,究極歷代體制之變,蒐討古書,穿穴異同,作為古律,自成一家。雖隻字半句不輕出,遂為本朝詩家宗祖。」即指出黃詩在句律、體裁方面的窮極變化。與上述數點相聯系,宋詩又呈現出議論化、散文化和以才學為詩的傾向,則對詩歌藝術的發展造成好壞兼具的影響。②宋代產生了許多傑出的和優秀的詩人。宋代詩人如梅堯臣、蘇舜欽、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在中國詩歌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和唐代的一些重要詩人相比,各有特色。他們以自己的優秀詩篇,贏得了後人的稱賞。其中特別是蘇軾和陸游,人們是把他們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相提並論的。他們的詩歌作品,在某些方面具有典範的意義。③宋代產生了數量很大的詩歌作品。宋詩流傳至今的,估計要超過《全唐詩》數倍,已知的詩人,估計有8000人左右。宋詩不僅數量大,而且其中確有大量的好詩。那些傑出的和優秀的詩人留下了大量的好作品,即使一些並非特別負有盛名的詩人,也往往有佳篇流傳。宋代的詩歌經過了長期的各種探索,一般說來,詩人們都很重視學習唐人,有的偏重模仿,有的力求在學習中創新。前者如宋初的九僧,南宋後期的四靈詩派等;後者則更為普遍,呈現出爭奇斗艷、推陳出新的局面。因此,宋詩中流派較多,各種流派之中也常常有發展演變,詩歌的風格也因之豐富起來,不斷地產生出大量好詩。

宋代詩
宋詩的發展 嚴羽《滄浪詩話》曾論到宋詩的流派。一直到清初,研究宋詩的人,大都著眼於流派的演變。而在流派演變之外,同時注意歷史發展變化的,始於全祖望《宋詩紀事序》。他講了宋詩的「四變」:一變是仁宗慶歷以後;二變是在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崛起之時;三變是在四靈派出現以後;四變是宋末。清末民初的陳衍,編選《宋詩精華錄》,仿照唐詩,分宋詩為初宋、盛宋、中宋、晚宋四期。他在第一卷開始時說:今略區元豐、元祐以前為初宋,由元豐、元祐盡北宋為盛宋,南渡為中宋,四靈以後為晚宋。他在全祖望「四變」說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較為合理。
參照陳衍的分期法,可分宋詩為四個時期。第一時期為北宋前期,即從北宋開國到英宗(960~1067)末。第二時期為北宋後期,即從神宗到北宋(1068~1127)末。第三時期為南宋前期,即從南宋初到寧宗開禧(1127~1207)末。第四時期為南宋後期,即從寧宗嘉定初到南宋(1208~1279)末。
北宋前期 宋太祖、太宗、真宗時期,詩人們基本上偏於消極地接受唐詩的影響,還沒有來得及積極地創造發展。他們主要師法的是白居易、賈島、李商隱等人。葉燮《原詩》說:「宋初詩襲唐人之舊,如徐鉉、王禹偁輩純是唐音。」效法白居易的,以王禹偁為代表。王禹偁自稱「本與樂天為後進,敢期子美是前身」。清代翁方綱《石洲詩話》說他「五言學杜,七言學白」。實際上他主要學白居易。王禹偁在宋初是一位有成就的詩人,稱贊他的人說他和歐、蘇相伯仲《宋詩醊醨集》),但他的詩畢竟沒有多少顯著的特徵。當時學白居易的還有徐鉉,李昉等人。
效法賈島的,主要有九僧和魏野、寇準等人。他們除賈島外,還效法晚唐其他某些詩人。他們聲氣相通,成為一個流派,有名於世。
效法李商隱的主要有西昆體。西昆體以詩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收入這本詩集的作者有17人,其中主要是楊億、劉筠、錢惟演三人。葛立方《韻語陽秋》說:「西昆體大率效李義山之為,豐富藻麗,不作枯瘠語。」他們效法李商隱的善對偶,用典故,尚辭藻。其詩傷於雕琢堆砌。
蘇舜欽、梅堯臣、歐陽修的詩歌創作,主要在仁宗、英宗時期。他們都致力於改變當時的詩風,所針對的是當時流行的西昆體。和他們同時的石介,反對西昆體最激烈,曾作《怪說》加以抨擊。歐、梅、蘇三人卻以他們豐富的創作成果來影響當世。宋詩在很大程度上是沿著他們開創的道路發展前進的。
這一派共同的傾向和特點是重視思想內容,力求擺脫唐詩的風調。梅堯臣《答裴送序意》有「我於詩言豈徒耳,因事激風成小篇。詞雖淺陋頗克苦,未到二『雅』未忍捐。安取唐季二三子,區區物象磨窮年」之句,代表了這一派人對詩歌創作的要求。
由於重視思想內容,他們愛在詩歌中發議論。特別是一些涉及政治、社會問題的較長的詩,往往議論縱橫,反復述說,明代袁宏道《雪濤閣集序》說:「其弊至以文為詩。」「以文為詩」,即散文化,散文化是為了議論化。
由於重視思想內容,他們有意識地矯正晚唐以來直至西昆詩人崇尚近體、專務對偶聲律的詩風,因此多作古體,古體在他們的詩集中要佔一半以上。
北宋後期 北宋後期的詩歌成為宋代詩歌繁榮時期。這時詩人輩出,形成不同的流派。主宰詩壇風氣的是王安石、蘇軾、黃庭堅三人。他們的詩歌被稱為「荊公體」、「東坡體」、「山谷體」。黃庭堅在當時影響尤大,為江西詩派的開創者。三人之中,王年輩晚於歐,受到歐的推重。蘇出歐陽修門下,黃庭堅又出自蘇軾門下,從中可以看出北宋後期的詩是歐陽修一派的繼承和發展。
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人有共同的傾向和特點:他們都比較重視思想內容,他們寫的古體詩,不同程度地有著以文為詩或以議論為詩的習氣,這都是接受了歐陽修一派的影響。
王安石早期的詩,葉夢得《石林詩話》說他「少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含蓄」,這實際是受當時風氣影響的表現。到了晚年,講求詩律精嚴,陳師道說他「晚年詩傷工」(《王直方詩話》),可見與早年不同。王安石喜歡杜詩,對杜甫評價很高,曾說「杜甫則發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斯其所以光掩前人而後來無繼也」(《滹南詩話》引)。他「深得老杜句法」(《苕溪漁隱叢話》),開宋人學杜的風氣。
蘇軾在接受歐陽修一派的影響方面表現很突出。他在「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方面,如果不是超出歐陽修等人,至少不相上下。但是,蘇軾為宋代其他詩人不可及處是他的才氣奔放,隨物賦形。蘇詩風格是多方面的,劉克庄《後村詩話》說:「坡詩略如昌黎,有汗漫者,有謹嚴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合,千變萬態,蓋自以其氣魄力量為之,然非本色也。」劉克庄的所謂「非本色」,大約是說他不受一定體制的束縛。蘇軾在自己的詩歌創作中放筆快意,縱恣自如,他對於從學的晚輩詩人,也任其自由發展。所以蘇軾門下的詩人雖然很多,如秦觀、張耒、黃庭堅、晁補之等等,都是一時俊彥,但他們各有特點,不受「東坡體」的限制。

宋代詩
從歐陽修、梅堯臣到王安石、蘇軾,一脈相承,完成了自晚唐、西昆以來的一次詩風轉變,使得宋詩在唐詩之外開辟了疆土,顯出了自己的特色。隨後的黃庭堅,就在新的疆土上苦心經營,使得它的特色更加鮮明顯著。
黃庭堅寫詩,在注重思想內容的同時,用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形式技巧。詩歌在他手裡,可說是成了專門之學。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學杜甫,如《歲寒堂詩話》所說:「子美之詩,得山谷而後發明。」他從杜甫那裡學拗律。他的拗律數量之多,遠遠超過杜甫。他極力發展韓愈、梅堯臣以來的那種橫空排奡的奇句硬語,使詩中的這類語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又在運用典故、押韻等方面下功夫,功力超過蘇軾。他又很好奇,喜用奇事、奇字等。這些都比較易於學步,因此願意學黃庭堅的人很多,並形成江西詩派。陳師道本來是蘇門六君子之一,見到黃庭堅後,就「盡焚其稿而學焉」(陳師道《答秦觀書》),自認「初無詩法」,見到黃庭堅才學到了「詩法」。此外,如潘大臨、謝逸、洪芻、饒節等等,都效法黃庭堅。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自黃庭堅以下列陳師道等25人,成為宋代影響最大、最深遠的一個詩歌流派。
南宋前期 江西詩派講究拗律,喜用硬語,本來容易導致杈椏粗獷之病。江西詩派盛行後,這些弊病充分顯露出來,引起了人們的不滿。陳岩肖《庚溪詩話》說:「山谷之詩,清新奇峭,……然近時學其詩者,……必使聲韻拗捩,詞語艱澀,曰江西格也,此何為哉?」南宋初期的一些江西派詩人呂本中、陳與義、曾幾等,注意到這一點,想作一些補救。這幾個人在北宋末期已開始了他們的創作活動,陳與義在南宋只活了12年,呂本中只活了18年,但他們的創作傾向,和前一個時期的江西詩派中的某些人相比,畢竟有一些區別。呂本中作《夏均父詩集》序,提出「學詩當識活法」,說「謝玄暉有言:好詩流轉圓美如彈丸。此真活法也」。方回《瀛奎律髓》稱贊他,說「居仁在江西派中,最為流動而不滯者,故其詩多活」。陳與義雖然和黃庭堅、陳師道被列為江西詩派「三宗」,但藝術風格和黃、陳有些不同;同時人張嵲為他作墓誌銘,稱他的詩「清邃超特,紆余閎肆」,獨具特色。曾幾的詩,趙庚夫稱為「清於月出初三夜,淡似湯烹第一泉」,也不同於江西詩派的詞語艱澀。到此時,江西詩派的變化已是勢在必行了。
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書詩》:「宋中興以來,言詩必曰尤、楊、范、陸。」他們被稱為「南宋四大家」,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
「四大家」(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中,尤袤的詩集已佚,清尤侗輯有《梁溪遺稿》,只有兩卷。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流傳的作品都很豐富,特別是陸、楊二人,數量之多是驚人的。陸、楊都曾受過江西詩派的影響,但他們在當時能取得那樣卓越的成就,就在於最終擺脫江西詩派,自立門戶。由於他們和江西詩派有淵源,在詩里難免留下若干江西詩派的痕跡。如《四庫全書總目》說楊萬里「不免有頹唐粗俚之處」,沈德潛《說詩晬語》說陸游「古體近粗」。但是,他們詩歌的風格,就其主要方面來說,恰好和江西詩派相反。如楊萬里的詩被稱為「清圓」(曾燠),被稱為「飛動馳擲」(方回《南湖集序》)。陸游詩被稱為「敷腴」(《誠齋集》卷八十一《千岩摘稿序》),被稱為「熟」(朱彝尊《書劍南集後》),被稱為「晚年造平淡」(趙翼《甌北詩話》)。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陸、楊等人在創立獨特的詩歌風格上所作的努力。
這個時期,別具一格的詩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詩集敘》里寫他和尤袤的一段對話:「近過梁溪,見尤延之先生,問余詩自誰氏。余對以異時泛閱眾作,已而病其駁如也,三薰三沐,師黃太史氏。居數年,一語噤不敢吐;始大悟學即病,顧不若無所學之為得,雖黃詩亦偃然高閣矣。先生因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溫潤有如范致能者乎?痛快有如楊廷秀者乎?高古如蕭東夫,俊逸如陸務觀,是皆自出機軸,亶有可觀者。又奚以江西為?』」從姜夔和尤袤對當時詩歌創作的議論中,可以知道在這個時期,有成就的詩人都在力求突破江西詩派的限制了。
南宋後期 從「永嘉四靈」(見四靈體)開始,宋詩發生了一個新的轉變。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雖矯江西派之弊,但他們的詩,還是上承歐陽修、梅堯臣、蘇軾、黃庭堅,「四靈」卻轉學晚唐,似乎又回到宋初的時代。
「四靈」興起的動機,是出於矯江西派之弊。徐璣、徐照、翁卷、趙師秀,這四個詩人都是永嘉人,都出於永嘉學派葉適之門。葉適在替徐璣作的《墓誌》里說:「初,唐詩廢久,君與友徐照、翁卷、趙師秀議曰:『昔人以浮聲切響單字只句計巧拙,蓋風騷之至精也;近世乃連篇累牘,汗漫而無禁,豈能名家哉!』四人之語,遂極其工,而唐詩由此復行矣。」這里所謂「唐詩復行」,其實是晚唐詩。具體地說是賈島和姚合的詩,而且主要是姚合。「四靈」主張「以浮聲切響單字只句計巧拙」,他們一生的努力就在這方面。他們喜作近體,專工五律,局度狹小。劉克庄《野谷集序》說:「紫芝之言曰:『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未如之何矣!』」可見他們的精力不能超出四十字之外。他們寫詩不重視思想內容,少用典故,不發議論,少用古體,講求精工,和歐陽修、梅堯臣以來一直到江西詩派的宋詩傳統大不相同。這在當時一些人中間,產生了新鮮的感覺,對於一些膩味於江西詩派的人來說,更能引起興趣。
江湖派以臨安的一個書商陳起刻的《江湖集》而得名。陳起會作詩,結交了一批江湖詩人,即流落不遇或者官位較低的詩人。他在理宗寶慶初刻了一部《江湖集》,收入了劉克庄、曾極等人的一些詩,其中有的詩句觸犯了當時宰相史彌遠,《江湖集》遭禁,被劈板,史彌遠死,禁令始解,陳起又繼續刊刻《江湖前集》、《江湖後集》、《江湖續集》等書。陳起所收錄的,主要是一些江湖詩人的詩,還收入了一些前輩已故詩人之作。
江湖派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它不象「四靈」派那樣專精五言,他們古體詩和近體詩都寫。詩風比起宋代盛時的諸家來,氣格較卑弱,但是,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宋末一些地位比較低微的士人的思想、生活和情感,寫法上也放任而無拘檢。江湖詩人中有成就者為戴復古。
宋亡前後的代表詩人,有文天祥、汪元量、謝翱、林景熙、鄭思肖等人。他們有的投身抗元斗爭,被執不屈,壯烈犧牲;有的轉徙流離,悲歌慷慨。他們從「四靈」派、江湖派多寫自然景物和個人感觸的狹小天地中擺脫出來,寫南宋滅亡前後的情況,寫他們的斗爭經歷或「麥秀」、「黍離」之思,被目為「詩史」。他們有的接近杜甫的沉鬱悲壯,如文天祥;有的接近李賀、孟郊、賈島的奇崛幽峭,如謝翱。各家詩往往有其獨特的風格,在藝術上也有一定成就。詩歌到四靈、江湖的時代,出現了衰頹的景象,宋末詩人出而振興,尤以沉鬱悲壯的詩篇為宋代詩壇增添了最後的光彩。
宋詩的影響 詩分唐、宋,主要是在於時代風格的差別,而後世詩歌的發展,也基本上未能越出唐、宋詩的風格範圍。由於時代風氣、個人好尚和藝術見解的不同,形成了尊唐派和宗宋派的長期論爭。最早發難攻擊蘇、黃及江西派,從而開始唐宋詩之爭的,是張戒。張戒認為「自漢、魏以來,詩妙於子建,成於李、杜,而壞於蘇、黃」,「蘇、黃習氣凈盡,始可以論唐人詩」(《歲寒堂詩話》卷上)。繼之永嘉四靈和江湖派以晚唐為宗,力矯江西派粗硬之弊。嚴羽《滄浪詩話》又以盛唐為法,「說江西詩病」。這些都是南宋時尊唐抑宋的重要表現。而在金代,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下斥黃庭堅及江西派為「剽竊之黠者」,則夾雜著南北地域的成見。降及明代,前後七子創「詩必盛唐」之說。李夢陽提出不讀唐以後書,李攀龍編《古今詩刪》這部歷代詩歌選本,宋元兩代詩竟隻字不錄。前後七子在當時文壇影響極大,這又引起公安派的不滿。袁宏道痛斥他們的復古摹擬,反對「以不唐病宋」(《與丘長孺書》),但直到明末的陳子龍,仍持揚唐抑宋的觀點。清代是宋詩受到重視、廣為流傳的時期,一在清初,一在同治、光緒時代。《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七十三說:「當我朝開國之初,人皆厭明代王、李之膚廓,鍾、譚之纖仄,於是談詩者競尚宋元。」陳《宋十五家詩選敘》亦稱:「昔敝於舉世皆唐,而今敝於舉世皆宋。」吳之振等編選《宋詩鈔》大力推廣宋詩,葉燮《原詩》提出宋詩後出轉精的論點,都提高了宋詩的地位和價值。其時重唐輕宋者亦不乏其人,如朱彝尊、王夫之、毛奇齡以及專主晚唐的馮班、賀裳、吳喬等,但尊宋者亦旗鼓相當,如翁方綱、蔣士銓等。晚清「同光體」盛行,標志著宋詩的「中興」。這場長期論爭,除了門戶、地域成見和故作偏激論者外,是有積極意義的。尊唐派往往從批評宋詩缺點和弱點出發,闡發了詩歌的藝術特性,堅持了形象性和抒情性的要求,如劉克庄提出「風人之詩」與「文人之詩」相對峙的概念;嚴羽強調的「意興」也接觸到詩歌的形象思維的特性。而宗宋派從詩歌發展流變的角度肯定宋詩,反對「以不唐病宋」,堅持了詩歌風格的多樣性,亦頗具識見。如葉燮《原詩·內篇》以「地之生木」喻詩歌發展,自《三百篇》為根,唐詩則枝葉垂蔭,宋詩則能開花,「而木之能事方畢」。自宋以後之詩,不過花開而謝,花謝而復開。蔣士銓《辯詩》說:「唐宋皆偉人,各成一代詩」,「宋人生唐後,開辟真難為。」陳衍《石遺室詩話》卷一、十四論宋詩繼承唐詩但又「力破餘地」、「變本加厲」,而形成獨特風格。這些觀點都對深入認識和研究宋詩的特點(包括優點和缺點)具有重要的作用。
宋詩的流傳 宋代的詩歌創作非常豐富。詩人迭出,大詩人一生所作,有達萬首以上。據說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首,陸游今存的詩,也有九千多首。加上宋代印刷業發達,刻印方便,因此出現了大量的詩文集。《宋史·藝文志》所載詩人將近600家,所錄還不全。但是,亡佚的也不少,即使著名的作家如晏殊、尤袤等,他們的集子也不傳,只能看到清人的輯佚。《四庫全書》所載宋人詩文集,只有400來種,還包括了不少輯佚本。明代成化、弘治年間,重刻過一些宋人集。今天看到的明版的宋人集,大部分是這個時期刻的。宋代詩文集散佚嚴重,當和明代中期排斥宋詩有關。
宋人詩文集的被人注意,開始於明末。潘是仁編選《宋元詩四十三家集》,其中有宋詩26家。曹學佺《歷代詩選》506卷,其中有宋詩107卷。汲古閣也刻印了一些宋詩。到了清初,許多詩人喜學宋詩,搜集整理曾經成為一時風尚:①重刻宋人詩文集。有些宋代詩人的後裔或同鄉,曾取明刊本重刻,宋人詩文集得以刊布流傳。②輯佚。如《晏元獻遺文》和《梁溪遺稿》等。《四庫全書》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宋人詩文集 140餘種,更屬規模巨大的輯佚。③編錄總集。從明末已開始,如文內提到的潘是仁《宋元詩四十三家集》等。清初陸續大規模地進行。如陳焯《宋元詩會》,所選宋詩有497家。陳有《宋十五家詩選》。吳之振《宋詩鈔》列 100家,其中未刻的有 16家。曹庭棟《宋百家詩存》亦列100家,不與上二者重復。厲鶚《宋詩紀事》是一部介於總集與詩話之間的書,它選錄宋詩,兼附逸評語,收3812家,搜集甚富。清末陸心源又編《宋詩紀事補遺》,較厲鶚《宋詩紀事》增多約3000家。④藏書家收集。清初一些藏書家很注意收藏宋人詩文集,如季振宜《滄葦宋元書目》、朱氏《結一廬宋元本書目》、朱彝尊《潛采堂宋元書目》、陸其清《佳趣堂書目》(其書今已大部不明去向)等。這些藏書家對於當時宋詩的收集整理,曾作出一定的貢獻。

『拾』 宋代的古詩三百首

宋詞著名詩詞彙總如下

1. 梅花 /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 夏日絕句 /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 江上漁者 /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4. 江上 / 王安石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5. 詠華山 / 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6. 山村詠懷 / 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7.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8. 題西林壁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9.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0. 小池 /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1. 春日 /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2. 元日 /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3. 示兒 /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4.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5. 雪梅·其一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6. 冬夜讀書示子聿 /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7. 登飛來峰 /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18. 宿新市徐公店 /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9. 游園不值 /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20. 寒菊 /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