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王世貞文學研究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王世貞文學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2-27 03:06:13

『壹』 王世貞李攀龍所在的文學團體

後七子
其形成情況大致如下:約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由進士出身任職於京師的李攀龍、王世專貞相結交討論文學,屬決定重揭李夢陽、何景明等人學復古的"旗鼓"。後二年,徐中行、梁有譽、宗臣中進士,與李、王結成詩社,遂有"五子"之稱。後又增謝榛、吳國倫。後謝榛與李交惡,被黜,余日德、張佳胤加入。

中文名稱
後七子
時間
明嘉靖、隆慶年間
流派
明代的文學流派
成員
李攀龍

『貳』 王世貞的主要功績


王世貞在文學理論方面明確提到了復古主張。《藝苑卮言》集中了王世貞對復古理論的提倡和一些具體看法。《藝苑卮言》是體現「後七子」詩文理論的重要著作,是這一流派的理論依託。面對文壇萎靡現象,王世貞曾指出:「盛唐之於詩也,其氣完,其聲鏗而平,其色雅而麗,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無跡,故曰盛唐其則也。今之操觚者,日曉曉焉,竊元和長慶之餘似而祖述之,氣則漓矣,意纖然露矣,歌之無聲也,目之無色也,按之無力也,彼猶不自悔悟,而且高舉而闊視,曰:吾何以盛唐為哉?」這一理論與《藝苑卮言》中的文學主張一脈相承。王世貞通過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為什麼要以盛唐為學習的標准,就是因為盛唐詩歌氣象雄渾、辭色雅麗,意蘊悠長,符合了詩歌審美的所有特徵,所以,盛唐詩歌當仁不讓地成了詩人學習的典範。王世貞推崇作詩要效法盛唐,但他的最高詩歌理想是漢魏古詩的自然質朴。他指出:「西京、建安,似非琢磨能到。要在專習,凝領久之,神與境會,忽然而來,渾然而就,無歧級可尋,無聲色可指。這句話指出了漢魏詩歌的不可模仿,以及其渾然而來,毫無雕琢的天然創作過程,可見王世貞在具體詩歌創作中獨到而精準的眼光。王世貞對不良文風給予了嚴厲的指責,在《藝苑卮言》中多次提到了自己對宋代詩風的不滿,他很重視詩欣的純文學性,在談及對樂府詩的擬作時提出:「近事毋俗,近情毋纖。拙不露態,巧不露痕。寧近無遠,寧朴無虛。有分格,有來委,有實境。一涉議論,便是鬼道。」談及七言律詩的取材時,他指出:「勿偏枯,勿求理,勿搜僻.勿用六朝強造語,勿用大歷以後事。此詩家魔障,慎之慎之。」王世貞把這種忽略詩欣文學性的寫作方法稱為「鬼道」、「詩家魔障」,從其描述的嚴重程度可見,王世貞對宋代詩歌重視說理、重視才學.在語言上用功的流弊的批判非常嚴厲。明代以來,僵化平庸的台閣體,以詩論道的道學體,以及摸擬抄襲前人的擬古派先後充斥於詩壇,造成了詩壇一股不小的萎靡風氣.他們的共同缺點就是虛假抄襲、缺乏真情實感。所以.王世貞提出了「真情說』,這一說法在糾正當時詩人普邊存在的虛假文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世貞不僅在文學理論方面為「後七子」,乃至後人起到了導夫先路的作用。他具體的文學創作也成為了人們爭相學習的典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自世貞之集出,學者遂剽竊世貞。故艾南英《天佣子集》有曰:後生小子不必讀書,不必作文,但架上有前後《四部稿》,每遇應酬,頃刻裁割,便可成篇。驟讀之無不濃田鮮華、約爛奪目,細案之一腐套耳』雲雲。其指陳流弊,可謂切矣。」雖然,這一評價對王世貞來說是負面的,有失偏頗的。但是,從另一側面可以看出,王世貞在當時文壇的重要影響。可想而知,他所提到的復古說在當時文人中所產生的影響。可以說,僅《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移》、《藝苑卮言》就足以奠定王世貞卓越的文學地位。因為他在這些作品中表現出了自己駕馭不同體裁作品的才能,足以成為後世的典範。 王世貞是吳門地區傑出的書畫鑒藏家,他與眾多的文人書畫家都有很深的交遊。就書法而言,他的篆隸書學觀極力推崇文徵明和其弟子的 書法,對前代書家有所鄙薄;其篆隸書學觀雖有偏頗,但在篆隸創作式微的明代,他對篆隸的鑒賞和品評彌足珍貴,對後世篆隸創作和品評的興起不無裨益。
王世貞善書,然而書名不顯。明人詹景鳳說:「元美(王世貞)雖不以字名,顧吳中諸書家,唯元美一人知法古人。」這個評價並不低;王世貞除了能書,同時對書畫理論也深有研究和見解,是卓有建樹的書畫評論家,著有《王氏書苑》、《畫苑》、《弁州山人題跋》、《弁州墨刻跋》、《三吳楷法跋》等。王世貞的書法和他的文學主張一樣,不師唐以後的人。他在《弁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三三之《淳化閣帖十跋》中說:「書法至魏、晉極矣,縱復贗品、臨摹者,三四割石,猶足壓倒餘子。詩一涉建安、文—涉西京,便是無塵世風,吾於書亦雲。」明人有曰:「世貞書學雖非當家,而議論翩翩,筆法古雅。」「古雅」二字,正是王世貞平常論書的標准之一。 王世貞的治史方法大致是以國史辯野史、家乘;以野史、家史互較,取其可信者;以親見親聞為考史依據;以詔誥等原始材料為考證的重要依據;以事理、情理作為撰史的重要標准。王世貞運用這些方法對明代史實進行了深入的考辨,這在明朝是不多見的,並且還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史乘考誤》體現出王世貞對這些考證思想方法的運用,《四庫全書總目》對此書的評價是:「皆能辨析精核,有裨考證」,「且征事既多,不無小誤……然其大端可信,此固不可以為病」。清人夏燮也說:「正史(《明實錄》)之受欺者遂不少,弇州所辨,十之一二耳」。這都說明了王世貞的史學成就不可小覷。
明代文壇復古風氣使得時人對前人的模仿造成了一種誤區,其所謂矯枉過正也許就是這樣的。此時的史學頗受這股文壇復古風氣的影響。然而,通過對當時文壇大師王世貞受此文風影響下對史學考辨的成績來看,或可能因為這樣一種思想使史學得到了某些已經被丟棄的先前史家的精髓思想,或可能是明朝史學在另一個天地中得到了光輝的成就。王世貞「天地之間無非史而已」的理論,是明中葉復古思潮之下的一次史學理論創新,它第一次直接從史學本身去探索史學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他將六經看作是古代史事的記述,稱得上是對史學的理論的更深一步地認識,推動了此後史學家對史學的思考。王世貞的史學思想應當代表明代史學的一大特點,雖然這一時期官修史學表現出了一種衰退的跡象,但是王世貞所代表的私修史書的興起使得明代史學不至於在中國古代史學史上的地位因為其前、或之後史學的成就而被湮沒。這時期的史學成就不僅僅局限在這里,還對後來的史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叄』 為什麼王世貞就是「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作者成為《金瓶梅》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迄今已提出六十人之多。其廣有影響者為:
一、王世貞說
明刻本《山林經濟籍》與《萬曆野獲編》最早透露出王世貞作《金瓶梅》的信息。宋起鳳撰於康熙12年的《稗說》與清初的《〈玉嬌梨〉緣起》均指實為王世貞。其後清人陳陳相因,推波助瀾,一時形成非王世貞莫屬的輿論。此說20世紀30年代遭到魯迅、吳晗、鄭振鐸等人的嚴重打擊。1979年朱星重倡此說,並列舉出十條理由:(一)王世貞是「嘉靖間大名士」;(二)他能寫小說,並有小說傳世;(三)他有能力個人完成宏篇巨制;(四)他有完成大作的足夠時間;(五)他是大官僚,所以能寫出官場大場面;(六)《金瓶梅》中的地名與王世貞經歷相符合;(七)他崇信佛道,正是《金瓶梅》所宣揚;(八)他好色醉酒,具有寫作《金瓶梅》的情懷;(九)他祖籍山東,又做官山東,具有運用山東方言的條件;(十)他知識面廣,能寫出《金瓶梅》這樣的網路全書。黃霖、徐朔方、趙景深等撰文商榷,此說重又混入諸說林立的迷茫之中。許建平《金學考論》、霍現俊《〈金瓶梅〉發微》再次舉起此說大旗,從外證、內證兩方面,重新全面予以論證,許建平甚至認為「21世紀《金瓶梅》研究應從王世貞研究作為新的突破口和起點」。
二、賈三近說
這是20世紀新時期《金瓶梅》作者新人第一說。倡論者為張遠芬。其《金瓶梅新證》提出十條證據:(一)蘭陵是山東嶧縣,賈三近是嶧縣人;(二)他有資格被稱為「嘉靖間大名士」;(三)小說的成書年代與賈三近的生活時代正相契合;(四)他是正三品大官,其閱歷足可創作《金瓶梅》;(五)小說中有大量嶧縣、北京、華北方言,賈三近分別在這些地區居住過;(六)小說中有幾篇高水平奏章,賈三近正精於此道;(七)小說中有些人物事件類似賈三近;(八)小說多有戲曲描寫,賈三近有此生活積累;(九)他曾十年在家閑居,有創作的時間保證;(十)他寫過小說。
三、屠隆說
黃霖首倡。他發表了一組八篇文章,提出七條依據:(一)小說第56回的《哀頭巾詩》、《祭頭巾文》,出自《開卷一笑》,作者即屠隆;(二)小說有不少浙江方言,與屠隆籍貫相合;(三)他祖籍武進,古稱蘭陵;(四)他潛心佛道,與小說主旨一致;(五)他以「淫縱」罷官,堅持寫作「淫雅雜陣」,其情慾觀正是小說的思想傾向;(六)他具備創作《金瓶梅》的生活基礎與文學素養;(七)他與劉承禧、王世貞關系密切,此兩人均有《金瓶梅》抄本全稿,當為屠隆所贈。 為了證明屠隆就是《金瓶梅》的作者,要先從他的身世說起。屠隆是今寧波市倉水街屠園巷人。屠家在明代是寧波四大家族之一,屠隆從小天資聰穎,被譽為神童。他14歲時就考中秀才,備受當時的大詩人沈明臣青睞,隨後名滿寧波。此後,他從15歲考到33歲,18年未考上舉人。34歲才勉強中舉並做了一個小官。因政績明顯,不久後他就被提拔成郎中,隨後遇小人被摘掉烏紗帽,只好回到寧波老家以賣文為生。屠隆一直活到萬曆三十三年,年64歲,最終死於花柳病,還被後世文人譏諷為中國第一個死於性病的文人。「屠隆從寧波至京師,一生游歷四方,深知商業內幕和市井風情,又從京官淪為乞丐度日,對人生和人心有著透徹了解,因而才能寫出這樣一部小說。」 此外,國內目前發現的最早萬曆年間的版本為戴松岳的論點提供了實物佐證,也是最關鍵的論據,「萬曆年間的《金瓶梅》版本由欣欣子作序,蘭陵笑笑生著,作序者欣欣子是在明賢里寫下這篇序言的。而這個明賢里就是寧波城中的鑒橋頭乾溪里,經查家譜,欣欣子就是屠隆的族孫屠本畯。屠家最先是從常州遷徙至現在的寧波,常州當時又被稱為蘭陵,屠隆號笑笑先生,所以蘭陵笑笑生就是屠隆。」
四、李開先說
此說始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1962年版的一條腳注,是存疑的語氣,1979年重印時便把「李開先的可能性較大」一句刪除。據說這一條腳注系吳曉鈴所加。吳曉鈴1982年6月在美國發表《金瓶梅作者新考》講演時重申此說。徐朔方因為是「集體累積說」的創始人,所以他主張李開先是《金瓶梅》的寫定者。徐朔方的根據是:(一)李開先符合《金瓶梅》作者的基本條件,如為山東人,歷任京官,創作有戲曲多種,其《詞謔》、《詩禪》表明他對市井文學的愛好和修養,乃「嘉靖八子」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嘉靖間大名士」等;(二)《金瓶梅》本身證明了其與李開先關系密切,如第七十回〔正宮·端正好〕套曲五支,出自李開先《寶劍記》第五十齣原文等;(三)《金瓶梅》與《寶劍記》從內容到形式都有相似之處。日下翠(日)《金瓶梅作者考證》支持此說,並提出四點新見:(一)李開先的院本集《一笑散》,其命名詞意與感覺均與「笑笑生」相似;(二)李開先的生日是八月二十八日,西門慶的生日是七月二十八日;(三)《寶劍記》使替身(侍女錦兒)死去,而主要人物(林沖之妻)繼續發展故事,這種手法與《金瓶梅》同出一轍;(四)西門慶形象不統一,具有二重性格,原因是有李開先的「自我投影」。後來卜鍵覓蹤章城,訪書南都,發現《李氏族譜》,著成《金瓶梅作者李開先考》一書,從《寶劍記》與《金瓶梅》、李開先與西門慶、清河寓意、蘭陵意旨等諸多內證,以及個人素質、作文風格、交遊類群等一些資質,集此說為大成。[2]
五、徐渭說
最早透露這一信息的是明袁中道《游居柿錄》。1939年阿瑟·戴維·韋利(英)在英譯本《金瓶梅》的導言中首次提出,卻鬧了一個音近而誤、張冠李戴的笑話。不期60年後,潘承玉《金瓶梅新證》卻完成了此說剝繭抽絲、瓜熟蒂落般較為全面的論證。該書首先通過對小說中佛、道教描寫的分析,把《金瓶梅》的作者定位為「一位生平跨嘉、隆、萬三朝,而主要活動在嘉靖朝的人物」。接著「指出小說作者同時又是資料豐贍的戲曲學者、技巧純熟的戲曲作家、素養全面的畫家與擅長應用文寫作的幕客」;「作者應該有邊關甚或御敵的生活閱歷」,「具有較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和御敵衛國意識」;「作者有強烈的方言俗語愛好」;「作者必有以上各方言區(按指紹興、山東、北京、蘇州、山西、福建、廣東等)的生活經驗」;「有著書藏名於謎的愛好」。並通過《〈金瓶梅〉地理原型考》、《〈金瓶梅〉中的紹興酒及其他紹興風物》、《〈金瓶梅〉中的紹興民俗》、《〈金瓶梅〉中的紹興方言》等考證,「證明小說作者必為紹興人」。然後逐一論證「徐渭符合《金瓶梅》作者的一切條件」。潘承玉還把小說諸謎如「廿公」、「徐姓官員」、「清河縣」、「蘭陵」、「笑笑生」等破解為「浙東紹興府山陰縣徐渭」,歸結到「紹興老儒說」。潘承玉還考索了《金瓶梅》的抄本,認為董其昌是流傳線索中的中心人物,而陶望齡是傳遞抄本的關鍵人物,而「陶望齡手上的《金瓶梅》來自徐渭,而且極可能就是徐渭的原稿」。潘承玉還做有《金瓶梅文本與徐渭文字相關性比較》,「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徐渭文字是徐渭所寫,《詞話》也是徐渭所寫」。他進而論證「紹興士人與嚴嵩」、「沈練與嚴嵩父子」、「徐渭與沈練」,在《緣何泄憤為誰冤》一節中,認為「徐渭因感於鄉風並激於沈練的死而寫《金瓶梅》,而他握以行文的這支筆,則同時飽蘸了他一生的全部不幸」。嚴格地說,潘承玉才是徐渭說的創立者。

『肆』 詩詞大會的評委都主持過百家講壇,這是當評委的必須經歷嗎

個人認為這不是當評委的必須經歷,只是他們要有高度的文化水準,出眾的口才和一定的學術研究成果。

一.擁有高度的文化水準。王立群:著名文化學者,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他的學習能力非常強,用了一星期時間學會了腳踏風琴,大半年的時間考過了俄語;酈波: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漢語言文學博士後,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江寧織造博物館館長、南京明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另任國務院僑辦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際華文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地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章學會常務理事;康震: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李白研究會、中國蘇軾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理事,《唐代文學研究年鑒》,《唐代文學研究》編委;蒙曼: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委員、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碩導組長。

從以上可以看出,擔任詩詞大會的評委不一定要主持過百家講壇,但是一定要具備高度的文化水準,出眾的口才和一定的學術研究成果。

『伍』 王世貞和王士禎誰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更高

學習《史記》中的名篇「廉頗藺相如列傳」,往往會接觸到另一名人的名篇,即明代文學家王世貞的《藺相如完璧歸趙論》。王氏「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的觀點,讓他的文和人齊名。由此,我們知道了王世貞。

歷史上,還有一名人,和王世貞的名字同音,叫王士禎。王士禎是清初傑出的詩人,和濟南富有淵源。雖出生新城(今桓台),但常自稱濟南人。最著名的詩作《秋柳》四首,於順治14年作於濟南大明湖,寫的是大明湖岸邊的垂柳。現大明湖東北岸匯泉堂附近有一處館舍院落名叫「秋柳園」,即為紀念此公之意。秋柳詩當時聞名全國,大江南北和者眾多,由此產生了享譽當時文壇的詩社「秋柳詩社」,秋柳詩社在中國文學史上留有彩色的印記。

王世貞生平

王世貞(1526~1590)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屢遷員外郎、郎中,又為青州兵備副使。三十八年,父王予以灤河失事為嚴嵩所構,論死,世貞解官奔赴京師告免。未成,持喪歸,三年喪滿後猶卻冠帶。隆慶元年(1567)訟父冤,得平反,被薦以副使蒞大名,遷浙江右參政、山西按察使,又歷廣西右布政使,入為太僕寺卿。萬曆二年(1574)以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數奏陳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計。因忤張居正罷官。後起為應天府尹,復被劾罷。居正歿後,起為南京刑部右侍郎,辭疾不赴。久之,起為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刑部尚書,以疾辭歸。二十一年卒於家。

王世貞倡導文學復古運動,認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在當時有一定影響。家藏書甚富。自稱平生所購《周易》、《禮經》、《毛詩》、《左傳》、《史記》、《三國志》、《唐書》之類,過3000餘卷,均為宋本精槧。家有別墅「弇州園」,於園後建「小酉館」,貯書達3萬余卷。另將經學之書專藏於「藏經樓」中。對宋槧元刊之書,作「爾雅樓」貯之,又於「九友齋」中,藏宋本兩漢書,為齋中第一寶。此書後歸於「天祿琳琅」。與唐順之結為莫逆之交,二人皆以文學、藏書而知名。他以詩文名於世,與李攀龍、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並稱後七子。攀龍歿,獨領文壇二十年,聲華意氣籠蓋海內,一時士大夫及山人、詞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門下。鑒於台閣體文風不振,他提出文必西漢,詩必盛唐。所作詩文,也多為復古模擬之作,但往往失於藻飾。晚年深有所悟,於唐好白居易,於宋好蘇軾,詩文以恬淡為宗。又好史學,以史才自許。自弱冠登朝,即好訪朝家故典,晚年又得見內府檔案秘籍,著述甚豐。既是文人,也是學者。學問淵博,文章不拘一格,雖摹秦仿漢,依舊自有特色,具有「博綜典籍,諳習掌故」之特點,如《題海天落照圖後》。其著作文學方面有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弇州山人續稿》二百零七卷和《藝苑卮言》十二卷;史學方面有《弇山堂別集》一百卷,松江人陳復表將其所著的各種朝野載記、秘錄等匯為《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後集七十卷,內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傳記、邊疆史地、奇事佚聞等,是一部較完整的明代史料匯編。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王世貞

原文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戮相如於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翻譯

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得歸還(趙國),人們都稱贊他,而我卻不認為這件事是好的。

秦國用?五座城作為條件,想要欺騙趙國來奪得趙國的和氏璧。(秦國)那時說是要和氏璧,這是實情,不是為了試探趙國。趙國得到了秦國的人情但不把和氏璧交給秦國,沒有得到秦國的人情卻將和氏璧交給他們;趙國得到了秦國的人情但不害怕他們就不將和氏璧交給秦人,趙國得到了秦國的人情又害怕他們就將和氏璧交給秦人。按理只有這兩種情況,怎麼會有又害怕秦人卻又挑起了他們的怒氣的。

至於(如果)秦國要和氏璧,而趙國不給秦國,那麼雙方都沒有什麼過錯。(如果)趙國將和氏璧交給了秦國,但秦國不將十五座城交給趙國,這是秦國的不對。(如果)秦國將十五座城交給趙國而趙國不將和氏璧交給了秦國,這是趙國的不對。(如果)想要使偏邪在秦國一方,那就應該放棄和氏璧;害怕放棄和氏璧,那就應該不同意秦國的請求。而那秦王不但拿出地圖來商量,又設立了九賓的禮節還要沐浴焚香來取得和氏璧,看他的情形不可能不交出十五座城池。(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不交出十五座城池,那藺相如可以這樣說:「我本來就知道秦王不會交出城池。那和氏璧,不是趙國的寶物;但那十五座城池卻是秦國的珍寶。現在秦王因為一塊和氏璧的緣故而將十五座城池交給外人,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一定會抱怨秦王丟棄他們象丟棄小草一樣。秦王你不交出城池從而欺騙趙國得到了和氏璧。但是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讓天下人都知道秦王不講信用。我希望就死在你們國家,來表明秦王的失信。」象這樣秦王不一定不交出和氏璧。只不過現在藺相如叫門客帶著逃回了趙國,卻將責任推給秦國。那時秦國還想和趙國交好。假使秦王生了氣而在市集將藺相如殺掉,派武安君白起帶領十萬大軍來攻打邯鄲。獲勝一次就能將藺相如一家滅族。再次獲勝那麼和氏璧還是屬於秦國的。

於是我認為:「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因為上天在幫他忙。」那麼他在澠池會上對秦王態度強硬,和廉頗搞好關系,是由於越出乎意料越好;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上天的關系啊!

王士禎生平

王士禎(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謚文簡。新城(今桓台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傑出詩人。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並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後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余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於麟"(李攀龍)。然傳其衣缽者不少。有《帶經堂集》。

王士禎出生在一個世代官宦家庭。他五歲入家塾讀書。六七歲的時候讀《詩經》。順治十五年(一六五八)進士(廣印人傳作乙未誤),文名漸著。23歲游歷濟南,他邀請在濟南的文壇名士,集會於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賦秋柳詩四首,此詩傳開,大江南北一時和作者甚多,當時被文壇稱為「秋柳詩社」,從此聞名天下。後人將大明湖東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園」,指為王士禎詠《秋柳》處。王士禎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王士禎的詩清新蘊藉、刻畫工整,散文、詞也很出色。他提出的神韻詩論,淵源於唐司空圖「自然」、「含蓄」和宋嚴羽「妙語」、「興趣」之說,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作詩要訣。所傳詩文中,有不少題詠濟南風物,記敘濟南掌故之作。曾為蒲評點《聊齋志異》並題詩共勉。

一生著述達500餘種,作詩4000餘首,主要有《漁洋山人精華錄》、《蠶尾集》、雜俎類筆記《池北偶談》、《香祖筆記》、《居易錄》、《漁洋文略》、《漁洋詩集》、《帶經堂集》、《感舊集》、《五代詩話》。

《秋柳》詩四首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痕。愁生陌上黃驄曲,夢遠江南烏夜村。莫聽臨風三弄笛,玉哀怨總難論。

娟娟涼露欲為霜,萬縷千條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婦鏡,江干黃竹女兒箱。空憐板渚隋堤水,不見琅琊大道王。若過洛陽風景地,含情重向永豐坊。

東風作絮糝春衣,太息蕭條影物非。扶荔宮中花事盡,靈和殿里昔人稀。相逢南雁皆愁侶,好語西烏莫夜飛。往日風流問枚叔,梁園回首素心違。

桃根桃葉鎮相鄰,眺盡平蕪欲化煙。秋色向人猶旖旎,春閨曾與致纏綿。新愁帝子悲今日,舊事公孫憶往年。記否青門珠絡鼓,松枝相映夕陽邊。

王士禎與「三柳」

提起清人王士禎,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三柳」——「《秋柳》詩」、「秋柳詩社」、「秋柳園」。

王士禎,字子真,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出生於濟南屬地的新城(今桓台縣),是清初傑出的詩人。他自幼聰慧過人,尤喜賦詩。他少年時在濟南居住,向以濟南人自稱,一生寫有許多詠濟南山水風光的詩作。

清順?十四年(1657年)一個秋日的下午,濟南大明湖上,王士禎正和幾個文友觀覽遊玩。此時,天氣漸涼,大明湖岸邊的垂柳,已是翠褪黃顯,乍染秋色了。王士禎為眼前的景色所感染、觸動,遂賦出了著名的《秋柳》詩四首: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娟娟涼露欲為霜,萬縷千條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婦鏡,江干黃竹女兒箱。空憐板渚隋堤水,不見琅琊大道王。若過洛陽風景地,含情重問水豐坊。」

「東風作絮糝春衣,太息蕭條景物非。扶荔宮中花事盡,靈和殿里昔人希相逢南雁皆愁侶,好語西烏莫夜飛。往日風流問枚書,梁園回首素心違。」

「桃根桃葉正相連,眺盡平蕪欲化煙。秋色向人猶旖旎,春閨曾與致纏綿。新愁帝子悲今日,舊事公孫憶往年。記否青門珠絡鼓,松柏相映夕陽邊。」

這四首《秋柳》詩,意韻含蓄,境界優美,詠物與寓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更叫人嘆絕的,是全詩句句寫柳,卻通篇不見一個「柳」字,表現出詩人深厚的藝術提煉功底。

王士禎寫《秋柳》四首時,才24歲,在這之前,他已經高中進士,並以眾多詩作聲名在外,然而真正使他舉國「文」名的,卻是這《秋柳》四首。此詩傳開,影響巨大,大江南北一時應和者甚眾,連顧炎武也由京抵濟,作《賦得秋柳》唱和。由於各地眾名家對《秋柳》詩的唱和,因此產生了享譽當時文壇的文社——「秋柳詩社」。「秋柳詩社」在中國文學史上留有彩色的印記。

《秋柳》詩四首,究竟是在大明湖什麼地方作成的呢?王士禎在其《菜根堂詩集序》中雲:「順治丁酉秋,予客濟南,諸名士雲集明湖。一日會飲水面亭,亭下楊柳千餘株,披拂水際,葉始微黃,乍染秋色,若有搖落之態。予悵然有感,賦詩四首。」這里清楚地說明,《秋柳》詩是在大明湖水面亭所作。據考證,所謂「水面亭」,全名應該是「天心水面亭」,位在當今大明湖南岸稼軒祠附近,早已毀佚。

由於《秋柳》詩是王士禎的成名代表作,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詩人,就把大明湖東北岸匯泉堂附近的一處館舍院落命名為「秋柳園」。(亦有人說秋柳園就是王士禎少年時在濟南的故居。)舊時的秋柳園土牆木棟,柳絲裊裊,是個幽靜清寧的地方。如今,秋柳園早已湮沒,但其遺址風光依舊,從這里看去,水光粼粼,荷紅芙綠,岸柳披拂,明湖風光盡收眼底。作為濟南重要的人文景觀,秋柳園在濟南的人文史上有著顯著的位置。

『陸』 如何評價王世貞的一生和文學成就

王世貞來出生琅琊王氏余脈的自太倉王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學富五車,留下了許多著作,對明朝的文學具有重大的影響。王世貞的著作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等。除了這些以外,還有說《金瓶梅》是王世貞所著的說法。也就是說,王世貞很有可能就是蘭陵笑笑生。

『柒』 王世貞的書法思想提現在那些地方

有落款呢,王世貞。

王世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於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卒於萬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
王世貞是吳門地區傑出的書畫鑒藏家,他與眾多的文人書畫家都有很深的交遊。就書法而言,他的篆隸書學觀極力推崇文徵明和其弟子的 書法,對前代書家有所鄙薄;其篆隸書學觀雖有偏頗,但在篆隸創作式微的明代,他對篆隸的鑒賞和品評彌足珍貴,對後世篆隸創作和品評的興起不無裨益。
王世貞善書,然而書名不顯。明人詹景鳳說:「元美(王世貞)雖不以字名,顧吳中諸書家,唯元美一人知法古人。」這個評價並不低;王世貞除了能書,同時對書畫理論也深有研究和見解,是卓有建樹的書畫評論家,著有《王氏書苑》、《畫苑》、《弁州山人題跋》、《弁州墨刻跋》、《三吳楷法跋》等。王世貞的書法和他的文學主張一樣,不師唐以後的人。他在《弁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三三之《淳化閣帖十跋》中說:「書法至魏、晉極矣,縱復贗品、臨摹者,三四割石,猶足壓倒餘子。詩一涉建安、文—涉西京,便是無塵世風,吾於書亦雲。」明人有曰:「世貞書學雖非當家,而議論翩翩,筆法古雅。」「古雅」二字,正是王世貞平常論書的標准之一。
資料來自網路。

『捌』 王世貞是誰他寫了什麼著作

王世貞寫就《金瓶梅》 在《金瓶梅》成書的年代,文化的正宗是經學,然後是史學、文學。文學之中又以詩文為正宗,至於小說和戲曲,則一概被視為「閑書」。在那樣一個普遍蔑視小說的時代,加之書中又有大量男歡女愛之事,作者不署真實姓名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能找到最早的《金瓶梅》版本是1617年的萬曆丁巳刻本。在這個版本中有篇《金瓶梅跋》,跋的第一句話說「《金瓶梅傳》,為世廟時一巨公寓言」。而在明朝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則說是「嘉靖間大名士手筆」。也就是說,蘭陵笑笑生是明嘉靖間「一巨公」、「大名士」。圍繞著這樣的提示,自明清以來,人們對作者的真實身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在明代可以稱得上「大名士」的人實在是不少,王世貞、賈三近、屠隆、李開先、徐渭、王稚登等許多著名人物都被諸多各持己見的研究者列入了疑似《金瓶梅》作者的名單中。從《金瓶梅》的手抄本問世後,一直到上世紀末,該書作者的候選人加在一起是53個,有名姓可考的是23個。在這其中,有一種說法時間最長、流傳最廣。這種說法從明朝就已開始,流傳至今已有400多年。這就是「王世貞說」。 在明朝的記錄中,王世貞是最早擁有《金瓶梅》手抄本的人之一。而到清朝時,宋起鳳在《稗說》中直接寫道:「世知《四部稿》為弇州先生生平著作,而不知《金瓶梅》一書也先生中年筆也。」 宋起鳳所說的弇州先生就是王世貞。王世貞是江蘇太倉人,明嘉靖到萬曆年間的著名文人,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官至刑部尚書。 做過大官,又是當時文壇的領袖,應該說王世貞確實符合「一巨公」和「大名士」的標准。至於人們為什麼說他寫了《金瓶梅》,還要從一則數百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傳說說起。相傳,王世貞的父親王忬得到了一個宋人的《清明上河圖》,因為嚴嵩很愛收藏古董,聽到消息後去向王忬索要,但王忬捨不得給他,於是找人畫了一張贗品給嚴嵩,後來一個裱襯匠告訴嚴嵩這個畫是假的,嚴嵩大怒,於是加害於王忬。 一心為父報仇的王世貞打聽到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喜歡看帶有情色描寫的小說,於是專門寫就了《金瓶梅》送給嚴世蕃看,在把書稿給嚴世蕃之前,王世貞在每一頁的頁腳都沾上了少量的砒霜。事情果真就像王世貞所預料的那樣,嚴世蕃得到這書後愛不釋手,沾著唾沫一頁頁翻看,當全書看完後,嚴世蕃也毒發身亡。而1967年,發生在王世貞故鄉的一件事似乎更為這種傳說添上了注腳。 在江蘇省太倉市牌樓鎮牌樓村,有片農田在1967年前還是一大片陵墓,墓主就是太倉本地的望族王世貞家族。在這片墓地中,最大的3個墳墓就是王忬、王世貞和王世貞弟弟王世懋父子三人的墳墓。1967年,當地農民在破四舊的號召下,推倒了陵園,挖開了所有的墓葬,平整土地,准備變為農田。 因為歷史上有嚴嵩陷害王世貞父親被砍頭的說法,在當地老百姓中間一直流傳著王世貞的父親下葬時裝了一顆金頭的傳說。所以當村民們把棺材從墳墓中挖掘出來後,大家都想看看傳說是否屬實。 就在這口打開的棺木中,村民真的看到了一個假頭。但卻不是金頭,而是像石膏一樣的東西。老百姓拿鐵耙去敲,但敲不開。面對這個不知用什麼東西做的假頭,村民很是畏懼,趁著天黑,一位膽子大的村民把它扔到了墓地旁的河裡。墓地中的發現似乎在印證著那個傳說,同樣似乎也在印證著王世貞就是《金瓶梅》的作者。那麼,歷史上王忬真的是被嚴嵩害死的嗎? 據《明史》記載,王忬曾任薊遼總督、監察御史,1552年受命赴浙閩率軍抗擊倭寇,屢破倭寇。第二年,兵部員外郎楊繼盛上書彈劾嚴嵩,結果反被誣陷致死。王忬、王世貞父子因支持楊繼盛而與嚴嵩父子結下了恩怨。1559年,蒙古俺答部大舉進犯,直逼京城,嚴嵩借機誣陷王忬防守不利,王忬遇害。

『玖』 《鳴鳳記》是王世貞的作品嗎

《鳴鳳來記》是一部傳奇劇本。它自鮮明的政治色彩和生動的藝術描寫,打破了傳統的以生旦悲歡離合為主的窠臼,奠定了自己在我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的重要地位,有人稱譽它為「現代劇」的開山之作。

《鳴鳳記》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明嘉靖年間,皇帝耽於道教,荒疏政務,內閣大學士嚴嵩專攬朝政,貪贓枉法,殘害忠良,楊繼盛等八位諫臣與嚴氏父子進行了前仆後繼的斗爭,最終獲勝,嚴嵩罷官,嚴世藩斬首。劇中的主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是真實的,在當時震動很大。劇本誕生在嚴氏父子垮台前後,它至少參與了掃除嚴氏余黨的斗爭。

這部優秀劇目的作者是誰?明戲曲理論家呂天成在《曲品》中明確注為「王鳳州作」。王鳳州即王世貞的號,是明代中葉著名文學家,因其父被嚴嵩所害,曾作長詩《太保歌》等,揭露嚴氏父子罪行。清代無名氏《古人傳奇總目》、《傳奇匯考標目》、梁廷杻《曲話》、支豐宜《曲目新編》、姚燮《今樂考證》等書也都認為《鳴鳳記》是王世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