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西方經濟學論文3000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西方經濟學論文3000

發布時間: 2021-02-25 12:40:14

A. 求一篇西方經濟學關於國民收入的論文,2000字左右~

首先,您應當了解學術論文的相關寫作知識,所謂「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

網上有一篇很詳細地介紹如何寫作與發表論文的文章:

http://www.csscipaper.com/how-to-write-papers.html。
其次,網上論文網站多如牛毛,面對這些網站,我們基本上有一個共同的感受,

那就是受限制太多,要麼是收費,要麼是一篇好端端的論文被分成數十頁,相當

地破壞了閱讀的心情。
最後,當然,最重要的是,無論哪個領域的學術論文,我們應當參閱那些在該領

域的著名學者、教授、研究員寫作的或者已經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的論文。閱

讀他們的文章,一個最大的便利之處就是能跟蹤學術前沿研究成果,何況它們本

身就相當於一篇很不錯的學術論文範文。
綜合上述幾點,我要向您推薦「CSSCI學術論文網」

(http://www.csscipaper.com/)。我覺得這個網站是我所見過的最好的論文網

站,除了完全符合以上幾點想法之外,他們還專門開辟了一個「免費找論文網」

(http://freepapers.csscipaper.com/),如果您在網上沒有找到特定論文,

您可以去那裡發布尋找論文的文章,他們可以免費為您找到,不論學術論文,還

碩士學位論文或博士學位論文,只要是被中國知網或者萬網收錄了的。
至於西方經濟學方面的論文,cssci學術論文網上有不少這方面的論文,我這里給您稍微列

舉一些欄目,剩下的就是您自己去查看啦:
(二)經濟史
http://www.csscipaper.com/eco/economichistory/
1、經濟學說史
http://www.csscipaper.com/eco/jingjixueshuo/
2、經濟思想史
http://www.csscipaper.com/eco/jingjisixiang/

(三)世界經濟學
http://www.csscipaper.com/eco/worldeconomics/
1、世界經濟學研究
http://www.csscipaper.com/eco/globaleconomy/
2、世界經濟學概論
http://www.csscipaper.com/eco/shijiejingjixuegailun/
3、世界經濟學專題
http://www.csscipaper.com/eco/shijiejingji/
4、經濟全球化研究
http://www.csscipaper.com/eco/jingjiquanqiuhua/
5、世界經濟學理論
http://www.csscipaper.com/eco/worldeconomy/

B. 求一篇關於學習經濟學的論文,3000字左右,

淺析美鋼鐵進口限制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後果

3月日美國宣布針對部分鋼鐵進口產品設定高達30%的進口關稅,以幫助國內不景氣的鋼鐵產業。新稅徵收范圍包括10個產品類別,徵收額度從8%至30%不等。徵收從3月20日開始,徵收產品復蓋從巴西、韓國、日本、台灣、俄羅斯、德國、土耳其、法國、中國、澳洲和荷蘭進口的卷鋼板及其它鋼材。征稅期為三年,對鋼板徵收的30%納稅額度,在第二年將減少到24%,第三年為18%。而鋼板進口佔美國鋼鐵進口額的約60%之多。而且布希此番推出的征稅方案經過了精心設計,採取了"區別對待"的方式,把加拿大、墨西哥兩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國排除在外。反恐戰的重要盟友土耳其也享受了免稅待遇,而對另一個在反恐戰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國家--俄羅斯,也被給予了優惠的配額。受這一決定打擊最重的將是歐盟、日本、中國和韓國。美國鋼鐵行業對布希政府的決定表示歡迎,認為這一決定是拯救該行業的必要舉措,但是外國鋼鐵生產商對這個決定進行了猛烈抨擊,稱這種做法是保護主義,而且也是對自由貿易的打擊。美國的決定立即在全球引起強烈反對,一場國際鋼鐵貿易戰山雨欲來風滿樓。
一、美國作出提高進口鋼鐵產品關稅決定事出有因:
1、受經濟放緩及需求下降的影響,去年全球鋼鐵工業生產能力嚴重過剩。
主要鋼鐵生產國預測,因鋼鐵過剩,至2005年將有產能1.175億噸鋼鐵的工廠永久關閉。為避免繼續增加庫存,全球將減產逾2億噸鋼鐵。布希政府官員表示,進口限制將確保美國鋼鐵業不會為全球鋼鐵減產付出更多的代價,其中包括關閉工廠。
2、來自美國鋼鐵業內部的壓力。
布希當天宣稱,他的決定是為了拯救處於困境中的美國鋼鐵業。但美國鋼鐵業不景氣並非進口鋼材的價格沖擊。外國製造商反駁說,美國鋼鐵業目前遇到的問題是由於該行業無法進行自身重組和關閉虧損工廠造成的。近年來,由於多家美國鋼鐵公司倒閉,數以千計的鋼鐵工人失業。兩周多以前,伯利恆鋼鐵公司破產。幾乎就在布希宣布實施201條款的同時,美國第五大鋼鐵企業--國家鋼鐵公司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成為過去4年中第三十二家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鋼鐵企業。專家分析認為,造成這種不景氣並非只是因為進口產品價格的沖擊,需求量下降、改革不力和技術革新緩慢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美國鋼鐵業卻把矛頭首先對准了外國產品。"身陷囹圄"的美國鋼鐵行業垂死掙扎,抓住布希政府這棵救命稻草不放,控告歐盟拿安全標准作擋箭牌,限制鋼鐵進口,以擺脫目前的困境。近年來,他們展開輿論攻勢,在國會贏得了廣泛支持。布希的這一決定就是在鋼鐵業和國會的強大壓力下作出的。
3、布希政府為了政治上的需要。
貿易問題專家哈沃德·威恩律師對記者表示,此案實質上已經成為"政治案"。 正因為如此,它才會顯出明顯的不合理性。就連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表示,他不同意布希總統提高多種進口鋼材關稅的決定。他說:"我並不同意這個決定,但我知道這是布希總統不得不作出的非常困難的決定。"
2000年,布希在美國有史以來最為勢均力敵的總統大選中險勝對手,幾個月來,美國鋼鐵工業的院外集團一直在對國會議員們進行游說,這種情況下,布希總統對幾乎所有鋼產品展開了保障(safeguard)性調查。去年10月份,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認定進口鋼材損害了美國的鋼鐵工業。12月份,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多數成員建議對進口鋼材加征關稅,任何一種類型鋼材的稅率不超過20%,美國鋼材進口總量的80%左右將受到影響。然而,與反傾銷措施不同,國際貿易委員會在保障條款的實施上沒有最終決定權。總統有權對其建議做出更改。從理論上說,此權力使得總統在征稅前仔細斟酌公眾利益所在。幾乎每一次實施保障條款時,總統提出的修改方案都不如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初始方案嚴厲。事實上,在過去25年中,總統的最終決定中有一半左右是不對進口品實施保護措施。這一次布希總統卻打破了先例。根據布希總統的建議,幾乎所有主要類型的鋼材都要繳納30%的關稅,其中包括鋼板、熱軋薄板、冷軋薄板、熱軋帶鋼、冷軋帶鋼等。對於另一種主要鋼材厚鋼板,布希要求實施進口配額,布希的方案遠比委員會提出的配額方案嚴厲。僅所涉及的八類主要鋼材就佔美國鋼材進口額的70%以上。
全美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之一的GT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晉蜀說,布希的做法根本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競爭原則,對消費者非常不利。據估計,關稅增加,像汽車、建材等許多產品的價格因此會有相當幅度的上漲。布希總統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但他又不得不考慮中期選舉。在這個問題上?quot;政治壓倒了一切"。美國CATO研究所專家艾肯森指出,美國的鋼材用戶創造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1%,而鋼材生產廠商只佔0.5%。目前美國鋼鐵企業的產量也遠超出了國防工業所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用提高關稅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來挽救美國鋼鐵產業都是不合理的,它將使下游用戶不得不相應提高產品價格。美國消費工業貿易行動聯合會計算,對鋼鐵進口的稅率保護可能拯救4375個鋼鐵業內的就業機會,但對美國消費者造成的損失將高達20億美元,還將使其它相關行業的36164個就業者丟掉飯碗。美國將在11月份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布希政府面臨鋼鐵產業的巨大政治壓力。由於布希總統一直堅持強勢美元政策,使進口的鋼鐵產品價格下降,引起國內鋼鐵行業的不滿。布希希望通過加徵關稅,減少鋼鐵行業的不滿情緒。正如東京三菱國際的首席經濟學家布倫丹.布朗所說,此舉是布希政府為贏得中西部鋼鐵地帶的關鍵選票作出的決策。西部的幾張反對票就可能決定11月份國會選舉的結果是否對布希政府有利。
4、美保護主義的卷土重來。
美國貿易限制越來越嚴,主要還是緣於全球經濟多極化趨勢的不斷強化。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在國內外市場上面臨著西歐、日本與新興市場國家及地區強有力的挑戰。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壟斷地位不復存在,其商品出口額佔世界貿易的比重從1970年的15.2%下降到1990年的11.5%。對外貿易逆差自1971年首次出現後急劇擴大,20世紀80年代中美國外貿累計逆差高達10362億美元。巨額貿易逆差已同巨額財政赤字一起成為制約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大隱患。如何利用全球經濟正從傳統的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之機,扭轉這一不利格局已成美國對外貿易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1993年9月,針對當時美國對外貿易不斷惡化及知識經濟嶄露頭角的狀況,柯林頓政府一改戰後歷屆政府在對外貿易領域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出了"國家出口戰略"。1997年7月柯林頓又公布了被他稱之為未來經濟增長發動機的"全球網路貿易戰略"。它們被付諸實施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原先對外貿易每況愈下的狀態得到有效的扭轉,市場份額與貿易逆差均明顯改善。但是,亞洲金融危機後,美國的貿易逆差又節節攀升。隨著美國經濟的迅速滑坡,失業率上升,貿易赤字逼近GDP的4.5%,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勢必卷土重來,要求政府採取強硬措施,保護本國廠商的利益,甚至不惜大打貿易戰。
在分析傳統的雙邊貿易關系中,比較成本說一直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一理論強調,比較成本優勢是雙邊貿易的基礎。一國可選擇比較成本相對較低的產品進行生產並出口,換取比較成本相對較高的產品,從而通過國際貿易取得好處。在分析國際貿易中較有影響的另一理論是要素稟賦論。這一理論認為,自然資源及生產要素的差別是國際貿易的基礎。各種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及各類要素的比例不同,各國所擁有的資源及受資源制約的生產要素量也不相同,而資源與要素的流動則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各國選擇自己所擁有的要素密集型的產品進行生產,而後進行交換。按其解釋,有些產品需要勞動力多,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有些產品則需要資本量較多,屬於資本密集型產品。有些國家勞動力豐富,工資率低,有些國家則資本豐富,資本價格低。像美國之類資本量較多的國家應生產資本密集型產品,而中國之類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則應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然後進行交換。
現在的問題出在美國既要生產並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又要維持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熊掌與魚都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美國不僅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比較成本劣於新興市場國家,而且在資本密集型及技術密集型的部分產品上劣於其他工業化國家。美國的某些行業面臨如此窘狀,不是去加快進行必要的結構調整,而是堅持抱殘守缺,於是,只能築起重重壁壘阻擋價廉物美的外國商品進入。
5、更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挑起這場"前所未有"的爭端,原因是美國在"9.11"事件後單邊主義的表現達到了頂峰,全然不將別國放在眼裡。近幾個月來,美國的這種"強權地位"反映在美國對外政策的諸多方面,外貿也不例外。
二、美國作出提高進口鋼鐵產品關稅決定後果:
1、對美國國內的影響:
(1)對美鋼鐵業的影響: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市場。去年美國進口2700萬噸鋼材,包括2120萬噸成品鋼材和580萬噸半成品鋼材。實施201條款後,美國對成品鋼材的進口在今後幾年裡可能會減少500萬到1600萬噸。布希的決定將導致美國鋼材的價格上升,但其價格不太可能因此回到鋼鐵工業要求的1997年的水平上。由於美國頻頻使用反傾銷法,加上美元堅挺,美國的鋼材價格已經達到了世界最高。目前鋼鐵工業的設備利用率為75%;只有鋼材需求回升才能推動價格大幅度上升,對該產業進行保護並不能達到這一目的。而且,美國小型鋼廠的生產能力有了顯著擴大,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提高關稅的影響。在過去的五年中,美國的小型鋼廠增加了上千萬噸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能力。就在上個月,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Nucor宣布將建立一個生產能力為200萬噸的鋼廠。
美國對外國廠商關閉國內市場的舉動將加速小型鋼廠的擴張計劃。根據公認的估算,與大型聯合鋼廠相比,小型鋼廠至少擁有每噸鋼100美元的成本優勢。布希總統的決定不會使這種差距有所縮小,鋼材價格上漲意味著即使是低效率的美國鋼鐵企業也可以依靠外部支持生存。鋼鐵工業的養老金和醫療基金仍有130億美元的缺口,這部分基金需要通過本階段的銷售來籌集,這將使一些廠商每噸鋼材的利潤減少50美元。
(2)體現了美國貿易政策的重大轉折:美國商務部主管國際貿易的副部長格蘭特·阿爾多納甚至揚言,如果歐盟國家和日本經濟不能復甦,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限制措施將從鋼鐵貿易擴散到其他行業領域,范圍將包括農業和半導體行業等。這是布希政府首次把鋼鐵貿易措施和全球經濟的大問題掛鉤。這標志著美國貿易政策發生了轉折性變化。15年來,美國貿易政策幾乎只關注開放海外市場,幫助美國出口商。雖然布希政府口口聲聲說它仍希望進一步實行貿易開放政策,但是此次對鋼鐵製造商的大力保護明確承認了美國國內對自由貿易的支持已大大削弱。
(3)提高鋼鐵進口關稅還可能削弱美元匯率。新的關稅制度不僅暴露了強勢美元對美國貿易的不利影響,而且顯示出強勢美元政策已經對美國鋼鐵企業造成損害。去年夏天,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在華盛頓組織示威遊行,要求讓美元貶值。從那時以來,美元仍然持續攀升,對那些在海外開展業務和試圖與進口產品競爭的鋼鐵業公司可謂雪上加霜。對美元來說,提高關稅令投資者認為美國政府已經受到企業的強大壓力,其強勢美元政策可能發生改變,因而影響投資者對美元前景的信心。雷曼兄弟外匯策略師表示,雖然美國徵收進口鋼鐵產品稅不會改變強勢美元政策。但美國這一決定顯示出布希政府的保護主義傾向,這對美元是不利因素。
2、對國際的影響。
所有的主要貿易夥伴都譴責了美國的決定,即使美國計劃給予優待的國家也不例外。美國挑起的這場糾紛已經產生了連環效應,世界鋼鐵市場的正常秩序由此遭到破壞。經合組織內部就削減世界鋼鐵生產規模進行的討論也因此而夭折。歐盟駐世貿組織代表指出的,美國的決?quot;不僅對美國經濟是件壞事,對鋼材市場和世界貿易體系同樣是件壞事"。日本、韓國、巴西將聯合歐盟共同抵制這一決定。它們已經向WTO遞交了一份正式的申訴狀,美國在為自己辯護的時候將面臨重重困難。與適用於反傾銷措施的含糊規則不同,WTO關於保障措施的規則極為嚴格。在過去的三年中,美國已經在WTO中輸掉了兩次涉及保障措施的貿易案件,大多數專家認為,此次美國的決定嚴重違反了WTO規則,程度非常嚴重。但是,WTO的爭端解決程序極為冗長,恐怕判決尚未做出,美國實施保障措施的三年期限就已經結束了。美國的決定將產生多方面的國際影響:
--爭端解決機制的弱點。幾乎可以肯定,WTO將裁定美國的決定違反其規則,但這對美國並無約束力,這表明,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存在明顯的缺陷。美歐都曾受損於WTO的裁決,有人擔心,雙方都會尋求採取行動取消或削弱這一機制。
--生產能力談判。鑒於美國的決定,各國在經合組織的主持下展開對話,削減全球鋼鐵工業生產能力的前景越發黯淡了。一個如此重要的國家採取單方面行動,鋼鐵工業中必然增加上千萬噸過剩的、或者效率低下的生產能力,由此產生的問題很難解決。
--政治利益的權衡。美國的貿易夥伴所受的影響將是不平衡的。土耳其的鋼材基本不會受到影響,俄羅斯鋼材所受影響也不會很嚴重,其部分原因在於這兩個國家在"反恐怖主義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巴西和阿根廷的鋼材受到的待遇大大優於歐盟和東亞。美國正力圖建立囊括整個西半球的自由貿易區,因而希望減少相關國家的反對。
中長期影響。各國直接採取報復措施的可能性極小。歐盟已經表示,不會立即進行報復,而且沒有把鋼鐵貿易爭端和出口補貼問題聯系起來;關於後者,WTO已經同意,歐盟可以向美國加征至多40億美元的關稅。任何國家都不願被視作與美國開始一場貿易戰,盡管如此,美國的決定將產生許多中長期影響:
--各國可能以較為巧妙的方式進行報復。俄羅斯已經宣布將禁止從美國進口禽肉,其表面理由是擔心美國禽肉中使用了有害的添加劑。
--這一行動使得日本和歐盟難以推進將產生重大國際意義的農業改革,因為美國以其行動表明,國內政治利益高於國際承諾。
--全球貿易談判的"多哈"回合不會受到嚴重影響。雖然布希的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談判氣氛,好在"多哈"回合還遠未達到實質性談判階段。
最嚴重的後果莫過於美國的決定可能在其貿易夥伴的決策中產生"多米諾效應"。從去年秋季開始,加拿大已經開始籌劃自身的貿易保障措施,目前唯一的疑問只是它將在何時開始調查。既然美國已經宣布實施保障措施支持鋼鐵工業,歐洲的鋼鐵企業也開始要求歐盟進行保障性調查。加拿大和歐盟都擔心本應進入美國市場的鋼材將轉而流入本地區市場。然而,與美國不同,加拿大和歐盟很可能將等待鋼材進口增長之後再實施保障措施,以免像美國那樣公然挑戰WTO規則。
近期內將在國際上產生的不利影響在於,該決定可能導致許多國家爭相採取類似的貿易保護措施,以使本國鋼材市場免受國際市場變化的影響,因為美國的行動將使全球鋼材的價格下降。
歐盟貿易委員拉米稱,美國決定採取保護主義的做法是全球貿易體系的一大退步,歐盟也將考慮採取貿易壁壘,以防止來自俄羅斯、拉丁美洲和亞洲的鋼鐵出口因被美國拒絕而改道進入歐洲,使歐盟國家鋼鐵進口激增。美國進口的高附加值鋼鐵產品的25%來自歐洲,而這類產品將被徵收最高的30%關稅。每年將有超過200萬噸出口美國的歐洲鋼鐵會受到影響。歐盟稱,可能將有1600萬噸其他國家的出口鋼鐵轉向歐洲。WTO規則允許歐盟在進口產品可能大幅增加時,徵收鋼鐵關稅或實施配額以保護其工業。
除了歐盟外,俄羅斯、日本、南韓和巴西都表示若華盛頓設定關稅壁壘,它們將採取報復行動。巴西的鋼鐵業界人士和經濟學家稱,此次美國提高關稅,首先將使美洲自由貿易區名存實亡。俄羅斯的鋼鐵工業也將受到嚴重沖擊。俄羅斯外交部發出警告,稱美國的作法將迫使俄國減少對美國出口的低價穀物的進口額度,並將嚴重影響雙邊關系的友好氣氛。美國提高關稅後,日本的出口鋼鐵將基本被拒之門外。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平沼赳夫6日對美國徵收進口鋼鐵關稅的決定表示"非常遺憾",並置疑美國鋼鐵業所承受的嚴重打擊是否到了需要美國動用保護手段的程度。日本將考慮同歐盟及韓國聯合向世界貿易組織進行投訴。
美國徵收高額鋼鐵關稅將給亞洲鋼鐵產業帶來很大影響。世界五大鋼鐵生產國中的三個在亞洲,布希政府提高鋼鐵進口關稅使亞洲成為最主要受害者。根據國際鋼鐵協會匯編的最新數據,亞洲是世界鋼鐵產量最高的地區,1月份,該地區產量佔全球鋼鐵產量的43%左右。中國在世界鋼鐵產量的排名中高居首位,1月份的產量估計為1,450萬噸。日本以848萬噸的產量排在第二位,而韓國的產量為381萬噸,排名第五。7日日本、韓國、台灣和澳大利亞的鋼鐵製造商的股價都急劇下跌。此外,最令人擔心的還不是亞洲對美國的鋼鐵出口將出現下降,而是全球所有過剩的鋼鐵供應可能會被傾銷到亞洲,從而進一步壓低亞洲地區的鋼鐵價格,進而使亞洲鋼鐵企業盈利大幅下降。預計鋼鐵供應量的潛在增長將損害目前亞洲地區的鋼鐵價格的回升,對亞洲經濟的復甦產生不利影響。亞洲的情況也大體相似。美國此舉對亞洲鋼鐵企業的直接影響不會太大。據美方統計,亞洲主要鋼鐵生產國韓國、日本去年對美出口鋼材分別為222萬噸和188萬噸。與歐盟相比,數量都不算多。但對一些鋼鐵業骨幹企業的沖擊仍相當大。況且亞洲各國也面臨著鋼材迴流的風險,在今後數年裡有可能對市場造成打壓。
中國加入世貿後也會成為各方鋼鐵廠商爭搶的市場,國內鋼鐵業會面臨激烈競爭。美方統計表明,中國在美鋼材進口榜上排名第八,對美鋼材出口量去年約為72萬噸,總金額約為7億多美元。貿易專家布魯斯律師說,中國對美鋼材出口數量有限,直接影響不大。但應該考慮到,這與近年來美國採取反傾銷多次打壓中國鋼鐵產品有一定關系。此次征稅使中國輸美鋼鐵產品再次受挫。更重要的是,美國市場對中國未來鋼材的出口十分重要,市場份額一旦失去將難以奪回,因為獲得免稅待遇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是決不會放過這個空額的。

C. 求一篇西方經濟學論文

淺析美鋼鐵進口限制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後果

3月5日美國宣布針對部分鋼鐵進口產品設定高達30%的進口關稅,以幫助國內不景氣的鋼鐵產業。新稅徵收范圍包括10個產品類別,徵收額度從8%至30%不等。徵收從3月20日開始,徵收產品復蓋從巴西、韓國、日本、台灣、俄羅斯、德國、土耳其、法國、中國、澳洲和荷蘭進口的卷鋼板及其它鋼材。征稅期為三年,對鋼板徵收的30%納稅額度,在第二年將減少到24%,第三年為18%。而鋼板進口佔美國鋼鐵進口額的約60%之多。而且布希此番推出的征稅方案經過了精心設計,採取了"區別對待"的方式,把加拿大、墨西哥兩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國排除在外。反恐戰的重要盟友土耳其也享受了免稅待遇,而對另一個在反恐戰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國家--俄羅斯,也被給予了優惠的配額。受這一決定打擊最重的將是歐盟、日本、中國和韓國。美國鋼鐵行業對布希政府的決定表示歡迎,認為這一決定是拯救該行業的必要舉措,但是外國鋼鐵生產商對這個決定進行了猛烈抨擊,稱這種做法是保護主義,而且也是對自由貿易的打擊。美國的決定立即在全球引起強烈反對,一場國際鋼鐵貿易戰山雨欲來風滿樓。
一、美國作出提高進口鋼鐵產品關稅決定事出有因:
1、受經濟放緩及需求下降的影響,去年全球鋼鐵工業生產能力嚴重過剩。
主要鋼鐵生產國預測,因鋼鐵過剩,至2005年將有產能1.175億噸鋼鐵的工廠永久關閉。為避免繼續增加庫存,全球將減產逾2億噸鋼鐵。布希政府官員表示,進口限制將確保美國鋼鐵業不會為全球鋼鐵減產付出更多的代價,其中包括關閉工廠。
2、來自美國鋼鐵業內部的壓力。
布希當天宣稱,他的決定是為了拯救處於困境中的美國鋼鐵業。但美國鋼鐵業不景氣並非進口鋼材的價格沖擊。外國製造商反駁說,美國鋼鐵業目前遇到的問題是由於該行業無法進行自身重組和關閉虧損工廠造成的。近年來,由於多家美國鋼鐵公司倒閉,數以千計的鋼鐵工人失業。兩周多以前,伯利恆鋼鐵公司破產。幾乎就在布希宣布實施201條款的同時,美國第五大鋼鐵企業--國家鋼鐵公司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成為過去4年中第三十二家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鋼鐵企業。專家分析認為,造成這種不景氣並非只是因為進口產品價格的沖擊,需求量下降、改革不力和技術革新緩慢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美國鋼鐵業卻把矛頭首先對准了外國產品。"身陷囹圄"的美國鋼鐵行業垂死掙扎,抓住布希政府這棵救命稻草不放,控告歐盟拿安全標准作擋箭牌,限制鋼鐵進口,以擺脫目前的困境。近年來,他們展開輿論攻勢,在國會贏得了廣泛支持。布希的這一決定就是在鋼鐵業和國會的強大壓力下作出的。
3、布希政府為了政治上的需要。
貿易問題專家哈沃德·威恩律師對記者表示,此案實質上已經成為"政治案"。 正因為如此,它才會顯出明顯的不合理性。就連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表示,他不同意布希總統提高多種進口鋼材關稅的決定。他說:"我並不同意這個決定,但我知道這是布希總統不得不作出的非常困難的決定。"
2000年,布希在美國有史以來最為勢均力敵的總統大選中險勝對手,幾個月來,美國鋼鐵工業的院外集團一直在對國會議員們進行游說,這種情況下,布希總統對幾乎所有鋼產品展開了保障(safeguard)性調查。去年10月份,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認定進口鋼材損害了美國的鋼鐵工業。12月份,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多數成員建議對進口鋼材加征關稅,任何一種類型鋼材的稅率不超過20%,美國鋼材進口總量的80%左右將受到影響。然而,與反傾銷措施不同,國際貿易委員會在保障條款的實施上沒有最終決定權。總統有權對其建議做出更改。從理論上說,此權力使得總統在征稅前仔細斟酌公眾利益所在。幾乎每一次實施保障條款時,總統提出的修改方案都不如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初始方案嚴厲。事實上,在過去25年中,總統的最終決定中有一半左右是不對進口品實施保護措施。這一次布希總統卻打破了先例。根據布希總統的建議,幾乎所有主要類型的鋼材都要繳納30%的關稅,其中包括鋼板、熱軋薄板、冷軋薄板、熱軋帶鋼、冷軋帶鋼等。對於另一種主要鋼材厚鋼板,布希要求實施進口配額,布希的方案遠比委員會提出的配額方案嚴厲。僅所涉及的八類主要鋼材就佔美國鋼材進口額的70%以上。
全美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之一的GT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晉蜀說,布希的做法根本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競爭原則,對消費者非常不利。據估計,關稅增加,像汽車、建材等許多產品的價格因此會有相當幅度的上漲。布希總統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但他又不得不考慮中期選舉。在這個問題上?quot;政治壓倒了一切"。美國CATO研究所專家艾肯森指出,美國的鋼材用戶創造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1%,而鋼材生產廠商只佔0.5%。目前美國鋼鐵企業的產量也遠超出了國防工業所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用提高關稅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來挽救美國鋼鐵產業都是不合理的,它將使下游用戶不得不相應提高產品價格。美國消費工業貿易行動聯合會計算,對鋼鐵進口的稅率保護可能拯救4375個鋼鐵業內的就業機會,但對美國消費者造成的損失將高達20億美元,還將使其它相關行業的36164個就業者丟掉飯碗。美國將在11月份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布希政府面臨鋼鐵產業的巨大政治壓力。由於布希總統一直堅持強勢美元政策,使進口的鋼鐵產品價格下降,引起國內鋼鐵行業的不滿。布希希望通過加徵關稅,減少鋼鐵行業的不滿情緒。正如東京三菱國際的首席經濟學家布倫丹.布朗所說,此舉是布希政府為贏得中西部鋼鐵地帶的關鍵選票作出的決策。西部的幾張反對票就可能決定11月份國會選舉的結果是否對布希政府有利。
4、美保護主義的卷土重來。
美國貿易限制越來越嚴,主要還是緣於全球經濟多極化趨勢的不斷強化。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在國內外市場上面臨著西歐、日本與新興市場國家及地區強有力的挑戰。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壟斷地位不復存在,其商品出口額佔世界貿易的比重從1970年的15.2%下降到1990年的11.5%。對外貿易逆差自1971年首次出現後急劇擴大,20世紀80年代中美國外貿累計逆差高達10362億美元。巨額貿易逆差已同巨額財政赤字一起成為制約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大隱患。如何利用全球經濟正從傳統的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之機,扭轉這一不利格局已成美國對外貿易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1993年9月,針對當時美國對外貿易不斷惡化及知識經濟嶄露頭角的狀況,柯林頓政府一改戰後歷屆政府在對外貿易領域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出了"國家出口戰略"。1997年7月柯林頓又公布了被他稱之為未來經濟增長發動機的"全球網路貿易戰略"。它們被付諸實施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原先對外貿易每況愈下的狀態得到有效的扭轉,市場份額與貿易逆差均明顯改善。但是,亞洲金融危機後,美國的貿易逆差又節節攀升。隨著美國經濟的迅速滑坡,失業率上升,貿易赤字逼近GDP的4.5%,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勢必卷土重來,要求政府採取強硬措施,保護本國廠商的利益,甚至不惜大打貿易戰。
在分析傳統的雙邊貿易關系中,比較成本說一直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一理論強調,比較成本優勢是雙邊貿易的基礎。一國可選擇比較成本相對較低的產品進行生產並出口,換取比較成本相對較高的產品,從而通過國際貿易取得好處。在分析國際貿易中較有影響的另一理論是要素稟賦論。這一理論認為,自然資源及生產要素的差別是國際貿易的基礎。各種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及各類要素的比例不同,各國所擁有的資源及受資源制約的生產要素量也不相同,而資源與要素的流動則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各國選擇自己所擁有的要素密集型的產品進行生產,而後進行交換。按其解釋,有些產品需要勞動力多,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有些產品則需要資本量較多,屬於資本密集型產品。有些國家勞動力豐富,工資率低,有些國家則資本豐富,資本價格低。像美國之類資本量較多的國家應生產資本密集型產品,而中國之類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則應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然後進行交換。
現在的問題出在美國既要生產並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又要維持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熊掌與魚都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美國不僅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比較成本劣於新興市場國家,而且在資本密集型及技術密集型的部分產品上劣於其他工業化國家。美國的某些行業面臨如此窘狀,不是去加快進行必要的結構調整,而是堅持抱殘守缺,於是,只能築起重重壁壘阻擋價廉物美的外國商品進入。
5、更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挑起這場"前所未有"的爭端,原因是美國在"9.11"事件後單邊主義的表現達到了頂峰,全然不將別國放在眼裡。近幾個月來,美國的這種"強權地位"反映在美國對外政策的諸多方面,外貿也不例外。
二、美國作出提高進口鋼鐵產品關稅決定後果:
1、對美國國內的影響:
(1)對美鋼鐵業的影響: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市場。去年美國進口2700萬噸鋼材,包括2120萬噸成品鋼材和580萬噸半成品鋼材。實施201條款後,美國對成品鋼材的進口在今後幾年裡可能會減少500萬到1600萬噸。布希的決定將導致美國鋼材的價格上升,但其價格不太可能因此回到鋼鐵工業要求的1997年的水平上。由於美國頻頻使用反傾銷法,加上美元堅挺,美國的鋼材價格已經達到了世界最高。目前鋼鐵工業的設備利用率為75%;只有鋼材需求回升才能推動價格大幅度上升,對該產業進行保護並不能達到這一目的。而且,美國小型鋼廠的生產能力有了顯著擴大,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提高關稅的影響。在過去的五年中,美國的小型鋼廠增加了上千萬噸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能力。就在上個月,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Nucor宣布將建立一個生產能力為200萬噸的鋼廠。
美國對外國廠商關閉國內市場的舉動將加速小型鋼廠的擴張計劃。根據公認的估算,與大型聯合鋼廠相比,小型鋼廠至少擁有每噸鋼100美元的成本優勢。布希總統的決定不會使這種差距有所縮小,鋼材價格上漲意味著即使是低效率的美國鋼鐵企業也可以依靠外部支持生存。鋼鐵工業的養老金和醫療基金仍有130億美元的缺口,這部分基金需要通過本階段的銷售來籌集,這將使一些廠商每噸鋼材的利潤減少50美元。
(2)體現了美國貿易政策的重大轉折:美國商務部主管國際貿易的副部長格蘭特·阿爾多納甚至揚言,如果歐盟國家和日本經濟不能復甦,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限制措施將從鋼鐵貿易擴散到其他行業領域,范圍將包括農業和半導體行業等。這是布希政府首次把鋼鐵貿易措施和全球經濟的大問題掛鉤。這標志著美國貿易政策發生了轉折性變化。15年來,美國貿易政策幾乎只關注開放海外市場,幫助美國出口商。雖然布希政府口口聲聲說它仍希望進一步實行貿易開放政策,但是此次對鋼鐵製造商的大力保護明確承認了美國國內對自由貿易的支持已大大削弱。
(3)提高鋼鐵進口關稅還可能削弱美元匯率。新的關稅制度不僅暴露了強勢美元對美國貿易的不利影響,而且顯示出強勢美元政策已經對美國鋼鐵企業造成損害。去年夏天,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在華盛頓組織示威遊行,要求讓美元貶值。從那時以來,美元仍然持續攀升,對那些在海外開展業務和試圖與進口產品競爭的鋼鐵業公司可謂雪上加霜。對美元來說,提高關稅令投資者認為美國政府已經受到企業的強大壓力,其強勢美元政策可能發生改變,因而影響投資者對美元前景的信心。雷曼兄弟外匯策略師表示,雖然美國徵收進口鋼鐵產品稅不會改變強勢美元政策。但美國這一決定顯示出布希政府的保護主義傾向,這對美元是不利因素。
2、對國際的影響。
所有的主要貿易夥伴都譴責了美國的決定,即使美國計劃給予優待的國家也不例外。美國挑起的這場糾紛已經產生了連環效應,世界鋼鐵市場的正常秩序由此遭到破壞。經合組織內部就削減世界鋼鐵生產規模進行的討論也因此而夭折。歐盟駐世貿組織代表指出的,美國的決?quot;不僅對美國經濟是件壞事,對鋼材市場和世界貿易體系同樣是件壞事"。日本、韓國、巴西將聯合歐盟共同抵制這一決定。它們已經向WTO遞交了一份正式的申訴狀,美國在為自己辯護的時候將面臨重重困難。與適用於反傾銷措施的含糊規則不同,WTO關於保障措施的規則極為嚴格。在過去的三年中,美國已經在WTO中輸掉了兩次涉及保障措施的貿易案件,大多數專家認為,此次美國的決定嚴重違反了WTO規則,程度非常嚴重。但是,WTO的爭端解決程序極為冗長,恐怕判決尚未做出,美國實施保障措施的三年期限就已經結束了。美國的決定將產生多方面的國際影響:
--爭端解決機制的弱點。幾乎可以肯定,WTO將裁定美國的決定違反其規則,但這對美國並無約束力,這表明,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存在明顯的缺陷。美歐都曾受損於WTO的裁決,有人擔心,雙方都會尋求採取行動取消或削弱這一機制。
--生產能力談判。鑒於美國的決定,各國在經合組織的主持下展開對話,削減全球鋼鐵工業生產能力的前景越發黯淡了。一個如此重要的國家採取單方面行動,鋼鐵工業中必然增加上千萬噸過剩的、或者效率低下的生產能力,由此產生的問題很難解決。
--政治利益的權衡。美國的貿易夥伴所受的影響將是不平衡的。土耳其的鋼材基本不會受到影響,俄羅斯鋼材所受影響也不會很嚴重,其部分原因在於這兩個國家在"反恐怖主義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巴西和阿根廷的鋼材受到的待遇大大優於歐盟和東亞。美國正力圖建立囊括整個西半球的自由貿易區,因而希望減少相關國家的反對。
中長期影響。各國直接採取報復措施的可能性極小。歐盟已經表示,不會立即進行報復,而且沒有把鋼鐵貿易爭端和出口補貼問題聯系起來;關於後者,WTO已經同意,歐盟可以向美國加征至多40億美元的關稅。任何國家都不願被視作與美國開始一場貿易戰,盡管如此,美國的決定將產生許多中長期影響:
--各國可能以較為巧妙的方式進行報復。俄羅斯已經宣布將禁止從美國進口禽肉,其表面理由是擔心美國禽肉中使用了有害的添加劑。
--這一行動使得日本和歐盟難以推進將產生重大國際意義的農業改革,因為美國以其行動表明,國內政治利益高於國際承諾。
--全球貿易談判的"多哈"回合不會受到嚴重影響。雖然布希的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談判氣氛,好在"多哈"回合還遠未達到實質性談判階段。
最嚴重的後果莫過於美國的決定可能在其貿易夥伴的決策中產生"多米諾效應"。從去年秋季開始,加拿大已經開始籌劃自身的貿易保障措施,目前唯一的疑問只是它將在何時開始調查。既然美國已經宣布實施保障措施支持鋼鐵工業,歐洲的鋼鐵企業也開始要求歐盟進行保障性調查。加拿大和歐盟都擔心本應進入美國市場的鋼材將轉而流入本地區市場。然而,與美國不同,加拿大和歐盟很可能將等待鋼材進口增長之後再實施保障措施,以免像美國那樣公然挑戰WTO規則。
近期內將在國際上產生的不利影響在於,該決定可能導致許多國家爭相採取類似的貿易保護措施,以使本國鋼材市場免受國際市場變化的影響,因為美國的行動將使全球鋼材的價格下降。
歐盟貿易委員拉米稱,美國決定採取保護主義的做法是全球貿易體系的一大退步,歐盟也將考慮採取貿易壁壘,以防止來自俄羅斯、拉丁美洲和亞洲的鋼鐵出口因被美國拒絕而改道進入歐洲,使歐盟國家鋼鐵進口激增。美國進口的高附加值鋼鐵產品的25%來自歐洲,而這類產品將被徵收最高的30%關稅。每年將有超過200萬噸出口美國的歐洲鋼鐵會受到影響。歐盟稱,可能將有1600萬噸其他國家的出口鋼鐵轉向歐洲。WTO規則允許歐盟在進口產品可能大幅增加時,徵收鋼鐵關稅或實施配額以保護其工業。
除了歐盟外,俄羅斯、日本、南韓和巴西都表示若華盛頓設定關稅壁壘,它們將採取報復行動。巴西的鋼鐵業界人士和經濟學家稱,此次美國提高關稅,首先將使美洲自由貿易區名存實亡。俄羅斯的鋼鐵工業也將受到嚴重沖擊。俄羅斯外交部發出警告,稱美國的作法將迫使俄國減少對美國出口的低價穀物的進口額度,並將嚴重影響雙邊關系的友好氣氛。美國提高關稅後,日本的出口鋼鐵將基本被拒之門外。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平沼赳夫6日對美國徵收進口鋼鐵關稅的決定表示"非常遺憾",並置疑美國鋼鐵業所承受的嚴重打擊是否到了需要美國動用保護手段的程度。日本將考慮同歐盟及韓國聯合向世界貿易組織進行投訴。
美國徵收高額鋼鐵關稅將給亞洲鋼鐵產業帶來很大影響。世界五大鋼鐵生產國中的三個在亞洲,布希政府提高鋼鐵進口關稅使亞洲成為最主要受害者。根據國際鋼鐵協會匯編的最新數據,亞洲是世界鋼鐵產量最高的地區,1月份,該地區產量佔全球鋼鐵產量的43%左右。中國在世界鋼鐵產量的排名中高居首位,1月份的產量估計為1,450萬噸。日本以848萬噸的產量排在第二位,而韓國的產量為381萬噸,排名第五。7日日本、韓國、台灣和澳大利亞的鋼鐵製造商的股價都急劇下跌。此外,最令人擔心的還不是亞洲對美國的鋼鐵出口將出現下降,而是全球所有過剩的鋼鐵供應可能會被傾銷到亞洲,從而進一步壓低亞洲地區的鋼鐵價格,進而使亞洲鋼鐵企業盈利大幅下降。預計鋼鐵供應量的潛在增長將損害目前亞洲地區的鋼鐵價格的回升,對亞洲經濟的復甦產生不利影響。亞洲的情況也大體相似。美國此舉對亞洲鋼鐵企業的直接影響不會太大。據美方統計,亞洲主要鋼鐵生產國韓國、日本去年對美出口鋼材分別為222萬噸和188萬噸。與歐盟相比,數量都不算多。但對一些鋼鐵業骨幹企業的沖擊仍相當大。況且亞洲各國也面臨著鋼材迴流的風險,在今後數年裡有可能對市場造成打壓。
中國加入世貿後也會成為各方鋼鐵廠商爭搶的市場,國內鋼鐵業會面臨激烈競爭。美方統計表明,中國在美鋼材進口榜上排名第八,對美鋼材出口量去年約為72萬噸,總金額約為7億多美元。貿易專家布魯斯律師說,中國對美鋼材出口數量有限,直接影響不大。但應該考慮到,這與近年來美國採取反傾銷多次打壓中國鋼鐵產品有一定關系。此次征稅使中國輸美鋼鐵產品再次受挫。更重要的是,美國市場對中國未來鋼材的出口十分重要,市場份額一旦失去將難以奪回,因為獲得免稅待遇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是決不會放過這個空額的。

D. 西方經濟學關於市場經濟論文3000字

你的題目有點寬泛了,論文很難寫呢。這里找了一篇,還需要的話給我發站內信哦!房地產與經濟周期房地產由於其和各個產業相關性大,涉及面廣,房地產與經濟景氣有著顯著的相關性。房地產景氣和經濟周期一樣,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而這種波動則是由於房地產市場不均衡的結果。當房地產的供小於求時,房地產市場便呈現景氣現象。反之,當供大於求時,則表現為蕭條。然而由於房地產和一般的商品又不完全相同,加上房地產生產周期較長,所以市場自身調節功能較弱。房地產業受到各種經濟因素的影響。房地產還受到金融政策和金融環境的影響。如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就受到外匯套利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大量的外匯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據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調查,外資占上海全部購房資金的比例2003年初為8.3%,2004年底已經達到了23.2%。僅2004年頭11個月,外資流入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總量超過222億元,其中用於房地產開發的約150億元,佔全年房地產開發總額的12.8%。日前外管局披露,外資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中的比例約為15%。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8月5日頒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指出,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心理的作用下,外資大舉入中國。2005年前兩月,境外資金購買上海單價11000元/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住房的面積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47.6%和73%,購買單價11000元/平方米以上二手住房面積、金額同比分別增長2.8倍和3.1倍。申奧成功也是帶動近幾年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是中國的房地產業發展周期為6-7年。從房地產周期來看,目前應該處於一個相對低迷的階段,但由於北京申奧成功,帶動北京及相關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從而熨平了房地產業的波動。此外,中國正處於城市化進程發展最快的階段,我國目前城市化水平在40-50%之間,從國外發展的經驗來看,這一時期是城市化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時期。中國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人口眾多,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給房地產市場帶動的需求都是巨大的。去年我國現在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從國外發展的經驗來看,人均收入處於這樣的水平時,住房消費也呈現出上升的態勢。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單一因素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討論,現在假定所有的因素集中起來疊加後的經濟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這種宏觀經濟的周期性也會對房地產業產生波動,並且這種波動和經濟景氣呈極大的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滯後性。房地產和經濟運行周期的關系大致可以用以圖一來表示。1、經濟復甦、房地產蕭條(E1)經濟渡過衰退期開始復甦,但由於前期的經濟衰退、百業待興;但投入到房地產市場的消費大幅度減少。由於房地產具有周期長,有一定的滯後性,存量產品出現滯銷。市場上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空置率上升,房價下降。開發商減少投入,需求沒有真實的反映出來,房價持續下跌。最後跌到一定程度後,經濟復甦的信息傳遞到了整個市場,開始有反彈跡象出現。2、經濟高漲、房地產復甦(E2)政府採用積極財政政策,經濟景氣狀況進一步好轉,市場信心進一步增強,存量產品銷售看好,房價開始回升。經濟持續景氣,房地產市場需求急增,但由於房地產投資周期較長,開發商很難在短期內增加供應量,房地產景氣在持續上升的預期下,市場需求進一步增長。房地產投資增加。3、經濟衰退、房地產高漲(E3)經歷經注高漲過後,出現經濟局部過熱(或有過熱傾向)。政府出台相關的宏觀政策,規范市場行為。政策刺激下的投資相對過剩也開始有所表現,經濟開始衰退。但總體運行情況還是良好。真實的房地產消費沒有得到滿足,房價上揚;加劇了對房地產景氣的預期。房地產市場達到空前高漲。4、經濟蕭條、房地產衰退(E4)政府出台的宏觀調控政策開始起作用,經濟增長開始放緩。經濟開始走向蕭條。受經濟景氣的影響,房地產市場也由持續看漲的預期發生變化,一是延續了前期的看漲預期,另一方面看到經濟景氣所帶的後期消費不足,房地產市場預期開始動搖,房地產開始衰退。從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歷程來看,也基本相似。如以GDP年增長率達到或超過9%作為經濟景氣的的標志,那麼改革開放後的27年中一共有4個經濟周期:即1982年-1985年達到第一個景氣期,持續了4年,其中1984年GDP年增長率達到了15.2%;1987年-1988年是第二個經濟景氣期,持續了2年;1991年-1996年是第三個經濟景氣期,持續了6年;第四個則是由2003年開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這個周期的經濟景氣期要結束或將要結束。改革開放後,1988年修憲後,實現了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制度。經歷了1989年是了「姓社姓資」大討論的徘徊期。1992年鄧小平南巡以後中國經濟發始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受經濟發展的影響,出現了1992-1993年的房地產過熱(當然其中也有制度不規范的原因),很快進行新一輪的宏觀調控。1994、1995年成功實現宏觀調控軟著陸。1997年發生了東南亞金融危機,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低迷。1998年出台了房改政策,取消了實物分房,實現住房分配貨幣化。此外,還出台了相關的金融政策,如個人住房信貸等。詳細請參見圖二和圖三,可以看出經濟景氣和GDP的增長呈明顯的相關並存在一定滯後性。

E. 求西方經濟學論文不用很專業,最好原創,只是期末論文,2000字,多謝多謝!!!!

西方經濟學論文題目
1、全球化時代世界政治經濟十大趨勢 2、 俄羅斯經濟轉軌過程中的影子經濟3、 阿根廷貨幣局制度的崩潰及啟示 4、外資流入對俄羅斯經濟轉軌的影響 5、 內部人控制」與利益集團 6、 融入經濟全球化與經濟轉軌的關系 7、從經濟實力和「軟著陸」現狀看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 理論框架
論點在闡述的時候一定
要有一個理論框架,
不可以只是一、二、三、四的羅列。
重視摘要寫作
摘要非常重要:決定了編輯、
評審人員是否會採用,
讀者是否會閱讀。;
,文章,寫作。聯系。

F. 西方經濟學論文--全球經濟與中國走向3000字 怎麼寫

今年世界經濟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美國經濟滑坡的影響?正在瑞士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內壇年會的容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的減速,必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程度如何目前難以預知,因為美國經濟的發展得益於全球的金融網,兩者關聯的復雜程度「幾乎沒有人能完全明白」。不過,此次經濟動盪給人們帶來了一個深刻的教訓:歐洲一些國家之所以很快受到了美國經濟波動的影響,一個主要原因是金融監管的名存實亡,銀行和其他金融投資機構對新發明的金融產品趨之若鶩,那些大量購買了美國次級抵押債券的歐洲國家的金融機構都已經瀕臨破產邊緣。這表明,現代經濟發展的最一般規律是「產業為根,金融為葉」。惟有給物質生產部門足夠的重視,並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使金融真正服務於生產部門,才能確保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G. 西方經濟學論文

摘要: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們改善生活條件的基本前提和途徑,歷來都是各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中國由於人口基數大,勞動力的無限供給和就業崗位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是最嚴峻的問題,解決好勞動就業問題其意義極為重大。不僅涉及到求職者的工作安置和許多家庭的切身利益,還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和諧。回顧西方經濟學主要的就業理論,提出這些理論對我國的啟示,再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以深化認識和借鑒,進而尋求解決我國就業矛盾的有效途徑。關鍵詞:就業理論;就業問題;借鑒一、引言我國經濟連續多年高速增長,近幾年經濟增長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經濟的高增長沒有帶來高就業。進一步講,就業形勢的好壞,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有著密切關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就業增長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國的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的貢獻卻不是很明顯。最近十多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就業增長卻相對緩慢,中國目前有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學、大專畢業生面臨就業選擇,甚至畢業就失業的境況。可以說,中國的就業壓力很大,勞動力總量供過於求,局部就業供給不足,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因而面對著巨大的就業壓力,我們應將視野放寬,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充分借鑒西方經濟學中有關就業理論研究的成果,解決就業問題,對於中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二、西方就業理論演進剖析就業這一重大的社會經濟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西方經濟學家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業理論。西方經濟學家對就業問題的長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多角度、多層次的就業理論。如古典經濟學派的就業理論,凱恩斯的充分就業理論,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就業理論,新凱恩斯主義的工資粘性就業理論等。(一)古典學派的就業理論薩伊定律是古典經濟學派就業理論的基石,其基本內涵是供給創造需求。該學派經濟學家代表人物有馬歇爾、庇古等,他們從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出發,認為市場上產品價格和貨幣工資可以根據市場供求狀況自發調整。勞動供給和勞動需求相互作用決定實際工資和就業水平,供求平衡時的就業量就是充分就業水平。進而認為,只要不存在工資剛性,工資率可以自由伸縮,市場機制能自由的發揮調節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勞動力資源都被用於生產,勞動力市場總能達到就業均衡,長期持續的非自然失業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願失業和短期性摩擦性失業。他們認為,解決失業問題的辦法是消除貨幣工資的剛性,使貨幣工資能夠隨市場的需求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古典學派將自由競爭作為前提條件,主張市場調節平衡就業,否定了失業問題的普遍性。但換個角度理解失業的產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業問題正是競爭不充分所導致的結果,要解決失業問題首先就應該解決勞動力市場競爭的不充分問題。(二)凱恩斯的就業理論凱恩斯就業理論是以有效需求原則為核心,認為就業量取決於有效需求。失業之所以持續不斷,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一般情況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較多的社會失業,即不充分就業。凱恩斯主義的促進就業理論實際上主張降低工資,即在不降低名義工資的情況下,降低實際工資。但前提是擴大總需求,因為總需求的擴大,必然會導致通貨膨脹,工人名義工資不變,但實際工資相對減少。為實現充分就業,凱恩斯認為,必須摒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依靠國家干預,提出需求管理政策,從而達到促進生產,增加就業的目的。(三)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就業理論20世紀60年代末,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相繼陷入「滯脹」的困境,凱恩斯理論失靈了。因而以托賓、杜生貝等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經濟學家提出「結構性失業問題」,力圖用市場結構的變化來解釋失業和通貨膨脹並發症,認為是微觀市場的不完全性和結構變化引起滯脹。得出結構性失業是因經濟結構的變化而引起的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結構失調,結構性失業的存在必然引起失業與工作空位並存。由於強大的工會力量使工資易漲不易跌,所以盡管社會上存在著失業,但貨幣工資卻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貨幣工資就會迅速上升。於是,失業與工作空位並存就轉化為失業與貨幣工資上漲並存,進而轉化為失業與通貨膨脹的並發症。該理論主張從就業內容或就業結構角度來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如政府要指導收入政策,即政府要採取措施限制工資和物價的上升,以緩和通脹;注重完善勞動力市場,緩和因勞工市場技術結構變化造成的失業;適當修改完善失業補助金制度,激勵失業者就業。

H. 求西方經濟學論文!

提供一篇西方經濟學論文,供參考。

對邊際生產力論文的探討

一、邊際生產力理論的局限性
邊際生產力理論是新古典經濟理論的基石。邊際生產力理論是用於闡明在生產中相互合作的各種生產要素或資源所得到的報酬的一種方法。通常情況,當其他要素數量不變,而單位某種生產要素離開(或加入)生產過程時所引起的商品產值的減少(或增加)量,就等於該種生產要素一個單位的服務報酬或其他報酬。這里很明顯,決定生產要素的報酬是取決於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條件。在新古典理論中,一般用生產函數來表明這種投入和產出的技術關系。邊際生產力理論用數學公式來表達就是:
廠商的生產函數是Y=F(x[,1],x[,2],x[,3],x[,4]……),Y是生產過程中的產出,x[,1],x[,2]……是生產過程中的投入,F是生產函數。一般情況下,生產函數滿足下面假設:產出對生產要素的投入滿足一階偏導數大於零,二階偏導數小於零,即附圖。一階偏導數大於零表示,在其他投入不變的情況下,任何一種生產要素等量增加,必然帶來實物產出的增加,即邊際產品大於零,這一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以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個公理,廠商沒有必要在產量減少時增加一種要素的投入量。二階偏導數小於零也就是生產函數的凸性假設,表明一種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品會隨該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遞減的,這是一個比一階導數大於零較強的假定,這就是經濟學中常常使用的邊際產品遞減規律。「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規律,而是大多數生產過程所具有的共同特性」。(註: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5頁。)在生產過程中,任何一種要素的報酬超過了在少使用這種要素時損失的產值時,那麼就會少使用一單位該種生產要素,並且如果這種不平衡沒有消除,就會繼續減少使用這種生產要素,直到相等為止,即:附圖,(註:實際上應該要素的報酬應該等於要素的邊際生產收入(marginal revenue of proct),而不是邊際產值(value ofmarginal proct),由於新古典的邊際生產力理論主要是研究是完全競爭市場,因此二者在量上是相等。)其中w[,i]是x[,i]這種生產要素的報酬(價格),P為產品的價格。這個結論可以很簡單地從給定生產函數和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下得出。
邊際生產力理論有兩要素形式和多要素形式來說明生產要素的需求量。兩要素是指總資本和總勞動,在這種形式下,生產函數的形式是Y=F(L,K),L、K分別是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勞動和資本的數量。多要素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可分辨要素的種類,就是在本文開始部分所採用的那種形式。兩要素形式可以使邊際生產力理論進行簡化,但是這個模型存在著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如何將一個廠商投入的不同質的勞動和不同質的資本進行加總,(註:加總問題是邊際生產力理論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難,邊際生產力需要一個總量勞動和資本的概念,資本的加總只能通過對其價值(格)進行加總的形式來實現,而資本的價格受到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利息率)的影響,即維克賽爾效應,從而使邊際生產力理論成為一個循環論證。)這也是在上個世紀劍橋資本爭論最為激烈的一個問題。多要素形式避免了對不同的勞動和資本進行加總,但這種形式卻遠離現實,因為這種形式會使生產函數連續可微分的性質難以成立:許多廠商的投入要素都是固定比例,不可能單獨地增減一種生產要素而不增減其他的生產要素,即生產要素之間不存在替代性,這樣沒有辦法得出一種要素的邊際生產力,因此邊際生產力的理論適用范圍非常有限。本文在這里分析的是邊際生產力理論的適用范圍,因此,在這里採用的是兩要素生產模型,將廠商的投入抽象地分為勞動和資本,而如何將異質的資本和勞動加總的問題給拋開,而抽象地認為勞動和資本是同質的。這樣邊際生產力的模型就可以描述成:對於一個廠商的生產函數Y=F(L,K),勞動者的報酬也就是工資附圖,資本的報酬也就是利潤(息)率附圖。

二、總額相符問題(Adding-up Problem)
邊際生產力在直覺上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因為它體現了一個基本的經濟理論原理,那就是其他要素固定不變時,一種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從而使廠商的利潤最大化。但是這里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每個要素的每一單位都按照相應的邊際生產力得到相應報酬,那麼廠商的產量是否等於所有的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品,這就是Y=MP[,L]×L+MP[,K]×K。在1894年,威克斯蒂德在《論分配法則的協調》中詳細地論述了這一觀點,「這些分配份額加起來等於每個廠商的凈產量。」(註:《帕爾格雷夫經濟學詞典》第1卷,經濟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22-23頁;熊彼特:《經濟分析史》(第3卷),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407-409頁。)這個結論的詳細描述是:在生產函數是一次(線性)齊次性時,各種投入的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品乘以其投入量的總和正好等於其產值,這就是總額相符,也就是歐拉定理(Euler's theorem),從而使邊際生產力在理論上更加完美。如果用產品的價格和生產要素的報酬來表示,就可以得到各種投入要素的報酬總和正好等於總產值。(註:在歐拉定理Y=MP[,L]×L+MR[,K]×K兩邊同時乘以產品的價格P,就可以得到Y×P=w×L+r×K。)廠商的(超額)利潤等於廠商的收入(總產值)減去各種生產要素的報酬總和(總成本),即總額相符,廠商的利潤為零。但是這里存在著一個條件,就是生產函數必須是線性齊次的,即生產是規模報酬不變的。
在新古典經濟理論中,通常用生產函數的齊次性來表示規模報酬。齊次性是一個數學概念,它表明一個函數F(x,y)如果滿足條件:P(ax,ay)=a[n]F(x,y),這個函數就是n次齊次性。如果n=1時,就是一次齊次性,也稱為線性齊次性,即F(ax,ay)=aF(x,y)。如果一個生產函數是n次齊次生產函數,那麼當n>1時,該生產函數就是規模報酬遞增,n<1時,是規模報酬遞減,n=1時,是規模報酬不變。這就意味著總額相符只有在規模報酬不變時,才能成立。同樣可以容易證明出:當n<1時,即存在規模報酬遞減時,廠商的總產值就小於各種生產要素的得到報酬總和,存在著「總額不足」;當n>1時,即存在規模報酬遞增時,廠商的總產值就大於各種生產要素的得到報酬總和,存在著「總額過剩」。那麼,誰來彌補「不足」和得到「過剩」呢?很明顯,這兩種情況下,邊際生產力理論存在著重大的缺陷,因為它與規模報酬遞增和遞減相矛盾,除非可以證明資本主義經濟中不存在著這兩種情況。在經濟中存在規模報酬遞減的可能不大,如果存在規模報酬遞減,就可以把大企業分割成小企業來生產,而在現實經濟中很少出現這種現象。所以一般認為經濟是規模報酬不變和遞增的。

三、規模報酬遞增現象的存在性
規模報酬遞增是現代經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來看,生產是逐漸集中,大規模生產可以實行分工,採用先進設備,聘請高級專家,節省管理費用,都能提高生產效率,這些足以表明現代化的生產肯定是存在著規模遞增現象。斯密最早提出分工會導致專業化,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使規模報酬呈遞增。斯拉法在《經濟學雜志》1926年12月發表了《競爭條件下的報酬規律》,指出「在純粹競爭的條件下,只要產量增加伴之有內部經濟,廠商便不會處於完全均衡狀態」,「遞增收益也是同完全競爭的假設不協調的」。從此也就揭開了不完全競爭理論的序幕。也有一些經濟學家承認存在著規模報酬遞增現象,但是「根據復制的觀點,不變規模報酬是最自然現象,但這並不等於說其他情況不可能發生……遞增的規模報酬通常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適用。」用復制來說明不變規模報酬的存在是有疑問的,這種復制是遠離現實的,因為在現實世界,人們基本上看不到廠商擴大產量的方法是在原有規模上擴大,而不是去建造新廠復制原來的工廠,范里安這種認為不變規模報酬是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但是不管怎麼很難否認規模報酬遞增的存在。

四、邊際生產力理論對規模報酬遞增的解釋
既然規模報酬遞增是現代化生產中必然存在的現象,那麼邊際生產力理論必然要對這種與其相矛盾的規模報酬遞增給以解釋。
一種解釋認為經濟中不存在規模報酬遞增的現象,之所以產生規模報酬遞增,是由於有一種促使規模報酬遞增的生產要素被人們忽視了,只要加入新的生產要素,生產函數就不會存在規模遞增現象:兩種要素的生產函數解釋不了現實經濟的真實情況,在現代經濟中,生產要素也在多元化,科學技術、知識、教育等因素加入到生產函數中去,生產函數成了Y=F(L,K,T,I,E……),從而使生產函數變得越來越復雜,這樣處理之後,生產函數就成為線性齊次性,就可以滿足於總額相符,從而就使邊際生產力學說更加完美,甚至進一步找出科技、知識、教育等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來。這種學說存在著一個明顯的錯誤,根據生產要素的性質,生產要素起著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生產過程的投入物,二是要在生產過程中得到相應的報酬。盡管我們可以通過復雜的計算得出科技、知識和教育的邊際生產力,但是是誰根據這些要素的邊際生產力而得到它的報酬呢?是工人,還是資本家,還是科學家?另外,科技和知識都是體現在勞動和資本中,不能從勞動和資本中獨立出來,生產函數的形式應該是Y=F[L(T,I,E……),K(T,I,E……)],這樣,從數學的邏輯上分析,自變數之間必然是獨立的,即有完全的自由度。如果技術、知識、教育和勞動、資本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它們就不可能同時作為生產函數的自變數,即同時成為生產要素。因此,用多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使之成為線性齊次性,從而可以使之滿足總額相符的方法,是存在著邏輯矛盾。

I. 經濟管理 西方經濟學 論文 3000-5000字

西方就業理論演進剖析

就業這一重大的社會經濟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西方經濟學家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業理論。西方經濟學家對就業問題的長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多角度、多層次的就業理論。如古典經濟學派的就業理論,凱恩斯的充分就業理論,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就業理論,新凱恩斯主義的工資粘性就業理論等。
(一)古典學派的就業理論
薩伊定律是古典經濟學派就業理論的基石,其基本內涵是供給創造需求。該學派經濟學家代表人物有馬歇爾、庇古等,他們從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出發,認為市場上產品價格和貨幣工資可以根據市場供求狀況自發調整。勞動供給和勞動需求相互作用決定實際工資和就業水平,供求平衡時的就業量就是充分就業水平。進而認為,只要不存在工資剛性,工資率可以自由伸縮,市場機制能自由的發揮調節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勞動力資源都被用於生產,勞動力市場總能達到就業均衡,長期持續的非自然失業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願失業和短期性摩擦性失業。
他們認為,解決失業問題的辦法是消除貨幣工資的剛性,使貨幣工資能夠隨市場的需求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古典學派將自由競爭作為前提條件,主張市場調節平衡就業,否定了失業問題的普遍性。但換個角度理解失業的產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業問題正是競爭不充分所導致的結果,要解決失業問題首先就應該解決勞動力市場競爭的不充分問題。
(二)凱恩斯的就業理論
凱恩斯就業理論是以有效需求原則為核心,認為就業量取決於有效需求。失業之所以持續不斷,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一般情況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較多的社會失業,即不充分就業。凱恩斯主義的促進就業理論實際上主張降低工資,即在不降低名義工資的情況下,降低實際工資。但前提是擴大總需求,因為總需求的擴大,必然會導致通貨膨脹,工人名義工資不變,但實際工資相對減少。為實現充分就業,凱恩斯認為,必須摒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依靠國家干預,提出需求管理政策,從而達到促進生產,增加就業的目的。
(三)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就業理論
20世紀60年代末,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相繼陷入「滯脹」的困境,凱恩斯理論失靈了。因而以托賓、杜生貝等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經濟學家提出「結構性失業問題」,力圖用市場結構的變化來解釋失業和通貨膨脹並發症,認為是微觀市場的不完全性和結構變化引起滯脹。得出結構性失業是因經濟結構的變化而引起的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結構失調,結構性失業的存在必然引起失業與工作空位並存。由於強大的工會力量使工資易漲不易跌,所以盡管社會上存在著失業,但貨幣工資卻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貨幣工資就會迅速上升。於是,失業與工作空位並存就轉化為失業與貨幣工資上漲並存,進而轉化為失業與通貨膨脹的並發症。該理論主張從就業內容或就業結構角度來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如政府要指導收入政策,即政府要採取措施限制工資和物價的上升,以緩和通脹;注重完善勞動力市場,緩和因勞工市場技術結構變化造成的失業;適當修改完善失業補助金制度,激勵失業者就業。
(四)新凱恩斯主義的工資粘性就業理論
新凱恩斯主義的勞動市場理論主要包括名義工資粘性和實際工資粘性兩方面。名義工資粘性是由於長期勞動合同的存在和交錯調整工資所致,工資通常是由於工會與企業通過談判訂立的合同而固定下來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內工資不能隨市場供求行情而調整。即使沒有工會組織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因受有合同的企業粘性工資的影響,工資也不會輕易變動。隱性合同理論認為,雇員與僱主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之間會形成某種穩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約,從而使工資具有粘性。隱性合同導致失業的原因是由於在非對稱信息條件下,廠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決定了均衡合同出現無效率的非充分就業,因而通常會解除工人。效率工資論則說明了僱主會主動付給員工高工資,以提高雇員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跳槽和偷懶的機會成本同時吸引有能力及高技術人才。內部人——外部人理論則指出,內部人由於受到勞動轉換成本的保護,在工資決定上有著重要的討價還價能力,具有較強的就業優勢和地位。致使工資調整主要取決於在職人員而不是失業者,於是,便可能出現非自願性失業。因而解決失業問題政府就要干預工資合同,要減少工資粘性,增加工資彈性,使工資能夠適時適度靈活調整。
(五)反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
「反古典」學派主張放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借鑒日本的經濟模式及行政主導性的市場經濟模式。在就業問題上,強調在保證企業自由用人和求職者自主擇業的前提下,在保持企業活力和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基礎上,國家對市場活動進行宏觀調控和政策指導。同時建立穩定就業,勞動力流動平緩、勞資合同和工資差距較小的勞動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