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sci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sci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發布時間: 2021-03-21 09:57:29

Ⅰ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的解讀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規范格式

一、參考文獻的類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對於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採用「姓在前名在後」原則,具體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應為:Cowley, M.R.,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後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後面,如:Frank Norris 與Irving Gordon應為:Norris, F. & I.Gordon.;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參考文獻的格式及舉例
1.期刊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舉例】
[1] 王海粟.淺議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財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專著類
【格式】[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舉例】[4] 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報紙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舉例】
[6]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論文集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築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 1983:1-7.
6.研究報告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2]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1997:9-10.
7.條例
【格式】[序號]頒布單位.條例名稱.發布日期
【舉例】[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Z].1991—06—05
8.譯著
【格式】[序號]原著作者. 書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三、注釋
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前面用圈碼①、②、③等標識。
四、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與文中注(王小龍,2005)對應。標號在標點符號內。多個都需要標注出來,而不是1-6等等 ,並列寫出來。

Ⅱ 投了一篇英文SCI,編輯要求參考文獻安字母順序排列,那是不是說只需要將參考文獻按字母順序排列就好了

你理解錯了。所抄謂以字母順序排列指的是第一作者。至於在文章中的編號,不同的雜志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需用編號,有的無需編號。你所投稿的雜志要求按照作者的首字母順序排列,顯然用編號是不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把作者的姓及引用文章發表的年月直接放在你的文章中,比如:(Ren, XS, Kazis,L,1980)。不同的雜志對所例的作者的形式有具體的要求,所以建議你去找一篇該雜志最近發表的文章,按照該文章的參考文獻的格式即可。

Ⅲ 英文論文中的參考文獻都是什麼格式

不需要,參考文獻本來是什麼樣子就應該是什麼樣子。就好像你在中文論文中引用了外文文獻一樣,不是也沒有都翻譯成中文嗎。一個道理。

Ⅳ 英文的參考文獻格式到底怎麼寫

英文引用及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如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

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對於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採用「姓在前名在後」原則,具體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RichardCowley為:Cowley,M.R.,

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後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後面,

如: FrankNorris與IrvingGordon應為:Norris,F.&I.Gordon.;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 EnglishWeekly。

(4)sci英文參考文獻格式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1、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 ;

2、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

3、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

4、樂譜I; 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 ;幻燈片Z;微縮平片F;其他E。

(4)sci英文參考文獻格式擴展閱讀來源:網路_參考文獻

Ⅳ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解讀

Irving lucy 是作者名字,姓氏在前,名字在後。
The Weierstrass theorem是作者所寫的文章的名字。
Proc. Amer. Math. Soc是該文章所被收錄的出版版書籍、刊物權的名字,其全稱是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 (1950) 356-357代表的是Proc. Amer. Math. Soc (第一版)1950年出版,具體參考部分為該書的第356-357頁內容。
至於MR 0035760應該是收藏該刊物的圖書館給書的編號,便於查找書籍方便。

Ⅵ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怎樣的格式

根據學術堂的了解,參考文獻是英語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編輯加工和重要內容。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英語論文參考文獻格式要求,歡迎閱讀。

I.文內引用

(一)直接引用

1.引用中的省略

原始資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時,應給出作者、年份,並用帶括弧的數字標出頁碼。若有任何資料省略,使用英文時,應用3個省略號在句中標出(…),中文用6個(……);若兩句間的資料省略,英文應用4個省略號標出(‥‥),中文用6個(……)。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釋,應使用方括弧[ ]。若在資料中有什麼錯誤拼寫、錯誤語法或標點錯誤會使讀者糊塗,應在引用後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下面是一些示例:

例一:The DSM IV defines the disorder [dysthymic] as being in a chronically depressed mood that occurs for "most of the day more days than no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Criterion A) .... In children, the mood may be irritable rather than depressed, and the required minimum ration is only one year" (APA, 1994, p. 345).

例二:Issac (1995) states that bipolar disorder "is not only uncommon but may be the most diagnostic ent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milar settings .... and may be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in adolescents who are court-remanded to such settings" (p.275).

2.大段落引用

當中文引用超過160字時,不使用引號,而使用「塊」的形式(引用起於新的一行,首行縮進4個空格,兩端對齊,之後每行都縮進)。

當英文引用超過40字時,不使用引號,而使用「塊」的形式(引用起於新的一行,首行縮進5個空格,左對齊,之後每行都縮進)。

Elkind (1978) states:

In general, our findings support Piaget's view that perceptions

as well as intelligence are neither entirely inborn nor entirely innate but are rather progressively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graal development of perceptual regulations. The chapter has also attempt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Piaget's theory to practical issues by summarizing some research growing out of an analysis of beginning reading. (p.183)

(二)間接引用

1.基本格式

同作者在同一段中重復被引用時,第一次必須寫出日期,第二次以後則日期可省略。

a.英文文獻: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Walker (2000) described the method…Walker also found…。

b.中文文獻:李福印(2004)提出概念隱喻的重要性,…;李福印同時建議…。

2. 單一作者

a. 英文文獻: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或(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

例如:Porter (2001)…或…(Porter, 2001)。

b. 中文文獻: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或(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

例如:楊惠中(2011)…或…(楊惠中,2011)。

3.兩個作者

英文引用時,在圓括弧內使用兩名作者的姓氏,並使用「&」來連接,在正文中,使用「and」連接兩名作者。

中文引用時,在圓括弧內使用兩名作者的姓名,並用頓號「、」來連接,在正文中,使用 「和」、「與」、「及」等字連接兩名作者。

例如:

(Smith & Jones, 1994), or Smith and Jones (1994) found....

In 1994 Smith and Jones researched.... Always cite both names in text.

陳國華和田兵(2008)認為…或…(陳國華、田兵,2008)

4.三至五個作者

英文第一次引用參考資料時,列出所有的作者的姓氏,除最後一名作者之前在正文中使用逗號加「and」、在圓括弧內使用逗號加「&」連接外,之前的其他作者之間使用逗號「,」;之後引用時,英文用第一個作者的姓隨之以「et al.」。

中文第一次引用參考資料時,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除最後兩名作者之間用「和」連接外,之前的其他作者之間使用頓號「、」;之後引用時,用第一名作者加「等」字。

例如:

Strasburger, Jorgensen, and Randles (1996) found differences.... (第一次使用).

Strasburger et al. (1996) also created tests.... (在段落中第二次使用).

Starsburger et al. found discrepancies.... (在同一段落中再次使用,此時省略年份).

衛乃興、李文中與濮建忠(2005)指出…或…(衛乃興、李文中、濮建忠,2005)。(第一次使用)

衛乃興等(2005)指出…或…(衛乃興等,2005)。(第二次使用)

5.六個作者及以上

使用英文時,只用第一個人的姓氏加「et al.」;使用中文時,只列出第一名作者的姓名,再加上「等」。

例如:

Pouliquen et al. (2003)……或……(Pouliquen et al., 2003)

王洪俊等(2007)…或…(王洪俊等,2007)

6.團體作者

使用中文時,第一次用全稱,比如,(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首師大教科院],2001);之後可以用簡稱,比如,首師大教科院(2001)的調查表明……。

使用英文時,第一次引用時,拼出團體,比如,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1996);以後用團體縮寫加年份表示,比如,The NIMH (1996) examined....。

7.沒有作者的文獻

當一部作品沒有作者時,在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目錄單中的前幾個字(通常是標題)和年份。比如,一項關於成年人抑鬱症的調查(「Study Finds」, 1997)報告……。

當某作品的作者列為「Anonymous」、中文使用「匿名」或「無名氏」時,英文引用時用「Anonymous」加逗號及年份,即(Anonymous, 1997),中文用「匿名」加逗號及年份,即(匿名,1997)。

8.英文文獻作者姓氏相同

英文文獻作者姓氏相同時,相同姓氏之作者於論文中引用時均引用全名,以避免混淆。

例如:R. D. Luce (1995) and G. E. Luce (1988)…。

9.多篇文獻

a. 多篇文獻,同一作者

若一作者有多篇你想引用的文獻,只需用逗號「,」來區隔作品的發表年份(最早到最晚依序排列)。若多篇文獻在同一年內發表,請在年份後面加上a、b、c……等標注。(按:abc的使用需與參考文獻部分有所對應,而這些文獻的編排以標題名稱的字母來決定。)

例如:

1)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2)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concted a study that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b.多篇文獻,多位作者

文獻依姓氏字母(筆畫)、出版年代等順序排列,不同作者之間用分號「;」分開,相同作者不同年代之文獻用逗號「,」 分開。

例如:…(Pautler, 1992; Razik & Swanson, 1993a, 1993b)。

例如:…(董偉,2010;周音,2011a,2011b)。

Ⅶ 怎樣寫SCI論文的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或部分的參考借鑒。SCI論文對格式有明確要求,參考文獻作為論文內容之一,也要遵循論文格式要求。優助把參考文獻分開為中文參考文獻和英文參考文獻解讀,二者略有差別。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主要的文獻類型包括:[M]--專著,著作、[C]--會議論文、[N]-- 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 、[R]--報告、[S]-- 標准、[P]--專利、[Z]--其他。
通常來說, 參考文獻按照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於文後,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不同文獻各對應一個序號;當文獻題名相同而僅頁碼不同,作為一條文獻,可將頁碼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號後,如 [5]520。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末尾均以「.」結束。下面,對各類參考文獻的編排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1、期刊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稱. 刊物名稱,卷號(期號):起始頁~終止頁.
2、專著: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書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頁~終止頁.
3、論文集中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稱. 見:XXX,XXX,...,(等). 主編. 書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頁~終止頁.
4、學位論文:
研究生姓名. 論文完成年份. 論文題目[博士/碩士/學士學位論文]. 導師:導師姓名. 城市:學校或研究單位.
5、報紙文章:
作者.出版年.題目[N].報紙名,年-月-日(第?版).
報紙的文件類型[N]建議寫明。
6、網上文獻:
作者.出版年.題目[OL].(更新日期)[引用日期]http://網址.
按GB/T 7714—2005,更新日期可省,引用日期不可省!日期的格式必須是類似於:「2011-06-21」的形式。且文獻類型[OL]不可省略。
7、研究報告
作者. 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8、專利
專利所有者.題名[P].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9、條例
頒布單位.條例名稱,發布日期
寫參考文獻時,經常有人會犯一些細節性錯誤,這些都是要避免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參考文獻」用小4號黑體,加方括弧居中,具體內容用小4號宋體;
2)不要把期刊的總期數當做卷號;
3)三位作者以上的,請列出前三位作者,後加「,等」;
4)參考文獻用自動插入章節附註的形式;
5)注釋放在正文之後,參考文獻之前,內容用小5號楷體,用①、②格式序號且在正文中為上標,數量不要超過十個,採用自動插入腳注的形式;
6)參考文獻中的標識符、標點採用英文半形格式。
二、英文參考文獻
英文參考文獻與中文參考文獻的格式要求基本相同,但寫英文參考文獻要注意一點,外文作者姓名的著錄格式採用姓在前(全拼,首字母大寫),名在後(縮寫為首字母),中間用空格;著作類文獻題名的實詞首字母大寫,期刊文獻題名的首詞首字母大寫,期刊名稱請用全稱,勿用縮寫。具體如下:
1、單一作者著作的書籍
姓,名字首字母.(年). 書名(斜體).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如:Sheril, R. D.(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television. San Diego:Halstead.
2、兩位作者以上合著的書籍
姓,名字首字母., & 姓,名字首字母.(年). 書名(斜體).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如:Smith, J., & Peter, Q. (1992).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3、文集中的文章
如:Mcdonalds, A.(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sustained containment of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OtherWorld Books.
4、期刊中的文章(非連續頁碼)
如:Crackton, P.(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pocket change?Canadian Change, 64(7), 34–37.
5、期刊中的文章(連續頁碼):
姓,名字首字母.(年). 題目. 期刊名(斜體). 第幾期,頁碼.
如:Rottweiler, F. T.,&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Journal, 54, 66–146.
6、月刊雜志中的文章
如:Henry, W. A., III.(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schools. Time, 135, 28-31.

Ⅷ 關於英文參考文獻格式問題

(1)獨著
[1]Mackendric,Paul.The Greek Stones Speak:The Story of Archaeology in Greek Lands.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62.
此種格式中,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後,姓與名之間用逗號分開,後面加點號。論著標題必須完整無缺,後面也加點號。接下來是出版地點、出版商和出版日期。
(2)合著(兩到三名作者)
[2]Meltzer,Milton and Walter Harding.A Thoreau Profile.NewYork:Crowell,1962.
此種格式中,只把第一作者的名與姓顛倒,其餘作者姓名保持不變。
(3)合著(三名以上作者)
[3]Scott,F.S.,et al.English Grammar:A Linguistic Study of Its Classes and Structures.London:Heinemann,1968.
(4)合著
(a)以單位名稱開始
[4]United States Capitol Society.We,the People:The 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apitol.Washington D.C.: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1964.
(b)以標題開始
[5]We,the People:The 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apitol.By the United States Capitol Society.Washington D.C.: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1964.
(5)著作(一卷以上)
[6]Graves,Robert.The Greek Myths.2 vols.Baltimore,Md.:Penguin,1955.
如果你引用的資料分別來自著作的兩卷,則採用這種辦法;如果只來自其中一卷,則把卷數列在該書目的末尾。如:
[7]Graves,Robert.The Greek Myths.Baltimore,Md.:Penguin,1955.Vol.11.
(6)編著
[8]Dreiser,Theodore.Sister Carrie.Ed.Kenneth S.Lynn.NewYork:Rinehart,1959.
如果引用的資料來自編著中的某一作者,則把該作者的姓名放在開頭。如:
[9]Lynn,Kenneth S.,ed.Sister Carrie.By Theodore Dreiser.New York:Rinehart,1959.
(7)引用同一作者在一本書中的內容
[10]Thomas,Lewis. 「The Long Habit.」 In the Lives of a Cell:Notes of a Biology Watcher.New York:Viking,1974,pp.47-52.
(8)引用多名作者在一本書中的內容
[11] Dimock,George E.,Jr. 「The Name of Odysseus.」 In Essays on the Odyssey:Selected Modern Criticism. Ed. Charles H,Taylor. Blooming: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3,pp.54-72.
(9)再版
[12]Orstein,Robert E.The Psychology of Consciousness.2nded.New York:Harcourt,1977.
(10)系列出版物
[13]Downer,Alan S.Recent American Dram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amphlets on American Writers.
(11)譯著
[14]Freud,Sigmund. (1950)。Totem and Taboo.Trans.Hames Strachey.New York:Norton.
如果譯者的內容在論文中被引用,譯者的姓名則要放在目錄條的開始:
[15]Strachey,J,trans. (1950)。Totem and Taboo.By Sigmund Freud.New York:Norton.
(12)援引網路全書中的某篇文章
[16]Spilhaus,A.&Jane J.S.(1974)。 Pollution Control. Encyclopedia Britannica:Macropaedia.
如果文章作者姓名不詳細,就可以把文章名放在前面。
[17]Pollution.(1963)。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13)編頁碼的報刊或雜志中的一篇文章
[18]Delbruck ,M.(1978)Mind from Matter?The American Scholar,47 . 339-353.
(14)報紙上的一篇文章
[19]Strout,R.L. (1978,Nov.10)。Another Bicentennial.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p.27.Col. 1.
(15)編著中的文章或章節
[20]Burghardt,G.M. (1984)。On the Origin of Play.ln P.K.Smith(Ed.),Play in Animals and Humans (pp.5-42)。Oxford:Basil Blackwell.
即使當文章作者和編著者是同一個人時,作者名和編者名都要列在其相應的位置,例如:
[21]Olney,J. (1980)。Autobiography and the Cultural Moment:A Thematic,Historical,and Bibliographical Introction. In J.Olney (Ed.),Autobiography:Essays Theoretical and Critical (pp.3-27)。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6)網路上的文章
[22]Taylor,C. (1992,August 10)。Reflections on Windows Word Processing. Buffer:The Newsjournal of Compu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Denver [on-line].Available Internet:http://www.nytimes.com/… No. 7.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1.
必須特別指出的是,英語專業學生寫畢業論文時,「參考書目」中應該包括英語和漢語兩種資料。先列英文參考書目,後列中文參考書目,最後是網路參考書目。英文按作者姓的字母順序排序,中文按作者姓名拼音的字母順序排序。

Ⅸ 外文參考文獻的標准格式

很顯然
如果前面那段沒有符號的就是提名的話
那麼缺少了
作者和來源
根據我的猜測
咱給你分割分割
【1】HIMANISH
DAS,Useful
Byprocts
from
Cellulosic
Wastes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Instry-A
Critical
Appraisal
Critical
Reviews[J]
.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Boca
Raton,
2004,
44(2):77~
以上就是格式了
算了
我今天就吃虧點
把咱學校論文中
參考文獻的格式和你說一下吧:參考文獻A.正文中的參考文獻格式:×××[3],×××××××××[3,6],××××××××××××××××××××××××××××××××××[3-6]。[5號Times
New
Roman,上標;[3]表示第三篇文獻,[3,6]表示第三篇和第六篇文獻,[3-6]表示第三,四,五,六篇連續的文獻]B.
後面參考文獻的格式:參考文獻[宋體;五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後各空一行][1]
張毅.
鑄造工藝CAD及其應用[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4:
14-15[2]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M.
Vibration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
[J].
J
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3]
陳金梅.氟石膏生產早強快硬水泥的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築科學大學,2000
{五號字體,中文為楷體_GB2312,英文和數字為Times
New
Roman,1.3倍行距,兩端對齊(不是分散對齊)。
(1)專著格式:[序號]
編著者.
書名[M].
版本(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
出版社,年代:
起止頁碼(2)期刊論文格式:[序號]
作者(不超過3人者全部列出,超過者只列前3名,後加「等」或「et
al.」).
論文名稱[J].
期刊名稱,年度,卷(期):起止頁碼(3)學位論文格式:[序號]
作者.
學位論文名稱[D].
發表地:學位授予單位,年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西瓜,好評給我
要不然明天烘了你實驗室。。。哈哈哈哈